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经验知识

经验知识

陈独秀没有出席一大的原因【为什么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都没有参加一大】

清心 2024-07-12 13:59:46 经验知识

为什么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都没有参加一大

其实,陈独秀和李大钊没有参加一大并不代表他们对党的成立和发展没有做出过贡献。在党的组织和理论建设初期,他们的思想和实践成果深刻地影响了党的发展方向和节奏。陈独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李大钊探索的中国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和革命潜力,都为后来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一大代表回忆中所说陈独秀和李大钊未能出席这次会议,都是因职务所在公务繁忙所致。因陈独秀当时在广东政府任教育委员会委员长,政务缠身,不便离开。李大钊当时除了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教授外,还兼北京国立大专院校教职员代表联席会议主席,时值学年终结期间,公务繁忙,无法亲自前往上海出席会议。总之,一大代表回忆中所说陈独秀和李大钊未能出席这次会议,都是因职务所在公务繁忙所致。陈独秀、李大钊没有参加中共“一大”,是历史上的一些偶然因素造成的。当时陈独秀担任广东政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又兼任大学预科校长,正在争取一笔巨款修建校舍,如果他离开广州,这笔款子就会落空,所以未能出席“一大”。

陈独秀李大钊为什么没有参加一大?

两人被特务跟踪了,为了保证会议正常进行,所以未能到场。陈独秀想,人一走款子就不好办了,所以没有来。因为当时北洋军阀政府财政困难,停发了北京八所高校教职员工的薪金,这八所高校就联合成立了“索薪委员会”追讨工资。当时李大钊、陈独秀因各在北京和广州,工作脱不开身,而没有出席大会。因为他们当时都有正经工作,出席一大的多是失业群众和临时工。另外,陈独秀委托了两个人代表他发表意见。但为什么这么重要、具有标志性、承前启后的会议,党的两位创始人李大钊、陈独秀都没有参加呢,今天就让我来告诉你。先说李大钊,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

一大的参加者有没有陈独秀

没有陈独秀。1921年7月23日晚,来自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在上海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3名代表加上马林、尼科尔斯基两位共产国际代表,总共15人出席了会议。然而,党的两位最重要创始人“南陈北李”却都没有出席。陈独秀当时参加了中共一大。陈独秀和李大钊都没有参加!他们有各自的事务不好脱身,陈独秀派了包惠僧为代表.李大钊资料:出生于一个生活比较富裕的家庭。幼年受私塾教育。1905年入永平府中学。1907年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冬,怀着重建中国的志向,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12人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武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小组的毛泽何叔衡,济南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小组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小组的陈公博,旅日小组。陈独秀说第一他不能去,至少现在不能去,因为他兼大学预科校长,正在争取一笔款子修建校舍,他一走开款子的事就不好办了。第二可以派陈公博和包惠僧两个人去出席会议。”陈独秀虽然没有参加会议,但他向大会提出关于组织与政策的4点书面意见,委托陈公博带到了大会。

陈独秀李大钊没有参加一大为什么地位高

最后,他们没有参加一大,但他们是一大的策划者之他们之所以不参加一大是为了会议和个人安全(树大招风),以及当时事务繁忙等。虽然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共一大,但是由于他: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在文化界是一面旗帜。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在青年学生中具有巨大号召力。是建党的关键元老,和李大钊一起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激进分子。与当时国内的比较革命的政党国民党和孙中山先生的关系较为密切。最好把共产主义理论引入中国的是李大钊。最早在中国建立共产主义小组的是陈独秀,李大钊。当时这两人是国内知名的大教授。级别和现在的易中天,钱文忠类似。共产主义小组内的成员,大部分是这二位的弟子或是对这二位崇拜有加的人。这二位是一心一意为中国民族发展的人。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为什么参加一大人结局不一?

当然,陈独秀不参加一大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和共产国际有巨大分歧。当时陈独秀主张中国共产党虽然学习的是外国的马克思布尔什维但其本身是中国一个完全独立的政党。并非外国政党的分支机构,更不需要外国人来指挥中国人来行动。参加一大的代表共13位,他们最终的人生结局不尽相同。张国焘:一大的风云人物,另立中央的叛逃者。1949年张国焘移居香港,后转赴巴西和加拿大。1979年12月因病去世于多伦多。李达:有理论之才,却无政治之能。1966年8月在武汉逝世。李汉俊:学者型的理论家,特立独行的革命者。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者的各自结局各不相同,中共早期党员的人生道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矢志不渝地捍卫信仰;第二种是对信仰产生怀疑,游移不定;第三种是背叛站在正义的对立面。1915年,李大钊参加留日学生的抗议斗争。他起草的通电《警告全国父老书》传遍全国。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1919年,李大钊同志热情投入并参与领导了五四运动。

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与我们分享您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