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五首 其一陆游翻译及赏析 (李凭箜篌引原文及翻译赏析)
书愤五首 其一陆游翻译及赏析 第1篇
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艰难,
北望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气概有如高山。
赞赏刘锜等曾乘着高大的战舰在雪夜里大破金兵于瓜州渡口,
吴璘等也曾骑着披甲的战马在秋风中大败金兵于大散关。
我白白地自认为是边防上的长城,
对镜照看衰老的头发早已花白。
《出师表》这篇文章真是举世闻名,
千载以来谁能与诸葛亮差不多?
书愤五首 其一陆游翻译及赏析 第2篇
书 愤 陆 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事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中间! 这首诗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家居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县)时所作。这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六十二岁的老人了。 陆游从小就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壮志。他一生怀着一颗爱国赤心,日夜盼望着驱琢金统治者,收复失地。可是南宋王朝始终以苟且偏安为基本国策,以皇帝为首的整个统治集团久已安心于屈辱的生活,不想再图振作。陆游处在这样一个环境底下,就使得他终生无法施展其怀抱,实现其理想。到了六十二岁闲居家乡时,回顾过去的壮志,看看当前的现实,不能不感触万千而见之于此诗。正因为这样,所以诗中一面追述他早岁的豪迈气概和人民抗金的英雄事迹;一面感叹自己报国的壮志为酬,朝中无人能象诸葛亮那样坚持北伐,为国出力,从而使诗中充满着苍凉沉郁的情调。 诗的开头: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在年青时哪里知道社会上事情的复杂与困难,所以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雄心豪气,有如山涌。这勾勒出作者年青时的英雄气概。上句,虽说自己早岁不知道世事的艰难,但这并非泛指,而是暗指他料想不到投降派会诸多阻饶与破坏抗金。其中饱含着他无限的辛酸,也隐讽着妥协投降的宋王朝。 正因为他不知道“世事艰”---投降派阻饶抗金,所以那时侯他“中原北望气如山”。这一句就是这样承接上句的意思而来的。这两句连起来都有隐讽之意。这一句既表现了他年青时的雄心壮志,也表现了他对恢复中原的殷切,而这一切都是建基在他的爱国思想上的。句中以“中原北望”来代表他渴望驱琢金统治者,收复失地,措辞含蓄,耐人思索。“气如山”,以具体的山势雄伟来型容抽象的豪气,很具体化,给人印象鲜明。 “中原北望气如山”句,已写出了作者的英雄气概,而下面两句又给它渲染了氛围: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这是作者追述宋人抗金的英雄事迹。它通过楼船夜雪 铁马秋风所构成的形象,给人有气势磅礴 军容旺盛的感觉,它有力的烘托出作者“气如山”的气魄。因为它正是作者“中原北望气如山”的现实基础,有了它,作者的雄心壮志既有现实性,又有可能性,因而它给上句加浓了情意和色彩。这两句意思是说,南宋军队曾经两次打败金兵:一次是冬天在瓜洲渡口用兵船作战的;一次是秋天在大散关用马队交锋的。据史载,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主完颜亮南侵,曾一度占领了瓜洲,准备由此渡江,后经虞允文部队和广大人民的抗击而溃败,完颜亮为部下所杀。上句就是指此。下句是指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天,金兵侵入大散关,后为吴嶙部队所击退这件事。“楼船”,指高大的兵船。“瓜洲”,即瓜洲镇,在今江苏省扬洲市南长江滨,在镇江斜相对峙,是江防要地。“铁马”,是披着铁甲的战马。“大散关”,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是南宋与金交界地方的边防重镇。 就表现手法来看,这两句有些奇特。两句中间不用一动词,不着一虚字,就把地点、景象和人物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的军容画面,生动,形象。这种表现手法,在他之前是极其少见,在他之后就较为常见了,如元人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也同样以几个名词组成,不着虚字的。这既能精简文字,使文章更觉精炼,而这种句法结构又使内容显得特别丰富,语言减少了,内容反而增多了。 然而,不管陆游有多么高尚的抱负,有多大的英雄本领,在南宋王朝投降派的统治下,他的一切都会落空,无从实现的,只有使他虚度光阴,消磨岁月而已。这样,到了晚年就不能不使他有迟暮之感了。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就是表达了他这种心情。意思是说,年青时以捍卫祖国、扬威边疆的名将期待自已,而现在鬓发已经花白了,志愿还是没有实现。“塞上长城”,是暗用南朝刘宋大将檀道济,曾以“万里长城”自称的典故。意谓自已象一座万里长城一样。这两句,语调忽转悲凉,叹岁月之蹉跎,嗟壮志之未遂,大有一落千丈之势。早岁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头发都白了,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怎不使他感慨呢?上句着一“空”字很好,表示一切成空,沉痛之极。下句隐约可见他年虽老而壮志犹存之意。自照镜子,衰鬓已斑,又奈之何!不正是表明了这一点吗?这种爱国热情永不衰减,就使他最后又不能不发出愤概之音: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意思是说,诸葛亮写出那篇著名的《出师表》,表明自已的决心,坚持北伐,这种意志与气概,一千多年来谁能够比得上他呢!“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兵伐魏时写给刘备的儿子,表明自已的决心的。“名世”,即有名于世。“伯仲间”,伯仲原是古代伺辈兄弟的序次,长为伯,次为仲;后引伸为衡量人物的等差之词,意思是差不多,或不相上下。这里,作者赞美诸葛亮的出师北伐,言外之意,就是隐讽当时南宋王朝屈辱投降,按兵不动。他借助于历史事实来说明问题,表达自已的愤慨,明白,自然,含蓄,委婉,富有艺术吸引力。 总的说来,诗中所流露出来的爱国热情,还是相当强烈的。诗的后半篇,虽然情调有些哀伤,但它给人的感觉是沉郁顿挫,并非彷徨失望。不过,在它里面毕竟嫌其缺少鼓舞力量。
书愤五首 其一陆游翻译及赏析 第3篇
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 表现手法:(1)对比手法: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而这一切的根远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诗人心中之“愤”焉得不涌上笔端? (2)借古讽今: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千载以下。
书愤五首 其一陆游翻译及赏析 第4篇
其一: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 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书愤五首 其一陆游翻译及赏析 第5篇
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积极进取的抵抗态度,和早年的真实经历。
陆游《关山月》 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①,将军不战空临边②。朱门沉沉按歌舞③,厩马肥死弓断弦④。 戍楼刁斗催落月⑤,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⑥,沙头空照征人骨⑦。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⑧!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令宵垂泪痕⑨!
赏析:《关山月》一诗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苟且偷安的无奈和悲愤。
书愤五首 其一陆游翻译及赏析 第6篇
书愤 陆游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艰难,北望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气概有如高山。 赞赏刘锜等曾乘着高大的战舰在雪夜里大破金兵于瓜州渡口,吴璘等也曾骑着披甲的战马在秋风中大败金兵于大散关。 我白白地自认为是边防上的长城,对镜照看衰老的头发早已花白。 《出师表》这篇文章真是举世闻名,千载以来谁能与诸葛亮差不多? 鉴赏: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二,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国仇未抱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当英雄无用武之地时,他会回到铁马金戈的记忆里去的。想当年,诗人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有如山涌,何等气魄!诗人何曾想过杀敌报国之路竟会如此艰难?以为我本无私,倾力报国,那么国必成全于我,孰料竟有奸人作梗、破坏以至于屡遭罢黜?诗人开篇一自问,问出多少郁愤? “楼船”二句,写宋兵在东南和西北抗击金兵进犯事,也概括诗人过去游踪所至。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主完颜亮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拒守,后金兵溃退。上句指此。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正在南郑参加王炎军幕事,诗人与王炎积极筹划进兵长安,曾强渡渭水,与金兵在大散关发生遭遇战。下句指此。这两句概括的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想今日恢复中原之机不再,诗人之心何啻于泣血?从诗艺角度看,这两句诗也足见陆游浩荡诗才。“楼船”(雄伟的战舰)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 “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呢?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何等悲怆?再想,这一结局,非我不尽志所致,非我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我,世事磨我!我有心,天不予。悲怆便为郁愤。 再看尾联。亦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终归名满天宇,“长使英雄泪满襟”。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 回看整首诗歌,但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
书愤五首 其一陆游翻译及赏析 第7篇
《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杜甫。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这样的诗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书愤五首 其一陆游翻译及赏析 第8篇
《书愤》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五首七言律诗,其中第一首是作者的经典作品之一。该诗系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已六十二,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遂成此组诗。“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
《书愤》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全诗译文: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
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