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山记阅读理解及答案 (百丈山记赏析)
百丈山记阅读理解及答案 第1篇
立足点:石台(1分)。方位:(石台)东南;(石台)西南;(石台)下;(石台)东。(答对二或三个给0.5分,四个全给1分
百丈山记阅读理解及答案 第2篇
2。(2分)立足点:石台(1分)。方位:(石台)东南;(石台)西南;(石台)下;(石台)东。(答对二或三个给0.5分,四个全给1分) 3.(2分)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画对一处得1分) 4.(2分)石台东面,小路断绝,那些畏惧险途的人不敢走(过),到这里值得观赏的景物也就穷尽了。(“者”“度”“是”“穷”四个关键词的翻译错一个扣0.5分)
百丈山记阅读理解及答案 第3篇
石台东面,小路断绝,乡里的人在山壁上凿出石级为路,那些畏惧险途的人不敢走。但百丈山值得观赏的景物到此也就穷尽了。
百丈山记阅读理解及答案 第4篇
百丈山记
8.(2分) 就:靠近,登临;殚:完全,尽;若:好象;或:有的 ;
9.(2分)认为“望”统领全篇的(1分),是从作者观景的视角来看(1分);认为“夕”统领全篇的(1分),是从景观的主体内容来看(1分)。(两种说法各有道理,不分高下,言之成理即可。)
10.(2分)立足点:石台(1分)。方位:(石台)东南;(石台)西南;(石台)下;(石台)东。(答对二或三个给0.5分,四个全给1分)
11.(2分)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画对一处得1分)
12.(2分)石台东面,小路断绝,那些畏惧险途的人不敢走(过),到这里值得观赏的景物也就穷尽了。
百丈山记阅读理解及答案 第5篇
石台东面,小路断绝,乡里的人在山壁上凿出石级为路,用以行走,因而在它的东面修造祭神的祠堂,天旱或水涝时在这里向神佛祈祷。那些畏惧险途的人不敢走,但百丈山值得观赏的景物到此也就穷尽了。
百丈山记阅读理解及答案 第6篇
作者的感情在表面上看来是快乐和闲适的,但他的内心也许因为仕途的坎坷和在学术上的不完全被认可,反对者也不在少数,所以内心充满了寂寞和悲凉。“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的美景竟然惹起悲思,不恰恰证明作者心中有悲所致吗?
百丈山记阅读理解及答案 第7篇
百丈山记: 2。(2分)立足点:石台(1分)。方位:(石台)东南;(石台)西南;(石台)下;(石台)东。(答对二或三个给0.5分,四个全给1分) 3.(2分)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画对一处得1分) 4.(2分)石台东面,小路断绝,那些畏惧险途的人不敢走(过),到这里值得观赏的景物也就穷尽了。(“者”“度”“是”“穷”四个关键词的翻译错一个扣0.5分)
百丈山记阅读理解及答案 第8篇
阅读第1段。
1.作者写登山经过,从哪里写起?这样写有何好处?
从“登百丈山三里许”直接切入,前面的上山经过,所见所闻,一概略而不提,笔锋直逼描述中心,笔力集中。
2.一“俯”一“控”,写出地势险要,得叠石为台阶才能通过。而作者认为“山之胜盖自此始”,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审美情趣?
阅读第2段。
1.本段主要写了哪里的景点?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
山门前后的诸景点。幽静。“苍藤古木”的掩映,伴和着“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 “盛夏亭午无暑气”,“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无不写出了清幽的氛围和清冽的感受。
2.本段采用了什么方式来呈现景物?有哪些语句表明了作者的审美情趣?
移步换景。“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表达了作者的欣赏态度,最后归结为“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的描述,显霹了其审美情趣。
阅读第3段
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瀑布和山峰。)采用了什么方式来呈现景物?(定点换景。)
2.本段中作者是怎样表现瀑布的壮美的?
先以“下临峭岸,深昧险绝”的险奇美作映衬,再写出“于林薄间东南望”的瀑布景象。“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凌空而泻,气势非凡。“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壮丽异常。
3.为什么作者笔下的山能写得极具层次感?
先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从缺口中遥望远山。然后作者又以一峰挺拔高出和群山逶迤而去相组合,形成了一幅层次感极强的图画。接着作者以固定的景点,用傍晚和清晨两个不同时间的景观,构思两幅图画,进一步渲染了壮美的特征。前者突出的是色彩绚烂美;后者凸现的则是云海的变幻美。这样,在作者详尽描述的百丈山景中就兼具了险奇、幽静、五彩、飞动、变幻等诸种美的形态。
阅读第4段。
1.本段写了什么?(点明了写作此文的目的:导游,引导人们去游览百丈山的胜景。)
2.第2句有何作用?(是作者游后的结论,也是对全文内容的总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