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弹琴刘长卿 (听弹琴刘长卿古诗视频)
古诗弹琴刘长卿 第1篇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简析:“绿绮”本是琴名,汉代司马相如有一琴,名叫绿绮,这里用来泛指名贵的琴。 开头两句把这位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钦慕。“挥手”是弹琴的动作。嵇康《琴赋》:“伯牙挥手,钟期听声。”“客心洗流水”一句暗用了“高山流水”的典故(见《列子·汤问》);“馀响入霜钟”一句也用了典,“霜钟”语出《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霜钟”二字点明时令,与下面“秋云暗几重”照应。“馀响入霜钟”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之后,余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 《列子·汤问》里有“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的话,苏轼在《前赤壁赋》里用“馀音袅袅,不绝如缕”来形容洞箫的余音。 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特点是,着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 这首五律写的是听琴,听蜀地一位法名叫浚的和尚弹琴。开头两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说明这位琴师是来自四川峨眉山下。诗一开头就说明弹琴的人是自己的同乡 。“绿绮”本是琴名 ,汉代司马相如有一张琴,名叫绿绮 ,这里用来代指名贵的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简短的十个字,把这位音乐家表现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 三四句正面描写蜀僧弹琴 。“挥手”是弹琴的动作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这两句以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如闻这极其铿锵有力的琴声。 “客心洗流水”,这一句就字面讲 ,是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仿佛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但它还有更深的含义, “高山流水”的典故,诗人借此表现蜀僧和自己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交。“客心洗流水”五个字,很含蓄且自然,虽然用典,却毫不艰涩,显示了李白卓越的语言技巧。 “馀响入霜钟”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以后,馀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 。清脆、流畅的琴声渐远渐弱,和薄暮的钟声共鸣着,这才发觉天色已经晚了:“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发现不知不觉中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 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在于除了“万壑松”之外,没用别的比喻形容琴声,而是着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其实,“如听万壑松”这一句也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诗人从琴声联想到万壑松声,联想到深山大谷,其中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受。
古诗弹琴刘长卿 第2篇
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林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诗文解释】
七弦琴上弹奏出清幽的琴声,静静地听就像寒风吹入松林那样凄清。虽然我十分喜爱古老的曲调,但现在的人弹奏的不多了。
【词语解释】
泠泠:形容声音清越。
【诗文赏析】
诗题一作《弹琴》,《刘随州集》为《听弹琴》。诗人静听弹琴,描写弹琴人高超的琴艺,对世人不爱高雅的古乐慨叹不已,流露出淡淡的感伤。全诗有感而发,叙事寄情。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虽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赏析:全部注释
1.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长安志》:"升平坊东北隅,汉乐游庙。"注云:"汉宣帝所立,因乐游苑为名。在曲江北面高原上,余址尚有。……其地居京城之最高,四望宽敞。京城之内,俯视指掌。
①意不适:心情不舒畅。
②古原:即乐游原,是长安附近的名胜,在今陕西省长安以南八百里的地方。
【译文】
傍晚时分心情郁闷,于是驱车来到京都长安城东南的乐游原。只见夕阳放射出迷人的余晖,然而这一切美景将转瞬即逝,不久会被那夜幕所笼罩。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即景抒情的诗。首二句写驱车登古原的原因:是“向晚意不适”。后二句写登上古原触景生情,精神上得到一种享受和满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二句,从古至今人们多认为意思是:“晚景虽好,可惜不能久留。”今人周汝昌认为:“只是”二句,“正是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情苦志。”这种看法,虽有新意,却不合诗人的身世,也不合诗人当时的情绪。 何满子
张祜
古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赏析:【注释】:
1、故国:指故乡。
2、君:指唐武宗。
【译文】:
故乡远隔三千里,(别了兄弟父母);
深宫幽闭二十年,(好比笼中鹦鹉)。
听一声何满子曲,(不禁想我身世);
双眼落泪在君前。(你害得我多苦)!
【赏析】:
��这是一首短小的宫怨诗。首句写宫女离家遥远;二句写入宫多年;三句写悲愤到达极点;四句写君前落泪以示抗议。一般宫怨诗多写宫女失宠或不得幸之苦,而此诗却一反其俗,写在君前挥泪怨恨,还一个被夺去幸福与自由的女性的本来面目。这是独到之所在。
��全诗只用了“落”字一个动词。其他全部以名词组成,因而显得特别简括凝炼,强烈有力;又每句嵌入数目字,把事件表达得清晰而明确。
古诗弹琴刘长卿 第3篇
刘长卿《弹琴》
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拼音版
lǐnɡlǐnɡqīxiánshànɡ,jìnɡtīnɡsōnɡfēnɡhán。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ɡǔdiàosuīzìài,jīnrénduōbùdàn。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背景:
诗题一作《弹琴》,《刘随州集》为《听弹琴》。诗人静听弹琴,描写弹琴人高超的琴艺,对世人不爱高雅的古乐慨叹不已,流露出淡淡的感伤。全诗有感而发,叙事寄情。
这是一首借咏古调的冷落,不为人所重视,来抒发怀才不遇,世少知音的小诗。前两句描摹音乐境界,后两句抒发情怀。全诗从对琴声的赞美,转而对时尚慨叹,流露了诗人孤高自赏,不同凡俗,稀有知音的情操。
古诗弹琴刘长卿 第4篇
听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古诗弹琴刘长卿 第5篇
泠泠①七弦②上,
静听松风寒③。
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
【注释】
①泠泠:洋溢貌。
②七弦:古琴有七条弦,故称七弦琴。
③松风寒:松风,琴曲名,指《风入松》曲。寒:凄清的意思。
【评析】
��这是一首借咏古调的冷落,不为人所重视,来抒发怀才不遇,世少知音的小诗。前两句描摹音乐境界,后两句抒发情怀。全诗从对琴声的赞美,转而对时尚慨叹,流露了诗人孤高自赏,不同凡俗,稀有知音的情操。
诗题一作“听弹琴”(《刘随州集》)。从诗中“静听”二字细味,题目以有“听”字为妥。
琴是我国古代传统民族乐器,由七条弦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称,意象也更具体。“泠泠”形容琴声的清越,逗起“松风寒”三字。“松风寒”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的凄清,极为形象,引导读者进入音乐的境界。“静听”二字描摹出听琴者入神的情态,可见琴声的超妙。高雅平和的琴声,常能唤起听者水流石上、风来松下的幽清肃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风入松》的调名,一语双关,用意甚妙。
如果说前两句是描写音乐的境界,后两句则是议论性抒情,牵涉到当时音乐变革的背景。汉魏六朝南方清乐尚用琴瑟。而到唐代,音乐发生变革,“燕乐”成为一代新声,乐器则以西域传入的琵琶为主。“琵琶起舞换新声”的同时,公众的欣赏趣味也变了。受人欢迎的是能表达世俗欢快心声的新乐。穆如松风的琴声虽美,如今毕竟成了“古调”,又有几人能怀着高雅情致来欣赏呢?言下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独感。“虽”字转折,从对琴声的赞美进入对时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弹”的“多”字,更反衬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有人以此二句谓今人好趋时尚不弹古调,意在表现作者的不合时宜,是很对的。刘长卿清才冠世,一生两遭迁斥,有一肚皮不合时宜和一种与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调。他的集中有《幽琴》(《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之一)诗曰:“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其中四句就是这首听琴绝句。“所贵知音难”也正是诗的题旨之所在。“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咏听琴,只不过借此寄托一种孤芳自赏的情操罢了。... ...
============================================
【诗文解释】
七弦琴上弹奏出清幽的琴声,静静地听就像寒风吹入松林那样凄清。虽然我十分喜爱古老的曲调,但现在的人弹奏的不多了。
【词语解释】
泠泠:形容声音清越。
【诗文赏析】
诗题一作《弹琴》,《刘随州集》为《听弹琴》。诗人静听弹琴,描写弹琴人高超的琴艺,对世人不爱高雅的古乐慨叹不已,流露出淡淡的感伤。全诗有感而发,叙事寄情。
古诗弹琴刘长卿 第6篇
1.鹿 柴( 王 维 ) 空 山 不 见 人 , 但 闻 人 语 响 。 返 景 入 深 林 , 复 照 青 苔 上 。 2.《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送别》 作者: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4.《相思》 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杂诗》 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6.《送崔九》 作者: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7.《终南望余雪》 作者: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8.《宿建德江》 作者: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9.《春晓》 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静夜思》 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1.《怨情》 作者: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12.《八阵图》 作者: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13.《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4.《送灵澈》 作者: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5.《弹琴》 作者: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6.《送上人》 作者: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17.《秋夜寄邱员外》 作者: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18.《听筝》 作者: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19.《新嫁娘》 作者: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20.《玉台体》 作者:权德舆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21.《江雪》 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1.《行宫》 作者: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22.《问刘十九》 作者: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3.《何满子》 作者: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24.《登乐游原》 作者: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5.《寻隐者不遇》 作者: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6.《渡汉江》 作者:李频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27.《春怨》 作者: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古诗弹琴刘长卿 第7篇
泠泠①七弦②上,
静听松风寒③。
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
【注释】
①泠泠:洋溢貌。
②七弦:古琴有七条弦,故称七弦琴。
③松风寒:松风,琴曲名,指《风入松》曲。寒:凄清的意思。
译文
七弦琴上弹奏出清幽的琴声,静静地听就像寒风吹入松林那样凄清。虽然我十分喜爱古老的曲调,但现在的人弹奏的不多了。
赏析
诗题一作“弹琴”,《刘随州集》为“听弹琴”。从诗中“静听”二字细味,题目以有“听”字为妥。
琴是我国古代传统民族乐器,由七条弦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称,意象也更具体。“泠泠”形容琴声的清越,逗起“松风寒”三字。“松风寒”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的凄清,极为形象,引导读者进入音乐的境界。“静听”二字描摹出听琴者入神的情态,可见琴声的超妙。高雅平和的琴声,常能唤起听者水流石上、风来松下的幽清肃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风入松》的调名,一语双关,用意甚妙。
如果说前两句是描写音乐的境界,后两句则是议论性抒情,牵涉到当时音乐变革的背景。汉魏六朝南方清乐尚用琴瑟。而到唐代,音乐发生变革,“燕乐”成为一代新声,乐器则以西域传入的琵琶为主。“琵琶起舞换新声”的同时,公众的欣赏趣味也变了。受人欢迎的是能表达世俗欢快心声的新乐。穆如松风的琴声虽美,如今毕竟成了“古调”,又有几人能怀着高雅情致来欣赏呢?言下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独感。“虽”字转折,从对琴声的赞美进入对时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弹”的“多”字,更反衬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有人以此二句谓今人好趋时尚不弹古调,意在表现作者的不合时宜,是很对的。刘长卿清才冠世,一生两遭迁斥,有一肚皮不合时宜和一种与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调。他的集中有《幽琴》(《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之一)诗曰:“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其中四句就是这首听琴绝句。“所贵知音难”也正是诗的题旨之所在。“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咏听琴,只不过借此寄托一种孤芳自赏的情操罢了。
古诗弹琴刘长卿 第8篇
坐看儿学字,卧听客弹琴。——《闲趣》陆游
举酒和神气,弹琴悦性灵。——《小雨》陆游
花县弹琴暇,樵风载酒时。——《陪王明府泛舟》刘长卿
弹琴高堂上,欲以世为化。——《杂咏八首》王安石
弹琴复有酒,且慕嵇阮徒。——《马上作》白居易
宓子弹琴邑宰日,终军弃繻英妙时。——《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杜甫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买山惟种竹,对客更弹琴。——《秋日》杜牧
览鬓丝垂镜,弹琴泪洒襟。——《酬李端长安寓居偶咏见寄》卢纶
弹琴对酒不知暮,岸帻题诗身自闲。——《冬日登城楼有怀因赠程腾》卢纶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竹里馆》王维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酬张少府》王维
岂与蓬户士,弹琴诵言誓。——《咏怀》阮籍
九节菖蒲石上死,湘神弹琴迎帝子。——《帝子歌》 李贺
不见其人谁与言,归坐弹琴思逾远。——《答宋之问》司马承祯
只好岸巾披鹤氅,风清月白坐弹琴。——《虎丘六绝句·千人坐》范成大
弹琴一长啸,不答阮与嵇。——《赠王仲素寺丞(名景纯。)》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