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知识

生活知识

陆游诗词中的几个意象 (陆游的诗最为出名的10首)

清心 2024-05-16 19:03:03 生活知识

陆游诗词中的几个意象 第1篇

古诗词一般的意象荟萃如下,还给你举例,相信你受益匪浅。

月。望月怀人、思乡。唐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菊。象征着隐逸的风度、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东晋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唐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梅。凌霜傲雪,品格高洁。宋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元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莲。“莲”与“怜”同音,故常以“莲”表达爱情。南朝乐府《西州曲》:“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莲,出污泥而不染,更是超凡脱俗的象征。
兰。高洁的情操,隐士的象征。宋杨万里《兰花》:“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
松。傲霜斗雪,坚贞不屈。三国魏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唐李白《赠书待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梧桐。凄凉悲伤。唐王昌龄《长信秋词》: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宋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徐再思《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杜鹃。凄凉、哀伤的象征,也以此表达幽深的乡思。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宋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鹧鸪。象征着旅途的艰险和离愁别绪。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寒蝉。悲凉的象征,既引发思乡之情,又触动离愁别绪。唐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鸿雁。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隋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唐欧阳修《戏答元珍》:“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另外,鸿雁传书也是一个特定的意象,唐杜甫《天末怀李白》:“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柳。送别,思念,惜别怀人。唐王昌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宋徐俯《卜算子》:“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也可象征时世兴衰。唐韦庄《台城》:“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另外,柳絮的飘浮不定,也常作愁绪的象征。宋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燕。在古诗词中意象非常丰富。(1)表现春光之美,表惜春之情。元张可久《暮春即事》:“乌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2)爱情的象征以及对情人的思念。《诗经•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宋晏殊《破阵子》:“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3)表现世道沧桑,抒发昔盛今衰、国破家亡的感慨和悲愤。唐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宋文天样《金陵驿》:“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孤灯。羁旅凄凉,思乡怀人。唐马戴《灞上秋居》:“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唐杜牧《旅宿》:“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唐韦庄《章台夜思》:“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船。往往是漂泊的代名词。唐杜甫《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宋苏轼《临江仙》:“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闻风静榖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也表现为无拘无束,自由旷达。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夕阳。苍茫,衰暮,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悲叹。唐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宋柳永《玉蝴蝶》:“断鸿声里,立尽斜阳。”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猿。孤寂、愁苦的象征。唐王昌龄《送魏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唐韩愈《湘中酬张十一功曹》:“今日岭猿兼越鸟,可怜同听不知愁。”韩愈此为反话正说,更有韵味。唐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或是阑(栏)干。这一意象在宋词中很多,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它往往象征着思念、寂寞、离愁,而且指向相对稳定明显。宋柳永《八声甘州》:“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宋晏几道《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宋秦观《满庭芳》:“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宋辛弃疾《摸鱼儿》:“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以上全是我个人收藏的资料,今奉上共享!

陆游诗词中的几个意象 第2篇

古诗的意象,大都有相对固定的寓意。把握了这些寓意,对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正确解答诗歌鉴赏题目很有益处。 一、动物类1、蝉感身世,诉悲凉:唐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句句都可以找到诗人对自己遭遇的不平和人格自信的影子。痛别离,苦远游: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就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唐卢殷《晚蝉》:"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感昔围。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写蝉以声引愁,旅人行一程,飞蝉跟着鸣一程,似乎专与行人为难,写出了诗人一路走去一路愁苦的沉重心情。 2、鸿雁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唐李益《春夜闻笛》:"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3、杜鹃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在古典诗歌中它往往和哀怨、思归相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词里借杜鹃之声,渲染孤馆的哀怨之情,传达出诗人的哀怨思乡之情。"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诗中借杜鹃表达殷切的思念。"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借杜鹃啼血渲染江洲的荒凉,表达自己被贬江洲的哀怨之情。4、鹧鸪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只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这里它又充当衰败之景的象征,它的悲啼,往往预示着伤感和没落。   5、黄莺  善于歌唱,是春天的象征。"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杜牧用黄莺歌唱写出江南美丽的春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用黄莺鸣啼、燕子轻飞来说明春天的来到。 二、植物类    1、柳"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柳永《雨霖铃》中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李白《忆秦娥》中有"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也是表达伤离别的情感。      2、梅"梅"有 "性耐寒"的特点,诗人借以表达孤高,不谐流俗的品格,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和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都是以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3、菊菊,傲霜之花,它品格坚强,气质清高。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4、莲"莲"与"怜"音同,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5、梧桐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6、芳草以芳草喻离恨,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让人看到离情的生生不息,草的无穷体现出情的弥漫与更生。以芳草喻所思之人: "知音少,人间何处寻芳草"(朱敦儒《渔家傲》),"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中芳草即知音的别说。 由芳草年年复如引起时间匆匆、人生短暂、年华宝贵的惜时感叹。"可怜春光闲了,阴多晴少。江南江北水连云,问何处,寻芳草"(朱敦儒《一落索》)惜芳草就是惜人生。 三、自然现象类1、明月明月蕴涵思乡之愁。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唐?李益《从军北征》)的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的异常感伤;"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明月是情感的寄托。 如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2、流水流水常常能引起人对时光流逝 ,愁绪绵长,历史变迁的感叹。"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相和歌辞》)诗人见流水思年华易逝;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水流的持续不断而给人以无奈;"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流水带着寒心默默退去,给人一种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感伤。3黄昏、夕照感伤的心情意绪: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黄昏如此冷清,词人自然孤寂难耐,愁结柔肠。这种黄昏的伤感往往还表现在离别、相思、闺怨一类的感伤场面中,如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 4、细雨、烟雾  细雨蒙蒙,烟雾无边,寄托诗人无边的愁绪和郁闷的心情。"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细雨绵绵,愁也弥漫。"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归家不得,或者漂泊他乡,不知家在何处,渐渐升起的烟雾使人生出诸多愁绪。 四、时令节日类1.中秋八月十五日,是阖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如唐王建 《十五夜望月》:"今夜月白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重阳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故云。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的习俗。如杜甫《九日》中所写:"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3、寒食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禁火三日,万户无烟,与冷清、萧条有关。如"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唐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4.清明三月的节气名,也是祭祖扫坟的日子。例如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等。 五、特定地点类1、长亭  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当时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是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写离人望着短亭长亭而不见人归来的伤心情景。王实甫《西厢记》:"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抒发的也是离别的伤感。 2、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浸染着离情别恨。屈原《九歌》中有"送美人兮南浦"的名句。范成大《横塘》又有:"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3、南山  代表隐居的地方。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饮酒》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古诗的意象,大都有相对固定的寓意。把握了这些寓意,对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正确解答诗歌鉴赏题目很有益处。 古诗词常见意象寓意举隅龚勇军 古诗的意象,大都有相对固定的寓意。把握了这些寓意,对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正确解答诗歌鉴赏题目很有益处。 一、动物类1、蝉感身世,诉悲凉:唐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句句都可以找到诗人对自己遭遇的不平和人格自信的影子。痛别离,苦远游: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就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唐卢殷《晚蝉》:"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感昔围。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写蝉以声引愁,旅人行一程,飞蝉跟着鸣一程,似乎专与行人为难,写出了诗人一路走去一路愁苦的沉重心情。 2、鸿雁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唐李益《春夜闻笛》:"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3、杜鹃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在古典诗歌中它往往和哀怨、思归相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词里借杜鹃之声,渲染孤馆的哀怨之情,传达出诗人的哀怨思乡之情。"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诗中借杜鹃表达殷切的思念。"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借杜鹃啼血渲染江洲的荒凉,表达自己被贬江洲的哀怨之情。4、鹧鸪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只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这里它又充当衰败之景的象征,它的悲啼,往往预示着伤感和没落。   5、黄莺  善于歌唱,是春天的象征。"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杜牧用黄莺歌唱写出江南美丽的春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用黄莺鸣啼、燕子轻飞来说明春天的来到。 二、植物类    1、柳"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柳永《雨霖铃》中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李白《忆秦娥》中有"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也是表达伤离别的情感。      2、梅"梅"有 "性耐寒"的特点,诗人借以表达孤高,不谐流俗的品格,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和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都是以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3、菊菊,傲霜之花,它品格坚强,气质清高。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4、莲"莲"与"怜"音同,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5、梧桐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6、芳草以芳草喻离恨,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让人看到离情的生生不息,草的无穷体现出情的弥漫与更生。以芳草喻所思之人: "知音少,人间何处寻芳草"(朱敦儒《渔家傲》),"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中芳草即知音的别说。 由芳草年年复如引起时间匆匆、人生短暂、年华宝贵的惜时感叹。"可怜春光闲了,阴多晴少。江南江北水连云,问何处,寻芳草"(朱敦儒《一落索》)惜芳草就是惜人生。 三、自然现象类1、明月明月蕴涵思乡之愁。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唐?李益《从军北征》)的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的异常感伤;"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明月是情感的寄托。 如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2、流水流水常常能引起人对时光流逝 ,愁绪绵长,历史变迁的感叹。"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相和歌辞》)诗人见流水思年华易逝;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水流的持续不断而给人以无奈;"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流水带着寒心默默退去,给人一种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感伤。3黄昏、夕照感伤的心情意绪: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黄昏如此冷清,词人自然孤寂难耐,愁结柔肠。这种黄昏的伤感往往还表现在离别、相思、闺怨一类的感伤场面中,如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 4、细雨、烟雾  细雨蒙蒙,烟雾无边,寄托诗人无边的愁绪和郁闷的心情。"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细雨绵绵,愁也弥漫。"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归家不得,或者漂泊他乡,不知家在何处,渐渐升起的烟雾使人生出诸多愁绪。 四、时令节日类1.中秋八月十五日,是阖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如唐王建 《十五夜望月》:"今夜月白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重阳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故云。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的习俗。如杜甫《九日》中所写:"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3、寒食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禁火三日,万户无烟,与冷清、萧条有关。如"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唐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4.清明三月的节气名,也是祭祖扫坟的日子。例如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等。 五、特定地点类1、长亭  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当时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是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写离人望着短亭长亭而不见人归来的伤心情景。王实甫《西厢记》:"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抒发的也是离别的伤感。 2、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浸染着离情别恨。屈原《九歌》中有"送美人兮南浦"的名句。范成大《横塘》又有:"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3、南山  代表隐居的地方。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饮酒》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陆游诗词中的几个意象 第3篇

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 盛了半盏屠苏酒的杯子还没有来得及举起庆贺,我依旧在灯下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嘉”就是“好”的意思,“瑞”指瑞雪,“天教”即“天赐” ,“岁除”即除夕) 孔尚任写这首《《甲午元旦》》时已六十六岁,在家乡曲阜简居。《甲午元旦》诗分两大段,前四句写除夕,围炉守岁,饮酒消夜。第三句过渡,借分赠。买春钱”暗示旧年已去,新岁已来。后四句转入写元旦。点爆竹,换桃符,听乐曲.拜新年。字里行间,跃动着孔尚任一颗赤诚的童心。《甲午元旦》全诗反映出他脱离官场后心情的恬静和愉悦. 写的习俗有守岁,放爆竹,换桃符,拜新年

陆游诗词中的几个意象 第4篇

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意象主要有: 1、 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竹:气节 积极向上 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2、 花草类: 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 牡丹:富贵 美好 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隐逸 高洁 脱俗 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3、动物类 猿猴:哀伤 凄厉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鸿鸽::理想 追求 鱼:自由 惬意 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瘦)马: 奔腾 追求 漂泊 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哀伤 沙鸥:飘零 伤感 鸟:象征自由 莼[chú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

陆游诗词中的几个意象 第5篇

陶有作<爱莲说>,自然是莲
李不用说,自然是酒
苏个人认为应是月,著名的诗词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里面所提最多的也是月.而且苏一生辗转大江南北,被迁来贬去的,从这点上看出现最多意象也该是月.
陆个人认为该是梅,因为他所作<卜算子•咏梅>,想必你一定知道吧?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陆游祠,它的主体陈设突出“梅”的主题.想想一个人的祠堂陈设突出的主题何尝不会是主人生前所至爱之物呢?

陆游诗词中的几个意象 第6篇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ningmengchaqaz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1、植物类2、动物类3、乐器类4、自然类5、场所类1、植物类(比喻或象征):芳草、芭蕉、梧桐、松柏、竹子、梅花、兰花、菊花、牡丹、桃花、扬花。1、芳草:(1)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2)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3、梅花:洁、不屈不挠的品格。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4、松柏:象征孤直顽强、坚贞不屈。《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5、竹:苍翠挺拔、蒸蒸日上、不屈不挠。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6、“柳”的意象(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2)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

陆游诗词中的几个意象 第7篇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出现的意象:月、鹊、蝉、蛙、星、雨、店、桥

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然而诗人却把这形象巧妙的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人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以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创造。
以上四句纯然是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不过,词人所描写的夏景并没有就此终止。如果说词的上阕并非寥廓夏景的描绘,那么下阕却显然是以波澜变幻、柳荫路曲取胜了。由于上阕结尾构思和音律出现了显著的停顿,因此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用对仗手法,以加强稳定的音势。“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特别是一个“天外”一个“山前”,本来是遥远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笔锋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近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确实是令人玩味无穷。

作者: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

陆游诗词中的几个意象 第8篇

诗歌中的梅意象及其意蕴
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