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作品《生命幻想曲》赏析 (顾城《一代人》赏析)
顾城作品《生命幻想曲》赏析 第1篇
叽叽喳喳的寂静
雪,用纯洁
拒绝人们的到来
远处,小灌木丛里
一小群鸟雀叽叽喳喳
她们在讲自己的事
讲贮存谷粒的方法
讲妈妈
讲月芽怎么变成了
金黄的气球
我走向许多地方
都不能离开
那片叽叽喳喳的寂静
也许在我心里
也有一个冬天
一片绝无人迹的雪地
在那里
许多小灌木缩成一团
维护着喜欢发言的鸟雀
风格、意象、写法、意义【我概括一点说】
分析:
这首诗是顾城典型的朦胧诗【这是风格】,诗人以纯真自然与自我解剖的角度,采用象征隐喻手法【写法】,通过一个非直接的比喻来使情思或感觉具体化,通过隐喻创造的意象,将诗人的情感藏得很深,我们最先接触到的仅仅是意象的直观世界,即诗开头的那一幕唧唧喳喳的寂静【意象】,而要进一步体会“幕后”的心灵世界,需要一段路程。“也许在我心里 也有一个冬天 ”诗人自己的心中也有自己的一片唧唧喳喳的寂静,有着一个既无声——寂静的、又充满自己想法——叽叽喳喳的世界,又预示着诗人在心理上对现实世界的逃避。【意义】语言单纯明快,扑朔迷离,充分发掘,余韵未绝。
顾城简介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经历过“文革”的一代青年,对著名朦胧诗人顾城(1956年9月~1993年10月)的这两句诗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朦胧诗,是当时激动人心的思想、文学“解放”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当代新诗革新的起点。在顾城冥寿50周岁的前一年,四卷本的“顾城文学系列”首卷―――《顾城文选?别有天地》近日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
顾城1962年开始写诗,1987年5月应邀赴德国参加明斯特“国际诗歌节”,随后开始周游西欧和北欧诸国,后定居新西兰,1993年10月8日,他与妻子谢烨双双死在新西兰激流岛上。
据此次“顾城文学系列”策划人刘曦强介绍,此套四卷本将延续至明年9月出完,整套文选由“顾城之城”网站站主江晓敏和顾城胞姐顾乡联合编选并注释。总计 150多万字的散文体作品,囊括了顾城旅居海外的1992年至1993年这一创作高峰期的作品,有望展示一个全面而立体的顾城。
“顾城之城”站主江晓敏是浙江温岭一所中学的高三语文老师,她于1993年阅读了诗集《海篮》开始接触顾城的诗,“1994年读《诗探索》上面顾城的朋友文昕写的《最后的顾城》,读到顾城铸脚印那个段落的那一刻,我就深深地喜欢上顾城了。后来读了几乎能搜集到的顾城的所有资料。”
顾城早期的《生命幻想曲》、《分别的海》和后期的《颂歌世界?是树木游泳的力量》都让江晓敏特别喜欢。她用“真”概括了顾城为人的最大特点,“自然纯净”则是她心目中顾城诗歌的最大特点,“他的诗不是做出来的,而是从心间流出来的。读他的诗时,你忘掉了自己是人,你一会儿是瓢虫,一会儿是河流,一会儿又是石头,这是另一层面上的‘自然’”。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顾城,分享顾城优美的诗句”,江晓敏于1999年创办了“顾城之城”网站。
然而,也有不少当年的诗友,如今却不愿再重新“面对顾城”。
“关于他的事儿,我不想发表任何意见”,一位当年颇有影响力的朦胧派诗人以此拒绝受访。另一位当年和未出国前的顾城“有过比较多的交往”的诗人,则宣称正忙着写一部文化散文书稿而无暇评说旧友。
“朦胧诗”阵地《今天》的编辑徐晓在今年年初出版的著作《半生为人》中,对北岛、芒克等诗人有浓墨重彩的回忆,但谈起顾城却没有太多的印象,“当时编他的诗主要是北岛,我也只是在公开场合见过他几次而已。”
多数诗友的不愿置评,或许有众多不同的复杂原因。但顾城真的就是这样给人一种“活在自己一个人的城堡里”的感觉。
姐姐顾乡比顾城大两岁两个月零三天,顾城在她印象中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爱凑热闹”。顾城不到一岁时就会走路,“他那时干得最多的事,是走到离地不高的大穿衣镜前,对着镜子看自己”。上了幼儿园的顾城还是“不爱凑热闹”,每次顾乡去接他时,“也就不在玩闹一起的孩子群中找他,他热衷躲在一边看树或者看蚂蚁。”
顾乡回忆,从小博览群书的顾城,一次为了安慰受欺负的同学居然给人家讲起了《三国演义》的故事,并得到了“故事”的雅号。但同学们围拢着想听他讲时,“还是不容易听到他讲故事,因为他不习惯被围在中间”。“但是他又是想讲的,也很想有人听。”
在渴望与外界交流和退回内心的“心理拉锯”中,顾城只好寻求姐姐当他“一个人的听众”,姐姐没空听时,“无奈之下他就进了别的屋子,隔着床一个人对着墙讲起来”。
及至“文革”的风浪裹挟一切,顾城还是“独自在烈日下、在落叶中、在寒风里走,在古城墙上拾一枚旧币,在荒草中间找蚂蚱、蜣螂”,“高音喇叭、滚滚人流、漫天传单,对他如无一般。他嘲笑我(顾乡),痛恨我,不许我去参加集体、社会活动,认定那些事情都很无聊,而我的同学都很庸俗。”
这个活在自己“一个人的城堡”里的顾城,给人印象最深的、最常见的装束,是戴一顶高高的帽子。1992年6月在荷兰演讲时是这样,1992年12月在德国演讲时也是这样。一顶高高的帽子,在诗人的国度里,又何尝不是一顶想像中的王冠呢?他又何尝不是他自己的“王”呢?顾城后来和妻子谢烨在新西兰激流岛上养鸡种菜的生活也颇有独立王国、自给自足的意味。
在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崔卫平眼里,“顾城是个比较胆小的人,不是一个爱说话的人,是一个比较退却、喜欢‘坐在后面’的人。”崔卫平教授肯定顾城在朦胧诗派中“贡献是相当大的”,但对“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进行了质疑―――“声称环境黑暗而自己光明这种表述是一个任性的表达。一个人不能意识到自己身上阴影的存在、不自警是可怕的”,“在观照社会时,也要反思自己”。
《今天》杂志的重要成员刘自立,对“白话是否能写诗”表示了根本性的质疑,因此对“朦胧诗”的整体评价都不太高,他觉得,顾城“只是其中一员,也不比别人高明。”
刘自立是在不认识顾城的时候看过顾城的诗,“觉得他像个小孩儿在写诗,又有老小孩儿的成熟,但不是大人写诗。”刘自立认为,顾城的创作,一是比较注重寓意和象征,较少考虑诗歌的音乐性;二是带有某种童话色彩,有所谓“顽童”性格―――是对“文革”僵硬的思维模式的反拨,但这种“反抗”方式,是以一种孩子的方式完成的。因此,“顽童”到最后也容易失控,这和他的诗歌的不足、人格缺陷以及与社会沟通的中断,都有联系。刘自立认为,顾城试图用散文体语言赋予他的诗歌以神秘感和宗教主义,但事实上,“寻找光明”和“相信未来”,并不新鲜。
顾城作品《生命幻想曲》赏析 第2篇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生命幻想曲(顾城)
把我的幻影和梦
放在狭长的贝壳里
柳枝编成的船篷
还旋绕着夏蝉的长鸣
拉紧桅绳
风吹起晨雾的帆
我开航了
没有目的
在蓝天中荡漾
让阳光的瀑布
洗黑我的皮肤
太阳是我的纤夫
它拉着我
用强光的绳索
一步步
走完十二小时的路途
我被风推着
向东向西
太阳消失在暮色里
黑夜来了
我驶进银河的港湾
几千个星星对我看着
我抛下了
新月---黄金的锚
天微明
海洋挤满阴云的冰山
碰击着
“轰隆隆”---雷鸣电闪
我到那里去呵
宇宙是这样的无边
用金黄的麦秸
织成摇篮
把我的灵感和心
放在里边
装好纽扣的车轮
让时间拖着
去问候世界
车轮滚过
百里香和野菊的草间
蟋蟀欢迎我
抖动着琴弦
我把希望溶进花香
黑夜象山谷
白昼象峰巅
睡吧!合上双眼
世界就与我无关
时间的马
累倒了
黄尾的太平鸟
在我的车中做窝
我仍然要徒步走遍世界--
沙漠、森林和偏僻的角落
太阳烘着地球
象烤一块面包
我行走着
赤着双脚
我把我的足迹
象图章印遍大地
世界也就溶进了
我的生命
我要唱
一支人类的歌曲
千百年后
在宇宙中共鸣
顾城作品《生命幻想曲》赏析 第3篇
展开全部
生命幻想曲
把我的幻影和梦
放在狭长的贝壳里
柳枝编成的船篷
还旋绕着夏蝉的长鸣
拉紧桅绳
风吹起晨雾的帆
我开航了
没有目的
在蓝天中荡漾
让阳光的瀑布
洗黑我的皮肤
太阳是我的纤夫
它拉着我
用强光的绳索
一步步
走完十二小时的路途
我被风推着
向东向西
太阳消失在暮色里
黑夜来了
我驶进银河的港湾
几千个星星对我看着
我抛下了
新月---黄金的锚
天微明
海洋挤满阴云的冰山
碰击着
“轰隆隆”---雷鸣电闪
我到那里去呵
宇宙是这样的无边
用金黄的麦秸
织成摇篮
把我的灵感和心
放在里边
装好纽扣的车轮
让时间拖着
去问候世界
车轮滚过
百里香和野菊的草间
蟋蟀欢迎我
抖动着琴弦
我把希望溶进花香
黑夜象山谷
白昼象峰巅
睡吧!合上双眼
世界就与我无关
时间的马
累倒了
黄尾的太平鸟
在我的车中做窝
我仍然要徒步走遍世界--
沙漠、森林和偏僻的角落
太阳烘着地球
象烤一块面包
我行走着
赤着双脚
我把我的足迹
象图章印遍大地
世界也就溶进了
我的生命
我要唱
一支人类的歌曲
千百年后
在宇宙中共鸣
顾城作品《生命幻想曲》赏析 第4篇
我首先喜欢的是海子。因为他的诗令人忘却现实的黑暗与混乱。不知道形容的是否对。我喜欢他诗中的浪漫与天真。之后了解了顾城,顾城令我不自觉地流下泪来,那种忧郁无奈,伤感是无端的迎上心头。“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无奈。例如顾城的《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他们的诗中能给人心灵以安宁,淡定
顾城作品《生命幻想曲》赏析 第5篇
”太平鸟“我想不仅仅是和谐、自由,我想他是顾城内心对和谐、安宁、自由的期许,也是顾城自己灵魂的写照。
在诗歌的最后一节,顾城说“我要唱/一只人类的歌曲/千百年后/在宇宙中共鸣”,我想也是对“太平鸟”意象的呼应。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顾城作品《生命幻想曲》赏析 第6篇
我以前没有读过这首诗,关于顾城,我只读过他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首诗很短,但是很有哲理,感觉像是一个永不放弃理想的人,让人心生动力。 这首《生命幻想曲》当我读后,我能感觉到诗人对生命的探索和对未来的憧憬,他的思想天马行空,他像一个旅者,遨游在宇宙之间;他想一位学者,不断探求人类的文明进程;他像一个画家,记录下他旅行的点点滴滴……让人为之感叹,让读者的思绪与他一同周游宇宙。 在这首事中,诗人也很善于去用意象来烘托气氛,贝壳、船篷、帆、纤夫、桅绳标明他将这次旅行比作驰骋大海,他就是一个纤夫,梦想就是他的风帆,扬帆起航,为理想而奋斗! “太阳消失在暮色里”、“海洋挤满阴云的冰山”、“"轰隆隆"---雷鸣电闪”让作者感到宇宙的无边无际,他的旅程变得渺茫了……但作者的“把我的灵感和心”没有消失,他仍然斗志高昂! “百里香”、“野菊”、“蟋蟀”、“山谷”是作者一路经过的景色,无论太阳多辣,就算把自己烤成面包,他也是那样执着,他立志要唱一首“人类的歌曲”在宇宙共鸣…… 我想这首诗一定是写于某个特定的年代,作者为了社会的幸福而创作这诗,他是一个心系人类的诗人,值得赞颂。 我的理解就是这样,无论写的怎样,都是我自己的一点想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顾城作品《生命幻想曲》赏析 第7篇
有什么诗句表达来去的人已老,而景点日新?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顾城作品《生命幻想曲》赏析 第8篇
山水情深 风雪意浓 纳兰性德《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地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明显是婉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