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普问答

科普问答

周国平经典语录40句 (周国平最经典的句子)

清心 2024-05-17 21:04:12 科普问答

周国平经典语录40句 第1篇

1.永恒是一种从容的心境。
2.健康是为了活得愉快,而不是为了活得长久。
3.活得愉快在己,活得长久在天。而且,活得长久本身未必是愉快。
4.活得简单才能活的自由。
5.博大的深刻不避肤浅。走出深刻,这也是一种超脱。
6.对于一颗有接受力的心灵来说,没有一样东西会真正失去。
7.大损失在人生中的教化作用:使人对小损失不再计较。
8.现代人只能从一杯新茶中品味春天的田野。
9.相对于自然,地理不过是细节。相对于生命,历史不过是细节。
10.有时候,最艰难最痛苦的事情是做决定。一旦做出,便只要硬着头皮执行就可以了。
楼主,你的要求太狠了·····

周国平经典语录40句 第2篇

周国平经典语录 一个不曾用自己的脚在路上踩下脚印的人,不会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在这个没有上帝的世界上,谁敢说自己已经贯通一切歧路和绝境,因而不再困惑,也不再需要寻找了?我将永远困惑,也永远寻找。困惑是我的诚实,寻找是我的勇敢。 肖伯纳: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周国平: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我们最熟悉的事物,往往是我们最不了解的。 可以没有爱情,但如果没有对爱情的憧憬,哪里还有青春?可以没有理解,但如果没有对理解的理解的期待,哪里还有创造?可以没有所等的一切,但如果没有等待,哪里还有人生? 人生唯一有把握不会落空的等待是那必然到来的死亡。但是,人们都似乎忘了这一点而等着别的什么,甚至死到临头仍执迷不悟。我对这种情形感到悲哀又感到满意。 在神话时代,神替人解释一切,安排一切。神话衰落,哲学兴起,人要自己来解释和安排一切了,他几乎在踌躇满志的同时发现了自己力不从心。面对动物或动物般生活着的芸芸众生,觉醒的智慧感觉到一种神性的快乐。面对宇宙,它却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不得不承受由神性不足造成的痛苦。人失去了神,自己却并不能成为一个神,或者用爱默生的话说,只是一个破败中的神。 西来者人一再强调,智慧不是知识,不是博学。在博学的人,他所拥有的也只是对于有限和暂时事物的知识,而智慧确是要把握无限和永恒。由于人本身的局限,这个目标永远不可能真正达到。 尽管人的智慧有其局限,爱智慧却并不因此就属于徒劳。智慧的果实似乎是否定性的:理论上——“我知道我一无所知”;实践上——“我需要我一无所需”。然而,达到了这个境界,在谦虚和淡泊的哲人胸中,智慧的痛苦和快乐业已消融为了一种和谐的宁静了。 浩渺宇宙间,任何一个生灵的降生都是偶然的,离去却是必然的;一个生灵与另一个生灵的相遇总是千载一瞬,分别确实万劫不复。说到底,谁和谁不同是这空空世界里的天涯沦落人? 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你已经习惯了和你所爱的人的相处,仿佛日子会这样无限的延续下去。忽然有一天,你心头一惊想,起时光在飞快流逝。正无可挽回的把你、你所爱的人以及你们共同拥有的一切带走。于是,你心中升起一种柔情,想要保护你的爱人免遭时光的劫掠。你还深刻感到,平凡生活中这些最简单的幸福也是多么宝贵,有着稍纵即逝的惊人的美…… 就像使沙漠显得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的一口水井,由于心中藏着永不枯竭的爱的源泉,最荒凉的沙漠也化作了美丽的风景。 一创始人的口吻宣说陈词滥调,以发明家的身份公布道听途说。 如果男人和女人之间不再信任和关心彼此的灵魂,肉体徒然亲近,灵魂终是陌生,他们就真正成了大地上无家可归的孤魂了。如果亚当和夏娃互相不再有真情甚至不再指望真情,他们才是真正被逐出了伊甸园。 许多东西,今当我们没有它们也能对付时,我们才发现它们原来是多么不必要的东西。我们过去一直使用着它们,这并不是因为我们需要它们,而是因为我们拥有它们。 在一个精神遭到空前贬值的时代,倘若一个人仍然坚持做“精神贵族”,以精神的富有而坦然于物质的清贫,我相信他就必定不是为了虚荣,而是真正出于精神上的高贵和诚实。 名人时写下了名著或立下了别的卓越功绩因而青史留名的人,判断的权力在历史;明星则是在公众面前频频露面因而为公众所熟悉的人,判断的权力在公众。 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亚里士多德 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反过来说,不善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周国平经典语录40句 第3篇

作家的使命不是捍卫或推翻某种教义,而是探究存在之谜。
哲学家是一些把生命的意义看得比生命本身更更要的人。
幸福是一种太不确定的东西。
女性比男性更接近自然,更扎根于大地, 有更单纯的、未受污染的本能和感性。女人之爱强的男子只是表面的,且她们所爱的往往是强的男子的弱点。强的男子可能对千百个知其强者的崇拜者无动于衷,却会在一个知道其弱点的女子面前倾倒。

对于一个生命力旺盛的人来说,爱和孤独都是享受。如果说幸福是一个悖论,那么,这个悖论的解决正存在于争取幸福的过程之中。其中有斗争,有苦恼,但只要希望尚存,就有幸福。莫洛亚在《人生五大问题》中说:“若将幸福分析成基本原子时,亦可见它是由斗争与苦恼形成的,唯此斗争与苦恼永远被希望所挽救而已。”

一种形而上学不过是一种信仰,其作用只是用来支持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立场。我宁可直接面对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立场,而不是去追究它背后的形而上学信仰。
爱默生的哲学是一首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的个性解放的赞美诗。“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但在现实中却成了碎片。”他提倡一种创造性的阅读。就是说,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听别人发言是为了使自己能说话;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魂而读书。

人在世上,总要有所依托,否则会空虚无聊。必须有人格上的独立自主。诚然你不能脱离社会和他人生活,但你不能一味攀缘在社会建筑和他人身上。你要自己在生命的土壤中扎根。你要在人生的大海上抛下自己的锚。一个人如果把自己仅仅依附于身外的事物,即使是极其美好的事物,顺利时也许看不出他的内在空虚,缺乏根基,一旦起了风浪,例如社会动乱,事业挫折,亲人亡故,失恋等等,就会一蹶不振乃至精神崩溃。正如爱默生所言;“然而事实是,他自己早已是一只漂流着的破船,后来起的这一阵风不过向他自己暴露出他流浪的状态。”
心灵是一本奇异的帐簿,只有收入,没有支出,人生的一切苦和乐,都化作宝贵的体验收入它的收入栏中。
在嬉笑中完成别人严肃认真地做的事,这是最高的智慧。真理不用板起面孔来增添它的权威。真正思考过人生的人知道生命和理性的限度,他能自嘲,肯宽容,愿意用一个玩笑替受窘的对手解围,给正经的论敌一个教训。

笛卡儿:我思故我在。
耶酥说:“一个人赚得了整个世界,却丧失了自我,又有何益?”

肉体是奇妙的,灵魂更奇妙,更奇妙的是肉体居然能和灵魂结合在一起。
一个无人分享的快乐决非真正的快乐,而一个无人分担的痛苦则是最可怕的痛苦。所谓分享和分担,不必有人在场,但至少要有人知道。

诗人之为诗人,就在于他对时光的流失比一般人更加敏感。回忆是忧伤的,期待是迷惘的,当下的激情混合着狂欢和绝望。
活在时间之外,真正拥有永恒的是孩子和上帝。孩子不在乎时光流逝。在孩子眼中,岁月是无穷无尽的。
人的一生,思绪万千。然而,真正让人想一辈子,有时想得惊心动魄,有时不去想仍然牵肠挂肚,这样的问题并不多。

人生就是一个人的疆界,最要紧的是负起自己的责任,管好这个疆界,而不是越过它无谓地悲叹天地之幽幽。
事实上,在一个热爱人生而又洞察人生的真相的人心中,悲观、执著、超脱三种因素始终都都存在着,没有一种会完全消失,智慧就存在于它们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之中。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种种知识不过是寻求智慧途中的副产品罢了。我们期待于哲学的是智慧。但是,以寻求人生意义为使命的哲学,却教导人们否定人生(叔本华),这不是对于哲学智慧的讽刺吗?
世上一切幸福,皆以感觉为前提。
“死亡的必然性造就了哲学家们的全部坚定性。”哲学的最高高度就是谈论自杀。

自我意识的成熟意味着理性的成熟。因为个体的有限,所以憧憬无限的本体。当人既意识到自我,又意识到绝对之时,生命的苦恼就开始折磨他了,他开始寻求智慧,即寻求把自我与绝对、小我与大我结合起来的途径了。他要参透他所从来的混沌,回到混沌中去,但是又不丧失自我。这是人的二律背反处境。
酒神精神成为贯穿尼采一生全部哲学创作的主旋律。如果说酒神精神的出发点是肯定生命连同它所包含的苦恼,那么,其归宿点便是以创造的欢欣来战胜生命的苦恼。他说:“创造是痛苦的大救济和生命的慰藉。但是要做一个创造者,痛苦和许多变故又是不可缺少的。唯一的幸福在于创造。”
尼采说:“文化和国家是敌对的,文化国家纯属现代观念。两者互相分离,靠牺牲对方而生长。一切伟大的文化时代都是政治颓败的时代:在文化意义上伟大的事物都是非政治的,甚至是反政治的。”
凡是突出政治的时代和民族,人性必遭扭曲,社会进步的趋势是非政治化。
尼采:艺术是生命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

青春未必全是甜吻和鲜花。有这样一些敏感的心灵,对于它们,青春意味着平生第一次精神危机,以为着某种幻灭和觉醒。
伟大的幸福是与巨大的痛苦相对抗所产生的崇高感。天才都是一些对于生命的苦恼有着深切感受的人,这是一种形而上的苦恼,最独特的自我对于绝对抱着最热烈的憧憬,没有比这种渴望更折磨人的了。也正是这种渴望驱使着天才从事创造,在创造中品尝到了自我与绝对相融合的欢欣。这似乎是一种补偿。
既然个人的生命迟早要失去,你就不要把它看得太重要。你要站在你自己的生命之上,高屋建瓴地俯视,把它当作你的一次艺术创造试验,这样你反而能真正地体验它,享受它,尽你所能使它过得有意义。生命的伟大不在于活得长久,而在于活得有气魄。战胜生命苦恼的途径既不是宗教的解脱,也不是长寿的诀窍,而是文化和艺术的创造。通过文化价值的创造,人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意义世界,这个世界仅仅用自然界的眼光来看才是虚幻的,用人的眼光来看,它是完全真实的,惟有生活在其中,人才觉得自己是人。人的精神是光,文化是精神的光照在人的生命上呈现的绚丽色彩。

女性的智慧是一种尘世的现实的智慧,爱和母性是女性最深邃的本能。
美感在本质上的确是一种孩子的感觉。孩子的感觉,一是淳朴而不雕琢,二是新鲜而不因袭。
神和兽大约都不会无聊,只有夹在中间的人才会无聊。
一切事物的意义必须从高于它的事物那里求得,生命也是如此。
想象力的落脚点是目的。
人分两种,一种人有往事,另一种人没有往事。有往事的人爱生命,对时光流逝无比痛惜,因而怀着一种特别的爱意,把自己所经历的一切珍藏在心灵的谷仓里。没有往事的人对时光流逝毫不在乎,这种麻木使他轻慢万物,凡经历的一切都如过眼烟云,随风飘散,什么也留不下。
——周国平 《守望的距离》

周国平经典语录40句 第4篇

1. 我将永远困惑,也永远寻找.困惑是我的诚实,寻找是我的勇敢.
2.关于沉默:还有比一切语言更伟大的真理,沉默把它们留给了自己. 
一切高贵的情感都羞于表白,一切深刻的体验都拙于言辞.
3.关于死亡:死是最令人同情的,因为物伤其类:自己也会死.
死又是最不令人同情的,因为殊途同归:自己也得死.
4.关于爱:爱的价值在于它自身,而不在于它的结果.结果可能不幸,可能幸福,但永远不会最不幸和最幸福.在爱的过程中间,才会有“最”的体验和想象.
5.关于爱与孤独:孤独是人的宿命,它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世界上一个旋生旋灭的偶然存在,从无中来,又要回到无中去,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够改变我们的这个命运.
是的,甚至连爱也不能.凡是领悟人生这样一种根本性孤独的人,便已经站到了一切人间欢爱的上方,爱得最热烈时也不会做爱的奴隶.
2. 一切最高的奖励和惩罚都不是外加的,而是行为者本身给行为者造成的精神后果。
高尚是对高尚者的最高奖励,卑劣是对卑劣者的最大惩罚.

天性健康者容易彼此理解;天生病态者之间往往互相隔膜.

在自由竞争状态,自然选择淘汰了劣者;在专制状态,人工选择淘汰了优者.惟有平庸者永远幸免,有最耐久的生命力.

种种强烈的情绪,愤怒或痛苦的姿态,如果没有观众在场,其中有多少能坚持下去.

智慧无国籍.全人类共同创造了各民族历史上的优秀文化遗产.
优秀灵魂的自爱其实源于对人类精神的泛爱.

“邦无道”时,能逃就逃,逃不了则少说话为好,会装傻则更妙.

适世是出世者的入世法。怀着大化的超脱心境享受人生。(凡间仙、世间佛)

如何花钱比如何挣钱更能见出一个人的品位高下。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万有皆逝,惟有精神永存。

信仰是对人生根本目标的确信。

未经失恋的人不懂爱情,未经失意的人不懂人生。

好读书和好色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不求甚解。天才不走运会成为庸才,庸才再走运也成不了天才。

两性之间,只隔着一张纸。这张纸是透明的,在纸的两边,彼此高深莫测。但是,这张纸又是一捅就破,一旦捅破,彼此之间就再也没有秘密了

你占有一个女人的肉体乃是一种无礼,以后你不再去占有却是更可怕的无礼。前者只侵犯了她的羞耻心,后者却侵犯了她的自尊心。  

男人通过征服世界而征服女人,女人通过征服男人而征服世界。

人人都知道死是必然的,它是一个我们一出生就通报要来访的客人,现正日夜兼程,一步步靠近我们。可是,当它敲响我们的门时,我们却感到突然,怪它是最唐突的不速之客。

正像恋爱者夸大自己的幸福一样,失恋这总是夸大自己的痛苦.在失恋的痛苦中,自尊心的受挫占了很大比重.

她读着凡高的传记,泪眼汹涌,心想:”如果我在那个时代出生,我一定要嫁给凡高.”

在凡高活着时,一定也有姑娘想象自己嫁给更早时代的天才,并且被这个念头感动的掉泪.而与此同时,凡高依然找不到一个愿意嫁给他的姑娘.

秀才遇见秀才,可以说理.兵遇见兵,不妨比武.秀才遇见兵的尴尬在于,兵决不跟秀才说理,秀才却不得不跟兵比武.

他们很狂,个个都是天下第一,我能说出的狂言只有一句:”我是天下第一不狂的人.”

想到偷了我的自行车的那个人正骑着我的自行车转悠,偷了我的钱包的那个人正从我的钱包里拿钱花,有时我会感觉到我与这些小偷之间有一种亲密的联系.

世纪已临近黄昏,路上的流浪儿多了,我听见他们在焦灼的发问:物质的世纪,何处是精神的家园?我笑答:既然世界上还有如许关注精神命运的心灵,精神何尝无家可归.

恋爱时闭着的眼睛,结婚使它睁开了,恋爱时披着的服饰,结婚把它脱掉了.他和她惊讶了:”原来你是这样的?”接着气愤了”原来你是这样的!”而事实上的他和她,诚然比从前想象的差些,却要比现在发现的好些.

“假如把你放到火星上去,只有你一个人,永远不能再回地球接触人类,同时让你长生不老,那时你做什么?”

爱情其实是很卑谦的。爱是一种奉献的激情,爱一个人,就是会遏制不住的想要问她做些什么,想使她快乐,而且是绝对不求回报的。爱者的快乐就在这奉献之中,在他所创造的被爱者的快乐之中。

谁的经历不是平凡而又平凡?内心经历的不同才在人与人之间铺设了巨大的鸿沟。

爱情的发生需要适宜的情境。彼此太熟悉,太了解,没有了神秘感,就不易发生爱情。当然,彼此过于陌生和隔膜,也不能发生爱情。爱情的发生,在有所接触又不太稔熟之间,既有神秘感,又有亲切感,既能给想象力留出充分余地,又能使吸引力发挥到最满意的程度。

爱一个人,就是心疼一个人。爱得深了,潜在的父性或母性必然会参加进来。只是迷恋,并不心疼,这样的爱还只停留在感官上,没有深入到心窝里,往往不能持久。

不要以成败论人生,也不要以成败论爱情。现实中的爱情多半是失败的,不是败于难成眷属的无奈,就是败于终成眷屈的厌倦。然而,无奈留下了永久的怀恋,厌倦激起了常新的追求,这又未尝不是爱情本身的成功。

周国平经典语录40句 第5篇

周国平名言:

爱是苛求的,因为苛求而短暂。友谊是宽容的,因为宽容而长久。 类别:爱情

爱是苛求的,因为苛求而短暂。友谊是宽容的,因为宽容而长久。 类别:友谊

真正打动人的感情总是朴实无华的,它不出声,不张扬,埋得很深。 类别:爱情

人生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是返璞归真的平凡。 类别:人生

周国平经典哲理语句

能被失败阻止的追求是一种软弱的追求,它暴露了力量的有限。能被成功阻止的追求是一种浅薄的追求,它证明了目标的有限。

圣徒是激进的理想主义者,智者是温和的理想主义者。

诚然,抱着过时的信仰不放,或者无信仰而装作有信仰,都是可悲可笑的,不妨调而侃之,哈哈一笑。可是,当我看见有人把无信仰当作一种光荣来炫耀时,我再也笑不出来了。

昆德拉:“明天当自然从地球上消失的时候,谁会发现呢?……末日并不是世界末日的爆炸,也许没有什么比末日更为平静的了。”我知道他绝非危言耸听,因为和自然一起消失的还有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整个心灵生活。上帝之死不足以造成末日,真正的世界末日是在人不图自救、不复寻求生命意义的那一天到来的。

活着的往事——这是灵魂之所以具有孕育力和创造力的秘密所在。

圣埃克絮佩里创作的童话中的小王子说得好:“使沙漠显得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一口水井。”

未完成让很多东西看起来很伟大很完美。包括文学作品,也有婚姻爱情。很多东西如果停止了追,就失去了意义,魅力也随之而去。

不要试图求得别人的理解也不要试图去完全了解别人,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有失尊重的。在我看来,后者倒像是把对方当成了研究对象。所以倒不如在保持一定距离的同时给予对他人的信任,岂不落的双方都轻松?

未完成是人生的常态,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当然,如果一个人在未完成的心态中和死亡照面,他又会感到突兀和委屈,乃至于死不瞑目。但是,只要我们认识到人生中的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无论死亡何时到来,人生永远未完成,那么,我们就会在生命的任何阶段上与死亡达成和解,在积极进去的同时也保持着超脱的心境。

死神喜欢蹑行,当我们听见它的脚步声时,我们甚至来不及停住唇上的生命之歌,就和它打了照面。

沉默是绝望者最后的尊严。沉默是复仇者最高的轻蔑。

……又问他(苏格拉底)葬礼如何举行,他笑到:“如果你们能够抓住我,愿意怎么埋葬就怎么埋葬吧。”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我们也许可以称这种晕眩为一种虚弱的自我迷醉。一个人自觉软弱时,决定宁可屈从而不再坚挺,就是被这种软弱醉倒了,甚至会希望变得更加软弱,希望在大庭广众中倒下,希望倒下去,再倒下去。

亚里士多德说:“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

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在交往中,人面对的是部分的人群,而在独处时,人面对的是整体和万物之源。

殊不知在人类历史上,以救主自居的世界征服者们造成的苦难远远超过普通的歹徒。

我甚至相信,人最接近上帝的时刻不是在上帝向人显示奇迹的时候,而是在人认识到世上并无奇迹却仍然对世界的美丽感到惊奇的时候。

我们为什么会渴望爱?我们心中为什么会有爱?我的回答是:因为我们都是孤儿。

韩愈把毁谤的根源归结为懒惰和嫉妒。

有两种自卑。一种是面对上帝的自卑,这种人心怀对于无限的敬畏和谦卑之情,深知人类一切成就的局限,在任何情况下不会忘乎所以,不会狂妄。另一种是面对他人的自卑,这种人很在乎在才智、能力、事功或任何他所看重的方面同别人比较,崇拜强者,相应地也就藐视弱者,因此自卑很容易转变为自大。

苏格拉底在法庭申辩时所说的“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一语,在我看来是道出了哲学的根本使命,这就是探索人生的意义,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爱智慧甚于爱一切,包括甚于爱生命。

苏格拉底的结束语是:“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哲学家的幽默和达观跃然眼前。莫洛亚引哲学家桑塔耶那的话说:“爱情的十分之九是由爱人自己造成的,十分之一才靠那被爱的对象。”

对于一个生命力旺盛的人,爱和孤独都是享受。莫洛亚这本书的结尾句是说得很精彩的:“若将幸福分析成基本原子时,亦可见它是由斗争与苦恼形成的,唯此斗争与苦恼永远被希望所挽救而已。”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的天性中都蕴藏着大自然赋予的创造力。把这个观点运用到读书上,爱默生提倡一种“创造性的阅读”。这就是: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记当作注解;听别人发言是为了使自己能说话;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

几乎一切创造欲强烈的思想家都对书记怀着本能的警惕。蒙田谈到“文殛”,即因读书过多而被文字之斧砍伤,丧失了创造力。叔本华把读书太滥譬作将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爱默生也说:“我宁愿从来没有看见过一本书,而不愿意被它的吸力扭曲过来,把我完全拉到我的轨道外面,使我成为一颗卫星,而不是一个宇宙。”

一个愚钝的人,再智慧的朋友对他也是毫无用处的,他坐在一群才华横溢的朋友中间,不过是一具木偶,一个讽刺,一种折磨。

每人都是一个神,然后才有奥林匹斯神界的欢聚。

爱默生说的漂亮:“当一个人能够直接阅读上帝的时候,那时间太宝贵了,不能够浪费在别人阅读后的抄本上。”

有两种自信:;一种是立志上的狂妄自大,永远自以为是,自我表现感觉好极了。

半人半神走了,神就来了。

人类精神的逆反形式:大智若愚、大善若恶、大悲若喜、大信若疑、大严肃若轻浮。

丑角也许比英雄更知人生的辛酸。

正经不是严肃,就像教条不是真理一样。

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但仔细玩味,发现这话的立足点仍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如果把立足点移到创造上,以审美的眼光看人生,我们岂不可以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灵性是心灵的理解力。有灵性的女人天生慧质,善解人意,善悟事物的真谛。她极其单纯,在单纯中却有一种惊人的深刻。

寄旅和漫游深化了我们对人生的体悟:我们无家可归,但我们有永恒的归宿。

艺术境界和魔术境界都近乎游戏。区别仅在于,在艺术境界,人像孩子一样忘情于游戏,现实融为一体。在魔术境界,两者的界限是分明的,就像童心不灭而又饱经沧桑的成年人一边兴致勃勃地玩着游戏,一边不无悲哀地想,游戏只是游戏而已。

诚然,和历史、宇宙相比,一个人的生命似乎等于零。但是,雪莱说得好:“同人生相比,帝国兴衰、王朝更迭又算得了什么!”

刘庸的这些话是否值得你深思

1、每个人有他自己的生活态度,即使是看起来不明显的影响,都有可能造成无乐弥补的伤害。

2、什么幸福是永恒的呢?生与死常在一线之间,有与无没人能保险。只是生长在幸福中的人,常不知道世间会有不幸这件事,直到有一天他真正的失去。当我们在一起时愈不相惜、相守,分手之后就愈会遗憾思念!

3、一个人如果二十岁时不美丽、三十岁时不健壮、四十岁时不富有、五十岁时不聪明,就永远失去了这些!

4、年轻人,“无心”往往就是一种错误!

5、父母不能帮你走未来的路!

6、人可以多情,但不能滥情;可以交很多朋友,但不能**朋友。

7、痛苦的打击,难道能吧许多已经淡化的东西,再染上一层深重的色彩吗?

8、有时候你需要的不是聪明,而是那甘愿重新来过的傻劲!

9、不能客服自己天生的弱点,如何战胜别人。

10、添花的毕竟要比送炭的多。

11、最困苦的时候,没有时间去流泪;最危机的情况,没有时间去迟疑。

12、不是被爱得愈多的人,愈懂得回报爱,反而是爱的愈多的人,愈会加深地去爱!

13、这世界美好的东西真的太多了,你要学会衡量和取舍!

14、真正“识人”的人必定是抛弃表面,观察到内里。

15、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力。

16、顶天立地,谁要靠药来撑着?清明澄澈,谁会被败类欺骗?

17、一个成熟的人,必定是能从头到尾负责的人。

18、人是为活而生,不是为死而生。

19、人就这么一辈子。

20、得人难,失人易。

21、哭走的,是心情;看新的,是生活。日子总要过下去,对不对?

22、谁心里的最爱会是唯一的最爱。

23、怎么说不去想,不去想,在我们的心地,那个小小的角落,还是可能藏着“他”的影子。让我们看到每个与“他”相关、相似的人与物,就怦然一惊,可能我们总是以为,我们会找到一个自己很爱很爱的人。

24、人生观是我们的第二个灵魂,当第一个灵魂跌倒时,第二个灵魂还可以把我们扶起来。——刘墉

25、人就因为不知足,就因为要追求超越,所以会好上加好,精益求精,就因为有内在那股自制的力量,所以能在想吃的时候不吃,想睡的时候不睡,想玩的时候不玩,人不是跟别人战斗,是在跟自己战斗,就算没有外面的敌人,人也应该在心里以自己的惰性为敌,不信自己办不到。——刘墉

周国平经典语录40句 第6篇

我甚至相信,人最接近上帝的时刻不是在上帝向人显示奇迹的时候,而是在人认识到世上并无奇迹却仍然对世界的美丽感到惊奇的时候。 我们为什么会渴望爱?我们心中为什么会有爱?我的回答是:因为我们都是孤儿。 韩愈把毁谤的根源归结为懒惰和嫉妒。 有两种自卑。一种是面对上帝的自卑,这种人心怀对于无限的敬畏和谦卑之情,深知人类一切成就的局限,在任何情况下不会忘乎所以,不会狂妄。另一种是面对他人的自卑,这种人很在乎在才智、能力、事功或任何他所看重的方面同别人比较,崇拜强者,相应地也就藐视弱者,因此自卑很容易转变为自大。 活着的往事——这是灵魂之所以具有孕育力和创造力的秘密所在。 不要试图求得别人的理解也不要试图去完全了解别人,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有失尊重的。在我看来,后者倒像是把对方当成了研究对象。所以倒不如在保持一定距离的同时给予对他人的信任,岂不落的双方都轻松? 死神喜欢蹑行,当我们听见它的脚步声时,我们甚至来不及停住唇上的生命之歌,就和它打了照面。 沉默是绝望者最后的尊严。沉默是复仇者最高的轻蔑。(这个我最喜欢)

周国平经典语录40句 第7篇

1、我不奢望有哪一种哲学可以让我免与痛苦,我唯愿有一种哲学能使我不至于毁于痛苦。   2、灵魂只能独行   3、人生于尘土,而归于尘土,乃一悲剧耳!   不过,假如你真正理解生活在于欣赏苦与乐本身的过程,那也不是什么悲剧了, 相反惟有快乐!    4、 幸福的岁月是那失去的岁月    5、 在一个安静的位置上,去看世界的热闹,去看热闹背后的无限广袤的世界,这也许是最适合 我的性情的一种活法吧。    6、文字是感觉的保险柜,岁月流逝,当心灵的衰老使你不能时常产生新鲜的感觉,头脑的衰老使你遗忘了曾经有过的新鲜感觉时,不必悲哀,打开你的保险柜,你会发现毕竟还是相当富有的,勤于为自己写作的人晚年不会太凄凉,因为你的文字----也就是那个不会衰老的你-----陪伴着你,他比任何伴护更善解人意,更忠实可靠."   7、 一切高贵的情感都羞于表达  一切深刻的体验都拙于言辞    8、 凡是真正爱书的人,想必都领略过那种澄明的心境。夜深人静,独坐灯下,摊开一册喜欢的书,渐觉尘嚣远遁,杂念皆消,忘却了自己也获得了自己。   9、“人生中不可挽回的事太多。既然活着,还得朝前走。经历过巨大苦难的人有权利证明,创造幸福和承受苦难属于同一种能力。”《妞妞》  10、有两种自信:一种是人格上的独立自主,藐视世俗的舆论和功利;一种是理智上的狂妄自大 ,永远自以为是,自我感觉好极了。我赞赏前一种自信,对后一种自信则总是报以几分不信 任。  --<自选集>    11、万物归一,一归何处?    12、 在黑暗中并肩行走!  

能被失败阻止的追求是一种软弱的追求,它暴露了力量的有限。能被成功阻止的追求是一种浅薄的追求,它证明了目标的有限。

   圣徒是激进的理想主义者,智者是温和的理想主义者。

   未完成让很多东西看起来很伟大很完美。包括文学作品,也有婚姻爱情。很多东西如果停止了追,就失去了意义,魅力也随之而去。

   不要试图求得别人的理解也不要试图去完全了解别人,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有失尊重的。在我看来,后者倒像是把对方当成了研究对象。所以倒不如在保持一定距离的同时给予对他人的信任,岂不落的双方都轻松?

   未完成是人生的常态,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当然,如果一个人在未完成的心态中和死亡照面,他又会感到突兀和委屈,乃至于死不瞑目。但是,只要我们认识到人生中的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无论死亡何时到来,人生永远未完成,那么,我们就会在生命的任何阶段上与死亡达成和解,在积极进去的同时也保持着超脱的心境。

   沉默是绝望者最后的尊严。沉默是复仇者最高的轻蔑。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我们也许可以称这种晕眩为一种虚弱的自我迷醉。一个人自觉软弱时,决定宁可屈从而不再坚挺,就是被这种软弱醉倒了,甚至会希望变得更加软弱,希望在大庭广众中倒下,希望倒下去,再倒下去。

   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在交往中,人面对的是部分的人群,而在独处时,人面对的是整体和万物之源。

   我甚至相信,人最接近上帝的时刻不是在上帝向人显示奇迹的时候,而是在人认识到世上并无奇迹却仍然对世界的美丽感到惊奇的时候。

   有两种自卑。一种是面对上帝的自卑,这种人心怀对于无限的敬畏和谦卑之情,深知人类一切成就的局限,在任何情况下不会忘乎所以,不会狂妄。另一种是面对他人的自卑,这种人很在乎在才智、能力、事功或任何他所看重的方面同别人比较,崇拜强者,相应地也就藐视弱者,因此自卑很容易转变为自大。 

周国平经典语录40句 第8篇

在一个热爱人生而又洞察人生真相的人心中,悲观、执着、超脱三种因素始终都存在着,没有一种会完全消失,智慧就存在于它们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之中。 我不相信世上有一劳永逸彻悟人生的“无上觉者”,如果有,他也业已涅磐成佛,不再属于这个活人的世界了。 ——摘自周国平 《悲观.执着.超脱》 生命感悟篇——安静的位置 有两种哲学家。一种人把哲学当做他的职业,即谋生的手段。另一种人把哲学当做他的生命甚至是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 写作情怀篇——另一种存在 文字的确不能替我们留住生活中最好的东西, 它又不愿退而去记叙其次好的东西, 于是便奋力创造出另一种最好的东西,这就有了文学。 还有很多 这个网站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