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破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原文翻译及赏析 (《摊破浣溪沙》全诗)
摊破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1篇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南唐·李璟《摊破浣溪沙》 [今译] 纤纤素手将珠帘卷上玉钩,可春恨却未因此而驱散,依然被锁在高楼。 [赏析] 此词写一幽闺女子的春恨。真珠指珠帘,它与玉钩均为华贵之物,足以看出女主人的身份。卷帘上钩,乃是为了开拓心胸,驱散愁闷。宋人周晋《点绛唇》有句云:“卷帘尽放春愁去。”可作此句的注解。然而帘既卷而愁仍不去,“依前春恨锁重楼”。一个“锁”字,半虚半实,既写高楼之深锁,也写精神之幽闭,准确而又精练。前句是开,后句是阖,一开一阖,极抑扬顿挫之致。 [原作]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
摊破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2篇
李璟《浣溪纱》菡萏香销翠叶残
《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注释]
1.菡: (hàn)
2.萏: (dàn)
[评析]
这是李璟抒写满怀愁恨的小词。前段就景物写,后段就人事写。开首先描绘出香销叶残的残荷画面,更从西风愁起,韶光憔悴衬托,使那不堪目睹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来说明“不堪看”到了何种程度。然后转而从人事来说明。先就征夫说,“无边细雨细如愁”,细雨是一个织愁的环境,在细雨中入梦,梦中的境界应该是自己日夜思念的美好快乐的境界,可好梦须醒,醒来依然还是远在边荒的鸡塞,这是多么令人难堪的境况!再就思妇说,为了思念远离的爱人,在明月中,小楼中,吹遍了玉笙,清寒入骨,仍未能使远人归来,这又是多么令人难堪的境况!在这样的境况下,无穷怨恨无穷泪,就成为完全可以理解的了。
李璟
——《摊破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
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
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注释】:
真珠:即珠帘。
青鸟:传说曾为西王母传递消息给武帝。这里指带信的人。云外,指遥远的地方。
丁香结·丁香的花蕾。此外诗人用以象征愁心。
三楚:指南楚、东楚、西楚。三楚地域,说法不一。这里用《汉书·高帝纪》注:
江陵(今湖北江陵一带)为南楚。吴(今江苏吴县一带)为东楚。彭城(今江苏铜山县一带)为西楚。“三楚暮”,一作“三峡暮”。
【赏析】
这首词借抒写男女之间的怅恨来表达作者的愁恨与感慨。上片写重楼春恨,落花无主。下片进一层写愁肠百结,固不可解。有人认为这首词非一般的对景抒情之作,可能是在南唐受后周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李璟借小词寄托其彷徨无措的心情。
李璟的词,已摆脱雕饰的习气,没有晦涩之病。辞语雅洁,感慨深沉。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全词情景融为一体,气象雄伟,意境深沉委婉,留有余韵,可称词中之神品,不为过誉。
《漫叟诗话》:李璟有曲云“手卷真珠上玉钩”,或改为“珠帘”,非所谓遇知音者。
《诗话总龟》:《翰苑名谈》云李璟“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思清句雅可爱。
黄蓼园《蓼园词选》:清和宛转,词旨秀颖。
摊破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3篇
浣溪沙(南唐)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此词是写一个女子,手卷珍珠帘,给帘挂上玉钩的时候,仍然是春恨绵绵紧锁高楼,风里落花无主,云外不见青鸟传来亲人的书信。雨中的丁香花蕾空结在枝头,又一次绝望的愁绪浓得化也化不开。回首三楚大地,天低日暮,长江水滚滚东去,更加映衬了愁思的深广和渺无尽头。“丁香空结雨中愁”一句,既是写景,也是抒情,情景交融,意象生动。“接天流”3字,也不禁让人联想到李瞡之子后主李煜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源头。
--------------满意我的回答请采纳+小红花,如果有个赞会更好,谢谢。
摊破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4篇
白话译文:
卷起珍珠做的帘子,挂上帘钩,在高楼上远望的我和从前一样,愁绪依然深锁。风里的落花那么憔悴,谁是它的主人呢?
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我回头眺望暮色里的三峡,看江水从天而降,浩荡奔流。
原文: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浣溪纱》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扩展资料:
《浣溪纱》 ,词牌名,是浣溪沙的别名。《浣溪纱》 是南唐中主李璟的作品。《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中主李璟的作品。
此词借抒写男女之间的怅恨来表达作者的愁恨与感慨。上片写重楼春恨,落花无主;下片进一层写愁肠百结,固不可解。
有人认为这首词非一般的对景抒情之作,可能是在南唐受后周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李璟借小词寄托其彷徨无措的心情。全词语言雅洁,感慨深沉。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词、春恨词。词人赋恨在者所在多有,然惯用暗笔,像这首在词中点明“春恨”还是罕见的。词的上片从落花无主着笔,写春恨所以产生的触媒;下片从思念难解立意,将春恨产生的根源揭示得含蓄而又深沉。
作者用了词家惯用的对景抒情的手法,然而却用得很不一般。词的开头头先来了句“手卷真珠上玉钩”,即非景语,也非情语,而是客观平直的叙述,算不上以景呼情,也算不上以情唤景。
首句“真珠”二字或作“珠帘”,但正如古人所云:“言‘真珠’,千古之善读者都知其为帘,若说‘珠帘’,宁知其为真珠耶!
是举真珠可包珠帘,举珠帘不足以包真珠也。后人妄改,非所谓知音。”“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二句委婉、细腻,卷帘本欲观省景物,借抒怀抱,而既卷之后,依旧春愁浩荡。
可见,“锁”是一种无所不在的心灵桎梏,使人欲销愁而不可得。而“春恨”并不是抽象的,“风里落花谁是主”,风不仅吹落花朵,更将凋零的残红吹得四处飞扬,无处归宿。
在这里可以看到的是人的身世飘零,孤独无依。上片结句“思悠悠”,正是因此而思绪萧索,悠然神往。下片从人事着笔,是对春恨的进一步申说,也是“思悠悠”的直接结果。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则点出了“春恨”绵绵的缘由所在。此句反用西王母与汉武帝典故。据说三足的青鸟是西王母的侍者,七月七日那天,汉武帝忽见青鸟飞集殿前,遂后西王母即至。
然而所思主人远在云外,青鸟也不为之传信,思念难解的主人公就更加感到春恨的沉重了。“丁香结”本是丁香的花蕾,取固结难解之意,诗人多用它比喻相思之愁的郁结不散,如李商隐《代赠》诗有句:“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璟的独创就在于将丁香结化入雨中的境界,使象征愁心的喻体丁香花蕾更加凄楚动人,更加令人怜悯,“青鸟”、“丁香”二句合看又恰是一联工稳的对仗,一人事,一时景,这律诗般的俊语将思念难解之情写得既空灵透脱而又真挚实在。
至此,词的感情已经十分浓郁、饱满。当手卷真珠上玉钩的时刻,已经春恨绵绵;风里落花无主,青鸟不传信,丁香空结,则徒然的向往已经成为无望,这已是无可逃避的结局。最后以景语作结:“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楚天日暮,长江接天,这样的背景暗示着愁思的深广。“接天流”三个字让人想起“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就这一意境而言,李璟李煜父子是一脉相承的。另外,从整首词来看,末句的境界突然拓展,词中的一腔愁怀置于一个与其身世密切相关的历史地理环境中,与心灵的起伏波动也是密切相合的。
那充满“春恨”的人事内容究竟具体何指。据马令《南唐书》卷二十五载:李璟即位,歌舞玩乐不辍,歌师王感化尝为之连唱“南朝天子爱风流”句至再三再四以剌之,李璟遂悟,作《浣溪沙》二阕并手书以赐感化,其中就包括这一首。
这样看来,词中的春恨就不是这位风流天子对景抒情的一般闲愁,很可能是南唐受周威胁时的危苦感慨,而“青鸟”句就是忧国之思的深沉寄托了。
摊破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5篇
用手卷起珠帘挂上玉钩, 靠在帘上春天的恨愁怨锁在重楼。 风里那飘零的落花谁才是它的归属, 思念之情悠悠不绝。 青鸟不能为我传递云外的书信, 丁香的花蕾在雨中结着多少愁绪。 在三楚的傍晚回头看迢迢绿波, 接着天向远处流。 自己翻译的,不怎么工稳,其实这种词已经很白话了,容易理解,意译便可
摊破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6篇
【年代】:唐 【作者】:李璟 【题目】:摊破浣溪沙 【内容】: 菡萏香销翠叶残, 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 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 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无限恨, 倚阑干。 【注释】 ①菡萏:荷花的别名。 ②韶光:美好的时光。 ③梦回:梦醒。 鸡塞:即鸡鹿塞,汉时边塞名,故址在今内蒙古。这里泛指边塞。 ④吹彻:吹到最后一曲。彻,大曲中的最后一遍。 【评解】 这首词,写一个女子的悲秋念远之情,充满了感伤和哀怨,从而反映了封建时代夫 妻远离给妇女带来的痛苦。全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前写悲秋,后写念远。构思新颖, 自然贴切。那销歇的馨香、摧败的残叶,那绿池的西风愁波、美人憔悴自伤,经此气息的熏染,遂相绾而上臻于凄美绝伦之境界--一声"不堪看"的轻叹,竟化作群芳芜秽、美人迟暮的千古同叹。过片字句更精美至绝,意象更凄迷朦胧。此首与上首一咏春恨、一咏秋怨,而格调亦一清空,一沉郁。才人才情,真无限量,宜后之才人如苏东坡、王国维辈,折服推赏无已。 体现了南唐词坛清新自然、不事雕琢的特色。 【集评】 王国维《人间词话》: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乃古今独赏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故知解人正不易得。 张燕瑾《唐宋词选析》:不仅十分贴切地描绘了深秋的景色,也含蓄地表达出人物 的心情,具有情景相生的艺术效果。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荆公尝问山谷曰:“江南词何者最好?”山谷以 “一江春水向东流”为对。荆公曰:未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为妙。 冯延已对中主语,极推重“小楼”七字,谓胜于己作。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南唐中宗《出花子》云:“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沉之至,郁之至,凄然欲绝。后主虽善言情,辛不能出其右之。 王闿运《湘绮楼词选》:选声配色,恰是词语。 黄蓼园《蓼园词选》:按“细雨梦回”二句,意兴清幽,自系名句。 结尾“倚阑干”三字,亦有说不尽之意。 另不附《山花子》赏析,可参看词条“山花子”。 【年代】:唐 【作者】:李璟 【题目】:摊破浣溪沙 【内容】: 手卷真珠上玉钩, 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 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 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 接天流。 【注释】: ①真珠:即珠帘。 ②青鸟:传说曾为西王母传递消息给武帝。这里指带信的人。 云外,指遥远的地方。 ③丁香结·丁香的花蕾。此外诗人用以象征愁心。 ④三楚:指南楚、东楚、西楚。三楚地域,说法不一。这里用《汉书·高帝纪》注:江陵(今湖北江陵一带)为南楚。吴(今江苏吴县一带)为东楚。彭城(今江苏铜山县一带)为西楚。“三楚暮”,一作“三峡暮”。 【评解】 这首词借抒写男女之间的怅恨来表达作者的愁恨与感慨。上片写重楼春恨,落花无主。下片进一层写愁肠百结,固不可解。有人认为这首词非一般的对景抒情之作,可能是在南唐受后周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李璟借小词寄托其彷徨无措的心情。李璟的词,已摆脱雕饰的习气,没有晦涩之病。辞语雅洁,感慨深沉。 【集评】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全词情景融为一体,气象雄伟,意境深沉委婉,留有余韵,可称词中之神品,不为过誉。 《漫叟诗话》:李璟有曲云“手卷真珠上玉钩”,或改为“珠帘”,非所谓遇知音者。 《诗话总龟》:《翰苑名谈》云李璟“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思清句雅可爱。 黄蓼园《蓼园词选》:清和宛转,词旨秀颖。 《南唐二主词辑述评》引《翰苑名谈》云:清雅可诵。
摊破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7篇
李璟——《摊破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 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 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注释】: 真珠:即珠帘。 青鸟:传说曾为西王母传递消息给武帝。这里指带信的人。云外,指遥远的地方。 丁香结·丁香的花蕾。此外诗人用以象征愁心。 三楚:指南楚、东楚、西楚。三楚地域,说法不一。这里用《汉书·高帝纪》注: 江陵(今湖北江陵一带)为南楚。吴(今江苏吴县一带)为东楚。彭城(今江苏铜山县一带)为西楚。“三楚暮”,一作“三峡暮”。 【赏析】 这首词借抒写男女之间的怅恨来表达作者的愁恨与感慨。上片写重楼春恨,落花无主。下片进一层写愁肠百结,固不可解。有人认为这首词非一般的对景抒情之作,可能是在南唐受后周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李璟借小词寄托其彷徨无措的心情。 李璟的词,已摆脱雕饰的习气,没有晦涩之病。辞语雅洁,感慨深沉。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全词情景融为一体,气象雄伟,意境深沉委婉,留有余韵,可称词中之神品,不为过誉。 《漫叟诗话》:李璟有曲云“手卷真珠上玉钩”,或改为“珠帘”,非所谓遇知音者。 《诗话总龟》:《翰苑名谈》云李璟“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思清句雅可爱。 黄蓼园《蓼园词选》:清和宛转,词旨秀颖。 《南唐二主词辑述评》引《翰苑名谈》云:清雅可诵。
摊破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8篇
锁”是一种无所不在的心灵桎梏,使人欲销愁而不可得
青鸟是传递信息的信使。青鸟不传信,想得到所思念人的音信而不得,于是有“丁香空结雨中愁”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