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知识

生活知识

张晓风经典语录摘抄 (8篇精选)

清心 2024-05-26 15:10:21 生活知识

张晓风经典语录摘抄 第1篇

陶渊明《饮酒》其五赏析 《饮酒》诗一组二十首,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这首诗写心远世俗、欣赏自然的兴致和领悟。 艺术特色: 平淡而醇厚。 情景理的融合。 译文: 生活在人间,却没有车马的嚣喧。你问我何能如此,心灵清远,地自静偏。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人眼帘。山气氤氲,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达,欲要说明,却又忘记了语言。 赏析: 陶渊明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只是到了他这一代,这个家族已经衰落了。他也断断续续做了一阵官,无奈靠山不硬,脾气却分外高傲,玩不来官场中钻营取巧的一套,终于回家乡当隐士去了。《饮酒》诗一组二十首,就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本篇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释。 这诗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 那么,排斥了社会的价值尺度,人从什么地方建立生存的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叫作“自然哲学”,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是面对着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在虚幻的、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名利中竞争、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满了一得一失喜忧无常的焦虑与矛盾。因而,完美的生命,只能在归复自然中求得。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在诗里,就变成论文了;真正的诗,是要通过形象来表现的。所以接着四句,作者还是写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观,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中写到,自己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无意中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悠然见南山”,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同时发出,融合成一支轻盈的乐曲。所见的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实际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 陶渊明的诗,大多在字面上写得很浅,好象很容易懂;内蕴却很深,需要反复体会。对于少年人来说,有许多东西恐怕要等生活经历丰富了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开头四句,以具体的生活体验,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揭示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很有理趣的生活现象——“心远地自偏”。“采菊”四句,即由“心远地自偏”生出,言东篱采菊,在无意中偶然得见南山,于是目注心摇,又为南山傍晚时出现的绚丽景色所吸引。结庐人境,而采菊东篱;身在东篱,而又神驰南山,全篇主旨总在显示“心远”二字。最后两句所说的“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所谓“真意”,其实就是这种“心运”所带来的任真自得的生活意趣;所谓“忘言”,就是在陶渊明看来,世间总有那么一些趋炎附势,同流合污的人是无法体验到这种生活理趣的!

张晓风经典语录摘抄 第2篇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作者先用简笔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图。他既没有用浓重的色彩,也没有用艳丽的词藻,而只是轻描淡写地勾勒出风、云、水、燕、泥等颇初春气息的景物。

张晓风经典语录摘抄 第3篇

《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饮酒》

张晓风经典语录摘抄 第4篇

诗歌

菩萨蛮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赏析
李清照(1084-约1155),济南历城人,北宋词人,号易安居士,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母亲王氏亦能文,李清照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文学熏陶,成年后,嫁得如意夫婿,夫妻琴瑟相和,婚姻生活美满。但靖康二年(1127)战乱后,丈夫病死建康,她本人流落异乡,晚年过着较为凄苦的生活,遭遇非常不幸。

这首词就是南渡后写的,此时国破家亡,孤独寂寞,因此词中充满了悲伤和忧郁。词的上片首先描写了早春的怡人景色,迟迟春日,融化了寒冰,温暖着大地,习习东风,吹开了花,吹绿了草,也吹开了李清照冰封的心,于是诗人打开箱奁,找出罗衫,脱去厚重的棉衣,换取轻便的衣裙,美好的春景让诗人暂时忘记了烦恼,第一句着一“早”字,抓住了“春风”“春日”两个典型意象,描绘了一幅阳光明媚、万物复苏的图画,写出了早春的特点。

词的上片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面对大好春光,诗人想到了什么?是不是想到了“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那次郊游?是不是想到了“和羞走,却把青梅嗅”的纯真的少女时光?是不是又想到了“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的甜蜜的刻骨相思?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诗人在这里宕开一笔,不说如何把玩春色,如何欣赏梅花,却说一觉醒来的凄清感受,春寒料峭,凉意袭人,四顾无人,顿生孤寂之情,睡前插在鬓上的梅花,也已枯萎消残,在李清照的词里,梅花是经常出现的意象,如《清平乐》:“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玉楼春》中写到:“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梅花冰清玉洁,不同流俗,简直就是诗人的写照,如今国破家亡,梅花就成了牵愁惹恨的事物,更何况是消残的梅!

下片一开始,诗人自己一问一答:“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这里读者豁然开朗:原来美丽的景色勾起了诗人强烈的故国之思和家亡之恨!春去春又回,此时已物是人非!这句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诉说了自己迭遭丧乱、受尽磨难以后的凄惨心境,国破家亡,且又无人可以诉说!亡国之恨和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萦绕在诗人的心头,挥之不去,而只有在大醉之后才能得到片刻的解脱,结合李清照的千古绝唱《声声慢》“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可以知道,她的晚年与“泪”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泪”是伤心的外露,“酒”是消愁的方式,诗人喝了多少酒?醉到什么程度?“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沈水”又叫“沉水”,是一种香,可去恶气,清人神。)香都燃尽了,诗人还大醉不醒,不说愁有多深重,只此一句,便如入斯人境,如味斯人情了。

张晓风经典语录摘抄 第5篇

小题1:这首诗描绘了云的黑、山的青、雨的白、水的碧蓝,浓墨重彩的勾画出雨前、雨中、雨后的美景。
小题1: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时时处处以审美眼光看世界的博大胸襟。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根据诗歌中的“云、山、雨、水”等景物的色彩来鉴赏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体会诗人情感的能力。根据作者笔下的景物的特点来体会诗人的情感即可。

张晓风经典语录摘抄 第6篇

【小题1(”对“青”,色彩鲜艳(1分),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1分)。(或静的山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小题1:(2分)写了凄黯(凄清)之景(1分),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1分)。


要理解这首诗的大意。大意是:唱完了一曲送别的歌儿,你便解开了那远别的行舟,两岸是青山,满山是红叶,水呀,在急急地东流。当天色已晚,我醒来了,才知道人已远去,而这时候,满天风雨,只有我一个人独自走下了那西楼!诗的第二句为景物描写,写法上可以看出动静结合,渲染了离别的氛围。最后两句写“日暮”时“满天风雨”的凄凉景象,,可以想到是因“人已远”而产生的忧伤之情。意思对即可,但一定要根据诗的类别及大意来回答。

张晓风经典语录摘抄 第7篇

张晓风经典语录摘抄 第8篇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时。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三年在长安写的。当年春天,贺知章请度为道士,玄宗许其还乡。李白送贺知章归越。三月,自知不为朝廷所用,上书请还山,赐金,离长安而去。此诗应是写于这段时间。此诗取名于‘月下独酌’,包含李白最喜爱的两个意象,即月和酒。而二者均有孤独、不得志、愁闷之意蕴。如[唐]王昌龄《送人归江夏》诗:“晓夕双帆归鄂渚,愁将孤月梦中寻。” [宋]苏轼《送小本禅师赴法云》诗:“孤月挂空碧,是身如浮云。”可见,“月”在中国文人心中一般来说让人产生一种孤寂之感,正如神话传说中那清冷的广寒宫只能存于月亮之上。而酒众人都知它是孤独苦闷时的慰藉之物,同时也知“举杯消愁愁更愁”的结果。李白爱“月”爱“酒”,足看见他在尘世生活的孤寂与无可奈何。同时,在他郁郁不得志的一生中,又存在了极大的向往,这一向往同样寄寓到“月”和“酒”之中。如“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于是在这深层痛苦的引发下,才产生了李白的永乐浪漫情怀。而这首《月下独酌》正是这一情怀的真实映照。 开篇第一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开题明意,指出自己的“独”。也正是在这种极度苦闷下,渴望能有一知己对酌倾诉,才能够产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浪漫主义想法。有二人相伴,本应感到满足,但毕竟是幻化出来的意象,又岂能达到预期效果,于是李白便在“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展开了其矛盾的心里斗争。 月影本是无情物,但为了及时行乐,也只能“暂伴”。这便是李白,渴望知己,却无知己,没有知己,却向往知己的一种心态。接着,对知己的渴望战胜了现实中的情况,李白在酒的作用下,产生了“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的情形。认为月和影都于自己产生了共鸣。在“我”歌唱的时候月被我感动了,在我跳舞时,影也随我一起舞动。然在这欢快之时,李白的孤寂之感却又悠然而生。感到现在我们虽在一起对饮买醉,交互情感。可是当醒来时便各自分开了。让读者也不由了产生了一种为其悲痛之情。 最后两小句话峰又转,“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声明现实的残酷并不能压制自己对理想的渴望。现实中不可的事,我们可以相约到遥远的天际去。当然,这里李白的出世思想也不是他的最终思想。这只是他在现实中不得志的情况下才有的迫不得以的做法。所以这也注定了李白一生思想的对出世入世的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