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名言及解释 (古代名人名言精选)
古代名人名言及解释 第1篇
展开全部
第一次回答可获2分,答案被采纳可获得悬赏分和额外20分奖励。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古代名人名言及解释 第2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萎靡死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年轻时不知道好好读书的重要性。到年老了明白了也已经迟了饿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就是实现我理想的那一天会来到的,我将大显身手,大展宏图。
古代名人名言及解释 第3篇
1、至诚如神。——《礼记·中庸》
真诚的最高境界有如神灵。
2、忠诚是人生的本色。——清·黄宗羲《明儒学案》
忠诚应是人生的本来面目。
3、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礼记·中庸》
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能感化人。
4、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
5、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周易·家人》
言:言谈。物:实际内容。行:行为。恒:恒心。君子说话有根据,做事有恒心。
6、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语·颜回·孔子语》
君子用行动来说话,小人则光说不做。
7、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明 薛瑄《读书录》
衡量自己,服膺上级,领导下属,都应当一概以真诚为准则。
8、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唐 韩愈《原道》
正心、诚意:使心思纯正,意念真诚。将:打算。有为:有所作为。想有所作为,必须真心诚意。
古代名人名言及解释 第4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 的学业或事业, 的学业或事业 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 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 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 ,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 ,这样的话,就 不会互相怨恨.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 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 不成人之美"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论语》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 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 ,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古代名人名言及解释 第5篇
一志向"事业 孔丘(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引自《韩非子"喻志》: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王充(东汉哲学家)引自《论衡"别通篇》: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曹操(三国时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引自《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引自《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张孝祥(南宋词人)引自《论治体 子" 甲申二月九日》: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孟轲(战国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孟子 "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荀况: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林则徐(清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郑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引自《郑板桥集》: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李清照(南宋女诗人)引自《乌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孔丘(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刘向(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引自《说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桓宽引自《盐铁论"制议》: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 张载(北宋哲学家)引自《经学理窟"义理篇》: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 曹雪芹(清代文学家)引自《红楼梦》第5回: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好问,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随口问,即能得到正确答复,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学问二字,“问”放在“学”的下面。 二读书"求知 孔丘引自《礼记"中庸"博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刚。 韩愈引自《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朱熹引自《训学斋规》: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王符(东汉思想家、哲学家)引自《潜夫论"赞学》: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 荀况引自《荀子"劝学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李惺(清代作家)引自《西沤外集"药言剩稿》:境遇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众;学问休言我胜于人,胜于我者还多。 韩愈: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王之涣(唐代诗人)引自《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颜真卿(唐代书画家)引自《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王国维(清代学者)转引自《人间词话新注》: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白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三天才"勤奋 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况引自《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周易"乾》(秦汉前儒家经典):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古代名人名言及解释 第6篇
1、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4、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兵法·军争》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古代名人名言及解释 第7篇
:“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经师易遇,人师难遇。他的意思是说:找个教书本上知识的老师很容易,找个教你怎么做人的很难,而且是以自己的行为教导你的
古代名人名言及解释 第8篇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解读]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敏:勤勉,快速。慎:谨慎,慎重。 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礼记•表记》 [解读]君子交朋友平淡如水,小人交朋友像甜酒那样(浓烈甜蜜)。君子之交,彼此没有图名求利﹑互相利用,所以显得平淡自然,因而能够长久;小人之交,彼此都怀有获利之心﹑利用之意,所以免不了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甜言蜜语,因而难以持久。接:接触,交往。 醴(lǐ):甜酒。 锲而含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解读]雕刻了一下,就放弃了,就是腐朽的木头也刻它不断;如果刻个不停,即使是金石也可以雕刻成功。这个比喻意在说明学习、做事情,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就;浅尝辄止,将会一无所成。锲(qiè)、镂(lòu):雕刻。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杂下》 [解读]伟大人物考虑问题,难免有疏漏的地方;愚昧人经过周密思考,也可能想出一点有益的意见。契诃夫说过,大狗叫,小狗也叫,小狗不应因大狗的存在而不敢叫。愚人不应该因圣人的存在放弃了自己的思考。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解读]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学记》 [解读]虽有精美的食物,如果不吃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美;虽有很好的道理,不学它,就不知道它的高妙。这句话强调重在实践,重在参与,重在学习,重在汲取。在当今这样的信息时代,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你不去学习就得不到。旨:味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论语•子罕》 [解读]天寒地冻,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和品格。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真正考验人。彫:同“凋”,凋零,零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解读]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原指一国的人才,也可以为另一国所用。后来比喻借他人的批评帮助来改正自己的过错,或者比喻拿别人的情况作为借鉴。从读书做学问这方面来讲,学文科的,要读一些自然科学的书;学自然科学的,也要读些人文科学的书。他山:别的山。攻:琢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乾》 [解读]天体的运行强健有力,君子应该以它为榜样,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息。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往往有自己的体会,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行:运行,运转。健:强壮有力。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解读]坚持做事的人总会成功,不断前行的人总会到达目的地。为、行,就是实际行动。有了实际行动,再难的事情也能办到;没有实际行动,容易的事情也办不成。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解读]与其整天坐在那儿苦思冥想,不如花一点时间去学习有收益。学与思本来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顾某一个方面,就会徒劳无功。须臾: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