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漫成一首》全诗赏析与翻译 (杜甫《独坐》原文赏析)
杜甫《漫成一首》全诗赏析与翻译 第1篇
江中的月影距离船上的人只有几尺远,江水清澈极了,舟中樯竿上挂着照夜的防风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而柔和,时间已近三更,多静谧的夜呀,月照沙岸如雪,沙头景物隐略可辨,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它们睡得那样安恬,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响,转向船尾一看,那里波光粼粼,刚刚有一条大从那儿跃出水面。
杜甫《漫成一首》全诗赏析与翻译 第2篇
漫成一首(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诗人选取抄了“江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月近人、风灯照夜、沙头宿鹭、船尾跳鱼的恬静优美的画面,创设了安谧、和平的意境,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zhidao
杜甫《漫成一首》全诗赏析与翻译 第3篇
赏析:
《漫成一首》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所作,诗写夜泊之景。诗人以景抒情,全诗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
此诗作于766年诗人漂泊巴蜀时期,描写的是夜泊之景。诗人写月夜,不从空中之月写起,而写水中月影(江月),抓住了江夜的特色。去人只数尺是说水中月影离诗人很近,这从侧面表现了江水的清澈透明。诗一开篇便给我们描画了一幅碧波荡漾、月影摇曳、江天一色的夜景图,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次句写风灯。诗人乘坐的小船上挂着灯笼,灯笼随着江风飘来荡去,发出朦胧而柔和的光。这两句看似在写夜景,实际上在写一个孤独的未眠人诗人自己。描写了江月和风灯之后,诗人开始描写江岸之景。在月光的照耀下,岸边的景物依稀可辨:白鹭蜷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地栖息在沙滩上,看上去是那样安恬。这一描写,既突出了夜的静谧,又表现出生命的活力,使夜显得不那么死寂。这平和、寂静而又洋溢着生之气息的夜景,唯有饱经丧乱的诗人才能感受到它的美好。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这与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是一脉相通的。
看着沙头宿鹭,诗人不禁赞美起夜的静之美来。就在这时,忽然从船尾传来拨剌的一声,使凝神静思的诗人受惊,他向声音发出的地方看去,只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跃起一条大鱼,在夜空中画了一条若隐若现的弧线后,又潜入水中。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江夜的静,而末句却以鱼跃之声打破了这种静谧,颇有以动破静、愈显其静的意味,与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处。宿鹭和跳鱼,这一静一动之景,相反相生,互相映衬,显得逼真而又传神,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体物之功。
杜甫《漫成一首》全诗赏析与翻译 第4篇
1 以动来衬静,并表现湖面的平静。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都在一个“静”字,末句却写动、写声,似乎破了静谧之境,然而给读者的实际感受恰好相反,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这是陪衬的手法, 2表现啦风的温和人,体现了使人渴望美好,平静安宁的生活。
希望采纳
杜甫《漫成一首》全诗赏析与翻译 第5篇
小题1:动静结合。诗人对景物进行了生动的描写,白鹭蜷曲着身子,恬静地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发出拨剌的声音,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小题2:平静、安宁生活。
小题1:
试题分析: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它们睡得那样安恬,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响,那里波光粼粼,显然刚刚有一条大鱼从那儿跃出水面。诗句的前半句写到了夜的“静”美,而后句则是“动”,所以这一句采用的动静结合的写法。
小题2:
试题分析: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 四景,四景组成了一个统一和谐的意境。第四句“以动写静”写出一种平静、安宁,因此本诗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杜甫《漫成一首》全诗赏析与翻译 第6篇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 前两句诗人从“江月”写到“风灯”,从舟外写到舟内,由远及近。然后再写到江岸,又是由近移远。由于月照沙岸如雪,沙头景物隐略可辨,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它们睡得那样安恬,与环境极为和谐;同时又表现出宁静的景物中有生命的呼吸。这和平境界的可爱,惟有饱经丧乱的不眠人才能充分体会。诗句中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这与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是一脉相通的。诗人对着“沙头宿鹭”,不禁衷心赞美夜的“静”美。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响,使凝神睇视着的诗人猛地惊醒,他转向船尾,那里波光粼粼,显然刚刚有一条大鱼从那儿跃出水面。 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都在一个“静”字,末句却写动、写声,似乎破了静谧之境,然而给读者的实际感受恰好相反,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这是陪衬的手法,适当把对立因素渗入统一的基调,可以强化总的基调。这是诗、画、音乐都常采用的手法。诗的末两句分写鱼、鸟,一动一静,相反相成,抓住了江上月夜最有特点同时又最富于诗意的情景,写得逼真、亲切而又传神,可见诗人体物之工。
杜甫《漫成一首》全诗赏析与翻译 第7篇
1 说明江面无风,江水平静。
2 前三句写静,后一句写动。以静衬动,以动写静,通过动与静的对比,愈发衬托出夜的寂静。
杜甫《漫成一首》全诗赏析与翻译 第8篇
展开全部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
在绝句体中,有一种“一句一绝”的格调。即每句写一景,多用两联骈偶,句子之间似无关联。它最初起源于晋代《四时咏》(“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唐代作者已不多,唯杜甫最喜运用这种体格。大约是因为他太精于诗律,运用这种绝体,可以因难见巧吧。他最脍炙人口的绝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糁径杨花铺白毡”、“迟日江山丽”等,也都是用这种体格。这些诗的优点不只在于写景生动,律对精切,而尤其在于能形成一个统一完美的意境,句与句彼此照应,融为一幅完整图画。
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写的,诗写夜泊之景。写一个月夜,诗人不从天上月写起,却写水中月影(“江月”),一开始就抓住江上夜景的特色。“去人只数尺”是说月影靠船秀近,“江清月近人”,它同时写出江水之清明。江中月影近人,画出了“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江间月夜美景,境界是宁静安谧的。第二句写舟中樯竿上挂着照夜的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而柔和。桅灯当有纸罩避风,故曰风灯。其时江间并没有风,否则江水不会那样宁静,月影也不会那样清晰可接了。一二句似乎都是写景,但读者能够真切感到一个未眠人的存在(第一句已点出“人”字),这就是诗人自己。从“江月”写到“风灯”,从舟外写到舟内,由远及近。然后再写到江岸,又是由近移远。由于月照沙岸如雪,沙头景物隐略可辨,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它们睡得那样安恬,与环境极为和谐;同时又表现出宁静的景物中有生命的呼吸。这和平境界的可爱,惟有饱经丧乱的不眠人才能充分体会。诗句中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这与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是一脉相通的。诗人对着“沙头宿鹭”,不禁衷心赞美夜的“静”美。由于他与自然万类息息相通,这“静”与“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的寂静幽独该有多少不同。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响,使凝神睇视着的诗人猛地惊醒,他转向船尾,那里波光粼粼,显然刚刚有一条大鱼从那儿跃出水面。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都在一个“静”字,末句却写动、写声,似乎破了静谧之境,然而给读者的实际感受恰好相反,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这是陪衬的手法,适当把对立因素渗入统一的基调,可以强化总的基调。这是诗、画、音乐都常采用的手法。诗的末两句分写鱼、鸟,一动一静,相反相成,抓住了江上月夜最有特点同时又最富于诗意的情景,写得逼真、亲切而又传神,可见诗人体物之工。
此诗乍看上去,四句分写月、灯、鸟、鱼,各成一景,不相联属,确是“一句一绝”。然而,诗人通过远近推移、动静相成的手法,使舟内舟外、江间陆上、物与物、情与景之间相互关联,浑融一体,读之如身历其境,由境会意。因而决不是什么“断锦裂缯”(胡应麟)。“老去诗篇浑漫与”,从诗题“漫成”可知是诗人一时得心应手之作,这种工致而天然的境界不是徒事雕章琢句者能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