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知识

综合知识

桃花源记-桃花源记翻译、原文、赏析、教案 (8篇精选)

清心 2024-04-17 13:08:43 综合知识

桃花源记-桃花源记翻译、原文、赏析、教案 第1篇

钿晕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著即潸然。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一年。
──白居易
根据这首诗,可以推测,估计十年以上

桃花源记-桃花源记翻译、原文、赏析、教案 第2篇

天呢 放眼望去 尽是百度人~~

白居易与关盼盼~~

狎妓~~~

反正不喜欢这人

桃花源记-桃花源记翻译、原文、赏析、教案 第3篇

湘灵
绝世悲情:让白居易苦恋一生的邻家女孩
阅读:23982011-03-04 09:12
标签:文化人文/历史史海钩沉白居易邻家女孩苦思一生初恋情人石榴裙下
X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十九岁时偷偷地写下的一首题为《邻女》的爱情诗。诗中不难看出,白居易对这个邻家女孩的思恋之深。从此,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白居易总会思念起这一段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恋情,因为这是他的初恋,也是他情感的真正归宿。天仙般的邻家女孩让白居易春心萌动,十九岁的诗人拜倒在这个十五岁美丽少女的石榴裙下。
白居易还是十一岁的时候,因避家乡战乱,跟随母亲来到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即今日安徽省宿县境内的符离集。随后他与一个比他小四岁的邻居女孩相识。这个女孩的名叫湘灵,长得聪明伶俐,活泼可爱,还略通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白居易十九岁时,湘灵十五岁,二人情窦初开,便开始了初恋。白居易这首题为《邻女》的诗,描述的就是当时只有十五岁湘灵的音容笑貌,诗中不仅赞美她容貌的美丽,更赞叹她悦耳的嗓音。
唐德宗贞元十四年,即公元780年,白居易二十七岁的时候,为了家庭生活和自己的前程,他不得不离开符离去江南叔父处求学。一路上他写了三首怀念这位邻家女孩的诗。分别是《寄湘灵》、《寒闺夜》和《长相思》。从这些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白居易与湘灵经过十六年的相处和八年的相恋,感情已经十分深厚。离别之后不但苦苦相思,而且已考虑过结婚问题。但是湘灵担心自家门第低下,攀不上官家出身的白居易。而白居易的母亲也有同样的想法,因此,门第观念成了白居易婚姻上的致命伤。
贞元十六年初,二十九岁的白居易高中进士及第。在此后回符离家中的近十个月的日子里,他多次恳切向母亲要求同意自己与湘灵结婚,但都被母亲严词拒绝了。于是,在遭到严重的打击之下,白居易怀着极其痛苦的心情离开了家门,进京赴任。贞元二十年秋,白居易在京都长安作了校书郎,按朝廷规制,需要举家迁至长安。这一次,他回家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然而,拥有门第大于一切观念的母亲,不但再次拒绝了他的要求,而且在全家迁离时,坚决不让他与湘灵见上一面。这虽然让白居易深深地感到他们的婚姻再无希望,但是,他们自儿时建立起来的深厚爱情并没从此结束。白居易以不再结婚来抵制自己母亲的错误,并挥笔写下《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和《寄远》等三首诗来怀念远在千里之外的那个邻家女孩。
白居易三十七岁时才在母亲以死相逼下,经人介绍与同僚杨汝士的妹妹结了婚,但直到元和七年还写了《夜雨》、《感镜》等诗来思念湘灵。不久,白居易被贬江州,不料途中却巧遇正在漂泊路上的湘灵父女。白居易与湘灵抱头痛哭了一场,并写下了题为《逢旧》的诗。这时白居易已经四十四岁,而湘灵也四十岁了,但她却没有嫁人。这首诗里白居易再次用了“恨”字。不难想见,此“恨”与千古名篇的《长恨歌》的“恨”不会毫无关系,可以说,白居易这段悲剧般的爱情,以及感情上的心路历程为《长恨歌》打下了基础。直到白居易五十三岁的时候,他在杭州知府任满回洛阳途中,路过“徐州符离”,得知湘灵早已不知去向的时候,这段长达三十五年之久的恋爱悲剧才划上了休止的句号。
在白居易一生思念湘灵的众多诗作中,从十九岁开始写下的《邻女》,到五十岁写下的最后诗篇《寄远》,从情窦初开的少年才俊,到官场沉浮半生的知天命老人,时间跨度三十多年,抒发了白居易从少年到老年的长相思。从这些充满激情的诗句中,人们能读到白居易真挚的情感外还有那永远抹不去的心灵创伤。
贞元九年,即公元793年,白居易的父亲授襄州,即今日湖北襄阳别驾。这年冬天,白居易随父求学,与湘灵暂时分别。后人以此认为,这是白居易的母亲发现了儿子与邻家女孩出现了恋爱行为,借口让儿子离开符离,以斩断这门门不当、户不对的姻缘。与青梅竹马的初恋情人分别无疑是十分痛苦的,因此,二十一岁的白居易挥泪写下了一首《潜离别》。诗中写道:“不得哭,潜离别。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双飞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可以说,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是明白地表达了离别的原因,其中的“利剑春断连理枝”就是有力的证据。诗句中的“利剑”是指拆散其甜美初恋的社会原因,就是门不当、户不对的门第观念。
白居易初恋结局以失败而告终,其幕后真正的黑手并不是他的母亲,而是一个社会规则,白居易只是这种社会制度的一个牺牲品。与湘灵有缘无分也不能全怪白居易的母亲,因为当时的社会就是这个风气,生活在这个风气之下,必然要受到这个极端自私自利的社会规则所左右!
其实,跨不过门第观念这个门坎的还有白居易自己。白居易在《长相思二》中这样写首:“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他把自

桃花源记-桃花源记翻译、原文、赏析、教案 第4篇

直译:月光洒满了床,帘子上结满了霜花,只觉被冷灯残便起身收拾床铺。燕子楼里月冷霜寒,秋来秋去就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霜月之夜是如此的漫长。 白居易和诗第一首的前两句也是写盼盼晓起情景。天冷了,当然要放下帘子御寒,霜花结在帘上,满帘皆霜,足见寒气之重。帘虽可防霜,却不能遮月,月光依旧透过帘隙而洒满了这张合欢床。天寒则“被冷”,夜久则“灯残”。被冷灯残,愁人无奈,于是只好起来收拾卧床了。古人常以“拂枕席”或“侍枕席”这类用语代指侍妾。这里写盼盼“拂卧床”,既暗示了她的身份,也反映了她生活上的变化,因为过去她是为张愔拂床,而今则不过是为自己了。后两句也是写盼盼的失眠,但将这位独眠人与住在“张氏旧第”中的其他人对比着想。在寒冷的有月有霜的秋夜里,别人都按时入睡了。沉沉地睡了一夜,醒来之后,谁会觉得夜长呢?古诗云:“愁多知夜长”,只有因愁苦相思而不能成眠的人,才会深刻地体会到时间多么难以消磨。燕子楼中虽然还有其他人住着,但感到霜月之夜如此之漫长的,只是盼盼一人而已。 这是白居易和张仲素两位诗人唱和的两组诗之一,写的是关盼盼与燕子楼的故事。具体参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15744.html?wtp=tt

桃花源记-桃花源记翻译、原文、赏析、教案 第5篇

这个故事也是成语居大不易的来历。这只是一个成语典故而已,也是小故事呀。

白居易出生在一个小官僚家庭,祖父白锽以文章传名于世。他五六岁时便学做诗,十几岁时在家乡已很有名气。

十六岁时,白居易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当时,顾况是长安的一位名士,许多人都到他那里求教。白居易虽然诗才过人,但由于没有诗作传播在外,父亲又只是一个州县小吏,所以在长安只算一个无名小卒。白居易也早已听说顾况的大名,于是使拿着自己的诗集,去拜谒顾况。

顾况的门人把白居易领入府中,他呈上自己的诗作。顾况一见白居易是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心里就已经不以为然了。接过诗集一看署名“白居易”,便取笑说:

“长安的什么东西都贵,想居住在长安可是不容易哟!”

白居易听出话中的讥笑之意,但一言不发。

顾况掀开诗集,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刚读完前四句,顾况就不由得高声赞叹说:“好诗!”又想起刚才自己挖苦的话,于是又赞许地对白居易说:“能写出这样的句子,不要说是长安,就是整个天下,你也可以‘居易’了!”

从此,白居易便名噪京师。尤其他那首被顾况赞叹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更是千古传诵,全诗是这样的: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其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诗中的名句,诗句通俗浅显,但含蕴极为深刻,给全诗增添了活力,使之如古原春草一样,生命不衰,成为千古绝唱。

桃花源记-桃花源记翻译、原文、赏析、教案 第6篇

其实关盼盼能出名主要是因为白居易写了一首诗让关盼盼自杀了大诗人白居易当时官居校书郎,一次远游来到徐州;素来敬慕白居易诗才的张愔邀他到府中,设盛宴殷勤款待。关盼盼对这位大诗人也心仪已久,对白居易的到来十分欢喜,宴席上频频执壶为他敬酒。酒酣时,张愔让盼盼为客人表演歌舞,想借机展露一番自己爱妾的才艺。关盼盼欣然领命,十分卖力地表演了自己拿手的“长恨歌”和“霓裳羽衣舞”。借着几分酒力,盼盼的表演十分成功,歌喉和舞技都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白居易见了大为赞叹,仿佛当年能歌善舞的倾国美人杨玉环又展现在眼前,因而当即写下一首赞美关盼盼的诗,诗中有这样的句子:“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意思是说关盼盼的娇艳情态无与伦比,只有花中之王的牡丹才堪与她媲美。这样的盛赞,又是出自白居易这样一位颇具影响的大诗人之口,使关盼盼的艳名更加香溢四方了。可惜好景不长,两年之后,张愔病逝徐州,葬于洛阳北邙山。树倒猢狲散,张愔死后,张府中的姬妾很快风流云散,各奔前程而去。只有年轻貌美的关盼盼无法忘记夫妻的情谊,矢志为张愔守节。张府易主后,她只身移居到徐州城郊云龙山麓的燕子楼,只有一位年迈的仆人相从,主仆二人在燕子楼中,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燕子楼地处徐州西郊,依山面水,风景绝佳,是张愔生前特地为关盼盼兴建的一处别墅,楼前有一湾清流,沿溪植满如烟的垂柳,雅致宜人。春夏季节,常有双双对对的燕子穿柳而过,翩然飞至楼头,给这里幽静的环境增添几分生机,因此称之为燕子楼,这是关盼盼和张愔一同议定的楼名。昔日关盼盼与张愔常常双双在燕子楼上看夕阳暮色,在溪畔柳堤上缓缓漫步,多少个月明之夜喁喁低语,数不清的晓雾朦胧中相偎相依;如今却是风光依旧,人事全非,独对长夜寒灯,形单影只,夜夜刻骨的思念,日日无望的期盼,冬去春来,去年的燕子今年又飞回,却不见去年伉俩。住在记满旧情的楼中,关盼盼心中只剩下悲思和无奈,日复一日,全靠着沉醉在回忆中打发时光,不再歌舞,也懒于梳洗理妆。昏昏暗暗中,不知不觉竟也度过了十度春秋,关盼盼的这种忠于旧情、守节不移的精神,赢得了远近许多人的怜惜和赞叹。元和十四年,曾在张愔手下任职多年的司勋员外郎张仲素前往拜访白居易,他对关盼盼的生活十分了解,并且深为盼盼的重情而感动,因关盼盼曾与白居易有一宴之交,又倾慕白居易的诗才,所以张仲素这次带了关盼盼近来所写的“燕子楼新咏”诗三首,让白居易观阅。白居易展开素雅的诗笺,上面写着这样的诗:其一: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其二: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自理剑履歌尘绝,红袖香消一十年。其三: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瑶琴玉箫无愁绪,任从蛛网任从灰。诗中展示了关盼盼在燕子楼中凄清孤苦、相思无望、万念俱灰的心境,真切感人。白居易读后,回忆起在徐州受到关盼盼与张愔热情相待的情景,那时夫妻恩爱相随,这时却只留下一个美丽的少妻独守空楼,怎不是人世间的一大憾事!白居易不由得为关盼盼黯然神伤,流下一掬同情的眼泪。捧着诗笺,大诗人爱不释手地反复吟咏,心想:张愔已经逝去十年,尚有爱姬为他守节,着实令人羡慕。但是又转念一想:即使如此情深义重,难舍难分,为何不追随他到九泉之下,成就一段令人感叹的凄美韵事呢?于是在这种意念的驱使下,白居易十分肃穆地依韵和诗三首:其一: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燕子楼中寒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其二:钿带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起即潸然;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一十年。其三: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坟上来;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白居易设想徐州西郊的燕子楼上,秋来西风送寒,月明如水,更显得凄冷与孤寂。独居楼上的关盼盼想必受尽了相思的煎熬。张愔离去后,她脂粉不施,琴瑟不调,往日的舞衣也叠放箱中,根本再也没有机会穿戴上身了。忽然笔锋一转,说到张愔(尚书)墓上白杨已可作柱,而生前宠爱的红粉佳人还孤孤单单地独守空帏,倘若真的情真义挚,为何不甘愿化作灰尘,追随夫君到九泉之下呢?白居易对关盼盼原本是一片同情之心,这时为何又要劝她以死殉情呢?这并不是他有心要伤害关盼盼,只因为按当时人们的道德标准来看,能以死殉夫,实是女人的一种崇高无上的美德。白居易认为,既然关盼盼能为张愔独守空房,为什么不再往
“情”字一关,怎么理解?详细的你可以到凌星电影院:www.lxdyw.com

桃花源记-桃花源记翻译、原文、赏析、教案 第7篇

关盼盼生于唐德宗贞元三年,出身于书香门第,精通诗文,更兼有一副清丽动人的歌喉和高超的舞技。她能一口气唱出白居易的“长恨歌”,也以善跳“霓裳羽衣舞”驰名徐泗一带;再配上她美艳绝伦的容貌,轻盈婀娜的体态,让无数世家公子望眼欲穿。
后来,关家家道中落,出于无奈,关盼盼被徐州守帅张愔重礼娶回为妾。张愔,字建封,洛阳人,唐宪宗元和年间出守徐州,虽是一介武官,却性喜儒雅,颇通文墨,对关盼盼的诗文十分欣赏,而关盼盼的轻歌漫舞,更使这位身为封疆大臣的显官如痴如醉。关盼盼入府后,给张愔枯躁的官场生活增添了不少浪漫色彩,让他享受到人生的另外一重美妙境界。因此,虽然张家妻妾成群,他却对关盼盼情有独钟。一对年龄相距甚远的老夫少妻,竟也情投意合,十分恩爱,使关盼盼得到了莫大的爱抚和欣慰。
大诗人白居易当时官居校书郎,一次远游来到徐州;素来敬慕白居易诗才的张愔邀他到府中,设盛宴殷勤款待。关盼盼对这位大诗人也心仪已久,对白居易的到来十分欢喜,宴席上频频执壶为他敬酒。酒酣时,张愔让盼盼为客人表演歌舞,想借机展露一番自己爱妾的才艺。关盼盼欣然领命,十分卖力地表演了自己拿手的“长恨歌”和“霓裳羽衣舞”。借着几分酒力,盼盼的表演十分成功,歌喉和舞技都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白居易见了大为赞叹,仿佛当年能歌善舞的倾国美人杨玉环又展现在眼前,因而当即写下一首赞美关盼盼的诗,诗中有这样的句子:“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意思是说关盼盼的娇艳情态无与伦比,只有花中之王的牡丹才堪与她媲美。这样的盛赞,又是出自白居易这样一位颇具影响的大诗人之口,使关盼盼的艳名更加香溢四方了。
可惜好景不长,两年之后,张愔病逝徐州,葬于洛阳北邙山。树倒猢狲散,张愔死后,张府中的姬妾很快风流云散,各奔前程而去。只有年轻貌美的关盼盼无法忘记夫妻的情谊,矢志为张愔守节。张府易主后,她只身移居到徐州城郊云龙山麓的燕子楼,只有一位年迈的仆人相从,主仆二人在燕子楼中,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燕子楼地处徐州西郊,依山面水,风景绝佳,是张愔生前特地为关盼盼兴建的一处别墅,楼前有一湾清流,沿溪植满如烟的垂柳,雅致宜人。春夏季节,常有双双对对的燕子穿柳而过,翩然飞至楼头,给这里幽静的环境增添几分生机,因此称之为燕子楼,这是关盼盼和张愔一同议定的楼名。昔日关盼盼与张愔常常双双在燕子楼上看夕阳暮色,在溪畔柳堤上缓缓漫步,多少个月明之夜喁喁低语,数不清的晓雾朦胧中相偎相依;如今却是风光依旧,人事全非,独对长夜寒灯,形单影只,夜夜刻骨的思念,日日无望的期盼,冬去春来,去年的燕子今年又飞回,却不见去年伉俩。住在记满旧情的楼中,关盼盼心中只剩下悲思和无奈,日复一日,全靠着沉醉在回忆中打发时光,不再歌舞,也懒于梳洗理妆。昏昏暗暗中,不知不觉竟也度过了十度春秋,关盼盼的这种忠于旧情、守节不移的精神,赢得了远近许多人的怜惜和赞叹。
元和十四年,曾在张愔手下任职多年的司勋员外郎张仲素前往拜访白居易,他对关盼盼的生活十分了解,并且深为盼盼的重情而感动,因关盼盼曾与白居易有一宴之交,又倾慕白居易的诗才,所以张仲素这次带了关盼盼近来所写的“燕子楼新咏”诗三首,让白居易观阅。白居易展开素雅的诗笺,上面写着这样的诗

桃花源记-桃花源记翻译、原文、赏析、教案 第8篇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在有月有霜的寒冷的秋夜里,别人都按时入睡了,沉沉而香甜地睡了一夜,谁也没有感到这秋夜之漫长。在这燕子楼中的人,因愁苦相思而不能成眠的只有盼盼一人,此时的她,竟觉这凄凉的秋夜只为她一人显得特别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