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的教学实录《圆明园的毁灭》 (窦桂梅绘本教学实录)
窦桂梅的教学实录《圆明园的毁灭》 第1篇
在百度首页选项里首先点击视频,然后在搜索引擎里输入优秀教师的名字,如:窦桂梅,王崧舟等,点击“百度一下”,便可出来许多讲课的视频,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也可直接输入如:《一夜的工作》,或者《圆明园的毁灭》等,点击搜索,就有讲课的视频。
窦桂梅的教学实录《圆明园的毁灭》 第2篇
教师人文读本~!!有很多重要基础的话题被谈到~
还有一些名教师的文章 例如钱理群写了序:《我的教师梦》
小学吖~
我想主要要引起学生对语文(包括文字和声音)的热爱吧~
ps.曹文轩(北大教授 儿童文学作家)的一些作品、理论也许对您有些帮助~
还有叶圣陶 张志公 吕叔湘的一些理论...
还有《儿童文学》杂志你可以给你的学生看看吖
请问你是教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吖?
我的回答可能有些乱~
你挑挑吧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加油!
第一本和曹文轩的是给你看的...
其他的你也可以参考...
窦桂梅的教学实录《圆明园的毁灭》 第3篇
展开全部
从途径而言,笔者总结出以下两种:把课外资源引人课堂;把课堂学习引向课外。前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显示教师功力;后者可以让学生加深课内所学,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鉴于此,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处理好拓展角度、数量和落点等问题。
一、为突破难点而拓展
这样的拓展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感悟教材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当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文本内涵的理解存在差距时,教师应不遗余力,为突破难点而拓展。
这是怎样的一种母爱啊!母亲不顾一切地扑过来,跪倒在儿子跟前,紧紧抓住儿子双手,苦苦央求儿子所说的那番话,以及那一连串的动作,究竟体现母亲怎样的情怀?如此深刻、厚重的母爱,学生因缺少亲身体验而难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要读懂母亲的不顾一切,深刻感受母亲那颗颤抖的、滴血的心,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窦桂梅老师在引导学生初读这句话后,出示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有关片断:
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惟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从途径而言,笔者总结出以下两种:把课外资源引人课堂;把课堂学习引向课外。前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显示教师功力;后者可以让学生加深课内所学,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鉴于此,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处理好拓展角度、数量和落点等问题。
一、为突破难点而拓展
这样的拓展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感悟教材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当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文本内涵的理解存在差距时,教师应不遗余力,为突破难点而拓展。
这是怎样的一种母爱啊!母亲不顾一切地扑过来,跪倒在儿子跟前,紧紧抓住儿子双手,苦苦央求儿子所说的那番话,以及那一连串的动作,究竟体现母亲怎样的情怀?如此深刻、厚重的母爱,学生因缺少亲身体验而难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要读懂母亲的不顾一切,深刻感受母亲那颗颤抖的、滴血的心,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窦桂梅老师在引导学生初读这句话后,出示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有关片断:
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惟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
窦桂梅的教学实录《圆明园的毁灭》 第4篇
一、“潜心会文本”——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前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阅读互动的三维结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什么是“文本”呢?语文阅读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语文课文。语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在现代化技术越来越丰富的今天,许多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制作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上,而文本被抛在了一边,上课前才匆匆地拿出教学参考书看一下,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实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首当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教师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祖国的语言文字。
我们听过不少优秀教师的课,他们的课堂没有华丽,只有朴实;没有太多精美的课件,只有书本与粉笔,而我们每一个听课的老师却往往不知不觉地陶醉其中,随着教者在课堂上的引导,或喜或悲或乐或怒,仿佛置身的不是课堂,而是走进了文本,自己就是文本中的角色。试想,如果教者自己没有对文本很深刻的领会,又如何能使听者走进文本呢?文本有大美而不言,只有用心与文本对话,才能重拾文本的美丽。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用心解读文本首先要做到正确解读文本。正确解读文本就是指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通过钻研教材,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来确定“教什么”,也就是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首先要“钻进去”,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然后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确定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只有正确解读了文本才可以把课文的精要提炼出来,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崔峦理事长所说的课堂教学中“两化”和“三多三少”的问题。
(二)、用心解读文本还应做到多元化地解读文本。大家也许都听过“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这句禅味十足的话吧。联系我们的阅读教学想一想,面对课文,教师的“杯子”里,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装满了教参或自己的看法,不“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怎么装得下孩子的心声呢?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园,教师把学生带进这座“花园”,不仅要让学生看到红花,还要让学生看到绿草。因此我们应该秉承一种欣赏并悦纳的良好心态尊重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
(三)、用心解读文本更应做到能超越性地解读文本。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从网上听窦桂梅老师的课我学到的往往不仅仅是课文。从《圆明园的毁灭》中学生读到了《雨果致巴特莱的信》、《告别圆明园》、《透过圆明园的硝烟》等文章;《第一次抱母亲》、《爱如茉莉》、《爱之链》等文本段落使学生对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有了更深的情感体会。超越文本使孩子的文学素养更厚实,使孩子的人文素养更沉实,教师责无旁贷。
用心与文本对话,用灵魂与文本对话,从而正确地引领学生在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漫游,并在其中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自我成长。
二、“精心巧设计”—— 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关键。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何谓简单?“简单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要改变繁琐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
让我来分析窦桂梅老师执教的《秋天的怀念》一课。整个课堂设计就由两大部分组成:读出韵味,读出思考;围绕主题“好好儿活”构建课堂。三个层次层层推进:感受“咱俩”的“好好儿活”,体会“我俩”的“好好儿活”,思考“我们”的“好好儿活”,而整个教材的处理,又置于作者史铁生的一组作品之中,教学环节可谓是环环紧扣,条理清晰,新颖简洁,设计巧妙。
又如我在银川听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上的《荷花》一课,整堂课以“美”为主线,设计了三个部分:1、在呈象感形中发现美 2、在品词悟情中感悟美 3、在移情入境中意会美。课堂设计紧扣语文学科特点,根据学生学习兴趣,从表象的美到意会的韵,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在潜心会文的过程中发现、感悟、意会美,最后用自己的情感和语言去创造美。整节课一气呵成,重点突出,在看似简洁的教学环节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简简单单教语文,其中一点要做到教学环节要简化,而环节的简化,最重要的体现在对学习内容的精选,对理解、积累、运用语言整合的处理上。”纵观许多特级教师的优秀课例,他们无一不是遵循这样的原则,根据文本,结合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实现了老师在简单中教,学生在快乐中学的教学境界。
三、“灵活用方法”——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保障
如何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怎样的课堂才是务实高效的课堂?我们说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由此看来,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尤为重要。
窦桂梅的教学实录《圆明园的毁灭》 第5篇
听后感是读过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以后的感想。主要写心得、感想、发表的议论等。
1、认真听,摘记要点,准备议论。
2、回忆思索,确定论题。
3、抓住重点,选取论据。围绕中心,回忆事例。可用名言警句,切记空泛议论。
4、引用准确,转述扼要。
总之,夹叙夹议,紧扣原文,联系实际。
窦桂梅的教学实录《圆明园的毁灭》 第6篇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从教十多年,我常常感到作文教学的高耗低效,我们的教学环节通常是:作前指导、学生作文、修改誊抄、教师批阅、作文讲评,这样一来,一次单元作文至少要占三节课堂时间,而教师更是要花费很多时间进行批阅。师生俱疲,却收效甚微。
那么怎样有效地利用作文教学时间,打造高效作文课堂呢?在本次关于有效作业的小课题研究中我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
一、精简作前指导,彰显学生个性
目前作文教学的作前指导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导过少,为了赶进度,提几条要求就让学生动笔,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当然不可取;另一种是指导过多,整节课教师一直不遗余力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从选材到谋篇到各种写作方法进行指导,并且让几个好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快下课时才让学生动笔,我认为这种做法更不可取。
所谓一鼓作气,当学生有了强烈的表达欲望时,就应让他们一吐为快,过细的指导看似降低了习作难度,但同时也给了学生过多的束缚,产生了思维定势,写出的作文千篇一律。恰到好处的作前指导应该是少而精,在激起写作兴趣、拓宽选材思路后应戛然而止,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这样他们才能尽情地倾吐,写出有个性有灵性的作文。
二、不打草稿,减轻学生负担
写作文时,我们通常都是让学生先写在草稿本上,再誊抄在课堂作文本上。学生的作文草稿我们有时会逐一查看、逐一修改,但因为时间有限,更多的时候我们会让他们自己修改后誊抄在课堂本上。因为缺乏必要的指导,学生也没有修改的积极性,所以打草稿就成了重复作业,加重了学生负担,却没有什么实效。
在近几次的作文教学中,我让学生想好后直接写在课堂作文本上,等到批阅、评讲后仍在课堂本上修改,这样虽然使课堂本的整洁度有所降低,但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也提高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三、批阅、评讲、修改密切结合,提高作文质量
一篇优秀作文,不是老师批改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写出来的。以前对学生作文精批细改,讲究旁批,眉批,总评等。加上正常的教学工作,全班学生的一次作文改下来,加班加点最迟也要两周左右。两周后再去评讲作文,学生早就对写的什么主题,什么内容忘得一干二净,费力费神而收效甚少。现在学生习作后我一般要进行两次批阅,虽是两次,但却比以前省时,因为我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作文评讲上。第一次批阅是通览,勾画出好词好句或描写具体、生动的句子,提出一些修改的建议。第二次批阅是在评讲和修改之后,根据修改后的情况给鼓励性的评语,适当量分,这样提高了学生修改作文的主动性,学生整体作文水平得到了提升。
在这几个环节中我认为作文评讲是很重要的,因为作文评讲有针对性,能够有的放矢,在评讲的过程中学生能学会写作文和修改作文的方法。作文评讲要及时,通览学生习作后,挑选一篇中等的、具典型性优缺点的作文读给学生听,让他们逐段评议、赏析,提出修改的建议;也可以抄一段在黑板上对字、词、句、标点的修改进行专项的指导(当然如果有条件的话,把全文投影出来效果会更好。);对于老师勾画的好词好句可让学生美美地读出来,这样能够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写好作文。
四、编作文选,唤醒学生“读者意识”
作文不仅是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抒发感情、再现生活的过程,也是为了敞开心扉与他人进行交流、分享的过程。这种交流其实就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朱自清认为,“写作练习是为了应用,其实就是应用于这种种假想的读者,写作练习可以没有教师,可不能没有读者。”我觉得,作文教学一定要让学生懂得:我们要为读者而写作,写作要与他人分享交流。这种意识就是写作的读者意识,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的读者仅仅是教师,而这个读者一般来说,又是“教授主体”,而不是“接受主体”。久而久之,造成了“读者意识”的缺场,这种缺场会让孩子失去说话的对象,从而直接影响到对于语感、语境的把握。
唤醒学生读者意识的途径很多:张贴在墙报上、投稿、课堂交流……我采用的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的方式--编作文选,听起来可能觉得很麻烦,其实很简单,把封面设计交给有绘画特长的孩子,让每个学生把修改好的作文誊抄在大小相同的纸上,把空白的地方用彩笔装饰一下,老师只需把它们装订起来就可以了。编好以后在班级传看,也可以带回家给家长看。有了班级作文选以后,学生有了读者意识,每个学生都想把作文写好,写作文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是展示自我的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从学生发展出发,强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繁冗拖沓的作文教学只能另学生心生厌恶,所以作文教学应力求短时间高质量。在本次小课题的研究和探索中,本班学生的作文兴趣增强了,写作水平也相应有了提高。我想,只要我们以学生为本位,用心探索,一定能解决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窦桂梅的教学实录《圆明园的毁灭》 第7篇
“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文化积淀为人格”,“一个教师能走多远,她的学生就能走多远”,“教师因读书铸就备课灵魂,便成为了教育的永恒爱心、理想信念、社会良知以及社会责任心,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不可或缺的精神底子”。 《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是著名教育家窦桂梅的最新力作,也是她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全方位阐述了窦桂梅的教育教学观、学生观,特别是关于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本书有独到的见解,其中有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教师的尊严来自于专业功底、人文素养和教育理念,关于“主题教学”,关于阅读,等等,点燃了很多青年教师投身新课改的热情。书中的课堂教学实录是她魅力课堂的具体表现。 其中“专业自我”这部分内容让我有了深深地感触,尽管我不是完全的语文教师,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教师,就要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具有高超的素养,对自己的课堂,是能够作明智的判断与抉择的。对于所担负的事物,通常都能全权处理,避免外人的参与甚至干预。读了窦桂梅老师的这段话,我思考起了自己的平日工作,由于我对自己的既有知识很少进行独立思考,所以在教学中,我往往采取与大家一样的共同立场,主旋律怎么说,我就怎么做。教学方面流行什么我就紧跟什么,读了窦老师的书后,我才明白这已严重影响了我的专业自我决断的权利。为什么我会跟着风跑?为什么我会不知所措?为什么我会为他独尊?为什么我会找不着北?其实这些都需要我从自己身上反观,改变自己就要有独特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为此我们才会变得平和、平静——欣然一笑,坦然面对,依然向前。只有从内心深处实现高自我的教师,才会以积极的方式看待自己,能够准确的、现实的领悟自己的水平和境界。对从事的专业具有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自我价值感,从而表现出对专业当仁不让的意识和信心——而这些无疑会给孩子带来更为积极有益的,甚至是浸润一生的影响。 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独特的存在。但共同的是,无论如何要让自己“站立”起来——这是教师专业的真正灵魂!没有专业自我,很难有教师的专业生长。人必须让自己自省着,因为这样的人才可以获得明白,才有可能获得精彩。这是认清自己的基础,也是不断超越自我的基石,有自醒为依托的自省,才使有理智的自尊。有专业尊严的教师是美丽的 。 尽管窦老师的字里行间透露着语文的浓浓气息,但是从她的书里感受到了教育的真谛,其实很多事情是彼此相通的,做一个老师就应该有专业自信,专业特色,与众不同的才是你最精彩的地方,才是令人钦佩的地方。所以努力着,学着让自己更充实一些,更精彩一些,做一个个性化受大家尊重的老师吧!
窦桂梅的教学实录《圆明园的毁灭》 第8篇
非常高兴参与今天的课外阅读与写字教学的研讨,我想对今天的相聚,大家有有似曾相识之感。那是在一年半前,我们同样是齐聚在光小,参加了“阅读与写作”的专题研讨活动。记得活动的交流中,我借鉴了特级教师“窦桂梅关于语文教学目标三个一的说法——练一手好字,有一副好口才,写一篇好文章,是一个人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外显特征,而我们小语教学的宗师——斯霞老师对语文的诠释就更加直白而凝练了——学习语文就是做好三件事:读书、写字和作文。实践证明,这的确是振聋发聩的至理名言。
如果说,上次的活动奏响了我们研讨实践的序曲,而这次的交流则是我们齐心共奏的交响,以此推动我们互相汲取力量,共同演绎语文教学的美丽乐章。下面,将近期我校在县局的引领和联络组的具体指导下,在课外阅读和写字教学中所作的努力,向大家作一个简要的汇报,主要谈阅读活动的开展。
悦读悦美,让书香润泽童心
一、营造赏心悦目的书香环境
——增设文化长廊。自上学起,我们继续围绕“亲近经典,承续传统”这一主题,结合校园围墙的改建这一契机,在原有的传统诗词、国学经典的基础上,又增设了成语典故,以名片推荐的样式呈现,在此要感谢顾美蓉老师在光小时用心付出。
——绘制阅读主题墙。这学期,我们结合“分级阅读”活动的开展,创新“好书推荐”活动的形式,让孩子以书法作品的形式摘录阅读书目中的精彩章节,并创作或临摹相应的章节的插图,将阅读的收获与伙伴共享。孩子们将《舒克与贝塔》绘成了连环画,《伊索寓言》主题墙呈现着一个个经典的故事,附上孩子们的稚嫩的读书感言„„这种图文相融的推介方式,充分尊重了儿童的阅读视角,颇受学生的欢迎
——开辟视听空间。将阅读文化融入试听的作法,在我校已延续多年,“每周一歌”每学期均要安排播出新学堂歌“古诗新唱”,辅以诗词的介绍,让孩子徜徉在优美的旋律与经典的诗词完美结合所表达的诗情画意中;红领巾广播台围绕读书专题,开辟了“阅读指南”“好书推荐”“书香心语”等栏目。让学生耳之所闻,皆为书声;目之所及,皆为书影。
二、构建怡情悦性的书香课堂
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并参照县分级阅读活动实施要求,创编了《我们爱诵读》《爱上小古文》等系列阅读材料。结合各学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心智特征,构建出各具特色的班本阅读课程,借助于开展阅读指导课、美文欣赏课、名著佳篇推介课等,让经典阅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低年级的童诗诵读、绘本阅读,让稚嫩纯净的心灵插上现象的翅膀,畅游梦想的国度;中年级的儿童文学赏析、生活日记创作让学生在阅读世界里感受童年时光的缤纷瑰丽,并拥有一颗饱满的文心;高年级的文学名著品读、小古文诵读更为学生播下文化的种子,经历一场经典文化的寻根之旅,这正是书香课堂“怡情悦性”的价值追求。 欲成就书香之课堂,需要教师不断蓄养书卷气、儒雅气,成为“点灯的人”。为此,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师读书活动,如,每周一例行的“读书推介”让教师朗读分享撷取的名篇佳篇,并作现场点评和感悟交流,组织开展教师“悦读汇”系列活动——“我的读书故事”演讲比赛、读书征文比赛、课外阅读指导沙龙研讨等,让全体教师在一起畅谈阅读以及教书育人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腹有诗
书气自华,读书不仅仅让老师的书卷气更浓郁,也在诗书之中涵养品质,锤炼个性,提升其对待教育教学工作的思索与认知。
三、践行清耳悦心的书香使命
教育是附着在活动上的灵魂,活动是培养儿童身心品质的最佳途径。近几年来,在每一个新学期,伴随着创建书香校园启动仪式的进行,一系列有声有色的书香教育活动便得到有序的推进。。
每年的11月份是我校的主题读书月,至今为止,我校成功举办了七届校园读书节。每一次的活动都凝聚着全校教师的智慧和心血,大家共同策划方案,又通过问卷调查,让学生评选出最期待的活动形式。前年的“悦读”嘉年华活动,去年的“以书会友,快乐分享”跳蚤书市都成为读书节里最为绚丽的一笔,让孩子们在记忆中留存,今年,我们的活动主题词是“乐读、悦读,享读”,这既是我们追求的阅读的三个层次,也是我们美好的愿景。虽说活动未全面铺展,来自班级、年级的小型读书活动却是风生水起。
——读书漂流活动。在用好学校藏书、发动学生捐书的基础上,完善班级图书漂流角的建设,并安排图书管理员作好每星期借书的记录工作。同学之间,常进行“好书换着看”的活动,部分班级定制了漂流书袋,并通过“阅读存折”、读书摘录等形式留下有形的阅读印记。
——小古文诵读在分级阅读仅是对高年级做出了一定的要求。我们发现部分部分小古文内容浅易,富含趣味,亦可在低年级在尝试。于是,我们建立了给每个班级邮购了一套《小古文100篇》,并在低年级成了小古文诵读兴趣小组,让孩子们用最好玩、最轻松的方式学习古文,可诵、可唱、可演、可画,可写,你们看,这是低年级孩子们在诵读了《芦花》后的仿写,这是对《猫捕鱼》的故事再创,这些古文字成为快乐的音符,从而获得最纯正,也最受用的文言启蒙。
——快乐讲坛是本学期部分班级的尝试,最初的目的只是作为课堂学习内容的补给,借助于网络阅读查阅资料互作分享。这一活动得到了很多家长的支持,他们协助制作了PPT,辅导孩子做讲解,每次一个小专题,快乐讲坛便应运而生了,成为孩子们期待的精彩。
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观看儿童文学的电影、分年级年级开展美文诵读比赛、结合十二五课题开展师生共写活动,让读书生活成为学生闲暇时光主要方式。
至真至恒,墨卷铺展精彩人生
先前一段时间,我校的写字教学一直处于按部就班的状态,仅限于语文课上进行写字训练,结合书法考级考前培训,进行一些针对性的指导,并未有系统的方案和务实的举措。这学期,我们将这项工作作为语文学科组的研讨首要任务。并定时间、分层次、重梯队对学生进行书法教育,悉心探索书法育人的多元途径与方法。
1、写字天天练,全校普及。
学校采用分班授课,每周的二、四中午增设20分钟写字活动课(一、二、三为午间阅读)对学生进行书法培训。
2、书法进课表,系统学习。
低年级每周一节的写字课排进课表,让学生系统学习书法基础知识。从握笔姿势、坐姿、基础笔画的练习开始启蒙,我们发现,握笔姿势很是普遍,这直接影响着写字的水平和书写速度,为此,我们借用握笔器对孩子进行辅助纠正。
3、开设兴趣组,培养骨干
在普及的基础上,学校从各年级选拔有一定书法基础的同学参加兴趣组,
安排对于书法颇有造诣的顾校长每周进行专项培训。从基本笔画过关到写作品,循序渐进,培训学习与课后家庭练习相结合。
4、搭建多平台,展示成果。
学校利用橱窗,各班级黑板报、中队角展示学生的书法作品,每学期均会开展规模不等的写字比赛,推动学生学书热情不断升温。
读书写字,品味人生;同“读”共“写”,点亮童心。我们付出着,同样也采撷的丰收的甜蜜,近一年我校学生在县经典书写比赛、读书演讲比赛、诵读比赛、各类征文比赛中,获奖人次就达40多人次,教师的阅读故事在刊载于《沿海教育》, 教师撰写的读书征文在县级比赛中获奖,在镇教师读书演讲比赛中,也有着上佳的表现。
爱因斯坦说:“什么是教育?当你把你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想忘都忘不掉的,那就是习以为常的东西,这才是习惯。”我们期待:在书香与墨韵的浸润下的,我们的孩子不但能拥有如诗如画的精彩童年,更能铺展起致恒致远的美丽人生。
- 上一篇:什么也是一种财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