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普问答

科普问答

黄念祖的《心经》讲解 (黄念祖《心经略说》)

清心 2024-05-29 18:04:38 科普问答

黄念祖的《心经》讲解 第1篇

般若菠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菠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缍;以般若菠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菠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菠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菠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菠罗揭谛菠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

黄念祖的《心经》讲解 第2篇

阿弥陀佛!心经可以说是三藏十二部经的精髓。万法不离一心,此心容含万法。若能将此心悟彻解透,则离一切迷惑颠倒,究竟成就菩提道果。 心经其含义非三五句话所能概述。师兄可以视频搜索:普愿讲堂,推荐观看《心经讲解》,重在述理,相信会对师兄有所启发!

黄念祖的《心经》讲解 第3篇

《心经》,主要分为显说般若和密说般若两大部分。 在显说般若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四句,应该说是《心经》中最难理解的部分。 这四句话大家都熟悉,也都能背。可是,怎么去理解?特别是如何正确地去理解?非常重要! 比如,这个“色”字,假如我们把它解释成“女色”,或者说“美色”,似乎缩小了它的外延;但是,如果把它理解成“一切的物质现象”,好像又扩大了它的外延。 其实,《心经》原典中“色”字的真正意义,应该是指我们的身体(色身)。只有这样,才能与破除我执相吻合、相一致和相呼应。 什么是“色不异空”呢?这就是空观,是为了破除我们的常一主宰的执着。其目的,是要让大家明白,我们的身体(色身)是无常的、变化的、没有实体的,都是因缘所生的。我们把无常的、变化的、没有实体的,都是因缘所生的这些概念,高度浓缩成一个字,那就是空,所以说“色不异空”。用空观破有执,让我们明了,所谓的有,是缘起的假有(有而非有,谓之妙有)。因此,在《心经》中才有“色不异空”这一句的呈现。(观色即空成大智,若无空观,则怎能脱俗入道?) 什么是“空不异色”呢?这就是假观,是为了破除我们的断灭之见和顽固空见。其目的,是要让大家明白,我们的身体(色身)虽然是无常的、变化的、没有实体的,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它的缘起假有和暂时的存在。我们把缘起的、假有的、暂存的,都是因缘所生的这些概念,高度浓缩成一个字,那就是色,所以说“空不异色”。用假观来破空执,使我们了知,所谓的空,是缘起的性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因此,在《心经》中才有“空不异色”这一句经文的呈现。(观空即色成大悲,若无假观,则怎能入世度生?) 什么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呢?这就是中观,是为了破除我们于色空二边的执着。 我们一般人都认为色是生、空是灭;色是垢、空是净;色是增、空是减;色是事,空是理;色是相,空是性;色是用,空是体。总而言之一句话,色就是色、空就是空、色不是空、空不是色。 然而,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明白:缘起而性空(即有是空),所以说“色即是空”;性空而缘起(即空是有),所以说“空即是色”;缘起而性空,性空而缘起,即有是空,即空是有,所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用中观来破色空二边之执,让大家觉悟有而非有、空而不空、非有非空、亦有亦空,证悟即色是空、即空是色的不二境界。因此,在《心经》中才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两句经文的呈现。(悲智双运成正觉,若无中观,则怎能获证圆融相即之中道?) 为什么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呢?色蕴既尔,四蕴皆然,故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我们的生理组织固然如此,同样,我们的心理活动,即受想行识也是一样的。 为什么先(破)色,而后(破)受想行识呢?这就好比浣衣磨镜,必先粗而后细。因此之故,先色空而后心空也。 《心经》在显说经文的一开头,就给我们树立了“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的光辉典范,这让我们对修学般若波罗蜜多,增添了无比的信心和无穷的力量。 《心经》又在显说经文的最后,告诉我们:“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由此可知,不仅十方三世的大菩萨们,依靠般若的智慧,而获得究竟涅槃;就是现在、过去、未来的三世诸佛,(在因地中)也无一不是依靠此般若胜妙法门修行,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圆满佛果。 《心经》显说经文的中间部分,都是在破执。因为是破执,所以采用的都是遮诠的语法和否定的语气。“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我们仔细观察,即可知道,《心经》中出现最多的字,就是“无”字,前后一共有21次之多!其次是“不”字,出现了9次!再者,即是“空”字,出现了7次!可以不夸张地说,《心经》所讲的内容,无非是说,在般若智慧的照耀下,诸法无不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只有远离一切的虚妄执着,才能得到彻底的自在解脱。 《心经》表面上在破妄,而实质在显真。什么是妄?我执和法执!什么是真?缘起性空! 这里,特别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五蕴三科,都是虚妄不实之法,理当破之,因此不须多加赘说。可是,为什么圣者所修的十二因缘、四圣谛以及菩萨所修的智得,也要破除呢?这是因为十二因缘、四圣谛以及菩萨所修的智得,也只不过是我们修行过程中,阶段性的路标而已。虽然路标非常重要,但我们不能只在路标处停滞不前,而是要沿着路标所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只有这样,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获得自在和解脱。 因为手指的标向作用,我们藉此而见到了月亮。如果我们紧紧盯着手指不放,则永远也见不到月亮。这就好比治病的良药,只要疾病一旦除去,其药亦当自弃。正所谓“渡河当用筏,到岸不须舟”。 这里,需要特别加以强调的是,我们很多人都在心里这样想:“我的病现在是好了,可将来要是再生病,不是还要吃药吗?因此,我得把药留着!至少,我要把药方留着,以防不测。”“我虽然现在是过河了,可是我还得回来啊!因此,我得把木筏背着。至少,要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把它藏着。以备回转时再用!” 以上两种错误的想法,是因为他忘记了圣者是“永不退转”的啊!也就是说,从此以后,你再也不会生病啦。过了河,你就再也不用回来啦。你看到过有费尽心力,好不容易从大火中逃命出来的人,又回头钻进火海里去的吗?没有!一个也没有!如果要有,那肯定是为了救别人。那就是菩萨! 因为有相,所以是有限的;只有无相,才是无限的。《心经》从世间有情的五蕴,一直空到出世间的无智无得。因为空得完全彻底,所以能够不取一切相。以其不取一切相,所以能够即见诸法实相。 《金刚经》上讲:“一切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把《金刚经》上的这段话,拿到这里来注解《心经》,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心经》的第二部分,是密说般若。或经或咒,原同一体,若显若密,本无异致,所谓显即是密,密即是显,经即是咒,咒即是经。经是显咒,咒是密经,显说即具密咒之利益,密咒亦诠显说之妙义。所以说,《心经》的全经妙义,无不总摄在它的密咒之中;而全咒密益,亦无不统归在《心经》的显说文中。 如来说法利生,有显有密。经典中,明说道理以示人之修持者,谓之显教;不事解释,唯加持功用者,谓之密言。显说即经文,密说即咒语。 所谓经显义理,咒宗秘密;义理可以阐释,秘密不可解说。显说是以言语文字阐发道理,令人见闻启悟,依法修行而获益——开发智慧,灭除烦恼障。密说虽不可明示于人,然为诸佛菩萨威力加被,具有秘密功德,含藏极大神力,能令至心持诵者,获得不可思议之利益——增长福慧,消灭罪业障。 因为众生根性各殊,故使如来显密并施。有当由显说而得益者,则用显说以引导之;或应从密说而获益者,即示密咒而摄取之;再有须藉兼持显密二种而获益者,则显说之后更说密咒。若显若密,莫不使其各适机宜而修持获益。 佛陀说法,常常显密兼施,经咒并举,其意即在于此。如《楞严经》,有楞严咒;《药师经》,有药师咒;《弥陀经》,有往生咒等等。 《心经》的咒语是这样的:“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如果翻译过来,大意是:(依般若得度)去吧!(依般若得度)去吧!(依般若得度)到彼岸去吧!大众都(依般若得度)到彼岸去吧!速疾成就无上(佛)菩提!

黄念祖的《心经》讲解 第4篇

《心经》只有短短的二百六十多个字,但是其中却浓缩了佛教中的精华。普巴先生开创了科学说菩提的先河,每年专-门开办公益性-论坛“科学说心经”100场,为我们开启心经的智-慧大门,重新用科学的方法为我们诠-释了心经。

黄念祖的《心经》讲解 第5篇

是属于大乘经典中的般若部的,说通俗点也就是开智慧的经 您看看这儿吧 唐三藏沙门鸠摩罗什译 http://bookgb.bfnn.org/books/0878.htm 黄念祖老居士主讲 http://bookgb.bfnn.org/books/0095.htm 元音老人著 http://bookgb.bfnn.org/books/0159.htm 圣一法师讲述 http://bookgb.bfnn.org/books/0226.htm 纯果法师著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286.htm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著 http://bookgb.bfnn.org/books/0266.htm 徐恒志居士著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505.htm 清 永觉禅师著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220.htm 圆瑛大师著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228.htm

黄念祖的《心经》讲解 第6篇

看破人世 《心经》原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心经》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该经是佛教经论中文字最为简短精炼,而内容又极为丰富的一部经典。自古以来,此经一直在佛教界广泛流传,每个朝代的很多信徒都能流利地背诵。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的高僧翻译和注解了这部经典。据不完全统计,《心经》共有七种译本,对本经的注疏至少有百家之多。该经也是汉传佛教寺院每天晚课必诵的经典。全经虽然只有短短的二百六十二个字,却涵盖了六百卷《大般若经》的内容精华。《心经》所揭示的缘起性空之理,是大乘一切经教建立的理论基石。如实准确地把握此经的思想内涵,对于学习经教,指导修行,都具有重要意义。《心经》不仅对人的修行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 还对人的为人处世有多方面的启示。《心经》对人的启示主要有以下两点:一、使人看破世事;二、劝人心无挂碍。
一、使人看破世事 《心经》主要是讲般若空性的经典。在经中说,观世音菩萨以般若之智,观察到色、受、想、行、识等五蕴皆是一种假有,最后都归于空无。此经所说的“空”,是性空,是本来空,是与一切万有相和合的,不是相对的,不是没有的,是有而空的。所谓宇宙间一切形形色色,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下至一切用物,植物、动物和我的身体,都是有相的;我们的思想、道理、人事、人情、喜怒哀乐,都是无相的;这一切有相无相的东西在因地上总是空的。因为一切事物都是由众缘和合而成;因为是因缘生,所以无有实体,求其究竟相,毕竟不可得。所以一切一切,无自性,无实体,因缘生,不可得的,所以是性空。观世音菩萨在修般若空观之时,观照到五蕴都是空幻不实的。所以,在后面经文中佛陀告诉舍利弗,既然五蕴皆空,那么色也就是空的,受、想、行、识也 都是虚幻不实的。在此基础上,佛陀进一步对舍利弗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虚幻不实的,最终都将变为虚无。也就是说,现存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无自性,无实体,不可得,本性是空。经文所讲的一切法,如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法、六度万行的智得等,都是无相,都是性空的。
《心经》启示我们要看破一切身外之物,无论是亲眷、财色,名利,地位等各种身外之物,最后都是虚幻不实的,我们不能执着于假有,而舍不得,放不下。只有你能看破这一点后,才能够去掉参透世事的苦空无常,从而放下对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执着。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以这种心态来对待世事,那么我们就能以平和的心态来为人处世,尘世之间也会少很多纷争,则人世间也会成为一片净土。
二、劝人心无挂碍 菩萨能够以般若之智而修六度,达到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目的。菩萨正是由于依靠般若之智,能够做到心无挂碍。因为菩萨心中没有挂碍,也就没有恐怖,并且远离各种颠倒梦想,从而达到不生不灭的究竟涅槃。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都是依此般若之智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因为菩萨修观照般若,心常清净,远离杂念妄想,就超越了世俗名利的困扰,因而能做到心无挂碍,自然不会有恐怖和颠倒梦想。觉者看破了世间的是非、得失、荣辱,无牵无挂,自然不会有任何恐怖。就象死亡这样大的事,在世人看来是最为可怕的,而禅者却也一样自在洒脱。
三、做到心无挂碍方法 究竟如何做到心无挂碍,我认为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首先,善于把握当下。时光流逝很快,世事变化多端。我们正在做的或者已经做过的事,转瞬之间就成为过去。过去的事我们无法去把握,将来的事还没有到来,我们也无法预测。我们唯一能够把握的就是现在。孔子曾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意思是说,已经成为事实的事就不要劝说了,已经做过的事就不要再劝诫了,对已经过去的过失或过错不要去责备了。如果我们能够不为过去的事而后悔,也不为未来的事而忧心,只是将心思关注于现在,那么我们就会少很多牵挂。一个人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现在,就不可能创造光辉灿烂的未来,所以,对任何人来说,现在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了现在就没有过去和未来。其次,正确面对得失。在人生之路上,每个人都会有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有很多人一旦在某方面取得成功,他就会得意忘形,盛气凌人。因此,一个人在春风得意之时,应当保持平淡的心志,这样才不会挂碍太多。
一个人若是心中没有闲事挂碍了,你就会每天过得闲适自在,这样你会感到日日是好日,夜夜是良宵。没有了世事的牵挂,你是一个完全自由的人,你就可以去过一种闲云野鹤般洒脱自然的生活。正如诗云: “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

黄念祖的《心经》讲解 第7篇

应该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是心经。
《心经》白话的开示,推荐黄念祖老居士的《心经》笔记
http://www.jingtu.org/wnz/xjbj.htm

黄念祖的《心经》讲解 第8篇

请百度这句话:
怎样解读《心经》-佛教导航

有非常详细的解释。因为太长,字数限制,这里仅摘录前几段

怎样解读《心经》-佛教导航
---------------

怎样解读《心经》
作者
妙航
[经典禅语]心经解读
光,心叫妙明紫金光,亦叫妙明心,因此,心生之慧叫慧光,也叫智慧灯。六祖云:「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波万年愚。」心有欲叫迷,解迷生智慧叫觉悟,迷既然解了,法也没用了,这叫做物空心空法亦空,了无一物。
波罗密

汉语叫做“到彼岸”。甚麼叫做此岸,甚麼叫做彼岸呢?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苦多乐少,所以又叫做苦海,有些是人为的灾难,有些是自然的灾害,有可以避免的,有不可抗拒的,如水火刀兵,旱涝饥谨,生老病死离别苦,贪求之心不得等等,人若脱离苦海,登上佛所说的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为到彼岸,一个学佛者,思想境界达到如如不动,不被一切所迷,不被万境所转,心若真空,为到彼岸。遇事著急上火,生气发愁,悲伤恐惧等等,是此岸,坦然无事,心平气和,常乐常净,是非无动於心,是彼岸。实际上,幸福和痛苦,好与坏等,全在一人之心,佛说万法,不过是为人明心而说,法是船,觉是岸,心达明,觉至圆,也无此岸,也无彼岸。


汉语叫做“定”。定,心稳如泰山,如如不动为定,非指身体的姿势或身体动与不动而言,万境攻心心不动为定,心不被是非,混乱,烦恼,忧愁,悲伤,恐惧,生死所转为定。定乃心之用,无心何言定?定,心之假名,心达真空,无定无静,定静无非明心之法语,人的一生幸福,贫困,本属虚幻,百年之後不过是一把骨灰,完结了人的一生,留下来的,只是幻影虚名,世人把人生看得真实不虚之事,所以心迷在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不能自拔,作为一个人来讲,社会,工作,家庭,是非,繁多复杂,万事纷纭,事过心清,心不被一切所迷为定。


这里所说的心,不是心脏的心,心是一身之主宰,是人的生命之本,是见闻知觉的能源。心在人在,心去人亡,心也是天下之大本,因为人有一颗妙明之心,才能应物,产生意识,才能理解万物,改造万物,才能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语言文字、文化知识、科学成果、纲常伦理、宗教等等,哪一样不是人心的产物?心是大自然赋予人的一台灵机,是世界上的万机之母,可以这样说,世界上如果没有人的心,也就没有了人类社会一切。心既然有这麼大的本领,我们就应该了解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它是从何处来?它是怎麼样的?水有源,树有根,找到了根源,才能真正明白,真正理解,心是宇宙真空所化之灵气,故谓之心灵。释迦牟尼佛说,人的心性大而无所不包,细而无所不举,天地日月,河海湖沼,一草一木,都含在如来性海之中,心不在内,亦不在外,自身肉体亦含在心内,如电灯本体亦含在电灯光内一样,人的心能装下整个世界而不满。心之光体遍於五行六合之外,所以叫如来性海,万物之形相俱映在海水之中,人的思维到那裏,心之光就到那裏。意念一动,万里之外,心之光当下即至。心光之速为神速,超过物质之光速。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即是此意。心在人身来说,也不在体内,也不在体外,无在无不在,心为万灵机,用到那儿,那儿就灵,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器官,六种功能,用那个,那个灵,同时用,同时灵,所以妙明心又叫「六根之性」。因为六种功能都源於一心。比如人用眼看物,眼只是条件,看是心看,不是眼看,就像人坐在屋内通过窗看见屋外之物,窗比作眼,室内之人比作心,窗不能看,人能看,眼不能看,心才能看,所以才把眼睛叫「心灵之窗」。人变老,心不变老。少年时代看山看水甚麼样,老年时再看山看水还是那样,见物之心永不老,所以才说「人老心不老」。听的功能也是一样,是用心来听,不是用耳来听,耳和眼一样也是条件,是人体器官之一。没有心甚麼都听不见。比如人的心高度集中在某一事物上时,对其它事物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集中精神看书时,对电视裏演的甚麼,唱的甚麼就不清楚。不是没听见,是没动心,心永远在听,从不停止。人睡著了也在听,所以一叫就会醒。人的一切功能,思维的功能,记忆的功能,录音录像的功,放音放像的功能,以及身体各部份的感觉功能,都是妙明之心起的作用,人的妙明之心和各个器官的关系,就像电源和电器设备的关系,有电,设备就能运转,没有电,设备就只是摆设,毫无用处。佛留下的千经万卷都说的是心,都是明理明心之路,千言万语,苦口婆心,都是怕後人误入歧途,那一部经书有叫後人对著佛的偶像烧香祷告?顶礼膜拜?更没有说念佛的名字就能成佛,相反在「金刚经」中,佛用极具明确的语言告诉後人千万不要那样做:「若以色见我,以声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来二字,非指释迦牟尼而言,是指人人之自我之心。知心者为自知之明,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得用理来衡量。如果念佛的名字就能成佛,那麼宇宙之中第一位佛祖是念谁的名字才成佛的呢?念念不离心,自我之意念之念,即是佛因。没有心,你用甚麼去念?念佛之心即是佛。念使只是降伏意念之法,心正意念正,何须用念去降伏?人们对著自己塑造的泥塑像,烧香磕头能解决甚麼问题?这不是迷信又是甚麼?你朝拜的那个「佛」不是真佛,跪在地上磕头的这个才是真佛童,佛即是心,心即是佛,只有明心才能成佛,要想明心,必先明理,佛以悟真空妙理而成道,理明透彻心自明,明心者不念佛也是佛,光念佛不明心之人是迷佛迷法,佛以慈悲为本,慈悲二字,但是以心为基,慈悲是指心说,慈悲之心,没有定在出家,烧香,念经,拜佛上,是定在人的心上,慈悲之事,何时何地不能做?何人何处不能为?岂能局限在出家当和尚和烧香拜佛者的清规戒律等尘法上吗?所以学佛者不要本末倒置。
2 心经解读

心经就是叫人找到自心,认识自心,明白自心,心经不是给後人留下的语言文字,而是留下了一颗真心,学佛者如果不认心,不炼心,不明心,佛之真传绝矣,把语言文字当成真的,把领会语言文字当成目的,等於没学,真空实相,不是用语言文字能够表达出来的,全凭自参自悟,亲自体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说开口即是妄,落笔就是假,经书上写不出真的来,经书只是留给後人一张到达目的地的路线圈,光看图不走路,永远也到达不了目的地,到了目的地,这张图也就没有用了,为了过河到达彼岸,就要坐船,经书就是船,到了彼岸,船还有甚麼用呢?所以说「迷时千卷少,悟来一字多」。这就是「道虽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的道理。我们学佛的也应如是看。


经者路也。心经,心路也。心经离心无经矣。心经乃明心之圣旨,见性之坦途。心是万圣之纲,心是人人都有之大本,认心,炼心,明心,乃心经所指之路,是达无上正等正觉必经之路也,行路必先明路,自我之觉,明路之师也,自我之心,人类试金宝石也,路之邪正远近,觉悟者自知也。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自心如如不动,心生良智良能,用自心的智慧之光,化自心之暗昧,复自性之光明,证真空之境界,出尘海,超气海,入如来圆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