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什么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意识使各个民族之间更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共同努力追求国家繁荣和社会进步。它强调中国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平等,认可各民族共同分享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它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形成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重要理念。
1. 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56个民族分享着共同的发展成果,共同面对着共同的挑战。这种共同体意识促使不同民族之间相互支持,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进步而努力。
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基石。各民族共同体认同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不仅有助于加强国家的统一,也有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这种意识的形成和强化,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至关重要。
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在民族认同层面上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尊重民族的多元文化和特色,保护各民族的权益,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强调中华民族的“一体性”,提倡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是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体现。只有全面平衡地处理好“多元”与“一体”,才能更好地凝聚中华民族的共同力量。
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论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这一论断主要体现在“两个结合”和“两个纳入”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内部巡视、政绩考核。他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更好地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和壮大。
5.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现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多个方面得到体现。在政治层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公正,促进政治的稳定和和谐。在经济层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使各民族共同发展,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在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着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和共融的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保障。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它把中华民族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进步而努力。这种意识强调多民族共同分享中华民族的命运,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只有通过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才能更好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和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