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普问答

科普问答

李煜的虞美人为什么愁,李煜的虞美人的语言特色?

清心 2023-09-14 08:00:06 科普问答

李煜的虞美人的语言特色?

语言新;词虽短,余味诗先用发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相关知识:李煜虞美人是什么典故?

五:李煜——《虞美·春秋月何时了》译文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有少!昨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已衰老。要问心中有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原文春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少。楼昨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愁?

恰似江春水向东流。创作背景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年(97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近年。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宋军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年后,即太平兴国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

相关知识:李煜的《虞美人》中怀念故国?

春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少。楼昨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愁?

相关知识:李煜虞美人的创作原因?

这首词是元978年(北宋太祖赵匡胤太平兴国年)李煜归宋后年时所写,当时作者十八岁。

相关知识:李煜虞美人是七言律诗吗?

不是。诗有绝句和律诗,题目和诗句表达的内容是致的,所以除非写的诗与虞美有关,否则不可以用《虞美》作为诗名。《虞美》是宋词词牌名。古词开始大体以所咏事物为题,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后即开始名为调名即词牌。

词牌只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作词只要遵循词牌的格式就行,内容可以与词牌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