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送张都尉东归》 (东归英雄的历史真相)
岑参《送张都尉东归》 第1篇
岑参的诗词里,边塞诗最有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这两首诗网上很容易就能搜到~
岑参《送张都尉东归》 第2篇
作品目录
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 初至西虢官舍南池呈左右省及南宫诸故人 过梁州奉赠张尚书大夫公 登北庭北楼呈幕中诸公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 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通人 潼关镇国军句覆使院早春寄王同州 青山峡口泊舟怀狄侍御 寄青城龙溪奂道人 梁州对雨怀麴二秀才便麴大判官时疾赠余新诗 潼关使院怀王七季友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宿华阴东郭客舍忆阎防 宿东溪王屋李隐者 郊行寄杜位 怀叶县关操姚旷韩涉李叔齐 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呈狄评事 太白东溪张老舍即事寄舍弟侄等 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 入剑门作寄杜杨二郎中时二公并力杜元帅判官 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春遇南使贻赵知音 冀州客舍酒酣贻王绮寄题南楼时王子欲应制举西上 终南云际精舍寻法澄上人不遇归高冠东潭石淙望秦岭微雨作贻友人 敬酬杜华淇上见赠兼呈熊曜 酬成少尹骆谷行见呈 虢中酬陕西甄判官见赠 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 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 送王大昌龄赴江宁 送祁乐归河东 北庭贻宗学士道别 送许拾遗恩归江宁拜亲 虢州郡斋南池幽兴因与阎二侍御道别 青龙招提归一上人远游吴楚别诗 送李翥游江外 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 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 冬宵家会饯李郎司兵赴同州 送颜平原并序 送狄员外巡按西山军得霁字 虢州送郑兴宗弟归扶风别庐 澧头送蒋侯 送永寿王赞府径归县得蝉字 南池宴饯辛子赋得蝌斗子 登嘉州凌云寺作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登千福寺楚金禅师法华院多宝塔 出关经华岳寺访法华云公 春半与群公同游元处士别业 陪群公龙冈寺泛舟得盘字 终南山双峰草堂作 左仆射相国冀公东斋幽居同黎拾遗赋献 过缑山王处士黑石谷隐居 缑山西峰草堂作 观楚国寺璋上人写一切经院南有曲池深竹 寻巩县南李处士别业 闻崔十二侍御灌口夜宿报恩寺 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 南池夜宿思王屋青萝旧斋 过王判官西津所居 因假归白阁西草堂 题华严寺瓌公禅房 东归留题太常徐卿草堂在蜀 太一石鳖崖口潭旧庐招王学士 林卧 骊姬墓 东归晚次潼关怀古 楚夕旅泊古兴 先主武侯庙 文公讲堂 扬雄草玄台 司马相如琴台 严君平卜肆 张仪楼 升仙桥 万里桥 石犀龙 女祠 使交河郡郡在火山脚其地苦热无雨雪献封大夫 与鲜于庶子自梓州成都少尹自褒城同行至利州道中作 下外江舟怀终南旧居 安西馆中思长安 暮秋山行 赴犍为经龙阁道 江上阻 经火山 题铁门关楼 早上五盘岭 峨眉东脚临江听猿怀二室旧庐 东归发犍为至泥溪舟中作 阻戎泸间群盗 郡斋闲坐 衙郡守还 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尹相公京兆府中棠树降甘露诗 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 精卫 石上藤得上字 临河客舍呈狄明府兄留题县南楼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火山云歌送别 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 梁园歌河南王说判官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函谷关歌送刘评事使关西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 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送费子归武昌 送韩巽入都觐省便赴举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偃师东与韩樽同诣景云晖上人即事 醉题匡城周少府厅壁 敦煌太守后庭歌 喜韩樽相过 银山碛西馆 感遇 太白胡僧歌并序 卫节度赤骠马歌 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 裴将军宅芦管歌 韦员外家花树歌 醉后戏与赵歌儿 范公丛竹歌并序 玉门关盖将军歌 赠酒泉韩太守 赠西岳山人李冈 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 送郭义杂言 送魏升卿擢第归东都因怀魏校书陆浑乔潭 送魏四落第还乡 送宇文南金放后归太原寓居因呈太原郝主簿 西亭子送李司马 渔父 登古邺城(岑嘉州) 下马登邺城, 城空复何见? 东风吹野火, 暮入飞云殿。 城隅南对望陵台, 漳水东流不复回。 武帝宫中人去尽, 年年春色为谁来? 邯郸客舍歌 宿蒲关东店忆杜陵别业 感遇 优钵罗花歌并序 蜀葵花歌 题李士曹厅壁画度雨云歌 入蒲关先寄秦中故人 长门怨 寄左省杜拾遗 岁暮碛外寄元 寄宇文判官 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 丘中春卧寄王子 江行夜宿龙吼滩临眺思峨眉隐者兼寄幕中诸公 汉川山行呈成少尹 奉和杜相公初发京城作 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 虢州酬辛侍御见赠 酬崔十三侍御登玉垒山思故园见寄 南楼送卫凭得归字 送王伯伦应制授正字归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得阳字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得苗字 送李郎尉武康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陪使君早春西亭送王赞府赴选得归字 送刘郎将归河东同用边字 浐水东店送唐子归嵩阳 西亭送蒋侍御还京得来字 水亭送刘颙使还归节度得低字 送杨录事充潼关判官得江字 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 送陕县王主簿赴襄阳成亲 送李卿赋得孤岛石得离字 送王录事却归华阴 送二十二兄北游寻罗中 送郑堪归东京汜水别业得闲字 送崔全被放归都觐省 送孟孺卿落第归济阳 送裴校书从大夫淄川觐省 送杨千牛趁岁赴汝南郡觐省便成婚得寒字 送胡象落第归王屋别业 送颜韶得飞字 送杜佐下第归陆浑别业 送张郎中赴陇右觐省卿公时张卿公亦充节度留后 送楚丘麴少府赴官 送蜀郡李掾 送郑少府赴滏阳 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7]
岑参《送张都尉东归》 第3篇
《入潼关》李世民 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 霜峰直临道,冰河曲绕城。 古木参差影,寒猿断续声。 冠盖往来合,风尘朝夕惊。 高谈先马度,伪晓预鸡鸣。 弃繻怀远志,封泥负壮情。 别有真人气,安知名不名。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大基舞》 猗与祖业,皇矣帝先。 翦商德厚,封唐庆延。 在姬犹稷,方晋喻宣。 基我鼎运,于万斯年。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大政舞》 於赫元命,权舆帝文。 天齐八柱,地半三分。 宗庙观德,笙镛乐勋。 封唐之兆,成天下君。 《相和歌辞•陇西行》耿湋 雪下阳关路,人稀陇戍头。 封狐犹未翦,边将岂无羞。 白草三冬色,黄云万里愁。 因思李都尉,毕竟不封侯。 《杂曲歌辞•少年行》张籍 少年从出猎长杨,禁中新拜羽林郎。 独到辇前射双虎,君王手赐黄金铛。 日日斗鸡都市里,赢得宝刀重刻字。 百里报仇夜出城,平明还在倡楼醉。 遥闻虏到平陵下,不待诏书行上马。 斩得名王献桂宫,封侯起第一日中。 不为六郡良家子,百战始取边城功。 《杂曲歌辞•变行路难》王昌龄 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 前驱引旗节,千重阵云匝。 单于下阴山,砂砾空飒飒。 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 《享太庙乐章•大基舞》魏徵 猗与祖业,皇矣帝先。 剪商德厚,封唐庆延。 在姬犹稷,方晋逾宣。 基我鼎运,于斯万年。 《奉和幸江都应诏》虞世南 南国行周化,稽山秘夏图。 百王岂殊轨,千载协前谟。 肆觐遵时豫,顺动悦来苏。 安流进玉轴,戒道翼金吾。 龙旂焕辰象,凤吹溢川涂。 封唐昔敷锡,分陕被荆吴。 沐道咸知让,慕义久成都。 冬律初飞管,阳鸟正衔芦。 严飙肃林薄,暧景澹江湖。 鸿私浃幽远,厚泽润凋枯。 虞琴起歌咏,汉筑动巴歈。 多幸沾行苇,无庸类散樗。 《临阶竹》卢照邻 封霜连锦砌,防露拂瑶阶。 聊将仪凤质,暂与俗人谐。 《奉和圣制次成皋先圣擒建德之所》张九龄 天命诚有集,王业初惟艰。 翦商自文祖,夷项在兹山。 地识斩蛇处,河临饮马间。 威加昔运往,泽流今圣还。 尊祖颂先烈,赓歌安用攀。 绍成即我后,封岱出天关。 《送赵都护赴安西》张九龄 将相有更践,简心良独难。 远图尝画地,超拜乃登坛。 戎即昆山序,车同渤海单。 义无中国费,情必远人安。 他日文兼武,而今栗且宽。 自然来月窟,何用刺楼兰。 南至三冬晚,西驰万里寒。 封侯自有处,征马去啴啴。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骆宾王 日观邻全赵,星临俯旧吴。 鬲津开巨浸,稽阜镇名都。 紫云浮剑匣,青山孕宝符。 封疆恢霸道,问鼎竞雄图。 神光包四大,皇威震八区。 风烟通地轴,星象正天枢。 天枢限南北,地轴殊乡国。 辟门通舜宾,比屋封尧德。 言谢垂钩隐,来参负鼎职。 天子不见知,群公讵相识。 未展从东骏,空戢图南翼。 时命欲何言,抚膺长叹息。 叹息将如何,游人意气多。 白雪梁山曲,寒风易水歌。 泣魏伤吴起,思赵切廉颇。 凄断韩王剑,生死翟公罗。 罗悲翟公意,剑负韩王气。 骄饵去易论,忌途良可畏。 夙昔怀江海,平生混泾渭。 千载契风云,一言忘贱贵。 去去访林泉,空谷有遗贤。 言投爵里刺,来泛野人船。 缔交君赠缟,投分我忘筌。 成风郢匠斫,流水伯牙弦。 牙弦忘道术,漳滨恣闲逸。 聊安张蔚庐,讵扫陈蕃室。 虚室狎招寻,敬爱混浮沉。 一诺黄金信,三复白珪心。 霜松贞雅节,月桂朗冲襟。 灵台万顷浚,学府九流深。 谈玄明毁璧,拾紫陋籝金。 鹭涛开碧海,凤彩缀词林。 林虚星华映,水澈霞光净。 霞水两分红,川源四望通。 雾卷天山静,烟销太史空。 鸟声流向薄,蝶影乱芳丛。 柳阴低椠水,荷气上薰风。 风月芳菲节,物华纷可悦。 将欢促席赏,遽尔又归别。 积水带吴门,通波连禹穴。 赠言虽欲尽,机心庶应绝。 潘岳本自闲,梁鸿不因热。 一瓢欣狎道,三月聊栖拙。 栖拙隐金华,狎道访仙查。 放旷愚公谷,消散野人家。 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 野衣裁薜叶,山酒酌藤花。 白云离望远,青溪隐路赊。 傥忆幽岩桂,犹冀折疏麻。 《早发淮口望盱眙》骆宾王 养蒙分四渎,习坎奠三荆。 徙帝留馀地,封王表旧城。 岸昏涵蜃气,潮满应鸡声。 洲迥连沙静,川虚积溜明。 一朝从捧檄,千里倦悬旌。 背流桐柏远,逗浦木兰轻。 小山迷隐路,大块切劳生。 唯有贞心在,独映寒潭清。 《唐享太庙乐章•大政舞》张说 於赫元命,权舆帝文。 天齐八柱,地半三分。 宗庙观德,笙镛乐勋。 封唐之兆,成天下君。 知 《奉和圣制喜雪应制》张说 圣德与天同,封峦欲报功。 诏书期日下,灵感应时通。 触石云呈瑞,含花雪告丰。 积如沙照月,散似面从风。 舞集仙台上,歌流帝乐中。 遥知百神喜,洒路待行宫。 《奉和圣制寒食作应制》张说 寒食春过半,花秾鸟复娇。 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 斗敌鸡殊胜,争球马绝调。 晴空数云点,香树百风摇。 改木迎新燧,封田表旧烧。 皇情爱嘉节,传曲与箫韶。 《登越州城》孙逖 越嶂绕层城,登临万象清。 封圻沧海合,廛市碧湖明。 晓日渔歌满,芳春棹唱行。 山风吹美箭,田雨润香粳。 代阅英灵尽,人闲吏隐并。 赠言王逸少,已见曲池平。 《送李判官赴东江》王维 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 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 遥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题崔山人别业》储光羲 南阳隐居者,筑室丹溪源。 溪冷惧秋晏,室寒欣景暾。 山鸡鸣菌阁,水雾入衡门。 东岭或舒啸,北窗时讨论。 封君渭阳竹,逸士汉阴园。 何必崆峒上,独为尧所尊。 《哥舒大夫颂德》储光羲 天纪启真命,君生臣亦生。 乃知赤帝子,复有苍龙精。 神武建皇极,文昌开将星。 超超渭滨器,落落山西名。 画阃入受脤,凿门出扞城。 戎人昧正朔,我有轩辕兵。 陇路起丰镐,关云随旆旌。 河湟训兵甲,义勇方横行。 韩魏多锐士,蹶张在幕庭。 大非四决轧,石堡高峥嵘。 攻伐若振槁,孰云非神明。 嘉谋即天意,骤胜由师贞。 枯草被西陆,烈风昏太清。 戢戈旄头落,牧马昆仑平。 宾从俨冠盖,封山纪天声。 来朝芙蓉阙,鸣玉飘华缨。 直道济时宪,天邦遂轻刑。 抗书报知己,松柏亦以荣。 嘉命列上第,德辉照天京。 在车持简墨,粲粲皆词英。 顾我抢榆者,莫能翔青冥。 游燕非骐骥,踯躅思长鸣。 《同诸公送李云南伐蛮》储光羲 昆明滨滇池,蠢尔敢逆常。 天星耀鈇锧,吊彼西南方。 冢宰统元戎,太守齿军行。 囊括千万里,矢谟在庙堂。 耀耀金虎符,一息到炎荒。 蒐兵自交趾,茇舍出泸阳。 群山高崭岩,凌越如鸟翔。 封豕骤跧伏,巨象遥披攘。 回溪深天渊,揭厉逾舟梁。 玄武扫孤蜮,蛟龙除方良。 雷霆随神兵,硼磕动穹苍。 斩伐若草木,系缧同犬羊。 馀丑隐弭河,啁啾乱行藏。 君子恶薄险,王师耻重伤。 广车设罝梁,太白收光芒。 边吏静县道,新书行纪纲。 剑关掉鞅归,武弁朝建章。 龙楼加命服,獬豸拥秋霜。 邦人颂灵旗,侧听何洋洋。 京观在七德,休哉我神皇。 《变行路难》王昌龄 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 前驱引旗节,千里阵云匝。 单于下阴山,砂砾空飒飒。 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 《燕歌行》陶翰 请君留楚调,听我吟燕歌。 家在辽水头,边风意气多。 出身为汉将,正值戎未和。 雪中凌天山,冰上渡交河。 大小百馀战,封侯竟蹉跎。 归来灞陵下,故旧无相过。 雄剑委尘匣,空门垂雀罗。 玉簪还赵女,宝瑟付齐娥。 昔日不为乐,时哉今奈何。 《送终》韦应物 奄忽逾时节,日月获其良。 萧萧车马悲,祖载发中堂。 生平同此居,一旦异存亡。 斯须亦何益,终复委山冈。 行出国南门,南望郁苍苍。 日入乃云造,恸哭宿风霜。 晨迁俯玄庐,临诀但遑遑。 方当永潜翳,仰视白日光。 俯仰遽终毕,封树已荒凉。 独留不得还,欲去结中肠。 童稚知所失,啼号捉我裳。 即事犹仓卒,岁月始难忘。 《西涧种柳》韦应物 宰邑乖所愿,黾勉愧昔人。 聊将休暇日,种柳西涧滨。 置锸息微倦,临流睇归云。 封壤自人力,生条在阳春。 成阴岂自取,为茂属他辰。 延咏留佳赏,山水变夕曛。 《送张都尉东归》岑参 白羽绿弓弦,年年只在边。 还家剑锋尽,出塞马蹄穿。 逐虏西逾海,平胡北到天。 封侯应不远,燕颔岂徒然。 《韩员外夫人清河县君崔氏挽歌二首》岑参 令德当时重,高门举世推。 从夫荣已绝,封邑宠难追。 陌上人皆惜,花间鸟亦悲。 仙郎看陇月,犹忆画眉时。 遽闻伤别剑,忽复叹藏舟。 灯冷泉中夜,衣寒地下秋。 青松吊客泪,丹旐路人愁。 徒有清河在,空悲逝水流。 《送独孤拾遗先辈先赴上都》李嘉祐 行春日已晓,桂楫逐寒烟。 转曲遥峰出,看涛极浦连。 入京当献赋,封事更闻天。 日日趋黄阁,应忘云海边。 《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高適 故人亦不遇,异县久栖托。 辛勤失路意,感叹登楼作。 清晨眺原野,独立穷寥廓。 云散芒砀山,水还睢阳郭。 绕梁即襟带,封卫多漂泊。 事古悲城池,年丰爱墟落。 相逢俱未展,携手空萧索。 何意千里心,仍求百金诺。 公侯皆我辈,动用在谋略。 圣心思贤才,朅来刈葵藿。 《遣兴三首》杜甫 下马古战场,四顾但茫然。 风悲浮云去,黄叶坠我前。 朽骨穴蝼蚁,又为蔓草缠。 故老行叹息,今人尚开边。 汉虏互胜负,封疆不常全。 安得廉耻将,三军同晏眠。 高秋登塞山,南望马邑州。 降虏东击胡,壮健尽不留。 穹庐莽牢落,上有行云愁。 老弱哭道路,愿闻甲兵休。 邺中事反覆,死人积如丘。 诸将已茅土,载驱谁与谋。 丰年孰云迟,甘泽不在早。 耕田秋雨足,禾黍已映道。 春苗九月交,颜色同日老。 劝汝衡门士,忽悲尚枯槁。 时来展材力,先后无丑好。 但讶鹿皮翁,忘机对芳草。
岑参《送张都尉东归》 第4篇
《逢入京使》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逢入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表达了思乡之情,诗文语言朴实,却包含着两大情怀,思乡之情于渴望功名之情,一亲情一豪情,交织相深,感人至深。 逢入京使① 唐 岑参 故园②东望路漫漫③, 双袖龙钟④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⑤君传语⑥报平安。 ①入京使:回京的使者。 ②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园。 ③漫漫:形容路途遥远。 ④龙钟: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⑤凭:凭借,依靠。 ⑥传语:捎口信。 诗词译文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 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 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创作背景 天宝八载(749),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曾自言:“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另一个支柱是,他认为从军出塞.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他曾自我表白:“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正是基于这两点,所以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但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乡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高适《燕歌行》云:“铁衣远戌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岑参的《逢入京使》所表现的就是对故园和家人的思念,这是真挚健康的感情,虽然调子不怎么高昂。但不能认为是消极的、悲观的,尽管他流下了思乡之泪。 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诗词鉴赏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如同随口而出,特别是后两句写马上相逢的情景,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镜头集中清晰,如影视特写一般,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道,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清人刘熙载曾说:“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见《艺概。诗概》)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有这一特色。钟惺评此诗:"只是真。"谭元春曰:"人人有此事,从来不曾写出,后人蹈袭不得。所以可久"(《唐诗归》卷十三)。沈得潜曰:"人人胸臆中语,却成绝唱"(《唐诗别裁集》卷十九)。 -------------满意我的回答请采纳+小红花,如果有个赞会更好,谢谢。
岑参《送张都尉东归》 第5篇
没有 只是送张子尉去,和他告别,并没有一起去
岑参《送张都尉东归》 第6篇
唐代岑参《送张子尉南海》:“不择南州尉,高堂有老亲。楼台重
蜃气,邑里杂鲛人。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此乡多宝玉,慎勿厌清贫。
”
岑参《送张都尉东归》 第7篇
.《碛中作》【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唐】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唐】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岑参《送张都尉东归》 第8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阶段。此时,他很受安西节度使封常青的器重,他的大多数边塞诗成于这一时期。岑参在这首诗中,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诗题是“送武判官归京”但这首诗表现的不仅仅是岑参和他朋友武判官的友情。他描绘的是边塞将士集体送别归京使臣的慷慨热烈的场面。“中军置酒”,显然不是岑参置酒,而是中军主帅置酒;鼓乐齐鸣,也不会只是岑判官和武判官对饮话别,而是边塞将士为归京使臣举行的盛大宴会。因此,如果说表现了友情的话,那么,应该说这首诗主要表现的是边塞将士对一位同甘共苦过的战友的情谊。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边塞将士的团结精神和昂扬的斗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已没有诗人刚到边塞时那种过于低沉而单纯的思乡之情,它已将怀念祖国的思乡之情,与保卫祖国以苦为乐的精神统一起来,因此它的基调是积极乐观、昂扬奋发的。 全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文思开阔,结构缜密。共分三个部分。 前八句为第一部分,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 友人即将登上归京之途,诗人和将士们自然对天气格外关心。昨夜北风呼啸,天气骤然变冷了,早晨起来一看,发现仲秋季节就下起雪来?不过,大雪初积,雪还不厚,被风吹折的干草还没有被雪覆盖。虽然下雪会给归客带来麻烦,但在这些久经大风大雪考验的将士眼中,这点风雪算得了什么!充满他们心头的,只有为友人归家的喜悦之情。因此,那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变成一夜盛开的梨花,就象美丽的春天突然到来。前面四句主要写景色的奇丽。 “即”、“忽如”等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惊异神情。经过一夜,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此时的雪景分外迷人。 接着四句写雪后严寒。诗人的视线从帐外逐渐转入帐内。风停了,雪不大,因此飞雪仿佛在悠闲地飘散着,进入珠帘,打湿了军帐。诗人似乎此时才意识到,难怪昨夜盖着狐裘还那么冷!那些起床后着甲引弓的将士也似乎在喊:“好冷啊!”诗人选取居住、睡眠、穿衣、拉弓等日常活动来表现寒冷,如同选取早晨观雪表现奇异一样是很恰当的。读到这里,读者也似乎觉得寒气袭人,仿佛身临其境。虽然天气寒冷,但将士却毫无怨言。而且“不得控”,无论天气多么冷,他们也没有忘记训练,还在拉弓练兵;“冷难着”,说明尽管铁甲冷得刺骨,他们还是全副武装,时刻准备战斗。这里表面写寒冷,实际是用冷来反衬将士内心的热,更加深刻地表现出将士们乐观的战斗情绪。 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描绘白天雪景的雄伟壮阔和饯别宴会的盛况。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极力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浩大苍茫,威严雄伟。诗人这样写恰恰是为了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写出人们的乐观精神。生活环境的艰苦,更能说明将士们歌舞的积极意义。这是艺术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第一部分用“冷”来写“热”;这一部分则是用“愁”来写“欢”,表现手法一样。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笔墨不多,却表现了送别的热烈隆重。在主帅的中军摆开筵席,倾其所有地搬来各种乐器,且歌且舞,开怀畅饮,这宴会一直持续到暮色来临。第一部分内在的热情,在这里迸发倾泄出来,达到了欢乐的顶点。 最后六句为第三部分,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归客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那水晶一般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多么绚丽!这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不正是将士的象征吗?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虽然雪越下越大,送行的人千叮万嘱,不肯回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很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这一部分虽然描写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但也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迈精神。 全文三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就象一首边塞壮歌,时促时缓,抑扬顿挫,刚柔相济,正是盛唐时代精神的反映。 在艺术上,这首诗给人一种奇丽新奇的情趣。之所以能达到这种艺术效果,一是因为诗人有长期边塞生活的基础,能准确地把握边塞风景的特点,写出它的奇处;同时因为诗人富于想象,善于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出主观的体验和联想,而不是停留在对客观事物的描绘上。其次是它写景抒情极富变化。诗人善于用不同的手法,从不同角度写景抒情。有时实写,有时虚写。有时大笔挥洒,有时又精雕细刻。先用比喻手法写清晨的雪景;再用反衬、夸张手法写雪天雪地;后用烘托、对比手法写暮雪。从雪中的树、雪中的人、雪中的天地、到雪中的军营,雪中的红旗,雪中的天山。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由外及里,又由里及外;由地面写到空中,又由空中写到地面。立体地再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形象和诗人的丰富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