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公开课教案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公开课教案 第1篇
设计理念:
“1亿有多大?”是“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教学时,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考、实践中建立数感,体验方法,丰富认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3-34页。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亿以内和亿以上数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应用课,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获得直观感受。教材安排这个内容,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事物感受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渗透选用小基数类推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有机渗透节约教育、环保教育、国情教育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想,探讨研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1亿的大小,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学具:
(1)多媒体课件 (2)为部分学生准备100张纸,为部分学生准备1000张纸
(3)计算器(每生一个) ④学生尺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研究“1亿有多大?”(板书课题),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就以“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为例。
二、探究体验
(一)猜想。
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
(二)验证。
1、讨论方案
(1)那怎样才能知道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呢?先独立思考,然后和同学交流一下。
(2)组织学生汇报
(3)梳理方案
师:大部分同学都想到了,先测一部分纸的厚度,再推算出所有纸的厚度,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我们共同为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吧!(板书:测小算大)
师:大家比较有争议的地方是先测多少张纸合适?(可能大部分学生会选择100张或1000张)测得少了,误差大,太多了,数起来麻烦。
2、测量推算
(1)测量:老师为左边各组同学准备了100张纸,为右边各组同学准备了1000张纸,不过有的是作业本纸,有的是打印纸,有的是信纸。现在请各组快速测量一下各是多少厘米?
(2)汇报测量结果:10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1000张纸有的是8厘米,有的是9厘米……
(3)推算:现在请各组按你们的测量结果,推算一下1亿张纸有多厚?(需要的话可用计算器)
(4)汇报推算结果:
[学情预设:可能会产生下列推算方法:
a、量得100张――1厘米 b、用计算器算
推算1000张――10厘米 量得1000张――9厘米
1万张――100厘米=1米 推算100000000÷1000=100000
10万张――10米 100000×9=900000(厘米)
100万张――100米 900000(厘米)=9000米
1000万张――1000米
1亿张――10000米]
大数目的推算有一定的难度,可能有的学生会出错,可以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课件演示以上两种推算方法。
3、质疑:对于推算的结果你有什么想说的或想问的吗?
三、对照体验
师:刚才推算出1亿张纸大约有多高?( 8000米、9000米、10000米),你能想象出有多高吗?(根据前面的铺垫,可能会想到和熟悉的事物相对照。)
课件演示参考资料:
①教学楼每层大约4米,1亿张纸摞起来相当于( )层教学楼高。相当于( )栋五层教学楼那么高。(按推算的10000米计算)
②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约8848米
四、拓展延伸
1、师:刚才大家感受了1亿张纸的厚度,下面换种事物来进一步感受“1亿的大小”。
(1)算一算:
1亿千米路,汽车需行( )年;人步行需( )年。汽车每小时行约100千米,人步行每小时约5千米(得数保留整数)
(2)想一想
1亿有多大?我们还可以到网上查询,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课件播放信息:
你知道吗?1亿有多大?
①制一亿双筷子需砍伐生长了二十年的大树25000棵。我国每年制造约450亿双一次性筷子,大约吃掉2500万棵树。
②1亿滴水,可汇成3333升水,可装四辆大型运水车。 一个水龙头如果1秒钟滴一滴水,一年就滴掉上千万吨水。全国每年浪费水资源100亿吨以上。
③1亿粒大米约2500千克,我国13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全国1天节省3¦2500千克大米。如果 每人每天吃400克,节省下来的米可供一个人吃223年。
3、谈感悟:听了这几条信息,你又想说点什么?
4、师小结:
五、小结过程,课外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新的体会?反思一下,我们经历了怎样的研究过程
2、课外延伸:课后请大家就利用这样的研究过程和方法,选择你感兴趣的“1亿个什么”去研究。
西塞山怀古公开课教案 第2篇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西塞山怀古公开课教案 第3篇
江山统一,一片降幡出石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古时八尺曰寻,字士治。 【简析】。最后写今日四海为家。 【韵译】?全诗寓意深广,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人事不同的情感: 这是一首怀古的诗:当时吴国曾于江中锁以铁链,表明国家统一是人心所向,可是人事全非,官益州刺史,金陵王气黯然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王浚用大火炬将它烧断、王浚句, 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诗的前四句:西塞山。 4。 3,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 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千寻,唐武德时废。 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写西晋东下灭吴的历史事实,也包括六朝以来的战争遗迹,抒发了山河依旧?山形依旧枕寒流、自然。 5。但诗中不见诗人真情。而今山形依旧: 晋代王浚乘楼船自成都东下。 从此四海一家过着太平日子?这是吊古抚今诗。 从今四海为家日:王浚:石头城,点出它之所以闻名。 :指西塞出。 6?。 千寻铁锁沈江底:意即天下统一。 2,这里只是形容其长。 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 【注解】。后四句写西塞山, 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煞、故垒:降旗,言辞酣畅。 人世几回伤往事,告诫要防止历史上分割局面的重演,故址在今南京清凉山、贴切,故垒萧萧芦荻秋,写得含蓄,却是一大缺陷、四海为家、千寻句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 ,象六朝那样的分裂:在今湖北省大冶县东,是因为曾是军事要塞,也少顿挫沉郁。 【评析】?,吴孙权时所筑,拓开了诗的主题、石头、降幡。 1
西塞山怀古公开课教案 第4篇
1;诗的前四句,洗炼、紧凑,在对比之中写出了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方式,战争的结局。它只用第一句诗写西晋水军出发,下面就单写东吴:在战争开始的反映,苦心经营的工事被毁,直到举旗投降,步步紧逼,一气直下。人们不仅看到了失败者的形象,也看到了胜利者的那种摧枯拉朽的气势。可谓虚实相间,胜败相形,巧于安排。 2; “山形依旧枕寒流”,山形,指西塞山;寒流,指长江,“寒”字和结句的“秋”字相照应。诗到这里才点到西塞山,那么前面所写,是不是离题了呢?没有。因为西塞山之所以成为有名的军事要塞,之所以在它的身边演出过那些有声有色载入史册的“活剧”,就是以南北分裂、南朝政权存在为条件的。因此前面放眼六朝的兴亡,正是为了从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引出西塞山,从而大大开拓了诗的境界。诗人不去描绘眼前西塞山如何奇伟竦峭,而是突出“依旧”二字,亦是颇有讲究的。山川“依旧”,就更显得人事之变化,六朝之短促,不仅如此,它还表现出一个“江山不管兴亡恨,一任斜阳伴客愁”(包佶《再过金陵》)的意境。这些又从另一个角度对上一句的“伤”字作了补充,所以纪昀说:“第六句一笔折到西塞山是为圆熟”
西塞山怀古公开课教案 第5篇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
开头4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诗的前四句,洗炼、紧凑,在对比之中写出了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方式,战争的结局。它只用第一句诗写西晋水军出发,下面就单写东吴:在战争开始的反映,苦心经营的工事被毁,直到举旗投降,步步紧逼,一气直下。人们不仅看到了失败者的形象,也看到了胜利者的那种摧枯拉朽的气势。可谓虚实相间,胜败相形,巧于安排。
第七句宕开一笔,直写“今逢”之世,第八句说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便是六朝覆灭的见证,便是分裂失败的象征,也是“今逢四海为家”、江山一统的结果。怀古慨今,收束了全诗。
最后一句写景便是六朝覆灭的见证,便是分裂失败的象征.
西塞山怀古公开课教案 第6篇
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此诗怀古伤今。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比较严重。唐宪宗时期,唐朝曾经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不过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长庆元年(821年)至二年(822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此诗即为作者结合当时形势而作。借历史上的事实,抒发诗人胸中的真情。
西塞山怀古公开课教案 第7篇
写作背景 据五代时何光远的,《鉴诫录》记载,穆宗长庆年间,元稹、刘禹锡、韦楚客在白居易居所相会,谈起南朝兴废。白居易说:“古者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则咏歌之。今群公毕集,不可陡然,请各赋《金陵怀古》一篇,韵则任意择用。”当时刘禹锡官职低微,但他却“略无逊让,满斟一巨杯,请为首唱。饮讫,不劳思忖,一笔而成”,写下了这篇《西塞山怀古》。白居易看了诗,感叹说,刘诗已探骊而得珠,其他人再写已是白费心力。于是三人“罢唱,但取刘诗吟味竟日,沉醉而散”。 上述记载,或是后人附会名人名诗而起,不足以据为本事。现今论者认为,刘禹锡于穆宗长庆四年(824)由夔州(治所在今四川奉节)刺史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顺江东下,路经西塞山,有感于今古兴亡,写下了这首诗。
西塞山怀古公开课教案 第8篇
《西塞山怀古》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此诗怀古伤今。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经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全诗叙说的内容是历史上的事实,状摹的景色是眼前的实景,抒发的感叹是诗人胸中的真情。诗人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使得三者相映相衬,相长相生,营造出一种含蕴半瞻的苍凉意境,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