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用分享

实用分享

《沁园春 忆黄山》赏析 (沁园春忆黄山原文)

清心 2024-04-19 21:10:19 实用分享

《沁园春 忆黄山》赏析 第1篇

展开全部


15、原文:“峰是云之家,云是风之衣。”
赏析:这句话结合运用了比喻、回环的修辞方法,形象地交代了黄山云、峰相依,相辅相成的奇特现象。黄山的魅力实际就是由烟云、险峰相互辉映、映衬造就的。另外回环手法的运用也增加了音节上的婉转和谐的美感。
17、“啊,太阳!……才赞美和光明中诞生的一切吧”,从日出写到日落,进而探究人们对太阳亲和的感情。 本文通过对黄山雄奇壮丽的景色的描写,揭示了黄山独特的美。激发起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认识到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力,懂得珍惜和爱护我们的生存

《沁园春 忆黄山》赏析 第2篇

【年代】:宋
【作者】:汪莘——《沁园春·忆黄山》
【内容】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长锁清秋。
对孤峰绝顶,云烟竞秀;悬崖峭壁,瀑布争流。
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
亲曾见,是龙潭白昼,海涌潮头。
当年黄帝浮丘,有玉枕玉床还在不?
向天都月夜,遥闻凤管;翠微霜晓,仰盼龙楼。
砂穴长红,丹炉已冷,安得灵方闻早修?
谁如此,问源头白鹿,水畔青牛。
【鉴赏】:
黄山,是驰名中外的风景区是中国名山之一。本名黟山,因传说为黄帝栖真飞升之地,故唐代改名黄山。黄山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之胜,被称为黄山四绝。
在宋词中,写黄山的作品不是很多,而写得好的更是凤毛麟角,只有汪莘这首词,可谓不可多得。在这首词中,作者仿佛在读者面前打开一座神界仙山,想象丰富,情思变化多端,笔触多样,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千姿百态的秀丽景色,使人应接不暇。词的上片,描写黄山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的壮丽风光。
下片则以动人的神话传说写黄山的奇情异彩。从起句开篇,词人即纵笔挥洒,连刷三句,整体上绘出黄山雄伟瑰丽的画面:“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长锁清秋。”所谓三十六峰,不是实指,乃概略之数。黄山有天都、莲花等三十六大峰,玉屏、始信等三十二小峰。或巍峨雄伟,横绝天表;或清秀隽美,流丹映彩。层峦叠嶂,屏张锦绣,争奇斗艳,千姿百态。黄山地处皖南山区,百千峭峰,摩天戛日,老树古木,郁郁苍苍,虽在赤日炎炎的盛夏,犹然凉爽如秋,所以说“长锁清秋”。清字,不仅说气候清凉,也是说景色清幽。而“锁”字则点出清秋常在,独存山中之意。接下去的四句,采取分镜头写法,捕捉典型的景观,细致刻画黄山山水胜境:“对孤峰绝顶,云烟竞秀;悬崖峭壁,瀑布争流。”“对”字为领格字,直领四句。一二、三四句各为一组,分写孤峰云烟、悬崖瀑布。而一三、二四则是隔句对仗,谓之扇面对。其中一三句又是句中对仗,谓之当句对。包容交错,如夜珠走盘,有往复回环之美。这四句的写景妙处,在于竞秀、争流的动态美。那孤峙飞耸的山巅绝顶,彩云缭绕,轻烟袅袅,或细如丝缕,柔如薄纱;或迷茫如海,横际无涯。忽聚忽散,离合变化,各逞奇姿,互竞秀色,气象万千。而悬崖之上峭壁之前的瀑布,飞流直下,素练遥挂,喷珠溅雪,争泻深潭,令人魂魄摇荡。总起来说,这四句笔落情至,语出景现,无刻意雕凿之痕而有信手拈来浑然天成之美。言简意赅,情韵俊秀。
词人多年屏居黄山,耽于自然的山水情怀、云林雅趣,使他不知疲倦地遍游山中胜境,甚至不顾寒冷,踏雪觅胜,所以词中写了“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头两句根据传说写成。相传黄山炼丹峰的炼丹洞里,有二桃,毛白异色,为仙家之物,“洞里桃花”即指此。“仙家芝草”,则指服之可以成仙的灵芝草。相传黄山轩辕峰为黄帝采芝处,今峰下有采芝源。写仙桃与仙草,既点出黄山异景,也点出它的非凡的经历。深山灵秘,正是寻幽探险的最好去处,虽在初春正月,词人游兴仍很高,雪过天晴之后便进山了。这三句中,“雪后”一句乃倒提之笔,点明入山寻访仙物时的天气、季节和急切心情。当他在进山路上,经过白龙潭时,忽然想起曾见过的奇景,于是再追述一笔,写了“亲曾见,是龙潭白昼,海涌潮头”。这里用“亲曾见”三字先作交代,表明所写奇景乃是亲眼所见的实在之景,并非道听途说,或是凭空想象的虚幻之景。所说“龙潭”,即白龙潭,在桃花溪上游、白云溪白龙桥下。在那里,白云溪受众壑之水,泻入白龙潭。每逢大雨倾盆之时,激流怒注,潭中之水有如雷辊霆击,虎啸龙吟,其势汹涌澎湃,如海潮翻滚,白浪蹴空,令人神骇心惊,不敢逼视。词人用“海涌潮头”四字加以形容,确实恰到好处。
过片两句:“当年黄帝浮丘,有玉枕玉床还在不?”用“当年”二字提引,点明回叙之意,也见出黄帝浮丘仿佛确曾栖隐于黄山。据说,在遥远的古代,浮丘公曾来黄山炼丹峰炼得仙丹八粒,黄帝服其七粒,于是与浮丘公一起飞升而去。至今,炼丹峰上,浮丘公炼丹所用的鼎炉、灶穴、药杵、药臼仍然依稀可辨。
峰下还有炼丹源、洗药溪呢。灵山仙迹,神奇动人。可是,词人撇开这些不问,而独独问到玉枕玉床,说明别的灵迹都已见到,而枕卧之具却未曾寻得。想象之中,这本是应该有的,如今不见了,却不肯直说,而故意摇曳笔姿,问出“还在不”三字,亲切自然,妙有灵动之感。接下去,词人想入非非,进入幽渺的神话境界,以“向”字切入,领起四个四言秀句:“向天都月夜,遥闻凤管;翠微霜晓,仰盼龙楼。”所说的天都,即黄山主峰之一的天都峰。其高度虽略低于莲花峰和光明顶,但它风姿峻伟,气势磅礴,拔地耸天,雄冠群山,因尊称之为天帝神都,故名曰“天都”。
“凤管”,即凤箫。相传春秋时有萧史善吹箫,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萧史教弄玉吹箫作凤鸣,引凤来归,穆公为之筑凤台。后萧史、弄玉俱乘凤而去。凤箫之名即由此而得。这里说“遥闻凤管”,则由望仙峰传说推想而来。相传黄帝、浮丘从黄山望仙峰飞升时,彩云中遥闻有弦歌之声,黄帝在仙乐接引下驾云而去,后来就有了望仙峰的名称,而峰下之溪则因此得名为弦歌溪。词人想,天都峰是黄帝聚会众神之所,“中天开帝庭,百灵此朝飨”,当其降临之时也该是仙乐齐奏的,故而揉合望仙、天都两峰传说,写了“向天都月夜,遥闻凤管”。这两句不仅描绘出夜宿黄山的奇情逸趣和灵异境界,而且点带出天都峰下月洒清辉、山幽峰秀的清美景色。黄山之夜是美的,黄山之晨也是美的,所以后面两句“翠微霜晓,仰盼龙楼”,转而描绘黄山翠微峰的清丽风光。翠微峰位于黄山后海,为三十六大峰之一。山上古树参天,修竹遍地,郁郁葱葱,苍翠可爱,故名之曰翠微。山下有翠微寺,为唐代麻衣禅师道场。他曾飞锡穿穴而得神泉。龙楼,是由大气折射作用所生成的一种空中幻影,俗称之为蜃楼。古人以蜃属蛟龙一类的神异动物,能吁气作楼台城郭之状,故以蜃楼、龙楼称之。这种自然奇观,在黄山不常见到。故而当翠微霜天拂晓,晨光曦微之际,词人翘首仰盼,渴望幸得一见山中蜃楼奇景。他那举首凝目的神态、执意追求奇趣的情怀,活泼泼地表露出一颗热爱自然的纯真童心。神奇的黄山给予词人的实在太丰富了。可是那些神奇的故事毕竟都是遥远的过去的事情。词人来黄山时,虽然灵宅仙窟遗迹犹存,但已非昔日风貌。想到这里,不免有渺茫怅惘之感,于是写出了:“砂穴长红,丹炉已冷,安得灵方闻早修?”这三句的大意说:浮丘公提炼丹砂的石穴之色,虽依然长红,可是丹炉火尽,早已冷却了,又怎能得到仙方灵丹,赶早修炼成仙呢?问到这谜一样的事情,自然无人能答,似乎难以写下去。然而词人却绕旋回折,点借仙物,写出结末三句:“谁知此,问源头白鹿,水畔青牛。”“谁知此”三字,是就上句所问再作腾挪,而不即刻作答,象是“千呼万唤始出来”,饶有韵味。究竟有谁知道这些服丹成仙的事呢?词人说只有去问源头的白鹿和水畔的青牛了。显然这白鹿青牛定非寻常之物。原来,相传浮丘公曾在黄山石人峰下驾鹤驯鹿,留下了驾鹤洞、白鹿源的遗迹。
白鹿既是浮丘公当年驯化的,想来定然应该知晓仙人的灵秘。而那水畔青牛也有一段非凡的经历。相传翠微寺左的溪边有一牛,形质迥异,通体青色,一樵夫欲牵回家中,忽然青牛入水,无影无踪。从此,那溪便称为青牛溪,至今仍在。看来,那青牛也该多少知道些仙人的故事。词人用拟问语气点出白鹿、青牛,作为词的收结,辞尽而意不尽,含有无穷的韵味,使奇美的黄山又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同时,也进一步抒发了词人饱览黄山风光,领略河山之美的诗情游兴。
这首词所写山水之景是实,神话传说是虚,虚实紧密揉合,使山水充满神奇色彩,使传说宛然实有其事,令人神往。而全词又是触景生情,以景写情,达到了情景交融为一的艺术妙境,确为黄山词难得的神品。明人程敏政《游黄山记》说:“黄山之为景也,非太白之句不能当其胜,非摩诘之图不能尽其变。”
汪莘这首辞采横溢、情韵深厚的黄山词,可以说足以当其胜、尽其变而与名家并驾齐驱。

《沁园春 忆黄山》赏析 第3篇

瞬息浮生,浮生的意思是痛苦短暂的人生,瞬息是指时间短,薄命如斯是指女子红颜薄命就像这样,像什么样呢?词中没说,但我们可以想象。紧接着承以问句,低徊怎忘,是指心中怅惘纠结难以忘怀,难忘的是什么呢?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难忘的是与有情人闲余时在绣床边并吹红雨,红雨可以理解为落花,轻吹花瓣,落英如雨,很浪漫,很温情,接下来的场景是与情人偎依在栏杆上沐浴在夕阳余晖下,爱意暖浓,接下来转折,只可惜梦好难留,诗残莫续,往昔再好,回忆再美,也已成为过去,就如美妙的梦境和华丽的断章令人留恋惋惜。此词初看非像古人之笔。

《沁园春 忆黄山》赏析 第4篇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

【飞来峰】杭州西湖灵隐寺前灵鹫峰。传说东晋时印度高僧慧理以为它象天竺国的灵鹫山,并说“不知何时飞来”,故而得名。
【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
【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浮云】陆贾《新语·慎微》有“邪臣之蔽贤”句。

译文:

飞来峰上耸立着高高的宝塔,我听见鸡叫便看太阳升起。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因为人已站在最高层的地方。

赏析一:

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请想想飞来峰那高耸云天的气势吧!
宝塔虽高,却不是高不可上。转眼间,诗人已登上塔顶,世界万物,尽收眼底,那游荡的云片再也挡不住视线了!“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在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

赏析二:

王安石是封建社会的大政治家,也是大诗人和散文大师。他在北宋文坛上有杰出的地位。他的诗继承了杜甫、韩愈的传统,善于翻新出奇,它有独创性,无论是思想内容或是艺术手法都有很高的成就。
飞来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公元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现在的浙江宁波)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路过杭州的时候,写了这首诗。这一年王安石三十岁。
第一句“飞来峰上千寻塔”,八尺是一寻,千寻塔是极言塔高。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的“闻说”,就是“听说”。作者说:我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这儿可以看见太阳升起。第三、四句写自己身在塔的最高层,站得高自然看得远,眼底的景物可以一览无余,不怕浮云把视线遮住。 “只缘身在最高层”的“缘”,当“因为”、“由于”讲。我们不要小看这首登高游览的小诗,它体现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
鸡鸣看日出是很壮丽的景致。今天我们还把太阳比革命领袖,把阳光普照大地象征革命的辉煌胜利。在北宋仁宗时候,国家表面上平安无事,实际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一天比一天尖锐起来了。王安石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怀着要求变革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才能。所以他一登到山岭塔顶,就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对这种景物的憧憬表示了对自己前途的展望。“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句看去很浅近,其实是用了典故。西汉的人曾把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陆贾;《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唐朝的李白就写过两句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见《登金陵凤凰台》)意思说自己离开长安是由于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谗言。王安石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他说: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这是多么有气魄的豪迈声音!后来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时候做了宰相,任凭旧党怎么反对,他始终坚持贯彻执行新法。
他这种坚决果断的意志,早在这首诗里就流露出来了。我们认为,这首诗和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

《沁园春 忆黄山》赏析 第5篇

说的是黄山
沁园春·忆黄山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长锁清秋。对孤峰绝顶,云烟竞秀;悬崖峭壁,瀑布争流。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亲曾见,是龙潭白昼,海涌潮头。
当年黄帝浮丘,有玉枕玉床还在不?向天都月夜,遥闻凤管;翠微霜晓,仰盼龙楼。砂穴长红,丹炉已冷,安得灵方闻早修?谁如此,问源头白鹿,水畔青牛。
《沁园春·忆黄山》是南宋文人汪莘的作品。词中,作者仿佛在读者面前打开一座神界仙山,想象丰富,情思变化多端,笔触多样,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千姿百态的秀丽景色,使人应接不暇。词的上片,描写黄山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的壮丽风光。下片则以动人的神话传说写黄山的奇情异彩。

《沁园春 忆黄山》赏析 第6篇

沁园春是词牌名,有很多首,你要哪首。

《沁园春 忆黄山》赏析 第7篇

自古到今,山水游记就很为人们钟爱,在历代的文学作品中享有很高的地位,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苏轼的《赤壁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这些作品虽经千年风雨,却久传不衰。究其原因,无非是文美情切。而今人徐迟先生的《黄山记》,相比之下也毫不逊色。文章辞采华美自不用说,尤其是立意、构思更令人叹绝,笔者读后幽思难忘,提笔写下此文与大家共享。【明断暗续,独出机杼】 黄山,历来有“震旦国中第一奇山”之称。它兼备泰山之“雄”,嵩山之“峻”,华山之“险”,庐山之“秀”,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天下。历来文人墨客描写黄山的诗文甚多,其构思或是以行踪为线索,或是以时空为脉络,或是以画卷的幅始图终为顺序。而《黄山记》的作者徐迟不落前人的窠臼,独出机杼,采用了明断暗续的结构。如果按一般游记写法,开头总是以作者自己如何不畏险阻,而后最终登顶成功为线索。然而作者却没有这样写,而是宕开笔墨,“异峰突起”,从“鸿蒙以后多少年”落笔,追述神话传说中的登山故事以及古人的登山历史,然后才按游山的路径转入自己登天都峰的记叙。但是到第四部分,这种以游踪为线索的写法突然中断,改为按时间顺序,分为第一天观云雾,次日晨观日出,然后穿行于云海,最后在光明顶欢呼摄身光等四个部分来写,末尾以峭拔的两句赞语:“这是何等的公园!这是何等的人间!”收束全文。这样,作者就把人类对自然的神往、追求——从开天第一圣人到当今的石工,前仆后继冒险攀登的事;以及自己视觉的“千姿百态”、“奇光异彩”;听觉的“笙管齐鸣”“山呼谷应”;感觉的“飘去浮来”、“载沉载浮”;还有那种怦然心动,欢呼雀跃的心灵感受都表现出来了。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章法不难于续而难于断”,“明断,正取暗续也”。怎样做到“明断暗续”呢?刘熙载又说:“好比刺绣,抛针掷线,全靠眼光不走。”所谓眼光不走,是指行文始终不离文章主旨,本文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明断”,正是由“黄山的景象美在奇”这一主旨“暗续”起来的。刘熙载还说:(这)又好比驰马,“注坡蓦涧,全仗缰辔在手”。所谓缰辔在手,是指部分之间的叙述线索表面“明断”,而却有一种内在线索把它“暗续”起来。如第一部分的结尾,写大自然“封了山”,第二部分的开头写古人登天都,第三部分结尾写自己登上天都后纵目远眺、倾情抒发游览的感受。虽然每一部分起句突兀,其实却有一条内在的意念线索把它们连接起来。这种章法上的“明断暗续”就使全文处处有新的景象,处处有新的境界。 【虚实相生,动静相宜】清人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评古人写山水,他说:“柳州记山水,从实处写景,欧公记园亭,从虚处生情。”描写黄山这座奇妙的山水公园,徐迟兼用了这两种笔法。徐迟笔下的黄山“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前拥后簇,高矮参差”,“三个主峰(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这样描写主次分明,从形到神,用极简省的笔墨写出了黄山群峰的巍峨峻傲,尤其是三大主峰如挚天柱般的雄姿,读后令人过目不忘。黄山的水,“有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十六泉,还有八潭、四瀑”。黄山的水那么多,文中一句就概括了。但山与水是不宜分开的,峻傲的山和灵动的水结合在一起,才能绘出最美的山水画卷。请看作者的神笔:“雨过天又青,天都突兀而立,如古代将军。绯红的莲花峰迎着阳光,舒展了一瓣瓣含水的花瓣。轻盈的云海隙处,看得见山下晶晶的水珠。休宁的白岳山,青阳的九华山,临安的天目山,九江的匡庐山。远处如白练一条浮着的,正是长江。”这种细腻加粗犷的描绘,不仅写出了雨后黄山的俊朗妩媚,更使人目光放远,看到江南各座秀山簇拥着黄山,如众星烘月一般,突出了黄山的首领地位,令人深信黄山天下奇。用这种大手笔写山水,虽然是实景描写,却写出了黄山那种衔远山、吞长江的气势,让人们在领略黄山之美的同时,油然而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于虚处生情,情景交融,相得益彰。如果说写山是静态,写水是动态,那么写黄山的云海则是动静结合,因地制宜了。静的是黄山公园,它把自己的真面目隐藏在云雾之中,而云雾却变幻莫测、瞬息不定:“它们盘入岩缝,它们修剪华盖,它们展开了翼翅,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单是看云雾,已令人眼花缭乱,再加上舞松之风,风起云涌,更使黄山诸峰千姿百态:“云海滚滚,如海宁潮来……朱砂峰被吞没,桃花峰到了波涛底,耕耘峰成了一座小岛,鳌鱼峰游泳在雪浪花间。”读着这文字,尤如海潮扑面而来,听,如海涛雷鸣,使人精神振奋;看,如蓬莱仙景,使人目不暇接。云天雾海之中,真让人有一种不识黄山真面目的感觉了。更妙的是,作者用幻觉来写自己的感受:“排云亭前,好比一座繁忙的海港,我多么想从这里扬帆出海去,我穿上密林小径,奔上左数峰,上有平台,可以观海。海上蓬莱,尤为诡奇。我又穿过更密的林子,翻过更奇的山峰,蛇行经过更险的悬崖,踏进更深的波浪。一苇可航,我来到了海心的飞来峰上。”作者站在高山上,有如徜徉在大海中,虚实之间,大象无形。正如刘海粟大师所说的“海到尽处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以情缀文,卒章显志】徐迟自己说过“散文不是只善于抒发情怀的,不是只善于描绘山水的,不是只善于絮语不已,娓娓不倦的。散文家必须是思想家。”作者在《黄山记》里,展现了对祖国河山、对我们时代的深沉真挚的热爱之情。这感情,首先是寓于两个伟大的形象——自然与人类。这一对超凡脱俗的伟大恋人,依从一种投桃报李的依恋规律——自然的诱惑。自然诱惑于人类,人类钟情于自然。你看,“崇高卓越而美的”大自然“煞费心机”地“创造”、“安排”雄浑峻傲的“深谷”、“幽潭”、“群峰”;情薰意暖地“打开”绮丽多彩的“云”、“雾”、“霞光”;又毫不悭吝地“赐予”、“散下”黄山各种的珍贵植物;还 “格外赏赐”极罕见的“摄身光”。于是黄山成了林木溪泉,花草禽兽,宝光彩虹,相映成趣,色声相辉的山水胜地。其神情意态,形象姿色,意蕴风流,可谓美不胜收,它激发了作者充溢胸际的对“崇高卓越而美的”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写下了如此奇文。可见人与自然形神相通,才能达到这种任情自适的精神境界。 黄山,这天下第一奇山,古往今来,谁不以登临它为一大快事呢?可是它“将那些可以让人从人间通往胜境去的通道全部切断,处处悬崖绝壁,无可托足。它不肯随便把胜境给予人类。它封了山。”大自然为人类安排了此胜境,也留下了遗憾,千百年来,能登上黄山三大主峰的人寥寥可数:始有轩辕黄帝,黄山,因他而命名,后有浮丘公、容成子得道飞升,还有“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上了莲花峰顶,留下了“吹笙舞松风,乘桥蹑彩虹”的诗句。可是这以后,元明清数百年内,绝大多数旅行家只能临峰翘望,败兴而归。作者说这些,并不是在列举登山的历史,而是告诉人们:过去要上黄山如登天,因为那时的黄山不是人民的黄山,更不是人民公园。“可是在我们这个时代,这种情形一去不复返了,古人不可能去的,以为最险的地方,今天已不再是艰险,不再是不可能去的地方了。我们一行人全到了天都峰顶。千里江山,俱收眼底,黄山奇景,尽在足下。”文到此处,一种饱览胜景的幸福之感油然而生,一种成为江山主人的自豪之情在胸中激荡,这就是作者的立意所在。正如他所说:“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胜境已成为公园,绝处已经逢生。” 情到此处,唯有一句表心声:这是何等的公园!这是何等的人间!这才是徐迟的喇~~

《沁园春 忆黄山》赏析 第8篇

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雨比做了牛毛、花针、细丝,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雨的形态,给人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使人看到这段文字,头脑中立刻出现春雨的样子。
出处:此句节选自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春》
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扩展资料
《春》全文赏析:
朱自清的散文《春》充满了叙不完的诗情、看不尽的画意。他将人格美的“情”与自然美的“景”水乳交融在一起,创造了情与景会、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朱自清在这篇仅仅30个句子的简短散文中。
运用了二十多处修辞手法,频率之高,令人惊诧。作品是以“春”贯穿全篇,由盼春、绘春、颂春三个部分组成,逐层深入、环环相扣。而作者正是以修辞格来作为《春》的“颜料”,淋漓尽致地描绘出那幅五彩缤纷的早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