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知识

综合知识

兰亭集序书法楷书 (兰亭集序书法图片)

清心 2024-04-20 20:05:11 综合知识

兰亭集序书法楷书 第1篇

王羲之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他的这种对后世影响很大“正体”,世称“书之圣”。

但王羲之的主要成就还是表现在行书和草书上。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他把散见于前代、当代的书法作品中的一些用笔、结字优点,融合统一在一种崭新的书法作品中。

其主要代表作有:

(1)乐毅论:王羲之书,小揩字体。笔势流丽,神采焕发,肥瘦相称,极合楷书的法则。隋智永称它为“正书第一”,唐代褚遂良也极为称赞。

(2)黄庭经:小楷,关于黄庭经,有一段传说:山阴有一道士,欲得王羲之书法,因知其爱鹅成癖,所以特地准备了一笼又肥又大的白鹅,作为写经的报酬。王羲之见鹅欣然为道士写了半天的经文,高兴地“笼鹅而归”。原文载于南朝《论书表》,文中叙说王羲之所书为《道》、《德》之经,后因传之再三,就变成了《黄庭经》了。因此,《黄庭经》又俗称《换鹅帖》,无款,末署“永和十二年(356年)五月”,现在留传的只是后世的摹刻本了。

(3)兰亭序:这篇文字,是王羲之于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和一些文人举行“修契”宴会上,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共28行,324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行书第一”。

(4)快雪时晴帖:王羲之书。行书四行,字体流利秀美。元赵孟俯曾称此帖为“天下第一法书”。《石渠宝笈》收晋人三帖,号称“三希”,此帖列于首位。其为人所重视,由此可见。

(5)孔侍中帖:《孔侍中帖》和《频有哀祸》,王羲之行书,二帖连为一纸。纸本现藏日本前田育德会,与《丧乱范环得示帖》同为唐代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迹摹本。

(6)丧乱帖:《丧乱范环得示帖》均为唐摹王羲之尺牍,行书。纸本。现藏日本帝室。帖上还引有朱文“延历敕定”三印,延历相当于我国唐德宗建中三年至唐顺宗永贞元年,可见此帖是唐代传入日本的。《丧乱帖》笔法精妙,结体多欹侧取姿。有奇宕潇洒之致,是王羲之所创造的最新体势的典型作品。

(7)十七帖:《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内容是他所写的尺牍。因卷有“十七”字故名。《十七帖》墨迹已佚,仅有摹刻本传世。《十七帖》草书,前人评为“笔法古质浑然,有篆籀遗意”,也有人认为帖中字带有波挑的笔势,字字独立不相连属。这正表明他善于“兼撮众法,备成一家”,所以才能形成他独具风范的草书体势。

兰亭集序书法楷书 第2篇

东晋大书法家,也是中国五千年最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所写。
当时大批文人聚集兰亭,饮酒赋诗,最后结成诗集,王羲之写了这篇序,也叫做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书法楷书 第3篇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
王羲之书法作品(11张)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等。其中,《兰亭集序》
王羲之的兰亭序(20张)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传说王羲之小的时候苦练书法,日久,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被后人誉为“书圣”。有关于他的成语有:入木三分、东床快婿……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这些历代书法名家对王羲之心悦诚服,推崇备至,因而他有“书圣”美誉。 丧乱帖
快雪时晴贴

兰亭集序书法楷书 第4篇

王羲之兰亭序是万应均的作品。王羲之性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事《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行书当然属于书法   成为书法史上第一绝,也是行书第一绝

兰亭集序书法楷书 第5篇

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撰写。《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其文书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苏轼《寒食帖》并称三大行书书法帖。

兰亭集序书法楷书 第6篇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楷书是不正确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是楷书,是行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集序书法楷书 第7篇

------------------------行楷

兰亭集序书法楷书 第8篇

艺术特色
1. 笔道精致 一丝不苟
起止运行,提按转换,笔笔到位。虽如游丝,绝不拖泥带水,而是一丝不苟,力到锋杪。开篇“永和九年”四字,实是点画纯净,圆润雄强,骨力内含,势若屈铁,真可谓刚健杂流丽。“岁”字,笔笔呼应承接,虽无牵丝,而行笔轨迹十分明晰。所谓形断意连是也。“贤”字之“又”的斜长点尾部,回锋带出的转折处,提按转折,也交代得十分清楚。“茂”字竖撇的回钩牵丝,是那么圆融坚实而精致。细察全帖,所有点画,莫不如此。
2. 藏露正侧 诸法俱备
点画形态决定笔法。笔法一般分为正侧藏露。正则圆实,侧则多姿,露则轨迹清楚,秀俊灵动,藏则呼应内藏,含蓄浑穆。故方笔[小方笔]用露侧,圆笔用正藏。《兰亭序》可谓诸法俱备,且往往融合于一字一画之中。就藏露看,“怀”左竖起收皆藏,余则多露笔。“兰”字左竖和“一”字均起露收藏。就正侧言, “峻”字除一小部分正锋外,余皆为侧锋。就方圆看,“间”和“因”字外两竖为方笔,中皆为圆笔。“流”字左下两点连写成方,余皆为圆。不仅如此,因行书贵在活泼流畅,但亦须沉着稳重,故《兰亭序》用笔大多是既露且藏,亦圆亦方,全藏全露全方全圆者甚少。无论点,横,撇等等,往往如此,俯拾皆是。如“九”字横撇起笔,“岁”字所有点画均是这样。这种笔法是在露锋承上之后立即随势重按圆转而成。这种使藏露融于起笔之中,可以说是《兰亭序》一大特色,从而收到方中见圆,露中有藏所形成的特殊艺术效果,为后世开劈了诸笔法融合无间的道路
美学意义
从总体审美角度看,《兰亭序》可以十六字概括之,即风神萧洒,意态悠闲,不偏不激,中正平和。 进一步看,前八个字体现了道家美学观,后八个字体现了儒家美学观。道法自然,儒讲中和,儒道融合,不仅是那个时代的精神,也是王氏自身思想的实质。作为士大夫,必然深受儒家熏陶,作为对时代最敏感的文人,在儒教衰微,玄学盛行的时代,他能不受到影响?从其少时坦腹东床,不拘礼法的行为和表字逸少及晚年喜从道士并服食丹药等等来看,道家之影响是很大的。方孝孺评《兰亭》为“得其自然,而兼众美”。孙过庭说:“兰亭兴集,思逸神超”。不正是捕捉到道家美学观在《兰亭》中的呈现吗? 尤以黄庭坚的评语:“右军笔法如孟子言性,庄周谈自然”。由此也可见王字的美学渊源。
《兰亭序》之美,可以这样评价:兴逸神飞,心手两忘,行云流水,纯乎自然。骨力寓于姿媚之内,匠心泯于天然之中。轻快流畅,挥洒自若,首尾呼应,神完气足。轻重徐疾,抑扬顿挫,方圆使转,疏密揖让,大小长短,欹正聚散,莫不笔随意行,曲尽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