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用分享

实用分享

教师节的

清心 2024-10-08 17:01:31 实用分享

教师节哪天设立的

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而设定的节日,日期为每年公历的9月10日。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为过教师节。直至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才真正确定了1985年9月10日为中国第一个教师节。教师节是在1985年设立的,通过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的审议,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自那时起,庆祝教师节成为全国人民的重大政治活动,每年的教师节不仅是对教师工作的肯定,也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教育事业,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教师节的历史始于1985年。在这一年的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到了1985年9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先念发表了《致全国教师的信》,全国各地纷纷举行了庆祝活动,并在教师节期间,有20个省市对11871个省级优秀教师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教师节是从1985年开始实行的。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了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这个决策背后有着深厚的背景和意义。选择9月10日作为教师节是考虑到全国大、小学新学年开始的时候,学校要有新的气象。

古代教师节的故事

教师节故事程门立雪宋朝的时候,有一位有学问的人,名叫杨时,他对老师十分尊重,一向虚心好学。“程门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师、刻苦求学的一段小故事。杨时在青少年时代,就非常用功。后来中了进士,他不愿做官,继续访师求教,钻研学问。当时程颢、程颐兄弟俩是全国有名的学问家。尊敬师长终身思慕宋朝时,岳武穆王的老师周同的力气很大,可以拉开三百斤的弓箭。当周同死了之后,每到十岳武穆王一定到老师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的弓发出三支箭才回去。他这份念念不忘师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后精忠报国的忠心。1-理学家杨时:程门立雪尊师典范“程门立雪”这一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杨时,将乐县人,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杨时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为师。时值冬季的一天,杨时因与学友游酢在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求正解而一起到老师家请教。他们顶着凛冽寒风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

有关教师节手抄报的资料

一朝沐杏雨,终生念师恩。匠心致传承,笔墨写春秋。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人生得意半山故,恩师教诲一生行。处三尺讲台,做功出力凭一腔热血,放电发光。以传承致匠心,祝辛勤的园丁们教师节快乐。写作文字:根据手抄报的主题和内容,写出合适的文字和标语,让手抄报更加生动和有力。装饰装点:用颜色、图案和装饰物等进行装饰装点,让手抄报更加美观和吸引人。完成手抄报:将所有的素材、文字和装饰物都粘贴到手抄报上,完成手抄报的制作。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陶行知说: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要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要躬亲共守。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感恩教师节的手抄报的内容如下:十年树木百年人,老师恩情比海深。一日为师终身父,毕生难以报师恩。感谢老师的教诲,学生一生一世都会谨记。赞美老师的话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葛洪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香。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身为世范,为人师表。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为您介绍了教师节的和教师节哪天设立的的知识,并给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技巧。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