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献章【陈白沙原名】
陈白沙原名
陈白沙原名陈献章。陈白沙27岁那年,他为了拜访名师,不怕长途跋涉,越庾岭,过梅关,抵达赣州,到崇仁县,找寻弃官宁愿在家讲学的吴与弼先生。学了一年后他回到江门白沙村,在小庐山麓之南,建筑成一间颇具规模的书舍一心读书。陈白沙原名陈献章(1428年—1500年),字公甫,号石斋,别号碧玉老玉台居士、江门渔父、南海樵夫、黄云老人等。明宣宗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十月二十一日出生于新会县(今属江门市新会区)都会村。是处士陈乐芸的遗腹子,其母是节妇林氏。陈白沙原名陈献章,是明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明宣德三年十月二十一日(1428年11月27日)出生于广东新会县城北圭峰山下的都会村,童年时举家迁居白沙乡。陈白沙专治理学,其成就上承程朱理学,下启明儒心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参观。在参观过程中,我知道了陈白沙先生的原名是陈献章(1428-,字公甫,号石齐。属于江门白沙乡,世称“白沙先生”。陈白沙先生说过:“言行要留好,样兴子孙;心术不好得,罪于天地。
明史陈献章传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陈献章***被征召到京城,***朝廷***让***他***到吏部试任官职,但是他多次以有病为由推辞不去,上书乞求回家奉养母终其天年,***最终***被授予翰林院检讨的官职回去了。到了南安的时知府张弼质疑他被授予官职,和***他老师***吴与弼不一样。B.由于彭韶、朱英的极力推荐,陈献章被征召至京城,欣然接受了朝廷的任命,担任翰林院检讨一职。C.陈献章教学时,只让学生静心端坐,潜心体悟。有人劝他著书立说,他不予答复。D.陈献章的母亲二十四岁就守寡,他侍奉母亲非常孝顺,只要母亲挂念他的内心就有感应。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文言文:(景泰)二年十二月进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帝欲易太子,内畏诸阁臣,先期赐(陈)循及高谷白金百江渊、王一宁、萧鎡半之。比下诏议,循等遂不敢诤,加兼太子太傅。寻以太子令旨赐百官银帛。逾月,帝复赐循等六人黄金五进华盖殿大学士,兼文渊阁如故。授户部主事。寻丁忧,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一谒孝陵即告归。献章谓其学以自然为宗,以忘己为大,以无欲为至。卒年六《明史·陈献章传》卷二八注释〕①龟山:龟山先生,宋儒杨时的别号。为程门四大弟子之②戾:违背。③比:及。④卒:终究。
陈白沙纪念馆的人物简介
陈白沙先生讳献章,字公甫,号石斋。明宣德三年十月二十一日(一四二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出生于广东新会县都会乡。童年时举家迂于江门之白沙乡,学者以乡名尊称白沙先生。卒于明弘治十三年(一五00年),终年七十三岁。白沙于正统十二年,二十岁应乡试,考取第九名举人,其后屡次赴京会试皆未第。如今尚存的白沙祠、碧玉楼、白沙墓、白沙先生钓鱼台,都成了历史胜迹,供旅游者参观和景仰。如江门市人民政府以白沙祠为兴建了陈白沙纪念馆,同时将该馆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江门市一个旅游景点。语录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 陈白沙是著名明代理学家和诗人,同是一位独出新裁,敢于创造的书家。他善书束茅代笔,晚年专用,自成一家。因陈白沙是岭南地区第一个获准进入文人祖师孔子的故乡(山东孔庙)朝拜的文人,故又称作为“岭南第一人”。馆内的下沉广场,是进入馆区的起点,两侧鱼池的灵动与中轴大道的宁静相映成趣,陈白沙先生的铜像矗立在纪念馆牌楼前,成为游客们致敬的焦点。铜像下方的石匾刻有他的生平事迹,让人更加崇敬这位历史人物。从"贞节"牌坊至陈白沙父母墓地,每一处都有故事可寻。
《陈献章》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陈献章》人物故事小传
《陈献章》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陈献章》人物故事小传陈献章(公元1428—1500年)字公甫,明新会(今广东新会)人。曾任翰林院检讨。为明代著名学者。继承宋陆九渊“心学”的理论,提倡静修以求诸心,主张以自然为宗。终生以讲学授徒为主,至有“活孟子”之称。有《白沙子全集》。湛若水(公元1466—1560年)字元明,明增城(今广东增城)人。官至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为明代理学家,曾与王守仁同时讲学授徒,而又在学术观点上自立门户,与王并称“王湛之学”。有《春秋正传》、《甘泉新论》、《湛甘泉集》等。〔正史〕湛若水,字元明,增城人。王守仁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阳明集大成。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的直接源头是陈献章与湛若水的“陈湛心学”,阳明心学和与陈献章的学说堪相一致,已是学界的共识。亦有说法,此说法来源于明代名士陈献章嘅事迹,陈献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当时都御史曾命官员每月送一石米畀佢,都被佢坚决拒绝,“儋石不偷食”(儋石=一石)讹变成「担屎不偷食」。
陈献章的生平简介
陈献章经过十年苦学,静坐冥思,舍繁取约,把握心与理吻合的关键,学问与获得飞跃的进步。1465年(明成化元年)的春天,陈献章决定在春阳台设馆教学。这消息一传开,近者乡村,远者邻邑,学生慕名而来,其门如市,白沙村顿时热闹起来。现代学者章沛教授在其《陈白沙哲学思想研究》一书中推崇陈白沙,是中国十五世纪即明代中叶接触的哲学家、理学家,是有明一代第一个提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的重要人物,他的思想上承宋儒理学的影响,下开明儒心学的先河,在中国哲学思想史的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和作用。吴与弼,(1391—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乐史,(930—抚州宜黄人,字子正。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贵州龙场驿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封爵新建伯,隆庆时追赠侯爵。王守仁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阳明集大成。
明朝诗人白沙先生陈献章简介,是广东唯一从祀孔庙的大儒
1585年(明万历十三年),皇帝又诏准其从祀孔庙,据考证在岭南地区的历史人物能从祀于孔庙者,只有陈白沙一人而已,故有“岭南一人”、“岭学儒宗”之誉。陈献章(1428—明代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诗广东唯一一位从祀孔庙的明代硕主张学贵知疑、独立思考,提倡较为自由开放的学风,逐渐形成一个有自己特点的学派,史称江门学派。字公甫,号石斋,别号碧玉老玉台居士、江门渔父、南海樵夫、黄云老人等,因曾在白沙村居人称白沙先生。陈献章(1428年—1500年)明代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广东唯一一位从祀孔庙的明代硕儒,主张学贵知疑、独立思考,提倡较为自由开放的学风,逐渐形成一个有自己特点的学派,史称江门学派。陈献章明代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诗广东唯一一位从祀孔庙的明代硕主张学贵知疑、独立思考,提倡较为自由开放的学风,逐渐形成一个有自己特点的学派,史称江门学派。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明史·陈献章传》文言文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明史·陈献章传》文言文阅读原文陈献章,字公甫,新会人。
在本文中,我们为您提供了陈献章以及陈白沙原名方面的详细知识,并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如果你需要更多帮助,请联系我们。
- 上一篇:陈清如
- 下一篇:陈独绣简介,写一份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