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伯元的励志故事 (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300字)
关于李伯元的励志故事 第1篇
第一种:
“刘海”亦作“刘海儿”、“刘海儿发”。相传有一位唐代的仙童名叫刘海(见安徽凤阳府志)。在民间传说中,刘海前额总是覆盖(垂下)一列整齐的短发,模样童稚、可爱。为此,画家画仙童肖像,便以刘海为样,前额垂著短发,骑在蟾蜍上,手舞一串钱。而后,小孩或妇女额上留的短发,便称为“刘海”。清朝王韬的《淞滨琐话》:“面同满月,眼若明星,只髻簪花,如世间所绘刘海状。”清朝李伯元的《文明小史》第十九回:“众人举目看时,只见一个个都是大脚皮鞋,上面剪刘海,下面散腿。”许多人未经考证,不知道“刘海”的来历,经常写成“留海”或“浏海”。是错误的。另外,“刘海”只有孩童和妇女才留。时下一些年轻男士装酷,故意让几绺头发垂于额前,那不能称作“刘海”。只能说是垂在额前的头发!
第二种:
人们把女子或儿童垂在前额整齐的短发成为“刘海”。古时候,女孩子15岁时便盘发插笄(簪子)表示成年。男孩子则于15岁时束发为髻,到20岁时在行表示成年的“冠礼”(戴冠)。在未成年之前,小孩子的头发都是自然下垂的,所以人们用“垂髫”、“髫年”代指儿童或童年。但男女幼童所留的头发又是有区别的:男孩子留的是额上左右两角的胎发,称之为“兆”;女孩子留的是垂于额头中央的胎发,叫做“髦”。这种孩童时代所留的头发,统称为“留孩发”。而女子待到成年以后,有时从打扮考虑,依旧让额头上的头发自然下垂(“时髦”之说就由此而来)。到了唐代,民间出现了“刘海戏金蟾”的传说故事。由于“刘海”与“留孩”古时发音完全相同,“留孩”又本为口语俗称,故书面文字就写作“刘海”。
第三种:
传说在武则天执政之时,某日破获了一个策划宫廷政变的集团。在这些谋杀者的名单中竟然有上官婉儿的名字。武则天不由得大怒,立即将上官婉儿召来行黥刑(一种在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的刑罚)。武则天非常气愤地呵斥道:“昔日你的祖父(上官仪)结党谋反,被打入天牢,我念你才华出众才重用你为御前女官。不料你恩将仇报,竟欲谋杀于我,真是气死我了!”上官婉儿听了坦然一笑:“陛下可曾记得奴婢三次挡驾之事么?”武则天细想一下,是有几次传旨御花园摆宴,临起驾时都被上官婉儿呈奏转驾回宫,便微微颔首承认确有此事。上官婉儿道:“陛下可知那御花园已经是危机四伏?当时我参加谋反,正是为了暗中保护您呀!”一席话说的武则天哑口无言,深悔错怪了上官婉儿。怎奈皇帝是金口玉言,黥刑还要照旧执行,不过行刑时改用朱砂在额前刺梅花一朵。上官婉儿本来就颇具姿色,刚刚刺上去的那朵小巧玲珑的红梅花,恰置两道娥眉的正上方,犹如二龙戏珠,煞是好看。但这终究是个耻辱――罪犯的标记。聪明的上官婉儿就从额顶梳下一缕青丝,它刚好遮住那个朱砂记号,并称之为“刘海”。宫中妃嫔们看了,觉得竟比头发全部向后梳要秀美得多,显得楚楚动人。于是纷纷仿效,直至如今。
关于李伯元的励志故事 第2篇
1、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
出处:唐·白居易《策林》
释义:把他人分享出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他人也会把你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把他人的表现出担忧当做自己的担忧,他人也会把你的担忧当做自己的担忧。
2、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出处: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释义:幸福共同分享,苦难共同分担。
3、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出处:英国谚语。
意思:一件很平凡微小的事情,哪怕如同赠人一支玫瑰般微不足道,但它带来的温馨都会在赠花人和受花人的心底慢慢升腾、弥漫、覆盖。
4、欲摘一枝倾一盏,西楼无客共谁尝。
出处:唐代白居易《荔枝楼对酒》
释义:想摘一颗荔枝放在酒盏里,可惜这里只有我一人,与谁共同品尝呢?
5、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出处:《诗经·卫风》
释义: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关于李伯元的励志故事 第3篇
即李伯元(1867-1906),名宝嘉,号南亭亭长,江苏武进人。三岁时丧父,由做过山东道台的伯父抚养。少年时代即擅长诗文,中第一名秀才,后来几次考举均落榜。1896年到上海办《指南报》,后来又主办《游戏报》、《繁华报》。1903年,应商务印书馆之聘,主编《诱像小说》半月刊。陆续写出了《官场现形记》六十回、《文明小史》六十回、《中国现在记》十二回、《活地狱》四十二回、《海天鸿雪记》二十回、《庚子国变弹词》四十回等。
关于李伯元的励志故事 第4篇
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合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关于李伯元的励志故事 第5篇
〔玄幻小说〕幻母 文 / 寂寞蓝月亮
十月初八,正是桂阳太守李伯元的独子李焕成亲的大喜日子。
轿中搀出的新娘,披着大红的新嫁衣,盖着大红喜帕,见不到那可人的容貌,但行走之际,依旧飘逸出尘,如同一支清新的荷花。
李焕一旁看着,不觉喜上眉梢,几步赶上前去,一把握住新娘温暖的手,低低唤道:“灵珠!灵珠!”众人哄笑。有人已在取笑道:“新郎官,洞房花烛夜便在眼前了,不必那般猴急相了罢?”李焕虽是听得,却不肯放手,只是痴痴地笑着,牵着新娘,缓缓穿过红毯铺就的走道,一路走上大厅。
他的父亲李伯元,贵为桂阳一方太守,独子成亲,自是不吝银两,大厅之中,更是金壁辉煌,流光溢彩,连侍女们奉给客人的茶杯,都是纯银所制。
李伯元今天很快乐。
不但因为众人欣羡的目光,更因为爱子看着新娘的满足与温柔。
他似乎已能感觉到孙儿绕膝安享天伦的那种欣慰。
再过一两年,这个愿望,必定能实现了吧。
他看着新娘踏入厅中,忍不住哈哈大笑。
正笑得开怀之际,忽然不知哪里传来一道寒气,像冷夜的一杯冰水,狠狠泼在心头。
他的笑容几乎给冻住。
李焕也正在笑,紧握着新娘的手笑,他也忽然觉得一阵寒气扑面而来。
十月,天还不是太冷,何况屋中人头攒动,宾客如云,正是热闹,一进大厅,只该更暖和才是。
他觉得有些异样。但这寒气和父亲脸上的疑惑一样,一闪而过。
这是幻觉。他告诉自己。
他却不知道,心头给寒意冻得有些麻木的李伯元,缓过神来正同样这样告诉着自己。
这时一直温顺地由他握着的新娘的手有了反映,她的手指弯了弯,很用力地仿佛故意捏了他的手一把。
李焕的整个心都痴了。
李夫人年过四旬,但面容依旧端丽,看不出一丝老态来,独面色有些苍白。据说李夫人三年前受了一回惊吓,后来身体一直不很好,终日在内室静养。
她在小两口拜了堂后便匆匆回了房间,李伯元见她面色不佳,悄悄嘱咐下人好生照顾着,多多为她备些滋补品,然后才应酬宾客,继续下面的仪式。
好容易应酬完众人,李焕早已等不及了,入了新房,支开使女,对着那盖着龙凤呈祥喜帕的新娘,唤了声:“灵珠!”轻轻揭开了盖头来。
他的新娘子,崔家的小女儿灵珠小姐,含羞带怯抬起头,露出清清秀秀的面容。她显然不是那种倾国倾城的绝色美女,但目如清水无瑕,自有一番绝俗般的灵气,似有闲云野鹤般的气质,皎然出众。
李焕喜不自禁,牵住灵珠的手,抚着灵珠的面容,说道:“灵珠,我莫不是在做梦么?”灵珠轻轻叹气,道:“焕哥,我本便不该是这俗世中人,天下美人这般多,何苦一定把我扯到这混沌人世来?白白坏了我的修行?”李焕笑道:“一个好好的女孩儿,学甚修行?还是让你的夫君来教教你,怎么做个好娘子罢。”他抱住灵珠,已深深吻了下去。灵珠欲待挣扎,如何能挣得脱?水样的眸子,渐渐漫入了悲伤和无奈。
原来二人从小便已相识,因李焕幼时家中甚是贫困,父亲李伯元又长年在外征战,只与母亲二人相依为命,多亏崔家时时照拂,方得衣食无虞,还进了私塾念书。一度时间,因李家房屋年久失修坍塌,李家母子甚至搬进了崔家暂住。
从那时候起,李焕便见到了传说中崔家那清新秀美的三小姐灵珠,然后,年方十岁的李焕,一颗心,一双眼,永远只牵挂只搜寻那单薄秀气的小女孩了。
等得李伯元几度立功,得以封官荣归,李夫人还念着崔家的好,又知道儿子那点朦朦胧胧的心思,也不顾灵珠身子甚是病弱,催着李伯元替李焕订下了亲。
随后,灵珠再度病重。
群医束手之际,一位师太上门来了。
那位叫寂清的师太说,灵珠,是佛的有缘人。只有在佛家,才会平安,才会快乐,才会找到一生的起点和归宿。
李焕当时便在灵珠的床畔,闻言恨不得一拳打在寂清师太脸上,告诉她,他,李焕,才是灵珠一生的起点,终身的归宿。可崔家信佛,终于还是让师太将灵珠带走了。
一晃十年!
李焕年年到灵珠修行的净水庵中去,年年被挡在庵外,只能爬在墙头,偷偷看着,看那素衣披发的梦中人,目不斜视,从从容容,在长廊缓缓穿过,让衣袂间飘过的淡淡幽香,飘散在院中的青草之中,让每一根青草,都洇上了佛门少女的芬芳。
李焕年年看着,年年痴着。
再清心的佛经,化不去情根深种的少年心思;再悠扬的钟声,点不透已近痴迷的凡心一点;梦里魂里,心心念念都是那纯净淡然的少女影子。
纯净得如碧蓝青天。
淡然得如山中幽泉。
这样的纯净淡然偏有着绝世的醉人风姿。李焕早醉了。
发展到后来,李焕无心功名,整日价不是往深山的净水庵里跑,便是和父亲计议如何叫崔家接回女儿,赶快完婚。
崔家虽是大户人家,但李伯元近十年来连连加官进爵,已贵为一方太守,早非当年吴下阿蒙,心下便甚是愿意女儿嫁入此等豪门,也三番五次与女儿商议,怎奈灵珠修行多年,渐悟道法深义,不但不肯回家,还欲求师父尽早为她剃度。
李焕听得一点风声,魂都吓得没了一半,竟在净水庵外搭了间茅屋,日日扒在墙头守望,生怕心上人真成了个小尼姑。
一个尼姑庵外,终日有个英挺的小伙子在外观望,连寂清都觉得有些无奈了。
灵珠在长廊里缓缓行过的步伐渐也有了些徘徊之意。
终于,寂清召来灵珠,叹息道:“我一直希望你修习佛理这么多年,应该可以躲过你自身的劫数,却没想到还是在劫难逃。去吧,应劫去吧。”灵珠泪光迷蒙,道: “师父,徒儿是与佛无缘么?”寂清笑了,道:“如果你与佛无缘,师父又何必苦苦渡化了你来?只不过你前世情债未还,今世是躲不过去了。还是去吧。”灵珠问道:“何时能返?”寂清道:“很快。就在劫过之时。”“劫何时过?”“洞房花烛后。”“洞房花烛后,徒儿再非清洁女儿身,如何侍得佛祖?”“佛祖要的,只是一颗向佛的清洁女儿心。”
春宵苦短。
似此良辰,一刻值千金。
但恨雄鸡报晓,催慵人起,断了春梦。
回首春梦,了无痕。
李焕正痴痴地看着终于成了自己妻子的灵珠。
灵珠犹在梦中,眼角还有一丝昨夜落红之际的啼痕。
屋外轻轻的叩门声让灵珠微微一动,睫毛一颤,已自张开眼来。
李焕瞪了一眼门外,道:“谁在外面?”“是婢女小香,公子。该起了。”李焕这才想起灵珠得一早起来向公婆奉茶。
灵珠仿佛有些迟钝,慢慢问道:“我们,已过了洞房花烛夜了么?”李焕在她脸上轻轻一吻,道:“我们还有无数个洞房花烛夜要过呢。”灵珠忆及昨晚无限春华,面色一红,暗问自己,真的还有无数个洞房花烛夜么?是不是,真的要和这把自己捧在手心的男子,再渡过无数个这样的花烛之夜?这究竟是幸,还是不幸?
李焕低低道:“我们先去给爹娘敬了茶,再来慢慢叙话,好吧?”灵珠猛地忆及一事,迟疑道:“焕哥,昨天,坐在大厅上受我们礼的高堂,便是你的父母么?”李焕笑道:“怎么?你不认得他们了么?啊呀,我忘了,昨天你蒙着盖头呢,不然你一定认得出。我父亲比以前发福了些
关于李伯元的励志故事 第6篇
据说清代李伯元在《南亭四话》卷七《通州南北》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清朝有一年,乾隆皇帝南巡,来到了江苏省。这一天,他路过的一个城镇叫通州。这时,乾隆皇帝忽然想起了北京城附近也有个地方叫通州。他一下想了个上联, 叫身边的大臣们来对: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这个上联用“南”、“北”、”通”、“州”四个字重复组成,想得十分巧妙。大臣们听了面面相觑,大伙儿使劲想各处的地名,差不多把全国的重要地名都过了筛子,可就是想不出个合适下联。还是纪晓岚有办法,他没有死抠地名,倒是在方位上动脑子。他一眼看见了街头上挂着“当”字大招牌的当铺(当铺是专门收取抵押品、放高利贷的店铺),马上想出了下联: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下联对得十分工整。也是由四个字:“东”、“西”、“当”、“铺”, 重复组成。 这个故事中的对联很有名,我是在北京通州出生长大的,这里的人都知道这个对子。听一个过去的同学说,他认识的南通人也很熟悉这对联。南通市在江苏省,现辖如皋、通州、海门、启东4市(县级),海安、如东2县,崇川、港闸2区和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146个乡镇。全市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是江苏全省的十二分之一。北京市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京杭大运河北端,环渤海经济圈中部的京,津、唐三角区内,东南离渤海湾 100公里,是北京通往华北和东北地区的交通要道,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我后来发现其实这上联被很多人对过,虽然不见得比故事里的下联好,确实也都是很有趣的。下面就收集的下联分类说明。 有以大小对的:大赌场,小赌场,大小赌场赌大小。 大奶妈,小奶妈,大小奶妈奶大小。 有以好坏对的:好判官,坏判官,好坏判官判好坏。 好比方,坏比方,好坏比方比好坏。 有以东西对的:东晋室,西晋室,东西晋室晋东西。 西走马,东走马,西东走马走西东。 东望洋,西望洋,东西望洋望东西。 东灌水,西灌水,东西灌水灌东西。(这写网上跟贴灌水) 东飞燕,西飞燕,东西飞燕飞东西。 东渡口,西渡口,东西渡口渡东西。 东买办,西买办,东西买办买东西。 东学堂,西学堂,东西学堂学东西。 东便门,西便门,东西便门便东西。(东、西便门为北京地名) 有以左右对的:左问道,右问道,左右问道问左右。 左摇摆,右摇摆,左右摇摆摇左右。(这写醉汉醉态,也可以理解为船上颠簸) 左护卫,右护卫,左右护卫护左右。 有以古今对的:古学者,今学者,古今学者学古今。 古学院,今学院,古今学院学古今。 古明月,今明月,古今明月明今古。 有以男女对的:男学生,女学生,男女学生生男女。(此下联因为很搞笑,流传很广。有个故事大意说:老师课上聊到“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的下联。对学生说 ,有一句对得特好,就是:“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此时一学生在下面叫板,老师就让他起来对,结果该生语出惊人:男学生女学生男女学生生男女。但是根据上联,应该对成“男学生,女学生,男女学生学男女。”才对。当然现在是娱乐第一,所以没人管对错的。) 男网友,女网友,男女网友网男女。 男导游,女导游,男女导游导男女。 男刺客,女刺客,男女刺客刺男女。 男教师,女教师,男女教师教男女。 男医生,女医生,男女医生医男女。 雌辩手,雄辩手,雌雄辩手辩雌雄。 用其他对的: 破包袱,烂包袱,破烂包袱包破烂 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春秋》,史书名) 孙学法,子学法,孙子学法学《孙子》。(《孙子》,兵书名) 荷散香,兰散香,荷兰散香散荷兰。 前死人,后死人,前后死人死前后。(这写战场) 真情人,假情人,真假情人情真假。(这写情人节) 分不开,离不开,分离不开不分离。 短论句,长论句,短长论句论短长。 单行线,双行线,单双行线行单双。(这写交通标志) 高架子,低架子,高低架子架高低。 仔细玩味,因为出于多人之手,所以古灵精怪的想法不少,只是和上联正好匹配的却不多,但是奇思也可以值得赞赏一下了。
关于李伯元的励志故事 第7篇
中国古代小说在题材上的两大主流:
神怪传奇小说和历史演义,才子佳人小说.前者如:<<西游记>>,<<封神榜>>,<<聊斋志异>>,<<镜花缘>>等.后者如:<<东周列国志>><<红楼梦>>,<<平山冷燕>>,<<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小说”一词的演变发展情况
中国古代小说,经过漫长的道路,直到唐代才真正地具备了小说要素。
1.先秦两汉——古代小说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野史”传说、宗教故事等都孕育着小说的艺术因素,为小说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同时也露出小说童年时期形成志人志怪两大类的端倪。
神话: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神话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和有一定个性的人物形象,这正是萌芽时期的小说艺术要素。
寓言故事是一种短小精悍而又富于讽刺力量的文学样式,其特点是通过假托的故事,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先秦寓言,它敢于干预生活,有助于中国古代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它的讽刺艺术,直接为后世小说继承和借鉴。后世的讽刺小说的小说中的讽刺艺术,无不受到寓言的积极影响;它是最早的叙事文学之一,又开创了自觉地虚构故事的先河,在叙事、写人、拟人、状物、夸张等多方面的艺术经验,为小说家所汲取。
《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它改变了以往以编年体或国别体记叙史事的传统,以人物为中心,通过人物的历史性的活动来说明历史。就对小说的影响而论,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外,还在于曲折细致地描写妙趣横生的故事场面,惟妙惟肖地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故事生动、人物逼真,富于戏剧性和小说意味,不仅为后来的小说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更重要的是为小说文体的形成直接提供了编写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经验。
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迷信传说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致形成了古小说中语怪与纪异两大类别。先秦时代的宗教形式主要表现为巫教。
2.魏晋南北朝——古代小说的童年期。此时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合称笔记小说。这一时期,我国小说初具规模,刘义庆《世说新语》(志人)干宝《搜神记》(志怪),这些小说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只是“粗陈梗概”:描写人物不能写出一个完整的形象,所写故事,大多是实录性质,缺乏艺术上的虚构,作者们只是搜奇记轶,而不是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但它对后世小说戏剧的影响是巨大的。
3.唐代——古代小说的成熟期。唐代出现了唐传奇。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较之童年期的作品,唐人小说有长足的进步:有意识地做小说,从鬼神灵异、奇闻逸事走向现实生活,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创造和提高。著名的唐传奇有:蒋防《霍小玉传》、元稹《莺莺传》、李朝威《柳毅传》、白行简《李娃传》。
4.宋代——话本产生。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也称“话本小说”。从此以文言短篇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逐渐转为以白话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同时,文言小说依然存在,至此,才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从文言到白话,既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又扩大了读者面,提高了小说的社会功能;作品描写的对象由封建士子转向平民,作品的思想观点、美学情趣发生了变化;奠定了白话短篇和长篇的基础。代表作有《错斩崔宁》、《三国志平话》。
5.明代——白话小说蓬勃发展。明代出现了“拟话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体制、形式创作的小说。如《玉堂春落难寻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明代是白话小说蓬勃发展的时代。著名的作家作品: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蒙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明清出现了“章回体小说”。其特点是分回标目,常取一个或两个中心事件为一回,每回篇幅大致相等,情节前后衔接,开头、结尾常用“话说”“且听下回分解”等口头语,中间穿插诗词韵文,结尾故设悬念吸引读者。这一时期,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到顶峰,产生了一大批不朽的名著。明初,《三国演义》(罗贯中)和《水浒传》(施耐庵)的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此,中国小说以短篇小说为主转入以短篇小说为主。“四大奇书”在所属的各类题材的小说中独占鳌头:《三国演义》是小说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历史小说的典范;《水浒传》既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作品,也是一部英雄传奇的典范;《西游记》(吴承恩)既是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也是一部神魔小说的典范;《金瓶梅》既是第一部写世情的小说,也是第一部由文人独力创作的小说。
6.清代——长篇小说创作的高潮。清代的《儒林外史》(吴敬梓)和《红楼梦》(曹雪芹)的问世,把长篇小说的创作再一次推向高潮。此时的文言短篇小说著名的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红楼梦》之后,由于时代的原因,小说创作成低谷状态,至晚清才又繁荣起来,晚清长篇小说有一千种以上,著名的有“晚清四大小说家”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大体是:宋代以前,是文言短篇小说单线发展,宋元时代,文言、白话两种短篇小说双线发展,明代开始,文言、白话、长篇、短篇多线发展,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状态。
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情节曲折,故事完整;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叙事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
○中国古典名著诗:
东西三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三言二拍赞今古,聊斋史书西厢镜。
附解:东——(清)蔡元放《东周列国志》;西——(明)吴承恩《西游记》;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水——(明)施耐庵《水浒传》;桃花——(清)孔尚任《桃花扇》;红——(清)曹雪芹《红楼梦》;官场——(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儒林——(清)吴敬梓《儒林外史》;金瓶——(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三言——(明)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今古——抱瓮老人辑的明代话本选集《今古传奇》;聊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史书——(西汉)司马迁《史记》;西厢——(元)王实甫《西厢记》;镜——(清)李汝珍《镜花缘》。
关于李伯元的励志故事 第8篇
觳觫 húsù [shake;tremble from fear] 恐惧得发抖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孟子·梁惠王上》 申大头觳觫惶恐,只是跪在地下磕头。――清·李伯元《文明小史》 觳 hú ㄏㄨˊ 〔~觫〕恐惧颤抖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