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知识

综合知识

学雷锋手抄报图片大全初中 (学雷锋手抄报图片大全漂亮)

清心 2024-05-30 11:02:57 综合知识

学雷锋手抄报图片大全初中 第1篇

诗话说元旦,流传至今,古代有不少名人诗词是关于元旦的。从元旦的古诗名句中可以看出古代元旦的习俗文化,下面是10首描写元旦的古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元旦的古诗名句:描写元旦的古诗10首

1、《守岁》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2、《元旦》

唐·成文斡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3、《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5、《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6、《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7、《丁卯元日》

清·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着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

8、《田家元旦》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9、《元日·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10、《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光阴荏苒,时节更替,不知不觉之间,又是一年的元旦到,就让我们迎着新年的脚步,聆听着即将敲响的新年的钟声。一起吟诵元旦的古诗名句感受着元旦的节日气氛吧!

学雷锋手抄报图片大全初中 第2篇

床前明月光

学雷锋手抄报图片大全初中 第3篇

1、蝶恋花(元旦)

宋代:黎廷瑞

密炬瑶霞光颤酒。翠柏红椒,细翦青丝韭。且劝金樽千万寿。年时芳梦休回首。  小雨轻寒风满袖,下却帘儿,莫遣梅花瘦。万点鹅黄春色透。玉箫吹上江南柳。

2、庚辰元旦

元代:王冕

试题春帖纪新年,霭霭青云起砚田。 展卷不知山是画,举头恰喜屋如船。梅花雪后开无数,杨柳风前困欲眠。 怅望关河无限恨,呼儿沽酒且陶然。

3、元旦书事(甲辰)

明代:吴兆

闽中风景丽,元旦百花开。 有岸皆萦草,无波不染苔。 树光摇粉堞,云彩照金罍。 浓黛新年点,春衣隔岁裁。 夜垆藏宿火,晓烛剪残灰。 袖里分余蕙,钗边罥落梅。 松枝当户插,椒气拂窗来。 正好随欢笑,那知客思催。

4、元旦在鹤林偶作

宋代:白玉蟾

东风吹鼓柳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5、元旦

明代:张泰

天上寒星敛曙钟,海隅佳气溢晴空。 东华涌出瞳眬日,南极吹来长养风。 丹凤历端观夏正,瑶华枝上见春工。 体元天子调元相,管领民归玉烛中。

希望能帮助到你

学雷锋手抄报图片大全初中 第4篇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2、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成文斡《元旦》

3、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文征明《拜年》

4、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白居易《除夜》

5、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孟浩然《田家元旦》

6、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毛滂《元日·玉楼春》

7、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查慎行《凤城新年辞》

8、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9、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着书。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钱谦益《丁卯元日》

10、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孔尚任《甲午元旦》

11、紫俯仙人授宝方,新正先许少年尝。八神奉命调金鼎,一气回春满降囊。金液夜六千尺井,春风晓入九霞觞。便将凤历从头数,日日持杯访醉乡。--瞿佑《屠苏酒》

12、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13、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刘长卿《新年作》

14、莫道新年贺客迟,晴天暖日却相期。春风只被多情苦,红嫩青新总要诗。--谢枋得《元旦阻雨二首》

15、使者双瓶至,蓬门向晚开。停肩慰泥滑,解幂省香来。染指怜佳味,挑灯引细杯。明朝携小榼,江上候新梅。--沈周《元旦后一日刘德仪送酒》

学雷锋手抄报图片大全初中 第5篇

关于元旦的诗

1、乙未元旦

顾太清 〔清代〕

声声爆竹散林鸦,烟火春城千万家。碧瓦才临新日色,宫镫未剪去年花。

死生转觉人情切,进退须防道路差。节物惊心同逝水,等閒谁敢负韶华。

2、元旦

区越 〔明代〕

东风昨夜到,送喜入城来。仗尔春阳力,千门万户开。

3、蝶恋花(元旦)

黎廷瑞 〔宋代〕

密炬瑶霞光颤酒。翠柏红椒,细翦青丝韭。且劝金樽千万寿。年时芳梦休回首。
小雨轻寒风满袖,下却帘儿,莫遣梅花瘦。万点鹅黄春色透。玉箫吹上江南柳。

4、元旦

言忠贞 〔清代〕

红烛光中度岁除,云鬟略整不须梳。清晨献罢椒觞后,仍对梅花读古书。

5、蝶恋花 元旦

沈宣 〔明代〕

接得灶神天未晓,爆仗声喧,催要开门早。新画钟馗先挂了,大红春帖销金好。

苍术堆炉香气绕,黄纸神牌,上写天尊号。烧过纸灰都不扫,日斜人醉和衣倒。

学雷锋手抄报图片大全初中 第6篇

元旦之际,搜得几首描写元旦的古诗,抄录于此,共赏:

元旦试笔(选一)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明)陈献章

丁卯元日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

——(清)钱谦益

元日(玉楼春)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祇与东君偏故旧。

——(宋)毛滂

甲午元旦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清)孔尚任

戊子元旦记

万户迎新皆辞旧,送走戊子换己丑。

银髯老人婀娜舞,爆竹欢响震高楼。

烟花飞流碧空尽,乾坤轮回又起伏。

只恨时光如流水,人间仙境再回首。

------草原雄风

学雷锋手抄报图片大全初中 第7篇

1、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守岁》唐·杜甫

2、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元旦》唐·成文斡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 宋·王安石 

4、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拜年》明·文征明 

5、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6、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7、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丁卯元日》清·钱谦益

8、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田家元旦》唐·孟浩然

9、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元日·玉楼春》宋·毛滂 

10、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11、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元旦试笔(选一)》明·陈献章

12、金液夜六千尺井,春风晓入九霞觞。——《屠苏酒》元末明初·瞿佑 

13、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过五原胡儿饮马泉》 唐·李益

14、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唐·韩愈

15、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春思》唐·皇甫冉

学雷锋手抄报图片大全初中 第8篇

1、元日——(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元旦试笔(选一)——(明)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3、丁卯元日——(清)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



中国历史上的“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中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很不统一的,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从汉武帝起,规定阴历一月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