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汉江》阅读答案及赏析 (儿童学古诗《渡汉江》)
《渡汉江》阅读答案及赏析 第1篇
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作者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宋之问的家乡一说在汾州(今山西汾阳附近),一说在弘农(今河南灵宝西南),离诗中的“汉江”都比较远。所谓“近乡”,只是从心理习惯而言,正象今天家居北京的人,一过了黄河就感到“近乡”一样(宋之问这次也并未逃归家乡,而是匿居洛阳)。按照常情,这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作者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定情景”。因为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音书断”的时间越长,这种思念和担心也越向两极发展,形成既切盼音书,又怕音书到来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在由贬所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透过“情更怯”与“不敢问”,读者可以强烈感触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
宋之问这次被贬泷州,是因为他媚附武后的男宠张易之,可以说罪有应得。但这首诗的读者,却往往引起感情上的某种共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已经舍去了一切与自己的特殊经历、特殊身份有关的生活素材,所表现的仅仅是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感情,却具有极大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形象大于思维的现象,似乎往往和作品的典型性、概括性联结在一起。这首诗便是一例。人们爱拿杜甫《述怀》中的诗句“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和这首诗作类比,这正说明性质很不相同的感情,有时可以用类似方式来表现,而它们所概括的客观生活内容可以是不相上下的。
这是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诗意在写思乡情切,但却正意反说。写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消息,担心听到环的消息,而伤了好的愿望。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
《渡汉江》阅读答案及赏析 第2篇
1、(1)“断”字写出了笔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阻遏的苦闷处境和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2分)
“复”字写出了笔者困居贬所时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楚,表达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想念之情。(2分)
2、(2)合情理。由于笔者贬居岭外,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想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候忧虑家人的命运,怕他们因为本人的牵累或其他理由遭到不幸。(1分,枢纽要答出“另一方面”)这种想念和忧虑经历的时刻越长就越向两极发展,形成既切盼音书,又怕音书到来的矛盾生理状况。(1分,这是“生理透析”的第一部分,必须答出)尤其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这种矛盾生理变得更增强烈:原先的忧虑、郁闷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连忙就会被路上所碰到的某个熟人所证明,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圆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是以,“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非凡情况下生理矛盾发展的必然。(2分,这是“生理透析”的第二部分,也是点题部分,只要合理即可给分)
《渡汉江》阅读答案及赏析 第3篇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外”指的是岭南,在当时是蛮荒之地,,穷僻之所。“断”指诗人被贬岭南,跟家人的联系就中断了,与家人隔绝,寂寞落魄之苦可想而知,“复”诗人被贬岭南,一年又是一年,在荒无人迹的地方,诗人独自忍受着思乡之苦,一年年熬过来。
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请简要分析
答:“怯”“不敢”将欲问又不敢问,复杂微妙的心理极真切地表达了出来,离家越近,越想早点知道家乡事,但又怕听不到好消息 ...我离开家乡到了五岭之外,经过了一个冬天,又到了春天。因为交通不便,我和家人没有联系,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怎知离家越近,心情就越紧张。因为怕伤了美好愿望,以致遇到同乡,也不敢打听家乡情况。
或者是:我离开了家乡到了岭南,经过了汉江,又到了泷州。因为交通不方便,我和家人失散。已经有很长时间了。现在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怎知离家越近,心情就越急迫。因为怕家人已经遭受自己牵连而发生不幸的事情,以致遇到认识的人,也不敢问家里人的情况。
渡汉江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回家途中复杂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渡汉江》阅读答案及赏析 第4篇
1. 这首诗大意是:我离开了家乡到了(岭南),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因为交通不方便,我和家人(没有书信来往),已经有很长时间了.现在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怎知离家越近,心情就越(矛盾).以为怕(家人已经遭受自己牵连而发生不幸的事情),以致遇到(认识的人),也不敢(问家里人的情况). 2.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回乡)途中复杂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关心和思念).
《渡汉江》阅读答案及赏析 第5篇
(1)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
(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8.(1)答:从空间的隔离,联络的断绝,时间的久远三个角度来写,强化和加深了作者贬居期间的孤苦情绪.
(2)答:表达作者因等待团聚过久,在团聚即将来临之际,突发不祥之感,深怕出现意外而团聚不得的复杂心理。
《渡汉江》阅读答案及赏析 第6篇
“怯”“不敢”简洁准确地写出诗人离家越近,越想早点知道家乡事,但又怕听到不好的消息的心理。诗人欲问不敢问的心理极真切地表达了出来,更突出了诗人对久不通音信的亲人的思念和牵挂。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诗人情感的能力。结合诗中“音书断、情更怯、不敢”等词语来体会诗人的情感即可。
《渡汉江》阅读答案及赏析 第7篇
宋之问《渡汉江》赏析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作者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宋之问的家乡一说在汾州(今山西汾阳附近),一说在弘农(今河南灵宝西南),离诗中的“汉江”都比较远。所谓“近乡”,只是从心理习惯而言,正象今天家居北京的人,一过了黄河就感到“近乡”一样(宋之问这次也并未逃归家乡,而是匿居洛阳)。按照常情,这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作者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定情景”。因为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音书断”的时间越长,这种思念和担心也越向两极发展,形成既切盼音书,又怕音书到来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在由贬所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透过“情更怯”与“不敢问”,读者可以强烈感触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
宋之问这次被贬泷州,是因为他媚附武后的男宠张易之,可以说罪有应得。但这首诗的读者,却往往引起感情上的某种共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已经舍去了一切与自己的特殊经历、特殊身分有关的生活素材,所表现的仅仅是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感情,却具有极大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形象大于思维的现象,似乎往往和作品的典型性、概括性联结在一起。这首诗便是一例。人们爱拿杜甫《述怀》中的诗句“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和这首诗作类比,这正说明性质很不相同的感情,有时可以用类似方式来表现,而它们所概括的客观生活内容可以是不相上下的。
《渡汉江》阅读答案及赏析 第8篇
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作者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 上一篇:海岛奇兵新手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