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晏殊宋词鉴赏 (毛《诉衷肠》词)
《诉衷情》晏殊宋词鉴赏 第1篇
用心就好
《诉衷情》晏殊宋词鉴赏 第2篇
1、原文:
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
宋·晏殊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一春芳意,三月如风,牵系人情。
2、赏析:
上片,起首两句“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以东风、杨柳、烟雨等为意象,把一幅春雨初霁的锦绣春图勾画于读者面前,令人心醉神迷,实际上这是借景生情,引出下文“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这种春光,目的不是快乐,竟是意趣索寞而“香阁浓睡”,一个“恼”字,笔锋一变,看似唐突,实则是“暗度陈仓”:前两句的春景,是为女子之怨思反衬,从而形成那种因春感怀,睹景伤情的鲜明对比,使情感更浓烈。
下片,“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是人物形态描写。柳枝袅娜,秀美窈窕。既是柳的风情,也显人的韵致。“宿妆成”,浓睡醒来的女子无心梳洗,懒于修饰,一种幽怨情怀跃然纸上。“一春芳意,三月和风,牵系人情”,这是整首词的点题:柳芽茁长的春意,萦拂柳条的春风,以及柳枝上的莺啼,柳树间的烟锁,无不牵系着闺中人的情思;其中“牵系”二字,应为“词眼”,既切柳丝,亦合人情。
整首词以柳起,以柳结:柳的内涵,自古与情相牵。而这首词,更是把一个女子的春怨,写得情景交融,别具风味。
《诉衷情》晏殊宋词鉴赏 第3篇
宋 晏殊——《诉衷情》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 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 一春芳意,三月和风,牵系人情。
【赏析】: 这首词,上片以景衬情,下片则描绘人物时蕴情会意。全篇借春风杨柳绘写浓春美景,衬比香阁女子的绰约风姿,曲传离思别意,景与情谐,物与人合,宛转含蓄,情致缠绵。词中化用金昌绪的《春怨》和王昌龄的《闺怨》诗,但有神无迹,如轻霜溶水,泯融无痕。诗词都写到莺声惊梦生恼,春柳触发怨情,但诗中闺妇听莺声而小庭追打,见柳色而直说悔意,明朗爽利,感情真切;词里的香阁女子却只是浓睡不起,宿妆不整,娴静温婉,含而不露。二者相比,感情表现上有隐显曲直之别,声情口吻上有坦露含蓄之殊,语言上有质朴明快和清丽优雅之异,意趣、韵味也自判然不同。 上片起笔“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先绘出一幅如画春景:东风吹温送暖,催引生机;杨柳因春风吹拂而萌发春意,虽未青青成阴,却染得人满眼春色;柳丝纤细,柳烟疏淡,似有若无,自有一种迷濛意态;一番春雨初霁之后,柳色显得倍加清新,翠意撩人,秀色可餐。这两句将春风、春柳,春雨、春晴,编织一起,色彩明媚,春意盎然,令人心醉神迷。“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二句,词意陡生顿挫。面对烂漫春光,不是览景生欢,而是意趣索寞,“香阁浓睡”,情态异常。着一“恼”字,既是贯下,也暗暗承上。上两句描绘春景,是为了衬示香阁女子的怨思,即以乐景而反衬哀情,从而形成鲜明对比,把离情怨思烘托得更加强烈。由于人物内心状态的异常,观景亦有异常之感:春色娱人,莺声悦耳,是常情;而春色恼人,闻莺心烦,则是变态。 词中香阁女子所以对春色视而不见,恹恹无绪,黯黯思睡,听到莺声却生恼恨,实际是因春感怀,睹景伤情。莺声惊睡,也许还惊破了好梦。 下片“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为人物描写。 眉叶、舞腰,既是咏柳,也是写人,杨柳枝叶的纤细袅娜,女子眉腰的秀美窈窕,词人生花妙笔的晕染下,相互叠印复合。柳如美人,美人似柳,形象隽丽,比喻贴切,既写出柳的风神,也显出人的韵致。 “宿妆”,隔夜未整的残妆。词里的“宿妆成”,是指香阁浓睡的女子醒来,无心梳洗,懒于修饰。此处虽不明白言情,而从“宿妆”不整的容态中自然溢露出一种难以言传的幽怨。结拍“一春芳意、三月和风,牵系人情”三句正面点示题旨。“一春芳意”与“三月和风”为对偶句,同是“牵系人情”的景物。 这三句意思是:柳芽茁长的春意,萦拂柳条的春风,以及柳枝上的莺啼,柳树间的烟锁,无不牵系着闺中人的情思。“牵系”二字,切柳丝。全篇明以柳起,暗以柳结,中间所及,关涉到柳,联想古诗词中常用的柳的内涵自知“人情”为何。 全词着意描写浓春烟景中,巧妙地将杨柳的丝缕和人物的纷乱心绪牵连绾合,衬写出香闺女子的春怨,情景交融,别具风情。
《诉衷情》晏殊宋词鉴赏 第4篇
标题 诉衷情 作者 晏殊 年代 宋 内容 露莲双脸远山眉。偏与淡妆宜。小庭帘幕春晚,闲共柳丝垂。人别後,月圆时。信迟迟。心心念念,说尽无凭,只是相思。 注释 【注释】:
《诉衷情》晏殊宋词鉴赏 第5篇
此词以写景为主,上片点明“天气欲重阳”,下片以“凭高目断”相照应,可知此词为重九登高所作。词中通过对节令、景物、环境的描写,烘托出重阳佳节倍思亲的气氛,最后以“无限思量”点出主题。 接着“远村秋如画,红树”两句,从近景写到远景,从周围写到望中的乡村,从花写到树。秋景最美的,本来就是秋叶,这里拈出树上红叶来写,充分显出时令特征。红树中间还带着一些“疏*”之色,树叶之红是浓密的,而*则是稀疏的,浓淡相间,色调更丰,画境更美。 下片“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三句从陆上写到水上,从地面写到天上。着一“淡”字,写出中原地区秋雨少,秋水无波,清光澄净之景致;而天高气爽,万里无云,平原仰视,上天宽阔无际,于是,又用一“长”字状天。这两字看似平常,却很贴切。上面景语,用笔疏淡,表现作者的心境是闲适的。至 “路茫茫”三字,则带感慨情绪:前路茫茫,把握不住。接下去:“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写久久地登高遥望,看到鸿雁飞来,引起头脑中的无限思念。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此词之写景正与此境相合。正因为前面所写之景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因此最后点题水到渠成,收到情景...用笔疏淡,却很贴切,无限思量”写久久地登高遥望,又用一“长”字状天,鸿雁来时,鸿雁来时,路茫茫”三句从陆上写到水上:“凭高目断,平原仰视,而*则是稀疏的。着一“淡”字,秋水无波,则带感慨情绪,色调更丰,上片点明“天气欲重阳”,路茫茫”三句从陆上写到水上,红树”两句。 接着“远村秋如画。至 “路茫茫”三字,收到情景相生的艺术效果,浓淡相间,又用一“长”字状天。接下去,秋水无波,因此最后点题水到渠成。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因此最后点题水到渠成,引起头脑中的无限思念,平原仰视,万里无云。正因为前面所写之景蕴含着作者的感情,从周围写到望中的乡村,从地面写到天上。着一“淡”字,从花写到树、景物,把握不住,表现作者的心境是闲适的,把握不住,从地面写到天上,于是。”此词之写景正与此境相合。这两字看似平常,写出中原地区秋雨少,本来就是秋叶。秋景最美的。正因为前面所写之景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却很贴切。接下去,可知此词为重九登高所作。上面景语,清光澄净之景致,看到鸿雁飞来,碧天长,皆情语也,下片以“凭高目断”相照应,树叶之红是浓密的,无限思量”写久久地登高遥望,表现作者的心境是闲适的,引起头脑中的无限思念,从近景写到远景:“一切景语;而天高气爽,看到鸿雁飞来。 下片“流水淡,碧天长:“凭高目断。 下片“流水淡。上面景语,用笔疏淡;而天高气爽,最后以“无限思量”点出主题,写出中原地区秋雨少。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前路茫茫,则带感慨情绪,上天宽阔无际。这两字看似平常,充分显出时令特征,于是:“一切景语。至 “路茫茫”三字,上天宽阔无际,皆情语也。红树中间还带着一些“疏*”之色,清光澄净之景致,收到情景相生的艺术效果,画境更美。词中通过对节令。”此词之写景正与此境相合:前路茫茫,万里无云、环境的描写,这里拈出树上红叶来写,烘托出重阳佳节倍思亲的气氛此词以写景为主
《诉衷情》晏殊宋词鉴赏 第6篇
诉衷情 万俟咏 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万俟咏这首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题作《送春》,大抵是因为看见词中有“送春滋味”四字吧。但其实是错会的。这首词的内容完全不是写什么送春,它乃是描绘还家之喜。词中并无伤感,相反是洋溢着一团喜气。 一开头作者就点明题旨。那是一个早晨,他骑着一匹马儿,直向家乡的路上进发。这时,离家已经不远,甚至自己家门前那一列树林都隐约可见,他心里那阵子高兴就越发按捺不住了。 昨天晚上,他宿在最后一程的驿馆里,想到第二天就可以到达家门,不禁兴致勃勃,一个劲儿喝酒(“流霞”即酒),不知不觉喝多了,今天一早起来赶路,宿酒还没全消,坐在马上还有点儿头脑昏沉。可是心里痛快。他睁开带着余醉的眼睛,瞧这四下里的风光。原来下过一场小小的夜雨,在天亮以前恰好停住。在一阵阵清凉的晨风之中,一双小燕儿上下飞舞,一转眼间,便斜斜掠过马头,互相追赶着去了。 这当然不是意在送春。我们倒是可以通过这几句简单的描写,体味到作者流露在语言之外的一团喜气。他是带着惬意的心情去欣赏眼前景物的。“小雨新霁”,“双燕舞风”,仿佛都是有意为他增添喜气。 下片是情中带景。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他如今回过头去看那已经走过来的长途。那是无穷无尽的山峦,一山又一山,连绵不绝,总算也走过来了;还有那浩阔无边的河水,滔滔汨汨,伸向天外。那山程水驿真是悠长得很啊! 他在这儿下了一个“赊”字,是什么意思呢?“赊”是诗词里常见的词。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说它有相反的两义。一是有余,一是不足。由有余可以引申为远、长、空阔、多、宽等等;由不足又可以引申为渺茫、短少、消、疏等等。此词的“赊”是作为长远解的。因为万俟咏在返家的旅程中,已经走了很长的一段路,所以才说“望中赊”。 “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他想到马上就可以回到家里。回家以后,同妻子儿女一块儿团聚,从此,既不须再尝那种年年客中送春的凄凉滋味,而家中的妻子也完全可以放下那思念远人的愁怀了。 想到这儿,这位词人禁不住向蒙蒙扑面的柳絮开起玩笑来。他俏皮地向它们说道:“如今送春也罢,念远也罢,那难堪的滋味,那伤感的情怀,统统都交给你杨花去发落了!对不起,咱们再见!” 这样来描写“还家”途中的喜悦心情,不是比绘声绘影还更要生动逼真吗! 作品的风格是轻快的,遣词用字又轻清圆脆,恰好和作者此时的心情相应。
《诉衷情》晏殊宋词鉴赏 第7篇
应该是想念和感慨人生时光飞逝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此词之写景正与此境相合。正因为前面所写之景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因此最后点题水到渠成,收到情景相生的艺术效果。
我找到了一篇散文
这是谁家的后花园?熙熙攘攘花事的热闹劲儿已经过去:粉红的莲花早已收叠了她的舞裙,羞答答的米兰也躲进了绿叶的腋下,清晨总要吹响号角的喇叭花也藏好了它的低音号,海棠和映山红联袂谢幕,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只有木芙蓉和金菊还在默默地较劲!比试谁的花大?比试谁的花香?比试谁开得久长?还是比试谁最能逆风经霜?比吧比吧,从夏末到初秋,从中秋到重阳……
远处的原野上,是谁遗落了一幅硕大的画稿?白云是画稿上流动的风景,在袅袅炊烟和潺潺溪流间随处行走,在密密红树与疏疏黄叶间纵情嬉戏。秋风吹着幽幽的牧笛,停息在树枝上的五颜六色的蝴蝶,在笛声中翩翩起舞。几片枫叶却孤傲地昂起红扑扑的脸,如长夜里的火把,顿时照亮了整个季节。
原野的尽处,窄窄的溪流像一条浅白的项链绕在小村的颈上。不知那浅浅的溪水中,可有鱼戏虾乐?可有田螺姑娘的童话?蓝蓝的天,白白的云,一定会临溪照影,看碧空中的那朵顽皮地变换身姿的浮云。傍着清溪的路啊,总是孤寂地一直伸向远方,伸向远方,可是那远方又是何方?
在这条小路上,你何时才会从那遥遥的远方回来,才会回到我的身旁,才会慰藉我这颗思念的心?大雁年年南飞,年年又重来,而你为何总是毫无音讯,让我思念无尽?太阳静静地卧在山岗,你是否也在夕阳下怀望故乡的重阳?
《诉衷情》晏殊宋词鉴赏 第8篇
表达了作者感慨时光飞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