什么是弱视
什么是弱视?
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弱视加重,甚至失明。弱视是指配戴矫正眼镜后视力仍不能达到正常者。这种患儿除戴眼镜外,还需进行弱视训练。而近视则是在戴矫正眼镜后视力即可达到正常,不需要其它治疗。一些家长容易错把孩子的弱视当近视,但孩子带上眼镜也看不清东西,到了上学的年纪,坐在第一排还是看不清楚黑板,对生活和学习影响很大。今天就为大家讲讲弱视和近视到底有什么区别。
弱视眼与正常眼的区别
弱视眼的视野、颜色、亮度、对比度跟正常眼是一样的,只是物像的清晰度低。或者说,弱视眼看到的东西失去了细节,或者说,弱视眼的精细视觉低下。如果上半图对应的视力是1.0,下半图对应的视力是0.5,则视力0.5的人就是弱视人群。
弱视的定义与特征
简单来说,单只眼睛或者两只眼睛矫正视力仍达不到正常生理年龄视力,或相差二行以上且眼球无器质性病变就称为弱视,而弱视常见于儿童。弱视发病率占正常儿童的3%,且半数以上与斜视有关。
斜视性弱视
单眼性斜视和双眼交替性斜视易形成斜视性弱视。由于眼位偏斜后引起异常的双眼相互作用,导致视觉系统对外界信息的处理出现问题,进而影响视力。早期使用眼罩或经过斜视手术矫正斜视可帮助弱视的治疗。
弱视的形成原因
弱视是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比如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等。形觉剥夺是指在视觉发育期内,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眼睛不能正常接收到影响视觉发育的信息,进而引起视力下降。眼部检查通常不会发现器质性病变,因此弱视可以视为一种功能性缺陷。
早期发现与治疗的重要性
弱视在视觉发育阶段就开始形成,所以早期发现与治疗非常重要。弱视通常通过眼科检查得以诊断。在弱视的治疗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戴眼镜、视功能训练、药物治疗和手术矫正等。眼镜矫正是治疗弱视的基础,而视功能训练则可以帮助患者提升视觉的处理能力。在治疗过程中,家长的配合与监督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弱视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视功能的眼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视力进一步下降甚至失明。弱视与近视的区别在于戴矫正眼镜后视力是否能达到正常,以及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程度。弱视眼与正常眼的区别在于细节的清晰度。弱视的形成原因多样,常与斜视、屈光参差等因素有关。早期发现和治疗是关键,而眼镜矫正和视功能训练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 上一篇:脚脖浮肿怎么回事
- 下一篇:win10如何共享打印机到另外一台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