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驻机构是什么意思
派驻机构是指受到派遣驻在某地执行任务的机构。根据性质的不同,派驻机构可分为常设性和临时性。常设性派驻机构是指国家机关为执行任务、履行职责过程中向行业或地方派出人员组成的常设性办事机构。临时性派驻机构则是为了应对特定任务或情况而设立的临时组织。
1. 纪委双派驻机构是指政府部门纪委下设的一个监督机构
纪委双派驻机构主要负责对驻地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官员进行监督。其职责包括监督检查驻在部门(单位)及所属单位的领导班子和纪检监察机构,督促驻在单位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职责。
2. 派驻机构与驻在单位是监督关系
派驻机构作为派出机关的组成部分,与驻在单位有着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派驻机构应当强化政治监督,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工作全过程各个方面,推动驻在单位切实做到遵守纪律和执行党的各项决策部署。
3. 法律分析派驻机构的性质
从派驻机构的性质来看,派驻机构一般属于上一级机构的工作部门。例如,街道人大工委属于上一级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机构,其主要职责是为常委会行使职权提供工作服务,但并不具有基层机构的管理权限。
4. 派驻机构是纪委监委的组成部分
派驻机构是派出机关的纪委监委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派出机关直接领导和统一管理。根据《纪律审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机关派驻工作规则》,派驻机构由派出机关直接领导和统一管理,并向派出机关负责汇报工作。
5. 派驻机构的监督职责和工作重点
派驻机构依规依纪依法履行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的职责。派驻机构应将监督作为基本职责,结合驻在单位的实际情况,重点监督检查以下情况:
6. 派驻机构的组成和领导关系
派驻机构一般由中央和国家机关以及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的有关工作部门派出人员组成。派驻机构受派出单位直接领导,并向派出单位负责汇报工作。例如,《关于明确派驻纪检监察组监察权限和推动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的意见(试行)》规定了省市县(区)等地方监察机构应当采取派驻或派出监察机构的形式,推动监察职能下沉到基层。
7. 派驻机构的法律依据
派驻机构的设立和工作受到相关法律的约束和规范。《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分别对各级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各级监察委员会向有关机关派出或派驻机构作出了规定,明确了派驻机构的法律地位和职责。
派驻机构作为执行派遣任务的机构,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监督和管理作用。纪委双派驻机构主要负责对驻在的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官员进行监督,确保其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职责。派驻机构与驻在单位存在着监督关系,应加强政治监督,推动驻在单位切实履行党的各项决策部署。派驻机构的设立依据法律规定,并受到相关法律的约束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