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大众知识

大众知识

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名词解释)

清心 2024-07-09 11:00:54 大众知识

雕版印刷术名词解释

雕版印刷术——大约在公元3世纪的晋代(公元265年~公元420年),随着纸、墨的出现,印章也开始流行起来。公元4世纪东晋时期,石碑拓印得到了发展,它把印章和拓印结合起来,再把印章扩大成一个版面,蘸好墨,仿照拓印的方式,把纸铺到版上印刷,即为雕版印刷的雏形。所谓雕版印刷术是指将文字、图像反向雕刻于木板上,再在印版上刷墨、铺纸、施压,使印版上的图文转印于纸张的工艺技术,在古代,又称为“版刻”、“梓行”、“雕印”等。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大大降低了书籍生产成本,加速了知识的传播,推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雕版印刷技术是在版料上雕刻图文并进行印刷的技术,它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由印章、墨拓石碑到雕版,最终发展至活字版的几个阶段。制作雕版印刷的版料时,通常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这些木材被锯成一块块木板,然后在木板上用刀雕刻出阳文,使其符合每个字的笔划。雕版印刷术:将书稿的写样写好后,使有字的一面贴在板上,即可刻字,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将木版上的反体字墨迹刻成凸起的阳文,同时将木版上其余空白部分剔除,使之凹陷。板面所刻出的字约凸出版面1~2毫米。用热水冲洗雕好的板,洗去木屑等,刻板过程就完成了。

雕版印刷术的制作过程

必须选择适合印刷的木板或金属板。艺术家在板上绘制或刻画图案或文字。一旦图案或文字被刻在板上,下一步是涂上墨水。板准备好进行印刷,此时,需要将纸张或其他材料放在板上,然后用压力将图案或文字转移到材料上。一旦印刷完成,需要对印刷品进行处理。雕版印刷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将书稿的清样写好后,使有字的一面贴在板上,即可刻字,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A将木版上的反体字墨迹刻成凸起的阳文。同时将其余空白部分剔除,使之凹陷。板面所刻出的字约凸出版面。用热水冲洗雕好的板,刻板过程就完成了。它大致可以分为四个环节:备料、雕刻(包括书写样本)、涂刷和彩色装订。雕刻方法是将文字和图像雕刻在木制或其他材料上,并在整个板上添加墨水。也称为雕版印刷。它大约在公元七世纪诞生于中国。一般的过程是看到一页大小的木桌,然后把它浸泡在水中几个月。它的操作方法是:将一篇文章用反手刻在木板上。印刷时,在版上刷墨,然后将纸盖在版上用干净的刷子轻轻刷实,纸上就会出现黑色的字迹。

我国古代印刷术的三种基本形式是什么

凸版印刷:凸版印刷的历史最悠久最普及,版面图像和文字凸出部分接受油墨,凹进去的部分不接受油墨,当版与纸压紧时,油墨就会印在纸上。印刷版材主要有:活字版、铅版、锌版、铜板,感光树脂版等。你是说雕版还是活字?雕版印书的时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着,用白纸复在板上,另外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一下,把纸拿下来,一页书就印好了。一页一页印好以后,装订成册,一本书也就成功了。宋朝时期,印刷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当时的印刷技术非常先进,使用了活字印刷的方式,即用一组组的铅字拼出文字和图案,将其涂上墨水,再印在纸上。这种印刷方式速度更快,精度更高,同时也减少了木板制作的成本和时间。在明清时期,印刷术又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板印,用雕版印刷。板,同“版。盛为之:大规模地做这种事。指“板印书籍”。盛,大规模。做。五代:指唐以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朝代。始,才。五经:儒学的经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汉后合称《五经》。

雕版印刷术是由什么和什么发展而形成的

雕版印刷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木刻印刷术,这种技术在先秦时期已有应用,当时人们使用植物茎叶在纺织品上印制图案。木刻印刷术在汉武帝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开始用于印刷图书。到了明代,木刻印刷术经历了鼎盛时期,技术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升使得这一技术体系更加完善。印章和拓石相结合,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技术条件。雕版印刷一般是在尺寸相等的纹质细的密坚实如枣木、梨木等的木板上涂胶或浆糊,把写好的文字的薄而透明的绵纸正面贴在木板上,使字成反体,再用刻刀把文字和插图刻在木板上,即成雕版。唐代和文化有关的另一项重大发展是雕版印刷。这种技术是由秦时的石刻印章、汉时用纸在石刻上拓墨迹的方法演进而产生的,道教发展起来后曾有过符印。但正规的雕版技术最早是在隋朝时发明的,当时朝廷敕令用雕版印制佛像和佛经。雕版印刷术是在版料上雕刻图文引径行印刷的技术,它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由印章、墨拓石碑到雕版,再到活字版的几个阶段。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

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是﹖

唐朝发明雕版印刷术,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早期印刷活动主要在民间进行,多用于印刷神经咒、发愿文以及历书等。1966年在西安市西郊西安柴油机械厂发现雕版梵文陀罗尼经咒单页,刻印于704—751年之间,为目前所知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印刷是唐朝初期(公元600年)发明的,现存最早文献和最早的中国雕版印刷实物是在公元600年,即唐朝初期。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这是有记载的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术。元代科学家王祯(1260-发明木活字版(亦有人支持宋代就有木活字本,而且提出了几种版本加以证明。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之很多人往往只记住活字印刷的有关知识,对于活字印刷的前身雕版印刷则不大重视,实际上,雕版印刷也很重要,经常成为考试的要点。其实,只要知道活字印刷产生在北宋,也就容易记住雕版印刷的发明是在北宋前的隋唐时期。大约在公元7世纪前期,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术在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诞生了。雕版印刷需要先在纸上按所需规格书写文字,然后反贴在刨光的木板上,再根据文字刻出阳文反体字,这样雕版就做成了。接着在版上涂墨,铺纸,用棕刷刷印,然后将纸揭起,就成为印品。

感谢您花时间阅读。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分享给您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