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用分享

实用分享

《谭嗣同传》阅读答案 (《谭嗣同传》主要内容)

清心 2024-05-29 20:04:55 实用分享

《谭嗣同传》阅读答案 第1篇

小题1:①少    ②规劝     (共1分,每小题0.5分)
小题1:范仲淹爱惜滕子京的才华,担心他长期的悲愤抑郁会留下祸患,影响他未来发展。(共2分)
小题1:善良宽厚,爱才惜才,关心友人,忧国忧民。(共2分,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学生联系语境理解“罕”与“人烟罕至”中“罕”相同,都是“少”的意思;“谏”在这里是动词,规劝的意思。
点评:识记和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具体要求有准确理解实词的常用义;辨别通假字及其本字,并解释其意思;正确理解一词多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准确理解古今异义词的古义等。当然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能用已学过的文言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小题1:试题分析:从文中“爱其才,恐后贻 ④ 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 ⑤ 以规之。”了解范仲淹爱惜滕子京的才华,担心他长期的悲愤抑郁会留下祸患,影响他未来发展。
点评:从近五年中考本类试题的形式上看,这五年的题目均为填空简答题。五年中有三年的题目后面带有答题要求。答题要求分为两种,即,要求答案用文中的话表述,或答案用自己的话表述。因此,回答这一题的关键首先在于对语段的整体理解。即,读懂故事。然后,要先审题干,再找内容。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如果内容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述,那学生就应学会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小题1:试题分析:从文中“爱其才,恐后贻 ④ 祸。”看出善良宽厚,爱才惜才,关心友人;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看出忧国忧民。
点评: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也可以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还可以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学生学会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能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谭嗣同传》阅读答案 第2篇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请解释“宣王说之”中的“说”的含义,并写出《论语十则》中用法相同的句子。 说:__用法相同的句子:___。 2.成语__就出自本文,比喻的是___。 3.请摹仿课文《蚊子与狮子》,给本文加一个结尾,点名文章的寓意。 答:此故事适用于那些____的人。 答案—— 1:高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2:滥竽充数,比喻没本事却混在有本事得人群中

《谭嗣同传》阅读答案 第3篇

不知道问题有没有变化,仅供参考。

19.①“把栏杆拍遍”出自辛词代表作《水龙吟》,以此为题能突出辛词的豪放派风格;②“拍”字有力度和气势,恰合辛弃疾这位沙场英雄的形象和气质;③“遍”说明拍的次数多,心中郁愤深,正切合他报国无门,只能写诗填词的无奈与感伤;④此题正可概括辛弃疾作为爱国志士、爱国词人的双重身份。(答出一点得2分。两点得4分)
20.①有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②充盈着爱国情怀和收复失地之志。③婉约言愁之中,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答出一点得2分,二点4分,三点5分)
21.可以。①作者以《破阵子》为例,将它与“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作对比,从而反映了辛弃疾曾为武人的独特经历,突出了辛词的“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②与陶渊明、白居易的从政态度、经历对比,突出辛弃疾欲从政而不得、始终不渝的热情;③将辛弃疾的婉约词与柳永、李清照作比较,强调辛词的婉约言愁中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④认为只有岳飞的《满江红》可与《破阵子》媲美,而岳飞是武圣,并不以诗文出名,所以辛弃疾是独特的。
不足以说明问题。①文中说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却没有指出两首词的不同之处;②在宋词中,辛弃疾与苏轼并称“苏辛”,作者对此避而不谈;③辛词还有很多描绘农家生活的作品,如《清平乐•村居》,它们与其他词家的同类作品有何区别,作者也未提及。(每答出1点得2分。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有据,亦可酌情给分)

《谭嗣同传》阅读答案 第4篇

1.让人在弹琴的时候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大自然中

句子;::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谭嗣同传》阅读答案 第5篇

1.翻译下列词语的意思 答:胡: 胡人(的住地) 皆: 全;都 此: 代词这 居: 停止;休息;止息 归: 回去 十九:十分之九 2.将文章划分层次 答: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3.用一个成语概括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 答:福与祸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不能误解成福与祸的转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条件 5.翻译下列句子 (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 靠近边境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一个精通道术的人,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 (2).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谭嗣同传》阅读答案 第6篇

这是梅岭三章吧,而且1963有误,应为1936

《谭嗣同传》阅读答案 第7篇

望门投止-看到人家就去投宿,形容在逃亡途中的惶急情状。 张俭-东汉末年高平人,因弹劾宦官侯览,被反诬结党营私,被迫逃亡。人们看重他的声望品行,都冒着危险接纳他。 这一句是设想逃亡中的康、梁等人一定会受到人们的救护。 忍死须臾待杜根-这里作者以忍死的杜根自比。杜根:东汉安帝时郎中,因要求临朝听政的邓太后还政于皇帝,触怒太后,被命摔死,因执行人手下留情,未死。隐身酒肆,邓太后死后,复官为侍御史。

《谭嗣同传》阅读答案 第8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阅读答案

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5、下列对诗中相关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酬”是应答的意思,“二十三年”指白居易于唐顺宗永贞元年九月被贬,到唐敬宗宝历二年被召回,前后近二十三年;“弃置”指被贬谪。

B.“闻笛赋”指西晋的向秀所作的《思旧赋》,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是为了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阅读答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阅读答案。

C.“烂柯人”指晋朝王质;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是表达人生沧桑之感。

D.“听君”中的“君”是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后赠刘二十八使君》。

6、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及蕴涵的哲理。(3分)

参考答案:5、A

6、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驶过,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树木欣欣向荣。哲理:事实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生事物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最终必将取代旧事物(“画面”2分,“哲理”1分)

9.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题中的“乐天”是大诗人白居易的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阅读答案】文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阅读答案出自http://www.gkstk.com/article/78024852.html,转载请保留此链接!。刘禹锡在扬州遇到白居易,酒宴上白居易写了一首诗对刘禹锡被贬遭遇表示了深切同情与关怀,诗人就写了这首诗来答谢#from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www.gkstk.com,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 end#。

B.首联两句尽写自已被贬遭遇之情,但诗人并不直率倾诉自已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而是通过“凄凉地”和“弃自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来表达,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C.“怀旧”句表达了诗人对受害战友王叔文的悼念,“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用典故贴切、感情深沉。

D.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颔联,意思是: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末来肯定比现在好。它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

10.简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

答:

参考答案:

9.不可以(1分)因为加着重号的词语起限制作用,说明了“拥有一夜好睡眠竟然已经变成了一种极大的奢侈品”这种现象并非所有人都如此,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阅读答案】阅读答案http://www.gkstk.com/article/yuedudaan.htm。(2分,意思对即可)

10.成功、地位、名利和财富(2分)

(1)诗歌首联“ ”和“ ”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2分)

(2)诗歌颈联已经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你认为理由是什么?(提示:可从其哲理性及表情达意方面来思考)(4分)

参考答案:

13、(共6分)(2分)(1)凄凉地,弃置身

(4分)(2)①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②情感由先前的伤感低沉转变为慷慨激昂,表现了乐观的精神。(答“包含事物的新陈代谢的哲理”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