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译文及注释 (李白戴天山访道士不遇答案)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译文及注释 第1篇
百科名片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早年的作品。李白早年曾在戴天山中的大明寺读书。一次去拜访山中一位道士,却没有见到他,便写下了这首景美情深的五言律诗。目录作品信息 作品原文 释义 作品译文 作品鉴赏 作者简介编辑本段作品信息 【名称】《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年代】盛唐 【作者】 李白 【体裁】 五言律诗 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1] 编辑本段释义 【戴天山】 四川昌隆县北五十里 【不遇】 没有遇到 【吠】 狗叫 【带露浓】 挂满了露珠 【树深】 树丛深处 【霭】 云气 【倚】 靠 编辑本段作品译文 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桃花带露,浓艳耀目。在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青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人不知去了哪里,我倚松再三觉得非常惆怅。[2]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戴天山,又名大康山或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李白早年曾在山中大明寺读书,这首诗大约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诗的开头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留连忘返,且让人联想到道士居住此中,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第二句中“带露浓”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颔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鹿性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既然“时见鹿”,可见其幽静。正午时分,钟声杳然,唯有溪声清晰可闻,这就更显出周围的宁静。环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与首联所写的桃源景象正好衔接。这两句景语又含蓄地叙事: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 颈联“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从上一联“不闻钟”,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尚有一段距离。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青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诗人用笔巧妙而又细腻:“野竹”句用一个“分”字,描画野竹青霭两种近似的色调汇成一片绿色;“飞泉”句用一个“挂”字,显示白色飞泉与青碧山峰相映成趣。由于道士不在,诗人百无聊赖,才游目四顾,细细品味起眼前的景色来。所以,这两句写景,既可以看出道院这一片净土的淡泊与高洁,又可以体味到诗人造访不遇爽然若失的情怀。 结尾两句“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人通过问讯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事实,又以倚松再三的动作寄写“不遇”的惆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 前人评论这首诗时说:“全不添入情事,只拈死‘不遇’二字作,愈死愈活。”(王夫之《唐诗评选》)“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句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吴大受《诗筏》)道出了此诗妙处。[1]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李白像李白[3]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城(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诗歌以抒情为主。他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存诗千余首,有《李太白集》三十卷。[4]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译文及注释 第2篇
插入地图
地图插入成功
青衣天仙 一级 0 | 我的知道 | 消息(1) | 空间 | 应用 | 退出 我的知道 我的提问
我的回答
为我推荐的提问
知识掌门人
文档分享
应用 礼物
投票
转贴
更多应用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文库 帮助 | 设置
百度知道 > 文化/艺术添加到搜藏待解决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的全诗意思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2 天 21 小时
提问者: 1050665480 - 一级
我来回答:
第1步:输入你的答案
您还可以输入9910字
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
请您输入回答内容
已插入地图 删除地图插入图片
参考资料:
匿名回答 积分规则
第2步:点击提交回答
回答 共 14 条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据研究李白的专家们考定,写于唐代开元初年,当时诗人还不到二十岁。这首诗,在按年代顺序编辑的李白诗集中,常被放在第一篇,似乎是诗人留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首。在这首五律中,诗人通过描述访友未遇的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对祖国山水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真挚感情。
题目"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的"戴天山",因山势高峻直插云天而得名,位于今天四川省江油县,是李白青少年时生活的地方;"不遇",就是没有见到的意思。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打开诗章,我们立即被那优美的音响和绚丽的色彩吸引住了,一下子就被带进了诗的意境之中。这是一幅山乡早行图。原来,青年诗人李白很早就启程赶路了,这时,大地还在黎明的晨曦中酣睡,四无人语,一片寂静,只有潺潺流淌的溪水在不停地歌唱和偶尔从远处传来的几声汪汪的犬吠;在依稀可辨的山路上,诗人迈着轻捷的步子,走着,走着,不觉天已渐渐大亮了,只见路边桃花那红扑扑的脸上,挂着一颗颗明净清亮的露珠,在灿烂的朝阳映照下,显得格外鲜嫩浓艳,逗人喜爱。一个多么美妙的山乡之晨啊--清新恬静,生机盎然!
这里,"犬吠水声中"是写天亮之前的耳中所闻。这时,除了朦胧的路影而外,什么也看不见,所以,对环境的感受只能依靠听觉了。
"桃花带露浓"是写天亮之后的目中所见。这时,人们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当然是以视觉为先。诗人左右一瞧,原来,一路走来,有桃花夹道相送。这里,诗人在明写悦目赏心的视觉所见的同时,应该说,还暗写了馨入肺腑的嗅觉所闻;因为既然路旁桃花盛开,想必沿途一定芳香扑鼻、花气袭人了。
这一联不仅交代了诗人出发的时间是能见度极低的黎明辰光,访友的季节是桃花开放的阳春三月;而且初步地透露了诗人与道士之间友情的深厚,自然地表明了此刻趱程赶路心情的愉快。如此早行,固然可能与路程较远有关,但更主要的恐怕还是访友情切的原因吧。
诗人怀着高兴而急切的心情,时而奋力攀登、翻山越岭,时而脚底生风、大步流星。然而当他走进山里、快到道士住处的时候,面前却呈现了出乎意料的景象:"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远远望去,林莽深处,麋鹿时时出现,欢蹦乱跳,追逐嬉戏;来到道士宅前溪边,虽然日影水中倒映,时间已经中午,可是既不见道士出来迎接,也听不到道士惯常的钟声。
这两句就其相互关系看,属因果句。"时见鹿"是果,"不闻钟"是因;正因为"不闻钟",所以才"时见鹿"。诗人先用视觉交代结果,后以听觉追述原因,把这两句先后倒置,不仅是为了照顾韵律,而且也是为了符合人们白天察知环境一般都是目在耳前的规律。
虽然这两句所写的景物不同--一句是说树林深处时有麋鹿出现,一句是说中午时分不闻钟声传来--但是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暗示道士不在家,尽管"树深时见鹿"尚属猜测,"溪午不闻钟"已经坐实。我们知道,鹿是胆小怕人的动物,因此远处"时见鹿",就意味着周围不见人了。这就让人不能不产生道士可能不在家的疑虑了,然而这毕竟是估计。诗人心里嘀咕着继续前行,随着道士住处的越来越近,疑虑终于被证实了。他来到门前院外,侧耳细听,毫无动静,悄然无声--道士确实外出了。
需要指出的是,"树深时见鹿"一句,除了暗示道士可能不在家而外,还从侧面写出了道士为人的高雅--因为,传说鹿是仙人的坐骑,汉乐府《长歌行》中就有"仙人骑白鹿"的句子,诗人后来的游仙诗中也有这种说法;所以,鹿经常出没的地方,自然就不是一般俗人居住的场所了--从而反映了诗人对道友的敬重。
看来,这一趟白跑了!不过,可能道士只是暂时外出,不久就回,也未可知。因此,何不一旁等待片刻,且作休息。单人独处舍外,酷爱自然的诗人,这时似乎忘却了急欲见友的心情,兴味浓烈地察看起道士住处的环境来了:"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只见宅前院后,野竹遍生,葱茏茂密,蓬勃上长,竟冲破了缭绕山腰的青色的云气;远处,山色苍碧,一缕清泉像白练似地从峰顶倒挂下来--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啊!
这里,诗人写"野竹"竟能"分青霭",不是说竹子长得其高无比,而是说它生长的地方很高;由此可见道士居处地势的耸拔,因而视野开阔,连远处飞泻而下的山泉也历历在目。茂密修长的野竹与云雾相接,本来是一幅静景;然而"野竹分青霭",由于诗人用了这一个"分"字,就有了动的意味了,它使人联想到山风徐来,移动的云雾不断地从野竹梢头飘过的情景。青翠的山峰之上,一线泉水,凌空飞注,本来是一幅动景;然而"飞泉挂碧峰",由于诗人用了这一个"挂"字,就又由动化静了,它使人想见山峰的陡峭峻拔和山泉的垂直落下的情状。道士选择这样的地方居住,自然说明他很喜欢这里的景色;诗人这样谱写入诗,也正说明他很欣赏这里的风光:两人情趣如此相投,可见他们审美观的一致。
这里有一个问题:诗人拜访道士,就这首诗来看,已经不是初次登门;既然以前来过,为什么对道士住宅周围的景色还像初来乍到一样觉得新鲜有趣而大书特书呢?这是因为,以前来访,有主人热情迎接,随时陪伴左右,坐而论道,畅叙情怀,可能没有对环境风光细致地观看,只有一个粗略的印象;这次不巧撞锁,踟躇门外,细加体察,才仿佛有了新的发现,好像对朋友又有了新的了解。因此,记述这次访问,这一点又怎能不写入诗篇呢?
尽管这里的优美景色使诗人忘情和陶醉,然而欣赏风光毕竟不是此行的目的,所以,当他一想到友人不在,久候未归,心情便又黯然了:"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山野地方,人迹稀少,向谁去打听道士的去向呢?诗人万般无奈,怅然若失,只能倚松长叹,心中的愁苦是不难想象的。
专程访友,不期未遇,谁人不愁?然而,这里又有一个问题:这个"不遇"之愁,为什么诗人没有写在来到之初,而要写在饱览了环境美景之后呢?这是因为:第一,初到伊始,发现访友扑空固然也不免扫兴,但这还不是当时最主要的精神活动,那时最主要的精神活动是感到惊诧和觉得意外;而且,在诗人的心目中,当时还存在道士可能马上回来的一线希望。第二,如果说诗人访友是为了向对方诉说衷肠,与对方交流思想,那么,通过观察环境有了新的发现,对朋友更加了解了,就一定有更多的话急欲一吐了,而这时道友偏偏迟迟不归,这怎能不叫人愈加焦急烦恼呢?第三,诗人刚刚来的时候,已经中午时分,后来又观赏了一番风光,自然就是下午了;从黎明到现在,已经好几个时辰了,加之又走了大半天山路,身体疲劳,饥肠辘辘,此时愁情当然就非初到之时可比了。第四,由于"无人知所去",既不知道士前往何处,更不知他何时归来,那么,诗人是应该继续倚松等待,还是即早返回、改日再访,就更是举棋难定了;而这,又怎能不让人犯愁呢?可见,最后把"愁"点出,不单单是尾联破题、卒章显志的结构所要求的;更主要的,这是诗人感情发展的必然结果,因而笔饱墨浓,酣畅淋漓,极其自然。
"愁倚两三松",这一句除了其中的"两三松"对道士的住处环境又顺便补写了一笔而外,再一次以象征的手法暗写道士品格的坚毅,更主要的,使诗人访友不遇之愁形象化了,让我们从他一会儿凭着这一棵树翘首寻望,一会儿又靠着另一棵树唉声埋怨的焦躁不安和急切难耐的形状中,想见其内心活动的剧烈和胸中愁情的浓重。如果说,诗人单用"愁"来描写自己的心情还嫌概括而抽象的话,那么用"愁倚两三松"来描写就显得生动而具体了。因为前者只能让人在心里体会,后者还可让人于目中看见。
到这里,主题已经揭示无遗,诗篇也就自然结束。
人们常说:"文如看山不喜平。"诗也一样。这首五律,虽然只有短短八句四十个字,却写得时起时伏,饶有情趣。"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欢愉之情,又风吹云散;"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不觉又意外地得到了慰藉;"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终于又陷入无限惆怅之中。诗情的发展,既出乎读者意料之外,但又在诗歌情理之中。满怀热望进山访友,谁知道士外出不在;转而一想,诗题明明写着"不遇",相左本是意料中事。既然不遇,接下来就该写如何失望和扫兴了,可是诗人又兴味盎然地欣赏起环境美景来了;然而如上所析,确又不无道理。正当读者十分惬意地流连风光的时候,不料"愁"字又猝然亮出……诗人运用的是欲抑先扬的手法,为了衬托访友不遇情绪的惆怅,首先尽情渲染出发访友兴致的高昂;正因为有早行欢畅情绪的遥相对照,所以格外显出候友不归的感情沮丧。然而由扬而抑,感情又不是直线下降,这中间不仅有转折和过渡,而且还有暂时的回升。因此,诗篇波澜曲折,十分引人入胜。
回答者: 脑残→大仙 - 四级 2010-5-30 06:39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首联,“犬吠声融入孱孱的流水声中,桃花带着露水更加艳丽。”这句诗体现出了诗人李白是清晨来到山中,景色清雅,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颔联,“(走到)深处不时看到有鹿出现,到了中午时分依旧没有听到钟声。”这句诗描写诗人已经走到了中午,但仍未到达,隐约露出不遇的感觉,承上启下,喜悦之情也转为淡淡的惆怅之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颈联,“野竹参天,分开了空中的青气,飞流直下的泉水挂在碧绿的山峰上。”这句诗表面描写了美景,实则写出了道观的清幽淡泊。】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尾联,“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我倚着松树失望愁苦。”这句诗写明诗人是通过讯问他人得知友人不在,通过倚字更突显心中惆怅。】
回答者: 流苏Ariel - 一级 2010-5-30 11:40
dfdf
回答者: 779462927 - 一级 2010-5-30 15:18
不懂现了道士世外桃源的优美生活境界。
全诗分为三个层次,前四句为一个层次,五、六两句为二个层次,最后两句为一个层次。前四句是写诗人拜访道士途中听耳闻目睹。诗人沿着小溪而行,沿路两旁。桃花盛开,花瓣上挂满露珠。这说明诗人一大早,就出门而行。小溪流水淙淙,与狗吠之声,响成一片,形成了一种别有情趣的乐章。道士的处所,路程还不近呢。诗人从早走到中午时分,尚且没有听见道士敲钟的声音,只见树丛的深处,不时有麋鹿出没。这两句的妙处,暗示道士不在道院,为最后两句设下伏笔。以上四句.把道士远离人间闹市的那种清新幽静的环境,逼真地摹写出来。前两句写狗吠声声,溪水淙淙,桃花含露,是诗人早上的所见听闻。“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两句,是写中午时分的耳闻目睹。时间不同,地点各异,诗人所描写的见闻,也各不相同。在这里,时间和空间感。异常清晰。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两句,是写道士处所的近景,野竹参天,与青气融为一体,从碧绿的山峰间飞流直下的瀑布,形成了一种优美壮观的奇境。飞、挂二字,是写瀑布飞流直下的动的画面.“野竹分青霭”的“分”字,表面是写野竹参天,把空中的青色云气隔开,实则是说翠竹参天,和青色的云气。所以,这两句写景,既可以看出道院这一片净土的淡泊与高洁,又可以体味到诗人造访不遇爽然若失的情怀。
结尾两句“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人通过问讯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事实,又以倚松再三的动作寄写“不遇”的惆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
前人评论这首诗时说:“全不添入情事,只拈死‘不遇’二字作,愈死愈活。”(王夫之《唐诗评选》)“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句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吴大受《诗筏》)道出了此诗妙处
戴天山:又名大康山、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
这首诗是李白早年的作品。李白早年在戴天山大明寺读书。后来,李白因坐永王李璘事入狱,流放夜郎,遇赦,漂泊浔阳、金陵、宣城、历阳等地。杜甫在成都于肃宗上元二年(761),因“近无李白消息”,写了一首《不见》诗怀念李白,担心他在外会闯祸,盼他早日归还“匡山”故乡。诗曰:“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次年,李白便死于安徽当涂。
李白早年即富有才华,他在大匡山读书时,就描绘了这样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道士姓名,不得而知。通篇着意于写景,真实自然,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道士世外桃源的优美生活境界。
全诗分为三个层次,前四句为一个层次,五、六两句为二个层次,最后两句为一个层次。前四句是写诗人拜访道士途中听耳闻目睹。诗人沿着小溪而行,沿路两旁。桃花盛开,花瓣上挂满露珠。这说明诗人一大早,就出门而行。小溪流水淙淙,与狗吠之声,响成一片,形成了一种别有情趣的乐章。道士的处所,路程还不近呢。诗人从早走到中午时分,尚且没有听见道士敲钟的声音,只见树丛的深处,不时有麋鹿出没。这两句的妙处,暗示道士不在道院,为最后两句设下伏笔。以上四句.把道士远离人间闹市的那种清新幽静的环境,逼真地摹写出来。前两句写狗吠声声,溪水淙淙,桃花含露,是诗人早上的所见听闻。“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两句,是写中午时分的耳闻目睹。时间不同,地点各异,诗人所描写的见闻,也各不相同。在这里,时间和空间感。异常清晰。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两句,是写道士处所的近景,野竹参天,与青气融为一体,从碧绿的山峰间飞流直下的瀑布,形成了一种优美壮观的奇境。飞、挂二字,是写瀑布飞流直下的动的画面.“野竹分青霭”的“分”字,表面是写野竹参天,把空中的青色云气隔开,实则是说翠竹参天,与青色的云气
戴天山,又名大康山或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李白早年曾在山中大明寺读书,这首诗大约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作品译文
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桃花带露,浓艳耀目。在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青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人不知去了哪里,我倚松再三觉得非常惆怅。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戴天山,又名大康山或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李白早年曾在山中大明寺读书,这首诗大约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诗的开头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留连忘返,且让人联想到道士居住此中,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第二句中“带露浓”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颔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鹿性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既然“时见鹿”,可见其幽静。正午时分,钟声杳然,唯有溪声清晰可闻,这就更显出周围的宁静。环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与首联所写的桃源景象正好衔接。这两句景语又含蓄地叙事: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 颈联“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从上一联“不闻钟”,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尚有一段距离。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青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诗人用笔巧妙而又细腻:“野竹”句用一个“分”字,描画野竹青霭两种近似的色调汇成一片绿色;“飞泉”句用一个“挂”字,显示白色飞泉与青碧山峰相映成趣。由于道士不在,诗人百无聊赖,才游目四顾,细细品味起眼前的景色来。所以,这两句写景,既可以看出道院这一片净土的淡泊与高洁,又可以体味到诗人造访不遇爽然若失的情怀。 结尾两句“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人通过问讯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事实,又以倚松再三的动作寄写“不遇”的惆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 前人评论这首诗时说:“全不添入情事,只拈死‘不遇’二字作,愈死愈活。”(王夫之《唐诗评选》)“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句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吴大受《诗筏》)道出了此诗妙处。百度地图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译文及注释 第3篇
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桃花带露,浓艳耀目。在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青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人不知去了那里,我倚松再三觉得非常惆怅。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译文及注释 第4篇
小溪流水淙淙,与狗吠之声,响成一片,桃花盛开,花瓣上挂满露珠。树丛的深处,不时有麋鹿出没,已中午时分,还没有听见道士敲钟的声音。野竹参天,与青气融为一体,瀑布从碧绿的山峰间飞流直下。 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我)倚在两三棵松树旁发愁。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译文及注释 第5篇
我自己看着译的,不大漂亮不好意思。 狗叫声和着水流淌的声音(一起响起来), 桃花上挂满大滴的雨露。 树木茂盛丛生,有时能从中望见鹿, 已经到了午时,溪谷里却听不见钟声。 野生的竹子长得(高到)能将青色的云霭分开, 飞流而下的泉水挂在碧绿的山峰间。 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我)倚在两三棵松树旁发愁。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译文及注释 第6篇
(戴天山中道士居处),狗叫声掩映着水声,桃花带露开放,花色更浓。树林深出常有小鹿出没,到了中午,在小溪边听不见钟声。山中茂密的竹林分开了青色的雾气。瀑布像是悬挂在青翠的山峰上一样,飞流而下。没有人知道倒是去哪了、失望的来访者只好靠着松树休息。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译文及注释 第7篇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开放分类: 唐诗、古诗 【年代】:唐 【作者】: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内容】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赏析】 戴天山:又名大康山、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 这首诗是李白早年的作品。李白早年在戴天山大明寺读书。后来,李白因坐永王李璘事入狱,流放夜郎,遇赦,漂泊浔阳、金陵、宣城、历阳等地。杜甫在成都于肃宗上元二年(761),因“近无李白消息”,写了一首《不见》诗怀念李白,担心他在外会闯祸,盼他早日归还“匡山”故乡。诗曰:“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次年,李白便死于安徽当涂。 李白早年即富有才华,他在大匡山读书时,就描绘了这样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道士姓名,不得而知。通篇着意于写景,真实自然,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道士世外桃源的优美生活境界。 全诗分为三个层次,前四句为一个层次,五、六两句为二个层次,最后两句为一个层次。前四句是写诗人拜访道士途中听耳闻目睹。诗人沿着小溪而行,沿路两旁。桃花盛开,花瓣上挂满露珠。这说明诗人一大早,就出门而行。小溪流水淙淙,与狗吠之声,响成一片,形成了一种别有情趣的乐章。道士的处所,路程还不近呢。诗人从早走到中午时分,尚且没有听见道士敲钟的声音,只见树丛的深处,不时有麋鹿出没。这两句的妙处,暗示道士不在道院,为最后两句设下伏笔。以上四句.把道士远离人间闹市的那种清新幽静的环境,逼真地摹写出来。前两句写狗吠声声,溪水淙淙,桃花含露,是诗人早上的所见听闻。“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两句,是写中午时分的耳闻目睹。时间不同,地点各异,诗人所描写的见闻,也各不相同。在这里,时间和空间感。异常清晰。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两句,是写道士处所的近景,野竹参天,与青气融为一体,从碧绿的山峰间飞流直下的瀑布,形成了一种优美壮观的奇境。飞、挂二字,是写瀑布飞流直下的动的画面.“野竹分青霭”的“分”字,表面是写野竹参天,把空中的青色云气隔开,实则是说翠竹参天,和青色的云气。所以,这两句写景,既可以看出道院这一片净土的淡泊与高洁,又可以体味到诗人造访不遇爽然若失的情怀。 结尾两句“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人通过问讯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事实,又以倚松再三的动作寄写“不遇”的惆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 前人评论这首诗时说:“全不添入情事,只拈死‘不遇’二字作,愈死愈活。”(王夫之《唐诗评选》)“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句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吴大受《诗筏》)道出了此诗妙处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译文及注释 第8篇
我知道不是古诗,但是很不错的句子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意思是,寂静空旷没有人烟,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还有一个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意思是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一边弹着琴一边又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
皎洁的月亮从空中映照。
[解说]
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 上一篇:海尔洗衣机提示e4什么意思
- 下一篇:空调水机和氟机怎么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