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万山寄张五》孟浩然唐诗鉴赏 (孟浩然最有名的十首诗)
《秋登万山寄张五》孟浩然唐诗鉴赏 第1篇
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
《秋登万山寄张五》孟浩然唐诗鉴赏 第2篇
三四两句进入题意,“相望”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由思念而“登万山”远望,望而不见友人,但见北雁南飞。诗人的心啊,似乎也随鸿雁飞去,消逝在遥远的天际。这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色却使人逸兴勃发。
用以引起下文情感的进一步的抒发!
《秋登万山寄张五》孟浩然唐诗鉴赏 第3篇
ABCD
《秋登万山寄张五》孟浩然唐诗鉴赏 第4篇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秋登万山寄张五》孟浩然唐诗鉴赏 第5篇
《秋登兰山寄张五》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此诗围绕清秋季节登高来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先写为望友人而登高,故“心随雁飞灭”。因薄暮时思念之“愁”和清秋之“兴”无法排遣,更因登高而望,只见“归村人”,而不见友人踪影,所以要相邀重阳节携酒登高而醉。全诗用极洗练严谨的语言,描绘了登高所见的清秋薄暮景色,其中“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二句历来脍炙人口。
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秋登万山寄张五》孟浩然唐诗鉴赏 第6篇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张五名叫子容,隐居于襄阳岘山南约两百里的白鹤山。孟浩然园庐在岘山附近,因登岘山对面的万山以望张五,并写诗寄意。全诗情随景生,而景又烘托情,两者紧密联系,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浑为一体。情飘选而真挚,景清淡而优美,为孟的代表作之一。
《秋登万山寄张五》孟浩然唐诗鉴赏 第7篇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秋登万山寄张五》孟浩然唐诗鉴赏 第8篇
(1) 天边树若荠, 江畔洲如月。 时见归村人, 平沙渡头歇。 (2) 灭、愁 懈怠、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