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通过劳动仲裁委员会对劳动争议进行仲裁处理的一种方式。在劳动争议产生后,一方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然后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仲裁处理。下面将介绍劳动仲裁的相关内容。
1. 提出劳动仲裁申请
劳动争议发生后,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如果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可以口头申请,并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2. 劳动仲裁流程
- 提交申请书
- 受理申请
- 开庭审理
- 仲裁裁决
- 仲裁裁决的执行
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时,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申请书副本。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在收到申请书后的七日内,对申请书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如果不予受理,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如果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申请,将组织仲裁庭对劳动争议进行开庭审理,并通知双方当事人参加。
经过审理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作出仲裁裁决。仲裁裁决书应当详细说明仲裁事实、仲裁意见、结果及其依据,并告知双方当事人享有的法定权利。
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履行裁决。如果一方不履行裁决,对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3. 申请劳动仲裁时应当提交的材料
在申请劳动仲裁时,申诉人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 申诉书:申诉人应当如实准确填写《申诉书》,一式三份。
- 证据材料:根据争议的具体情况,申请人应当提供与劳动争议有关的证据材料。
- 相关规定:申请人应当提交与劳动争议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文件。
- 身份证明:申请人应当提交有效的身份证明文件。
4. 劳动仲裁与劳动法
劳动仲裁的依据是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5条的规定,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需要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并书面确认,否则就属于违法行为。如果发生劳动争议,劳动仲裁可以帮助当事人根据法律法规进行裁决和判决,维护自身权益。
5. 劳动仲裁与法院诉讼
劳动仲裁与法院诉讼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两种方式。劳动仲裁是依靠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争议进行仲裁处理,而法院诉讼则是将争议提交给法院进行判决。一般情况下,劳动仲裁不是法定必经程序,当事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进行仲裁还是法院诉讼。
劳动仲裁是一种相对便捷的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当事人可以通过按照一定程序提交申请书、参加开庭审理等步骤来解决劳动争议,并获得法律裁决的支持。
- 上一篇:如何长高
- 下一篇:个人所得税会计分录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