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海经 其十赏析 (读山海经其十原文及译文)
读山海经 其十赏析 第1篇
读山海经① 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②,绕屋树扶疏③。 众鸟欣有托④,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⑤,频回故人车⑥。 欢然酌春酒⑦,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⑧。 泛览周王传⑨,流观山海图⑩。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注释] ①这组诗共十三首,这是第一首。山海经:一部记载古代神话传说、史地文献、原始风俗的书。 ②孟夏:初夏。农历四月。 ③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 ④欣有托:高兴找到可以依托的地方。 ⑤深辙:轧有很深车辙的大路。 ⑥频回故人车:经常让熟人的车调头回去。 ⑦欢然:高兴的样子。 ⑧与之俱:和它一起吹来。 ⑨泛览:浏览。周王传:即《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西游的书。 ⑩流观:浏览。山海图:带插图的《山海经》。 ⑾俯仰:在低头抬头之间。终宇宙:遍及世界。 [解说] 这首诗写陶渊明好读书的种种乐趣:“孟夏”两句,宜读书的季节初夏气候宜人;“众鸟”两句,宜读书的居所有一个小屋;“既耕”两句,宜读书的时机农忙已过;“穷巷”两句,宜读书的环境没人打搅;“欢然”两句,宜读书的景色有和风细雨相陪。最后以“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总写一笔读书的乐趣。陶渊明真算得上会读书、善读书的人. ◇古诗大意精卫口含小小的木块,将要填平深深的大海。刑天失败仍挥舞盾斧,刚毅的精神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徒然胸怀昔日的雄心,美好的时刻怎可期待!
读山海经 其十赏析 第2篇
这首诗热情歌颂了衔木石填海的精卫和敢与天帝争神的刑天,赞扬它们宁死不屈、抗争不息的精神,惋惜它们空有过去的壮志雄心,却等不到实现理想的“良辰”。全诗体现了对反抗精神和勇敢坚韧品格的赞颂,并借此抒发了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读山海经 其十赏析 第3篇
读山海经》是陶渊明隐居时所写13首组诗的第一首。诗的前6句向人们描述:初夏之际,草木茂盛,鸟托身丛林而自有其乐,诗人寓居在绿树环绕的草庐,也自寻其趣,耕作之余悠闲地读起书来。情调显得是那样的安雅清闲,自然平和,体现出世间万物、包括诗人自身各得其所之妙。 接下来描写读书处所的环境。诗人居住在幽深僻远的村巷,与外界不相往来,即使是前来探访的老朋友,也只好驾车掉转而去。他独自高兴地酌酒而饮,采摘园中的蔬菜而食。没有了人世间的喧闹和干扰,是多么的自在与自得啊!初夏的阵阵和风伴着一场小雨从东而至,更使诗人享受到自然的清新与惬意。 诗的最后4句概述读书活动,抒发读书所感。诗人在如此清幽绝俗的草庐之中,一边泛读“周王传”,一边流览《山海经图》。“周王传”即《穆天子传》,记叙周穆王驾八骏游四海的神话故事;《山海经图》是依据《山海经》中的传说绘制的图。从这里的“泛览”、“流观”的读书方式可以看出,陶渊明并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只是把读书作为隐居的一种乐趣,一种精神寄托。所以诗人最后说,在低首抬头读书的顷刻之间,就能凭借着两本书纵览宇宙的种种奥妙,这难道还不快乐吗?难道还有比这更快乐的吗?
读山海经 其十赏析 第4篇
诗人对抗争勇气的赞扬
读山海经 其十赏析 第5篇
读山海经(其十)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走独善其身之路,而终不忘兼济天下之志,是陶渊明乃至许多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苦闷的根源。陶渊明写读《山海经》时,距刘裕杀晋恭帝不久,拈出精卫、刑天的复仇,或许是“借神仙荒怪之论,以发其悲愤不平之慨”(刘熙载《艺概》)。 《山海经》上说:炎帝幼女女娃,溺死东海,化成精卫鸟,衔木填海以报冤仇;刑天是与天帝争神的兽,被天帝砍去头颅后,“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挥盾斧而战。陶渊明从他们身上发现了共同的复仇之志,激情难抑,写下了这曲英雄壮歌。开篇四句,选取两个动态的特写镜头,生动地反映了精卫、刑天的复仇精神,境界阔大,基调高昂壮烈。而陶渊明的金刚怒目之态,也历历在目。诗中的小鸟、微木与大海,刑天与天帝并列,构成复仇的猛志与罪恶的势力的对比,寄寓着诗人无限痛惜之情。陶渊明“忧道”终生,却难以施展抱负,细细体会,诗句中正融汇了诗人复杂而痛苦的人生体验。 陶渊明终穷是不屈的。“同物”承前猛志而加深,由壮烈的行动写到豪放的心理。“同物既无虑”实写现实,言变鸟、断首之后,已同于万物,勇猛战斗自无须忧虑。“化去不复悔”推进一层,虚写假想:战斗着的精卫、刑天纵然再次死去,也毫不后悔!虚实相生,把精卫、刑天死而不已的复仇精神推到顶点。 如弦张过度,猛然崩断,“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的深沉感叹,使勇猛的呐喊突转为苍凉的悲鸣,显示了陶渊明对黑暗现实令人颤栗的清醒。这是自然的引发,也是自我心境的写照。陶渊明追索理想的道路与精卫、刑天是不同的,他与黑暗政治决裂,归田以求抱朴守真;年近老境,而万事蹉跎,怎能不忧愤苦闷!这使他仰慕精卫、刑天这样切近现实的战斗者,但精卫、刑天也没有实现壮志的良机,结果是劳而无功,所以让诗人痛心疾首。 “精卫”一诗把大江东去的气势与深沉惋叹交织在一起,波澜起伏,在激烈的旋律中,包蕴着复杂深沉的命意,博大精深。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www.enweiculture.com%2fculture%2fdsptext.asp%3flmdm%3d0401030103%26file%3d200251404010301030098.htm" target="_blank">http://www.enweiculture.com/culture/dsptext.asp?lmdm=0401030103&file=200251404010301030098.htm</a>
读山海经 其十赏析 第6篇
《读山海经》①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②,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③,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④,化去不复悔⑤。徒设在昔心⑥,良辰讵可待⑦!
◇注释
①《读山海经》共十三首,成一组,本诗是第十首。《山海经》共十八卷,内容多是记述古代海内外山川异物和神话传说。
②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有女名女娲,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③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海外西经》)
④同物:女娲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⑤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⑥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⑦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
◇古诗大意
精卫口含小小的木块,将要填平深深的大海。刑天失败仍挥舞盾斧,刚毅的精神始终存在。
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徒然胸怀昔日的雄心,美好的时刻怎可期待!
◇赏析
本诗原为《读〈山海经〉》诗的第十首,诗中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的坚强斗争精神,寄托着诗人慷慨不平的心情和意愿。诗中所写的“精卫”和“刑天”是《山海经》中的两个动人的故事。
陶渊明对工业东晋的灭亡十分惋惜,对恭帝被弑痛心疾首。他不仅引用历史故事,抨击刘裕代晋,而且利用古代神话传说,表示了自己的不平和反抗情绪。
诗的前半部分,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精卫是炎帝少女死后化为的精灵,虽然身小力薄,却常西山之木以填于东海。“微木”与“沧海”是一组多么强烈悬殊的对比,以微木填海何时方可填平?一如愚公一担一石之移山。但诗人歌颂的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与矢志靡它的决心,只要有这种精神与决心终有成功胜利的一天!“刑天舞干戚”讲的是刑天操斧执盾不甘失败的故事。刑天被天帝断首,仍然挥舞牌,刚毅的精神长留不衰。“猛志固常在”中的这个“固”字点明刑天的“猛志”本为其生来所固有而永不衰竭,无论失败还是死亡终不能使其消减。诗人在“精卫”与刑天身上看到他们这种共有的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从而加以赞颂讴歌,就隐含着诗人自身也时时以这种精神自策自励。
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赞扬这两个英雄顽强的斗志。尽管良机已失,徒怀雄心,但他们也不存忧虑,毫无悔意。通过精卫和刑天的行动,寄托了自己的悲愤。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前二句写“精卫”与“刑天”如此刚毅的缘由。“同物”、“化去”即物化之意。“物化”一般指死生变化而言。生与死不过是不同形式的“物化”,死只不过是生的另一种形式而已。女娲变成精卫,刑天变成乳目脐口的怪神,都是由此物化为彼物,其精神不死,故而无论衔微木填海,或舞干戚向敌,都能无虑而不悔。诗人在此以“物化”的哲学观点激励自己无虑不悔的斗争意志。最后二句是诗人思想情感又一次跌宕:表面上是感叹精卫与刑天徒然存在着昔日猛志,但如愿以偿的时机岂能等到?实际上是诗人慨叹理想的无法实现。前人认为此二句是诗人的自白之语。
由于家庭出身的影响,陶渊明和已死去的晋朝,感情上有割不断的万缕千丝。刘裕上台后诛杀异己,的行为更使他不满于刘宋政权。因此,不能正确认识刘裕及他建立的新政在历史上起的积极作用。这正是诗人的局限。但他反对刘裕代晋和憎恶时代黑暗、政治残酷是紧紧相联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批判刘宋政权,也是批判腐朽的东晋社会的继续。
这首诗写法曲折,意义较为隐晦,风格和情调与以上所选各篇大不相同,但在豪放之中仍然保持了诗人托物寄兴、精练含蓄,说理议论自然妥帖的特点。
读山海经 其十赏析 第7篇
赞扬了刑天生前既无所惧,死后亦无所悔的敢於不懈斗争的拼搏精神
读山海经·其十
魏晋 ·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译文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渊明此诗称叹精卫、刑天之事,取其虽死无悔、猛志常在之一段精神,而加以高扬,这并不是无所寄托的。《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一组联章诗,第一首咏隐居耕读之乐,第二首至第十二首咏《山海经》、《穆天子传》所记神异事物,末首则咏齐桓公不听管仲遗言,任用佞臣,贻害己身的史事。因此,此组诗当系作于刘裕篡晋之后。故诗中“常在”的“猛志”,当然可以包括渊明少壮时代之济世怀抱,但首先应包括着对刘裕篡晋之痛愤,与复仇雪恨之悲愿。渊明《咏荆轲》等写复仇之事的诗皆可与此首并读而参玩。
即使在《山海经》的神话世界里,精卫、刑天复仇的愿望,似亦未能如愿以偿。但是,其中的反抗精神,却并非是无价值的,这种精神,其实是中国先民勇敢坚韧的品格之体现。渊明在诗中高扬此反抗精神,“猛志固常在”,表彰此种精神之不可磨灭;“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则将此精神悲剧化,使之倍加深沉。悲尤且壮,这就使渊明此诗,获得了深切的悲剧美特质。
读山海经 其十赏析 第8篇
【译文】再往东三百里,是座基山,山南阳面盛产玉石,山北阴面有很
多奇怪的树木。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羊,长着九条尾巴和四只耳朵,眼
睛也长在背上,名称是猼訑,人穿戴上它的毛皮就会不产生恐惧心。山中还
有一种禽鸟,形状像鸡却长着三个脑袋、六只眼睛、六只脚、三只翅膀,名
称是■■,吃了它的肉就会使人不感到瞌睡。
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无草木,多水。有兽焉,其状如禺(y))
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xi4n)则[其] 郡县大水。
【译文】从柜山往东南四百五十里,是座长右山,没有花草树木,但有
很多水。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猿猴却长着四只耳朵,名称是长右,叫的
声音如同人在呻吟,任何郡县一出现长右就会发生大水灾。
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金①。有兽焉,其状
如人而彘(zh@)鬣(li6)②,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褢(hu2i),其音如
斫(zhu$)木,见(xi4n)则县有大繇(y2o)③。
【注释】①金:这里泛指金属矿物质。以下同此。②鬣:牲畜身上刚硬的毛。③繇:通“徭”。
【译文】再往东三百四十里,是座尧光山,山南阳面多产玉石,山北阴
面多产金。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人却长有猪那样的鬣毛,冬季蛰伏在洞
穴中,名称是猾褢,叫声如同砍木头时发出的响声,哪个地方出现猾褢那里
就会有繁重的徭役。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山①,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f))
虫(hu!)。
【注释】①羽山: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祝融曾奉黄帝之命,将大禹的父亲鲧杀死在羽山,一说
是鲧被帝舜杀死在羽山的,所以,这座山很有名。
【译文】再往东三百五十里,是座羽山,山下到处流水,山上经常下雨,
没有花草树木,蝮虫很多。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瞿(q*)父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译文】再往东三百七十里,是座瞿(q*)父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
但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
又东四百里,曰句余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译文】再往东四百里,是座句余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但有丰富的
金属矿物和玉石。
又东五百里,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区①,东望诸■(p0)。有兽焉,其
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zh@),是食人。苕水出于其阴,
北流注于具区。其中多鮆(z9)鱼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