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知识

生活知识

古诗《题西林壁》诗意赏析 (古诗《题西林壁》宋苏轼)

清心 2024-05-05 20:06:54 生活知识

古诗《题西林壁》诗意赏析 第1篇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 1.飞来峰——就是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2.千寻塔——形容塔很高。古代一寻等于八尺。 3.缘——因为。 这首绝句,是王安石早看在浙江做地方官时的作品。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请想想飞来峰那耸云天的气势吧! 宝塔虽高,却不是高不可上。转眼间,诗人已登上塔顶,世界万物,尽收眼底,那游荡的云片再也挡不住视线了!“不畏浮去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在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

古诗《题西林壁》诗意赏析 第2篇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诗、诗意]
横看庐山是雄奇的大岭,侧看则是陡峭的高峰,随着视线的转移,从高处、低处、远处、近处各不同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令人迷惑不能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古诗《题西林壁》诗意赏析 第3篇

横着看庐山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侧着看庐山奇峰陡峭。从不同的地方看庐山形状、姿态各不相同。不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只因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

古诗《题西林壁》诗意赏析 第4篇

题西林壁

古诗《题西林壁》诗意赏析 第5篇

横看成岭侧成峰:从正面看庐山是蜿蜒的山岭,从侧面看是险峻的山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远近高低看过去,庐山的景色千姿百态,各不相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
部分。

古诗《题西林壁》诗意赏析 第6篇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 缘:因为。 3. 此山:指的是庐山。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 辙合称“三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古诗《题西林壁》诗意赏析 第7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正面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锦不断,侧面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作者)”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之中。

古诗《题西林壁》诗意赏析 第8篇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2.横看——从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3.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4.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5.缘——因为。这是作者初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壁上的一首诗。 正看庐山,高岭横空;侧看庐山,峭拔成峰;远近高低,形象各异。 为什么总看不清庐山真面目呢?恐怕只是因为自身在这山中的缘故吧! 此诗寓理于情景,巧妙地道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