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君宇与石评梅(《涛语•偶然草》:石评梅的恋之风景)
《涛语•偶然草》:石评梅的恋之风景
《涛语•偶然草》是石评梅离世后,由友人整理出版的作品集。其中收录了很多篇散文,真实地记载了她在爱情中的喜怒哀乐。透过《涛语•偶然草》,能够看出石评梅与高君宇恋爱时完整的心路历程:从最开始下意识地拒绝,到袒露情愫,再到最后阴阳永隔的追悔和眷恋。在她去世后,其作品曾由庐隐、陆晶清等友人编辑成《涛语》、《偶然草》两个集子,分别由盛京书店(后又改由北新书局)和文化书局出版。1983年,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又整理出版了三卷本的《石评梅作品集》。石评梅终年不满二十七岁,创作生涯仅仅六年。诗歌、小说、剧本、评论等体裁,她都曾驾驭过;但其成功却在散文和诗歌。在她去世后,其作品曾由庐隐、陆晶清等友人与1929年编辑成《涛语》(散文集)、《偶然草》(小说、散文集)两个集子,分别由盛京书店(后又改由北新书局)和文化书局出版。主要作品石评梅终年不满二十七岁,创作生涯仅仅六年。诗歌、小说、剧本、评论等体裁,她都曾驾驭过;但其成功却在散文和诗歌。
民国才女石评梅怎么死的?
1928年9月18日,评梅猝患脑膜炎,医治无效,于9月30日亦死于当年高君宇病逝的协和医院。她死后,友人们根据其生前曾表示的与高君宇“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的愿望,将其尸骨葬在君宇墓畔。其祖籍地山西省阳泉市郊区义井镇小河村建有石评梅纪念馆。石评梅(190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革命活动家,“民国四大才女”之原名汝壁,因爱慕梅花之俏丽坚贞,自取笔名石评梅。曾用笔名评梅女士、波微、漱雪、冰华、心珠、梦黛、林娜等。“三一惨案,好友刘和珍不幸遇难,陆晶清负了伤,石评梅立即奔赴医院看望负伤的朋友,并发表了散文《血衣》,接着又发表了《痛哭和珍》,她说“昨天的惨案,这也是放出野兽来噬人;”、“你的血虽然冷了,温暖了的是我们的热血,你的尸虽然僵了,铸坚了的是我们的铁志。1925年3月6日凌晨,石评梅的恋人北大才子、杰出的共产党人高君宇因病去时年29岁。按照高君宇的生前心愿,他被葬在陶然亭畔。高君宇的去世给石评梅极大的打她觉得自己太脆弱,不果断没有及早地和高君宇结婚。于是,她经常到高君宇的坟上哭,伴着高君宇与陶然亭畔。
石评梅纪念高君宇那首著名诗歌
《生死之恋》便是从石评梅对高君宇走后的深深忏悔和切切思念中展开的。高君宇由山西考入北大,在这里他接触了马列主义,同李大钊、邓中夏、罗章龙等一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石评梅在认识高君宇之前,早已知道了这位五四运动的急先锋。然而,当今日再访陶然亭,石评梅和高君宇的墓地却经历了改变,原有的纪念意义被淡化,这无疑与他们的初衷相悖。为石评梅编选纪念文集,不仅是我个人的愉悦工作,也是对这位故乡前辈作家的敬意和纪念。这样的工作,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逝者精神的延续。在高君宇追悼大会上,石评梅为高君宇题写了挽联:碧海青天无限路,更知何日重逢君。高君宇生前常说:“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慧星之迅忽。《墓畔哀歌》的写作背景1925年3月6日凌晨,石评梅的恋北大才子、杰出的共产党人高君宇因病去世,年仅29岁。依照高君宇的遗愿,他被安葬在陶然亭畔。高君宇的离世对石评梅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墓畔哀歌》的写作背景1925年3月6日凌晨,石评梅的恋人北大才子、杰出的***人高君宇因病去世石评梅简介,时年29岁。按照高君宇的生前心愿,他被葬在陶然亭畔。高君宇的去世给石评梅极大的打击,她觉得自己太脆弱,太不果断,没有及早地和高君宇结合。
历史上的高君宇和石评梅两个人真的有在一起亲热过吗?
石评梅与高君宇的相识,是在一次演讲中。高君宇是山西静乐县人,曾参加中国同盟会,后考入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他对石评梅的才华和人品都十分欣赏,两人逐渐走近。高君宇对石评梅坦诚了自己的婚姻和病情,甚至表示愿意为事业奋斗,孤独一生。他与石评梅,这位同乡才女,因同乡会的机缘相识,高君宇对石评梅的深情犹如江河滔滔,尽管石评梅曾有过犹豫,但高君宇的坚持犹如磐石,始终如石评梅和高君宇是在1921年的一次同乡会上相识的,高君宇碰巧还是石评梅的父亲石鼎丞的学生,父亲夸奖的学生与北京诗坛上颇有声名的女诗人初见之后书信往来频繁,友情日深。可是初恋受挫之后对爱情怀着伤痛和疑虑的女诗人却抱定独身主义的宗旨,不肯和他言婚嫁。于是,高君宇从广州给石评梅寄去了一枚象牙戒指。这一次,评梅终于打开了心扉,把戒指戴在手上。在峰回路转之后,他们终于结合在了一起。然而,上天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几个月了。高君宇为促成国民会议的召开,提前出院。
石评梅最后一篇小说写于什么时间
1923年5月下旬到6月下旬,石评梅与体育系12博物系14人组成“女高师第二组国内旅行团”南下旅游,她们沿京汉铁路,经保定、武汉、南上海,从青岛、济南返回北京。返校后,石评梅写了一篇五万余字的长篇游记《模糊的余影》,连载于《晨报副刊》1923年9月4日到10月7日。在高君宇的墓碑石评梅写着:“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慧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她用自己的青春,为高君宇写下了这篇千古绝唱《墓畔哀歌》,三年后石评梅也忧伤离世。临终她的手上仍然戴着君宇生前送她的白色象牙戒指。1925年3月,高君宇因过度劳累,一病不起,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高君宇的死,使评梅痛悔交加,自此,石评梅便常在孤寂凄苦中,前来高君宇墓畔,抱着墓碑悲悼泣诉。1928年9月18日,评梅猝患脑膜炎,医治无效,于9月30日亦死于当年高君宇病逝的协和医院。(1902—著名作家、才女。平定城里人。1912年,随父到省城,先后入太原师范附小、太原女师读书。1920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系。1923年毕业后历任北师大附春明女校、女若瑟女校、北师大等校教员或讲师。
生前拒绝挚爱追求,生后却与之同葬,民国才女石评梅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期中四大才女之一的石评梅,在文坛与张爱玲、冰心等齐名。她虽只有短短26年的人生,却在中国文坛上留有一席重要的位置。石评梅与中国早期革命家高君宇的旷世之恋,更是成为了千古绝唱,至今为人所颂。高君宇是我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是著名的“五四运动”引领者。高君宇的英年早逝,令石评梅痛不欲生,听到消息后便因急火攻心晕倒在地,心痛和悔恨时刻交织在她心头,她痛恨自己的懦弱与胆怯,错过了今生的携手。按照高君宇生前的嘱托,石评梅将他埋葬在陶然亭旁边的荒地上,并亲手刻下碑文,此后,她时常来高君宇的坟前,一坐便是一整天。在这样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影响下,石评梅的学业总是名列前茅,打下了较好的国文底子。兼之她自小聪颖好学,典型的"学霸型"好学生,中学时代就有"才女"之称。17岁时,石评梅在父亲的支持下,从太原女师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石评梅因思念丈夫而死,1925年3月,高君宇因病逝世。石评梅感情上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几乎痛不欲生。她为高君宇墓碑所书的碑文:“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慧星之迅忽。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为您详细介绍了高君宇与石评梅和《涛语•偶然草》:石评梅的恋之风景的知识。如果你需要帮助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