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写给李白的友情诗 (杜甫写给李白的名诗)
杜甫写给李白的友情诗 第1篇
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天末怀李白》 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沙丘城下寄杜甫》
杜甫写给李白的友情诗 第2篇
时年三十四岁的杜甫,对于长他十岁的李白,仰慕之心,不一而足.他们同行同止,同唱同和,同饮同酌,同醉同酣,似乎给杜甫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当时,还有另一位诗人高适,也和他们在一起.后来,杜甫总是在诗中提到这次齐鲁之行的愉快经历,“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不胜留恋.总之,只不过短短的三年间的两次交往,敬佩其才华,膺服其诗情,钦慕其潇洒,悲悯其遭遇的杜甫,涉及到李白的诗篇有:
《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
《赠李白》(“二年客东都”)
《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饮中八仙歌》
《冬日有怀李白》
《春日忆李白》
《梦李白二首》
《天末怀李白》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不见》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昔游》
《遣怀》
计十四首诗.
尽管,作品数量的多寡,并不能决定两人情谊的深浅,但是——
杜甫写给李白的友情诗 第3篇
《戏赠杜甫》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文: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翻译:
至今记得,在饭颗山上遇到老朋友杜甫,头上戴着竹笠日头刚好是中午。
请问老兄自从分别以后为何如此消瘦?恐怕都因为这一段岁月里作诗太费辛苦。
此诗前两句运用铺叙的手法来描绘出一幅李白在饭颗山上遇见头戴着竹笠的杜甫的重逢情景;末两句为李问杜答,新颖别致,给人以信增亲切之感,似是玩笑之话而实为肺腑之言。
全诗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生动诙谐地塑造了杜甫苦心作诗的形象,亦暗喻自已也“为作诗苦”,情深意浓,体现了李白与杜甫之间的真挚友谊。
扩展资料:
此诗首见于《本事诗》,宋蜀本《李太白集》未收,《全唐诗》收为李白诗,或应作于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兖州最后一次相遇时。
虽然在年龄上,李白与杜甫相差了十一岁,他们却成了忘年之交。对诗歌艺术的狂热喜好和高深造诣,促使他们成为志同道合的知交,而共同的远大抱负、正义立场以及在政治上的失意境遇,更使他们情同骨肉,终身不逾。
这高尚的友情,和他们的诗歌一样,垂诸千古。在李白和杜甫的诗歌交往中,相互赠和很多。李白的这首《戏赠杜甫》,引起过前人的误解,都出在这个“戏”字上。
郭沫若对此有过精辟的辨析。自从唐人孟棨解说为李白讥笑杜甫作诗拘束之后,似乎成了定论。郭沫若不然其说,是高明的见解。郭对诗的末两句解释为李问杜答,信增亲切,不失为一说。
其实,“戏”字并不都是讥笑的含义,也可以解作“开玩笑”。古人写诗题为“戏赠”,并不都是嘲弄,有许多都表示善意的玩笑语,而玩笑语之中,往往是些真情实话,倍觉亲切可爱。
杜甫写给李白的友情诗 第4篇
[名句]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誰雄 [原文]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誰雄? [析赏]杜甫原诗四句,一方面感叹自己怕失意浪游,一方面惋惜李白的不得志-你一天到晚狂歌痛饮,空度日子,意气飞扬,行为跋扈,又是在向誰称雄呢? 跋扈,强霸嚣张,李白喜击剑,好任侠,曾手杀数人,又傲视王侯,意气狂放,故说他跋扈。因怀才不遇而沉迷酒乡,行为狂荡不羁,所以杜甫赠他此诗,含有好友相讽劝之意。
杜甫写给李白的友情诗 第5篇
1、《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
2、《赠李白》(“二年客东都”)
3、《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
4、《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5、《饮中八仙歌》
6、《冬日有怀李白》
7、《春日忆李白》
8、《梦李白二首》
9、《天末怀李白》
10、《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11、《不见》
12、《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13、《昔游》
14、《遣怀》
杜甫写给李白的友情诗 第6篇
表达了杜甫和李白的深深友谊和依依不舍之情
杜甫写给李白的友情诗 第7篇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杜甫同李白的友谊,首先是从诗歌上结成的。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是天宝五载(746)或六载(747)春杜甫居长安时所作,杜甫和李白于天宝四载秋在鲁郡分别,就再未见面。诗中表达了杜甫对李白的深挚情谊和对他的文学才能的极高评价。
成语: 春树暮云,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杜甫写给李白的友情诗 第8篇
赠李白
作者: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天末怀李白
作者: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 上一篇:征兵宣传标语15篇 (8篇精选)
- 下一篇:简短国庆节祝福句子7篇 (8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