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用分享

实用分享

《杜甫传》的读后感 (杜甫传读后感500字)

清心 2024-04-27 10:06:56 实用分享

《杜甫传》的读后感 第1篇

杜甫字子美,与李白同为唐代诗坛上的两个巨人。唐代是中华农业文明发展的顶峰,而盛唐又是唐代的尖顶。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分界线。因而也是中华农业文明由盛转衰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把这两个巨人分隔在山顶的两侧:李白站在往上走的一侧,头是仰着的,看到的是无穷尽的蓝天,悠悠的白云和翱翔的雄鹰,因而心胸开阔,歌声豪放;杜甫站在往下走的一侧,头是低着的,看到的是小径的崎岖,深沟得阴暗,因而忧心忡忡,割声凄苦。李白是盛唐气象的标志,盛唐过去以后,他就凝固成一座无法攀登的危峰,使后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及;杜甫是由盛唐转入中唐的代表,他从忠君爱国的立场出发,痛斥祸乱,关心人民,因而随着封建秩序的日益强化,他成了后代诗人学习的楷模,成了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诗人。 由于影响大,保存下来的有关他的古迹也就特别多。他出生在河南巩县,在这里度过青少年时期,于是这里有杜甫的故里纪念馆。三十五岁左右他到过长安谋求官职,曾“朝叩富儿门,幕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出潜杯心”(《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而一无所获非常卑微地呆了十几年,陕西长安县于是有纪念他的杜工祠,安史之乱中,他逃往四川避难,路过甘肃成县时,曾停留一段时间,于是这里也有一座纪念他的杜甫草堂,他在成都住了将进四年,这里纪念他的杜甫草堂是很具规模的,也是人所熟知的,五十七岁时他离开四川,经湖北转入湖南,两年后死在这里,于是湖南平江县这里有纪念他的杜甫墓。 杜甫在唐代诗名并不大,跟无法和李白相比。五代时韦编选的《才调集》,选唐诗一千首,里面连杜甫的名字都没有。可见在当时,杜甫还谈不上什么知名度。到封建秩序开始强化的宋代他才变的诗名赫赫,到明、清时期,他才被尊为是圣。

《杜甫传》的读后感 第2篇

以前读人物传记,总觉得书写得单调,不能引发读者深刻的兴趣。但我得否认读完《杜甫传》有这样的感受,他是一个诗人,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而自中晚唐开始,唐由安史之乱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
读杜甫的一生,是读一个伟人的传记,是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亦是一场文化之旅。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开元时,他几乎游遍祖国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后来,他困守长安达十年之久,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堪回首的岁月。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开始,长安沦陷。
不幸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被叛军所俘,因他不肯为叛军卖命,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从牢中逃了出来,他几乎是历尽艰辛,才逃到凤翔。然而“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五月拜左拾遗,因上书营救好朋友房管,而触怒了肃宗,被贬于四川。公元789年,他前往四川依附节度使严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个破旧的草堂里,曾经一度在严武的幕下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杜工部。
他长期沉沦于下层,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亲身体验了安史之乱之时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杜甫最为著名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品,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三吏”、“三别”,他对自己贫困潦倒的哀叹和对国家的深刻思考结合在一起。
暂且不说杜诗之精粹,我认为杜甫能够深深打动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善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震动的是“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愿以一己之身担起所有的苦难。他这样博大的胸怀以及宁苦己身而利国利民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尊重,不值得我们学习么?
杜甫并不完全是严肃的,他也有风趣的一面。绝句漫兴九首中对于惜春之情,反用恼春、怨春的口气道来,别有特色。更难的可贵的是,杜甫善于发现贤才,我想其若是知晓自己仍能为国效力,也当是会“白发生黑丝”的吧!杜甫,如此的古圣人之心,无愧于独立天地之间的诗圣之称。
读完《杜甫传》,深深地感动,在因雨而显得略微清冷的天气里,心依旧有一股暖流涌动……

《杜甫传》的读后感 第3篇

这部传记的目的是要把我们祖国第八世纪一个伟大的诗人介绍给读者,让他和我们接近,让我们认识他在他的时代里是怎样生活、怎样奋斗、怎样发展、怎样创作,并且在他的作品里反映了些什么事物。作者写这部传记,力求每句话都有它的根据,不违背历史。由于史料的缺乏,空白的地方只好任它空白,不敢用个人的想象加以渲染。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有数的几个伟大的诗人里的一个,由于他对祖国与对人民的热爱,写出许多反映与批判现实的、不朽的诗篇。在过去,无论在多么黑暗的统治下,这些诗都不曾停止放射它们的光芒;如今,人民获得了政权,祖国的前途呈现出无限辉煌的美景,更没有任何事物遮蔽它们的光芒的放射了。他出生在一个属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家庭里。他怎样从炫耀自己的家族转到爱祖国,从抒写个人的情感转到反映人民的生活,他怎样超越了他的阶级的局限体验到被统治、被剥削的人民的灾难,并因此使唐代的诗歌得到巨大的发展,这中间他经过了不少艰苦的过程和矛盾。原文链接: http://www.yuedu.org/thread-44542-1-1.html

《杜甫传》的读后感 第4篇

悲及一生,苦其一世

《杜甫传》的读后感 第5篇

《杜甫传》读后感600字
我看完了《杜甫传》的童话故事,这本童话书的作者是被人们称誉为“童话大王”的郑渊洁,他是中国文坛的传奇人物,他笔下的皮皮鲁、鲁西西、罗克、舒克和贝塔影响了两代的中国孩子。
这本书里写到:皮皮鲁发现了他家里有一个巨大的309暗室。这巨大的309暗室里藏着通往世界各地的道路:金门、银门、铜门、铁门。金门里是一座金碧辉煌的金城,闪着耀眼的光。一个叫金双龙的小偷也发现了这个地方。跟着皮皮鲁来到了金城。金双龙一见到这么大的金城,就想拿这座城市换钱,最终被皮皮鲁识破了,白金国王把金双龙给抓了起来。
银门里是一个巨大的实验室,实验室里有一个实验专家,实验专家想把做的致聪盔给人类带来好处。皮皮鲁拿过致聪盔,给一头猪做实验。实验结果出来了,原来那头笨猪一下子拥有了上百多位名人的智慧,猪的到来不但没有给人类带来好处,而且还造成了地球的毁灭。皮皮鲁赶快把致痴盔戴到猪的头上,猪马上变傻了,经过工人的帮助下,终于把地球安回了轨道上……
我越看越喜欢,这本书非常有趣,受到了很多小朋友的喜爱。故事中的想象极其丰富,让人看了还想再看。里面语言通顺、富感染力,好词好句非常的多,是一本小朋友爱看的好书。

《杜甫传》的读后感 第6篇

在泱泱中华光辉灿烂的文化晴空中,杜甫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光芒四射,你不得发出赞叹;
在泱泱中华根深叶茂的文化沃土中,杜甫是一株高大的绿树,高耸入云,你不得不需要仰视;
在古往今来异彩纷呈的文化史节中,杜甫是一部精深的诗集,感人至深,你不得不虔诚拜读!
带一份崇敬,怀一丝心酸,品读杜甫,就如品读一部诗集,一部写满悲愤,同时也蓬勃着英雄豪情的诗集。
举世不第,壮志难酬的杜甫,也效仿了李白,云似地飘来飘去,将自己融入高山,融入大川,融入人民。
高山的巍峨,赋予了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大川的壮阔,赋予了杜甫“白鸥没浩荡,千里谁能训”的气魄;人民的疾苦,赋予了杜甫“朱门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愤!
杜甫虽有“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的远大抱负,但大唐的土地上却没有留给杜甫施展抱负的那一片空间。于是,杜甫就成了那一片漂泊不定的云,一片写满了诗的云。
仰视这片云,它偶尔也能与别的云相遇,使他暂时丢掉了孤独寂寞,但这短暂相遇之后呢?当然几片志同道合的云消散了,永远离他而去之后呢?此时,充斥着杜甫的内心,映入了我的眼帘的却又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孤独和悲凉。
你想做一只鸟,却没有高天任你来飞;
你想做一条鱼,却没有阔海凭你来跃。
你只能做一片云,飘在满是忧愁,满是痛苦的天空中,默默地看着战火纷飞的大唐土地,看着浮华衰败的大唐朝廷,看着痛苦不堪的大唐百姓。然后默默地掉着眼泪,慢慢地消散。
可是你的灵魂却化成了一部诗集,记录了你的所见、所闻、所感。
这部诗集落在了人间,被无数人看到,又被无数人传播;让无数人落泪,又让无数人崇敬。
我也有幸拜读了它。

《杜甫传》的读后感 第7篇

又被接踵而至的现实打碎,凭轩涕泗流”的感叹,催促这这位贫穷伟大的诗人在历史的轮番中不管向前。兵戈既未息!当我们为了环境不好而忧虑时,连自己的亲人都养活不起,这种伟大;坚持吧,相信未来的我们会再相遇。纵然一声怒吼突破胸腔。心中的那份渴望当官,那就是坚持,让我们肃然起敬,让他对世界充满了幻想,更何况拯救国家呢。他悲天悯人的善良。读杜甫的一生。 “自非旷世怀?不过这次从书中较多地了解了杜甫后,老病有孤舟,挑战未来。他对于朝廷的誓死不渝,城春草木深;他在泥泞中前行;他在国家与民前挣扎着徘徊着,真是“到处潜悲辛” 而今我们长大了,我才对杜甫产生了很大的歉意和敬意。官僚的险恶腐败,杜甫以满腔的辛酸和仇恨,感时花溅泪,但事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收掉那浪费力气的叹息,但请坚持,却只能寄托于诗,自身的飘泊不定! “国破山河在,以前我并不欣赏杜甫:“呜呼,淹没了诗人和读者的双眼,相遇在那成功的彼岸,亲人的生离死别,走向社会,仍发出“亲朋无一字,儿童尽东征”,他的诗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过程! 不过无论他遇到怎样的艰辛。坚持吧,笑一笑,一心想长大做官报效国家,恨别鸟惊心”,不但是在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黎地无人耕,燃烧到顽固,并将他的灵魂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环境会为我们变好,但因悲而伟大,尽心尽力的忠诚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水滴石会穿,登兹翻百忧”无尽的忧虑。 幼儿时代的甜蜜。我想以后有机会一定要看完《杜甫传》。他愤懑,无奈:他在苦难中长大,觉得他不过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绳锯木会断。杜甫长期于下层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读后感800字 说实话,只要我们坚持,很快就会毕业,坚持,也许有时孤军奋战会很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成人啦! 望采纳,这声感叹,这个人。纵使朝廷一次次地抛弃了他。杜甫从少年时代就怀着‘致君尧舜上,他确实是“诗圣”,擦去无用的泪,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他那执着的爱国之情摇曳着地燃烧起来,纵使岁月无多!杜甫因有你历史将不会在寂寞,饱看了生命的心酸悲苦。更令人震憾的是,谢谢。当我们的学业下降时,燃烧进骨子里,戎马关山北,用最有活力的一面迎接明天,让他在现实里不得不苦苦徘徊挣扎,咬一咬牙,亲身体验了百姓受过难以忍受的苦,品尝着生离死别,在59的岁月中被坚持直到死去,一遍一遍地感悟杜甫,因伟大而是我们铭记,也是在目睹一种伟大的形成,人民的心酸疾苦。执着的期盼。对于我们这些温室里的花朵百年前的杜甫给了我们启示。 杜甫一生是悲的! 只是了解了关于杜甫的冰山一角,悲苦了他,用自己的行为证明给他们,却不能惊起半点涟漪,这种悲天悯人的善良和博大的胸怀是多么可贵。 “莫辞酒味薄,请不要放弃,心里永远脱不开百姓,汇成苦难的笙歌奏响在破碎的山河大地上,然而长安等待十年未果。遇到困难坚持面对。铭记那份敢登峰俯视苍穹伟大气概的杜甫吧,深藏于内心,化为不截的动力,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用《三史》《三别》这样留着血的文字奏响无人忘怀的遗憾。 杜甫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甚至是这种灵魂就深深地烙在了我们的心里

《杜甫传》的读后感 第8篇

写好“读后感”要做到四点:
一.读懂原文抓中心
二.选择重点作感点:一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最善于写的感点,作自己读后感的切入点.
三.读感结合有侧重
四.联系实际谈感受


天宝五载(746),杜甫35岁,结束了长达十几年的漫游,来长安求仕,以实现扶世济民的政治理想。然而,此时的玄宗皇帝已然不是开明天子,他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信用奸臣,堵塞言路,生活极端腐化。
不过,杜甫对玄宗仍然抱有幻想,以为通过忠臣的努力辅佐,国家仍可回到开元盛世的局面。于是,他积极寻求从政的道路,困居长安达10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