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用分享

实用分享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的全诗翻译赏析 (孟浩然《句》作品赏析)

清心 2024-05-09 16:09:02 实用分享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的全诗翻译赏析 第1篇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霄劳梦想。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体裁】:五古
【赏析】

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即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开篇就是遇景入咏,细味却不止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忽”、“渐”二字运用之妙,在于它们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只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虚设。近水亭台,不仅“先得月”,而且是先退凉的。

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散发”不梳,靠窗而卧,三四句不但写出一种闲情,同时也写出一种适意——来自身心两方面的快感。进而,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继续写这种快感:“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所以是“清响”。滴水可闻,细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无声息。写荷以“气”,写竹以“响”,而不及视觉形象,恰是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

“竹露滴清响”,那样悦耳清心。这天籁似对诗人有所触动,使他想到音乐,“欲取鸣琴弹”了。琴,这古雅平和的乐器,只宜在恬淡闲适的心境中弹奏。据说古人弹琴,先得沐浴焚香,屏去杂念。而南亭纳凉的诗人此刻,已自然进入这种心境,正宜操琴。“欲取”而未取,舒适而不拟动弹,但想想也自有一番乐趣。

不料却由“鸣琴”之想牵惹起一层淡淡的怅惘。象平静的井水起了一阵微澜。相传楚人钟子期通晓音律。由境界的清幽绝俗而想到弹琴,由弹琴想到“知音”,而生出“恨无知音赏”的缺憾,这就自然而然地由水亭纳凉过渡到怀人上来。此时,诗人是多么希望有朋友在身边,闲话清谈,共度良宵。可人期不来,自然会生出惆怅。“怀故人”的情绪一直带到睡下以后,进入梦乡,居然会见了亲爱的朋友。诗以有情的梦境结束,极有余味。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的全诗翻译赏析 第2篇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的全诗翻译赏析 第3篇

第一次回答问题。你是说随便一首就可以吗,那我随便给你一首吧,古诗词方面的懂的还是蛮多的!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我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如下:山那边的夕阳已经快落了,东边渐升的明月映在池塘里。披着头发(古人男子亦长发)来就傍晚乘凉,打开窗子悠闲地躺着,清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来打着下面的竹叶发出好听的声音。想要取琴来弹,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因此怀念曾经的朋友,一直想到半夜还没有睡着!此外,你也太小气了,一分都不给。怪不得别人不理你。为人要大度!切记!!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的全诗翻译赏析 第4篇

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喜晴》,是集两副对联而成诗: 窗间梅熟落蒂, 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 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欢在窗前种梅树,夏可尝青梅,冬可赏梅花。 这首诗大概意思是说窗前的梅子熟落蒂了,墙角下的竹笋也长成了林。整天下雨都不知道春天已经结束了,天一晴才发现原来已到深夏,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释】 在诗人的眼中,一切都是那么优雅、恬静,长期的动荡生活使 诗人深受离乱之苦,如今重又找到安静之处,栖身之所,重又与家 人团聚,怎能不让诗人为此感到欣喜和满足呢?那梁间的春燕,那 水中的白鸥,那痴情的老妻,那天真无邪的稚子,都让诗人感到无 限的欢乐和惬意。 这种欢乐与惬意是表面的,而骨子里正隐藏着多少悲苦之情, 诗人能享受这种村居之乐,是靠亲朋老友接济的禄米。贫寒困窘 的诗人要靠他人的接济才能生活下去,这不能不让人伤感。 杜甫的咏怀诗多在结句忽转凄婉,此诗本是写闲适心境,但 在结句也不免吐露落落寡欢之情,读之顿生怅惆之感。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感此良宵不免怀念故友,只能在夜半里梦想一场。 此诗写夏夜水亭纳凉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 诗的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为纳凉设景。三、四句写沐后纳凉,表现闲情适意。五、六句由嗅觉继续写纳凉的真实感受。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最后 全诗感情细腻,语言流畅,层次分明,富于韵味。“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句,纳凉消暑之佳句。 池上早夏 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的全诗翻译赏析 第5篇

译文: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感慨良宵,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也苦苦地想念。
作品鉴赏:本诗抒发了诗人对老友的怀念。诗人捕捉住生活中的感受,描绘了夏夜乘凉的悠闲自得,只是不觉中生出了没有知音的感慨,以至梦中都会苦苦想念。诗人描写感受细腻,语言流畅自然,寄情于景,韵味十足。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的全诗翻译赏析 第6篇

这首诗抒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是孟浩然的五古名篇。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五言古诗的语言风格一般要求古朴、粗拙,以便获得一种类似汉魏古风的古朴森茂韵致。但孟浩然在这首诗里所要抒写的,是一种清爽闲逸、其中夹着淡淡惆怅的情绪,就不便采取朴拙、拗峭的语言了。因此,诗人在写法上有意吸取了五言近体诗的音律美和形式美的长处。首先它不用散体单行,而在中间六句采取似对非对的句式,使语言比较整饰,具有朴素的形式美。其次,注意语言的平易、浅近…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的全诗翻译赏析 第7篇

意思是:微风吹拂荷花清香怡人,竹叶滴落露水声音清脆。
出自唐代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原文为: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译文:
山上夕阳慢慢向西落,池塘上的月亮渐渐东升。
我披散着头发尽享清凉,推开窗户我悠闲地躺着。
微风吹拂荷花清香怡人,竹叶滴落露水声音清脆。
想要取出鸣琴弹奏一曲,可惜没有知音前来欣赏。
如此美景更加思念老友,日夜都在梦中想念着他。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南亭,似应在涧南园,位于孟浩然家乡襄阳郊外的岘山附近。辛大疑即辛谔,为作者同乡友人,常于夏日来南亭纳凉,与孟浩然约为琴酒之会。
思想主题:
此诗描绘了夏夜乘凉的悠闲自得,抒发了诗人对老友的怀念。
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为纳凉设景;三、四句写沐后纳凉,表现闲情适意;五、六句由嗅觉继续写纳凉的真实感受;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而生梦。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的全诗翻译赏析 第8篇

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
一句“恨无知音赏”,表明了诗人清高自赏的寂寞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