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知识

综合知识

黄庭坚《池口风雨留三日》全文赏析 (黄庭坚《大风》赏析)

清心 2024-05-24 12:17:06 综合知识

黄庭坚《池口风雨留三日》全文赏析 第1篇

瀑布联句 香严閒禅师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 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 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素娴诗文,曾书瀑布诗“穿山透石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云云,以赋壮怀。他的诗就是由这一首唐诗改易数字而成。此诗中瀑布形 象充分人格化,写得有气魄,为冯云山激赏不是偶然的。 此诗的首句是瀑布的溯源。在深山之中,有无数不为人知的涓涓细流,腾石注涧,逐渐汇集为巨大山泉,在经历“千岩万壑”的艰险后,它终于到达崖前,“一落千丈”,形成壮观的瀑布。此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不辞劳”三字有强烈拟人化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可与《孟子》中一段名言共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艰难能锤炼伟大的人格。此句似乎隐含这样的哲理。 近看巨大的瀑布,砅崖转石,跳珠倒溅,令人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却又不能窥见其“出处”。惟有从远处望去,“遥看瀑布挂前川” 时,才知道它来自云烟缭绕的峰顶。第二句着重表现瀑布气象的高远,寓有人的凌云壮志,又含有慧眼识英雄的意味。“出处高”则取势远,暗逗后文“终归大海” 之意。 写瀑布经历不凡和气象高远,刻画出其性格最突出的特征,同时酝足豪情,为后两句充分蓄势。第三句忽然说到“溪涧”,照应第一句的“千岩万壑”,在诗情上是小小的回旋。当山泉在岩壑中奔流,会有重重阻挠,似乎劝它留步,“何必奔冲下山去,更添波浪向人间”(白居易《白云泉》)。然而小小溪涧式的安乐并不能使它满足,它心向大海,不断开辟前程。惟其如此,它才能化为崖前瀑布,而且最终要东归大海。由于第三句的回旋,末句更有冲决的力量。“岂能”与“终归”前后呼应,表现出一往无前的信心和决心。“作波涛”三字语极形象,令人如睹恣肆浩瀚、白浪如山的海涛景象。从“留”、“归”等字可以体味结尾两句仍是人格化的,使人联想到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的豪情壮怀。瀑布的性格至此得到完成。 此诗的作者是一位皇帝和一位僧侣。据《庚溪诗话》,“唐宣宗微时,以武宗忌之,遁迹为僧。一日游方,遇黄檗禅师(按:据《佛祖统纪》应为香严閒禅师。因宣宗上庐山时黄檗在海昌,不可能联句)同行,因观瀑布。黄檗曰:‘我咏此得一联,而下韵不接。’宣宗曰:‘当为续成之。’(以下联句从略)其后宣宗竟践位,志先见于此诗矣。”可见,禅师作前两句,有暗射宣宗当时处境用意;宣宗续后两句,则寄寓不甘落寞、思有作为的情怀。这样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描绘了冲决一切、气势磅礴的瀑布的艺术形象,富有激情,读来使人激奋,受到鼓舞,故也竟能为农民革命领袖冯云山所喜爱。艺术形象往往大于作者思想,这也是一个显例。

黄庭坚《池口风雨留三日》全文赏析 第2篇

辛苦待舂锄(舂chōng)

《池口风雨留三日》

唐·黄庭坚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水远山长双属玉,身闲心苦一舂锄。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
俛仰之间已陈迹,暮窗归了读残书。

舂锄:即白鹭,白鹭啄食的姿态,如同农夫舂锄。

辛苦待舂锄:饶宗颐先生词句,谦虚地称自己只是农耕夫。

黄庭坚《池口风雨留三日》全文赏析 第3篇

不是苏辙的作品,是黄庭坚的作品
原文如下
池口风雨留三日(黄庭坚作品)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水远山长双属玉,身闲心苦一春钽。
翁从傍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
俯仰之间已陈迹,暮窗归了读残书
舂钽:即白鹭,以其啄食的姿态有如农夫舂锄,所以有这个名称。
是作者言志的:淡泊名利,安贫乐道

黄庭坚《池口风雨留三日》全文赏析 第4篇

在孤城风吹雨打已经三天,小市里的人只能以菜蔬度日。
江水和山岭看上去像一双玉鸟,身虽闲心实苦像白鹭。
渔翁刚从屋舍来水边收网,我不求升官、自甘淡泊。
世事瞬息万变,还是在傍晚的窗前读书有乐趣。

黄庭坚《池口风雨留三日》全文赏析 第5篇

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 目录[隐藏] 概况 原文 作者 赏析 [编辑本段]概况 【作品名称】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 【创作年代】北宋 【作者姓名】黄庭坚 【作品体裁】词 [编辑本段]原文 水调歌头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ní]。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欹[yĭ]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1] [编辑本段]作者 作者黄庭坚黄庭坚[2] (1045-1105)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原籍金华(今属浙江),祖上迁家分宁(今江西修水),遂为分宁人。治平四年进士,授叶县尉。熙宁五为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元丰三年知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哲宗立,召为秘书郎。元佑元年为《神宗实录》检讨官,编修《神宗实录》,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时张耒、秦观、晁补之俱京师,与庭坚同游苏轼之门,有“苏门四学士”之称。《神宗实录》成,擢为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被贬涪州(今重庆涪陵)别驾、黔州(今重庆彭水)安置。绍圣四年移戎州(今四川宜宾)。崇宁元年,内迁知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到任九天,即被罢免,主管洪州玉隆观。次年复被除名编管宜州(今广西宜山)。崇宁四年,卒于贬所,年六十一,私谥文节先生。《宋史》有传。尤长于诗,与苏轼并称“苏黄”。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艺术上讲究修辞造句,追求新奇。工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著有《豫章先生文集》三十卷、《山谷琴趣外编》三卷。《全宋词》收录其词一百九十馀首。《全宋词补辑》又从《诗渊》辑得二首。[3] [编辑本段]赏析 此词为春行纪游之作,大约写于作者贬谪时期。全词情景交融,反映了词人出世、入世交相冲撞的人生观和孤芳自赏、不肯媚世以求荣的品格,体现了词人超轶绝尘、游于物外的审美理想。 开头一句,词人采用比兴手法,热情赞美瑶草(仙草)像碧玉一般可爱,使词作一开始就能给人一种美好的印象,激起人们的兴味,把读者不知不觉地引进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从第二句开始,则用倒叙的手法,逐层描写神仙世界的美丽景象。 “春入武陵溪”,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里,词人巧妙地使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陶渊明描写这种子虚乌有的理想国度,表现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黄庭坚用这个典故,其用意不言自明。这三句写词人春天来到“桃花源”,那里溪水淙淙,到处盛开着桃花,树枝上的黄鹂不停地唱着婉转悦耳的歌。 “我欲穿花寻路”三句,写词人想穿过桃花源的花丛,一直走向飘浮白云的山顶,一吐胸中浩然之气,化作虹霓。这里,词人又进一步曲折含蓄地表现对现实的不满,幻想能找到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能的理想世界。 然而“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两句,曲折地表现他对纷乱人世的厌倦但又不甘心离去的矛盾。词人采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很富有令人咀嚼不尽的诗味。 “红露湿人衣”一句,是从王维诗句“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脱化而来,黄庭坚把“空翠”换成“红露”,化用前人诗句,天衣无缝,浑然一体。 下片继写作者孤芳自赏、不同凡俗的思想。词人以丰富的想象,用“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弹瑶琴)”表现他的志行高洁、与众不同。“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两句,表面上是说李白不在了,无人陪他饮酒,言外之意,是说他缺乏知音,感到异常寂寞。他不以时人为知音,反而以古人为知音,曲折地表达出他对现实的不满。 “我为灵芝仙草”两句,表白他到此探索的真意。“仙草”即开头的“瑶草”,“朱唇丹脸”指第三句“溪上桃花”。苏轼咏黄州定惠院海棠诗云:“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花容美艳,大抵略同,故这里也可用以说桃花。这两句是比喻和象征的语言,用意如李白《拟古十二首》之四所谓“耻掇世上艳,所贵心之珍”。“长啸亦何为”意谓不必去为得不到功名利禄而忧愁叹息。 这首词中的主人公形象,高华超逸而又不落尘俗,似非食人间烟火者。词人以静穆平和、俯仰自得而又颇具仙风道骨的风格,把自然界的溪山描写得无一点尘俗气,其实是要想象世界中构筑一个自得其乐的世外境界,自己陶醉、流连于其中,并以此与充满权诈机心的现实社会抗争,忘却尘世的纷纷扰扰。[3]

黄庭坚《池口风雨留三日》全文赏析 第6篇

意思是:陶渊明的语言平淡、自然天成,摒弃纤丽浮华的敷饰,露出真朴淳厚的美质,令人读来万古常新。陶渊明自谓自己是上古时代的帝王,但并未妨碍他仍然是个晋人。
出自《论诗三十首·其四》,是金朝元好问评晋代诗人陶渊明的一首诗,原文为: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注释:

1、天然:形容诗的语言平易,自然天真。
2、豪华:指华丽的词藻。
3、真淳:真实淳朴。
4、羲皇上:羲皇上人,指上古时代的人。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元好问是金代著名诗人和文学理论批评家。元好问论诗主张天然真淳,反对堆砌雕琢,重视独创精神,宣扬恢复建安以来诗歌的优良传统,是位有独到见解的诗歌评论家。
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是继杜甫之后运用绝句形式比较系统地阐发诗歌理论的著名组诗。他评论了自汉魏至宋代的许多著名作家和流派,表明了他的文学观点,对后世有重要影响。
赏析:

这首诗是元好问评晋代诗人陶渊明。出于对当时诗坛雕琢粉饰、矫揉造作诗风的反感,元好问评论晋代诗人陶渊明时前两句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元好问崇尚陶渊明诗歌自然天成而无人工痕迹,清新真淳而无雕琢之弊。陶渊明的诗句自然质朴不假修饰,剥尽铅华腻粉,独见真率之情志,具有真淳隽永、万古常新的永恒魅力,是元好问心仪的诗的最高境界。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两句表明,虽然陶渊明高卧南窗,向往古代,但他并不超脱,还是运用自然平淡的文笔反映了晋代的现实。这个观点深刻指出,陶渊明与晋代现实的联系并未超脱于现实之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诗三十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诗三十首·其四

黄庭坚《池口风雨留三日》全文赏析 第7篇

池口风雨留三日① 黄庭坚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水远山长双属玉②,身闲心苦一舂锄③。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 俯仰之间已陈迹,暮窗归了读残书。 注释 注释 【注释】 ①此诗是元丰三年(1080)秋,黄庭坚自京赴太和县任,路过池口(在今安徽贵池)所作。 ②属玉:即鸀□,似鸭而大,毛作紫绀色,长颈赤目。 ③舂锄:即白鹭,以其啄食的姿态有如农夫舂锄,所以有这个名称。

黄庭坚《池口风雨留三日》全文赏析 第8篇

首联写滞留之原因及小城之状况,次联写雨中水鸟的姿态,兼寓身不由己之苦及对自由的向往,三联以对比手法,写自己抱定与世无争之念,尾联归结到屏弃名利,潜心读书。全篇写得空灵,而又潜气内转,语言也善于出新,洗尽铅华。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二十评道:“起句顺点。次句夹写夹叙。三、四以物为兴,兼比。五、六以人为兴。收出场之妙。此诗别有风味,一洗腥腴。”所论很精辟。 诗的颈联用了《淮南子·说林》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的典故。原意是不能光有愿望而不去实践,到了作者手里,却一反其意,以临渊而不羡鱼,表达他对荣利既不动心,更不汲汲以求,自甘贫贱,安于淡泊的思想感情。在表现方法上看,这就是翻案之法,是黄庭坚所擅长使用的。如苏轼曾写《泗州僧伽塔》一诗,其中说:“至人无心何厚薄,我自怀私欣所便。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若使人人祷辄遂,造物应须日千变。”认为在同一时空里,人们的愿望不同,造物主不可能全都满足。针对此,黄庭坚在《宫亭湖》中却写道:“左手作圆右手方,世人机敏便可尔。一风分送南北舟,斟酌鬼神宜有此。”认为造物主在同一时空内完全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愿望。翻案法显示了诗人的机智,以及对宇宙的认识水平和驾驭语言的能力,从思想渊源上看,与禅宗也有一定的联系。“丈夫皆有冲天志,莫向如来行处行”。禅宗所要求的打破偶像,不拘成法,独任性灵,正是二者互相联系的内在机制。事实上,禅家的偈颂和话头之类,也多有故作翻案的。清代梁章钜《浪迹丛谈》卷十曾记载道:“诗文之诀,有翻进一层法,禅家之书亦有之,即所谓机锋也。神秀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六祖翻之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著尘埃?’卧轮偈云:‘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六祖翻之云:‘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庞居士偈云:‘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团□头,共说无生话。’后有杨无知翻之云:‘男大须婚,女大须嫁。讨甚闲功夫,更说无生话。’海印复翻之云:‘我无男婚,亦无女嫁。困来便打眠,管甚无生话。’”诗家的翻案虽然不一定就从禅家来,但以黄庭坚对佛学的造诣,他之如此喜用翻案,在一定程度上,也应由此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