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大众知识

大众知识

《望庐山瀑布》公开课教案设计 (望庐山瀑布优秀教案部编版二年级)

清心 2024-05-06 10:02:47 大众知识

《望庐山瀑布》公开课教案设计 第1篇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诗,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此诗中的香炉,即第一首诗开头提到的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第一首诗说,“壮哉造化功!”正是这“造化”才能将这巨物“挂”起来,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望庐山瀑布》公开课教案设计 第2篇

设计理念:
“1亿有多大?”是“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教学时,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考、实践中建立数感,体验方法,丰富认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3-34页。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亿以内和亿以上数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应用课,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获得直观感受。教材安排这个内容,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事物感受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渗透选用小基数类推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有机渗透节约教育、环保教育、国情教育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想,探讨研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1亿的大小,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学具:
(1)多媒体课件 (2)为部分学生准备100张纸,为部分学生准备1000张纸
(3)计算器(每生一个) ④学生尺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研究“1亿有多大?”(板书课题),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就以“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为例。
二、探究体验
(一)猜想。
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
(二)验证。
1、讨论方案
(1)那怎样才能知道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呢?先独立思考,然后和同学交流一下。
(2)组织学生汇报
(3)梳理方案
师:大部分同学都想到了,先测一部分纸的厚度,再推算出所有纸的厚度,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我们共同为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吧!(板书:测小算大)
师:大家比较有争议的地方是先测多少张纸合适?(可能大部分学生会选择100张或1000张)测得少了,误差大,太多了,数起来麻烦。
2、测量推算
(1)测量:老师为左边各组同学准备了100张纸,为右边各组同学准备了1000张纸,不过有的是作业本纸,有的是打印纸,有的是信纸。现在请各组快速测量一下各是多少厘米?
(2)汇报测量结果:10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1000张纸有的是8厘米,有的是9厘米……
(3)推算:现在请各组按你们的测量结果,推算一下1亿张纸有多厚?(需要的话可用计算器)
(4)汇报推算结果:
[学情预设:可能会产生下列推算方法:
a、量得100张――1厘米 b、用计算器算
推算1000张――10厘米 量得1000张――9厘米
1万张――100厘米=1米 推算100000000÷1000=100000
10万张――10米 100000×9=900000(厘米)
100万张――100米 900000(厘米)=9000米
1000万张――1000米
1亿张――10000米]
大数目的推算有一定的难度,可能有的学生会出错,可以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课件演示以上两种推算方法。
3、质疑:对于推算的结果你有什么想说的或想问的吗?
三、对照体验
师:刚才推算出1亿张纸大约有多高?( 8000米、9000米、10000米),你能想象出有多高吗?(根据前面的铺垫,可能会想到和熟悉的事物相对照。)
课件演示参考资料:
①教学楼每层大约4米,1亿张纸摞起来相当于( )层教学楼高。相当于( )栋五层教学楼那么高。(按推算的10000米计算)
②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约8848米
四、拓展延伸
1、师:刚才大家感受了1亿张纸的厚度,下面换种事物来进一步感受“1亿的大小”。
(1)算一算:
1亿千米路,汽车需行( )年;人步行需( )年。汽车每小时行约100千米,人步行每小时约5千米(得数保留整数)
(2)想一想
1亿有多大?我们还可以到网上查询,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课件播放信息:
你知道吗?1亿有多大?
①制一亿双筷子需砍伐生长了二十年的大树25000棵。我国每年制造约450亿双一次性筷子,大约吃掉2500万棵树。
②1亿滴水,可汇成3333升水,可装四辆大型运水车。 一个水龙头如果1秒钟滴一滴水,一年就滴掉上千万吨水。全国每年浪费水资源100亿吨以上。
③1亿粒大米约2500千克,我国13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全国1天节省3¦2500千克大米。如果 每人每天吃400克,节省下来的米可供一个人吃223年。
3、谈感悟:听了这几条信息,你又想说点什么?
4、师小结:
五、小结过程,课外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新的体会?反思一下,我们经历了怎样的研究过程
2、课外延伸:课后请大家就利用这样的研究过程和方法,选择你感兴趣的“1亿个什么”去研究。

《望庐山瀑布》公开课教案设计 第3篇

展开全部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倍”的概念的教学内容,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并理解“倍”的概念,初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1、教师的主观分析:对于初次接触“倍”的学生来说“倍”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难以理解。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此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决》后的一个学习内容,而学习理解“倍”的概念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基础就是乘法,为此应将乘法作为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基础来展开教学,以旧引新,化难为简。 3、学生认知障碍点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初次接触“倍”这一新概念,在理解“倍”的时候思维迁移存在一定的难度。

《望庐山瀑布》公开课教案设计 第4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中的5个生字及新词。
3.会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39663336》,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学会“庐”、“川”2个生字,会解释“生”、“疑”这2个词;能说出“日照香炉生紫烟”和“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诗的意思。
(三)会背诵、默写古诗。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出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
1.导语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尤其是在唐代,古代文化出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写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
2.试读古诗,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试读古诗,用笔划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

《望庐山瀑布》公开课教案设计 第5篇

·《瀑布》与《望庐山瀑布》对比欣赏 教案 《瀑布》与《望庐山瀑布》对比欣赏 教案 一幅风景优美的画图,不能没有背景,没有背景就难以把画面的景物衬托得更为鲜艳夺目。风景画如此,写景诗亦然。即便同一景物,如果置于不同的背景之下,给人美的享受、艺术感染也.....·《瀑布》与《望庐山瀑布》对比欣赏 《瀑布》与《望庐山瀑布》对比欣赏 一幅风景优美的画图,不能没有背景,没有背景就难以把画面的景物衬托得更为鲜艳夺目。风景画如此,写景诗亦然。即便同一景物,如果置于不同的背景.....·《瀑布》与《望庐山瀑布》对比欣赏 《瀑布》与《望庐山瀑布》对比欣赏 一幅风景优美的画图,不能没有背景,没有背景就难以把画面的景物衬托得更为鲜艳夺目。风景画如此,写景诗亦然。即便同一景物,如果置于不同的背景之下,给人美的享受、艺术感染也不一样。入选在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的《瀑布》和《望庐山瀑...·人教课标版:《望庐山瀑布》与《瀑布》对比欣赏 人教课标版:《望庐山瀑布》与《瀑布》对比欣赏 一幅风景优美的画图,不能没有背景,没有背景就难以把画面的景物衬托得更为鲜艳夺目。风景画如此,写景诗亦然。

《望庐山瀑布》公开课教案设计 第6篇

那就将这首诗变成一个故事讲给幼儿听,会比较生动。

望庐山瀑布改写小散文一:
这天,李白来到庐山游玩。饱览了壮丽山色后,他遇到一游人,问:“还有值得一观的景吗?”游人曰:“有!山腰上有一瀑布,煞是壮观,先生不妨去观看。”李白道谢后,急急去观庐山瀑布。。
到达山腰,李白惊得目瞪口呆,半晌才说:“美哉!美哉!”那瀑布真是雄伟壮观: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
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置身于细细的水雾中,李白陶醉不已。
这时,瀑布下升腾起一片紫色的烟云。李白看呆了,问两个游人:“这是什么?”答曰:“这儿每天清晨会升紫雾,所以叫香炉峰”。
李白正沉醉,忽听二游人正在作诗:“香炉峰上瀑布美,水帘垂下紫烟围。此间景观不常见,人间仙境游几回?”
“这么美,应作诗耶!”李白酝酿了一下,就做好了《望庐山瀑布》,诗曰:
日照香炉升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改写小散文二:
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来到了庐山爬山,到了庐山当然是要看香炉峰大瀑布的了,我早就听说了香炉峰瀑布的大名了。古人还传说,这香炉峰瀑布是从九重天上落下来的。
我来到了那里一看,香炉峰上雾气满天,但在阳光的照射下,使雾气看上去好象变成了紫色的烟雾,而那瀑布看起来则像是挂在山前的一条大河,急急的水流从天而降,飞快地奔泻下来,势不可当,声音震耳欲聋,往上看,只能看见云、雾气、但却看不见顶,大概是被云给遮住了,真让人觉得,那从天而降的瀑布是银河从九重天(天的最高一层)上掉落下来的呢!
这真是一副美景,山顶有紫烟周绕,山上树木繁茂,山间有瀑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真是一副独具一格的山水画,使看的人如入仙境一般。我就灵感大发,因此,我把我看到的壮丽景色,作成一首诗写了下来,这就是《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李白(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望庐山瀑布》公开课教案设计 第7篇

我赞成那句名言:“一个人不是一个器具,等待教师去填满;而是一块可以燃烧的煤,有待于教师去点燃。”这个点亮的过程就需要教师发挥“教学智慧”,而这种“教学智慧”是值得教师终生追求的专业境界。
“教学智慧”主要从教师的课堂行为彰显出来。它需要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时,表现出一种悟性和准确的判断力。“教学智慧”涉及理论层面的问题,更是实践过程中的个体化感悟。在此过程中,教师既是理性的课堂研究者,同时又是感性的注重“现场发挥”的实践者。多年来,在追寻“教学智慧”的过程中,我将“教学情境的多元创设”“教学技巧的灵活运用”“教学总结的执着坚守”作为自己课堂的三大支撑点。

开局的智慧:教学情境的多元创设

建构主义教学观指出:“学生是自己知识意义的构建者,在认知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学生的需求,在设计教学流程时,要重点考虑有可能遇到的各方面细节问题。同时,教师应当有意给学生“留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展示不同潜能的机会。这样做的效果,远比逼着学生按教师预设的教学思路去学习更实在,更有效。

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上,在我看来,一节课的起始阶段非常重要,正如人们常说的“万事开头难”。如果重视“教学情境的多元创设”,就能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增值。

俗话说,“好的开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课堂起始和导入环节如果设计精妙,教学将有一个可喜的开局。下面就《晨昏诺日朗》一文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晨昏诺日朗》是一篇体现了感性和理性双重美感的课文,文本为我们展现了多元的美。如何挖掘这些多元的美,把握文章丰富的意蕴,使学生在审美的心态下求知呢?我决定从教学情境的创设入手,去调动学生丰富的情感。课堂导语是最佳切入口,我这样设计导语:瀑布是大自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歌咏,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诗我们最熟悉不过了,这首诗可谓声形并茂,动静结合,既有大胆的想象,又有形象的比喻,把一个惟妙惟肖、雄浑瑰丽的庐山瀑布展现出来,显示了李白“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今天,我们跟随赵丽宏一起走向西部,走向九寨沟,走向“诺日朗瀑布”,领略一下“诺日朗瀑布”的风采,看看是否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情感氛围的设置,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体悟的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参与意识。虽然这只是个序幕,但却使课堂立刻富有了活力。为本节课的主环节做了铺垫,奠定了使课堂走向更有深度和张力的情感基础。

不同的文章需要采用不同的情境创设的方法。教师“教学智慧”的发挥,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得宝贵的情感体验与学习方法,同时也能获得美的享受。

课中教学技巧:顺势而为灵活创设

好文章的主体充实丰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猪肚”。一节好课,教师如果能巧用技巧,灵活应变,“预设”中有“生成”,同样能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作为一名老教师,莫泊桑的《项链》不知教过多少遍了,但有一次课上学生的提问给我带来了很大触动。其实课前备课时,我自己也困惑过,小说中男主人公路瓦栽是一个极富立体感的人物形象,为什么很少有人去探讨?备课时我有些矛盾,一方面,我觉得教师在文本解读时,必须有自己的发现——文本中的任何一个人物都是不应忽视的,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不是告诉学生字面上能看到的东西,而是应当帮助学生去发现文本上的空白点。另一方面又觉得,课堂上时间有限,有许多规定性的教学任务需要完成,这样一个小人物,没有必要交代。

就这样,我在讲与不讲之间徘徊。最后,我决定在下课前再抛出这个问题,将之作为课外探究性作业留给学生去讨论。那天课堂的前半节都在既定的预设中进行,对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分析非常顺利。就在我准备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的时候,突然有个同学举手提问:老师,玛蒂尔德丈夫的形象为何只字未提?听了他的话,我不禁窃喜,尽管自己预设的课堂节奏已被打破,但这正是我所期待的。我请这位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他说:“其一,女主人公叫路瓦栽夫人,路瓦栽这个人物就不能不分析;其二,故事因他而起……”

听了这番慷慨陈词,其他同学开始兴奋地讨论起来。面对这种课堂“意外”,我开始对自己“预设”的教学思路进行调整。于是我临时辟出了讨论的时间,索性采取了辩论赛的方式,将学生分成甲、乙两组,要求学生围绕“多个形象的多面性”这一论题再次剖析文本。学生们讨论热烈,踊跃表达自己的想法。我没有想到课堂生成的这一问题能引起这样深层次的辩论,更没有料到学生的探究不但能追根溯源,有章可循,他们的表述也是有理有据,头头是道……若干个没想到让我非常感慨。这些争辩和分析,不仅展现了学生的学习智慧,还突然让我明白一个道理:所谓教学技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教条,根据课堂情境灵活运用教学智慧,才能成就别样的课堂。这节课正是因为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适时引导点拨,把学生的思维调动了起来,课堂上才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实践证明,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还要关注学生的主体人格与价值观。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去考虑学生的需求。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教师完全可以巧设一些“意外”,让有价值的“意外”成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去质疑、探疑和解疑,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就会有智慧的火花闪烁。这种课堂的教学效果,远比逼着学生按教师“预设”的教学思路去学习更实在,更有效。

学生学习智慧的充分展现,教师教学智慧的充分发挥,两者互相碰撞才能成就真正精彩的课堂。

坚守课尾三分钟:促进学生思维升华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这收口也是一种“教学智慧”的体现。如果说课始为序幕,那么课尾自然就是尾声。事实上,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很多青年教师缺乏的往往就是对一节课尾声的处理能力,因此经常给人造成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

一节课是一个整体,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不但要重视课始“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还要讲究课中“跌宕起伏”的动态过程,更要享受课尾创造的“余音绕梁”的味道,让学生带着思考下课,带着美感走出课堂,带着期待迎接下一课的到来。不但如此,一节课最后三分钟的设计,既有加深主旨、画龙点睛的作用,还有发微烛远的好处。那么,如何上好一节课最后的三分钟,让学生的学习取得更上一层楼的效果?在我看来,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提出一些符合其认知水平、能引起他们思考并同时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问题,才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课尾处理得当,能无形中制造一个新的课堂高潮,把学生推向一个新的境界。我在执教《秦晋肴之战》一文时,距下课还有三分钟左右的时间,发现学生紧绷的弦儿有些松弛下来,便趁机抛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本文作者描写了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有一个人物在历史上占了一个“第一”,这个人物是谁?话音刚落,同学们便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看上去只是一个有关人物形象的趣味性十足的问题,实际上却是一个关键问题,关乎整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短短的几分钟讨论,打破了下课前三分钟的沉闷、懒散的课堂气氛,再次激起同学们的求知欲望,达到了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执教《伐檀》一课时,我同样利用课尾两三分钟时间向同学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县”通“悬”?学生们有的说字形相近,有的说声母相同……为讲清这个问题,我参考了字源上的解说。字源上说:“‘县’‘首’倒转也。”故为“悬”意,这样一来,学生对“县”通“悬”字的理解就更加准确深刻了。没想到这个小小的知识点,竟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六书”造字法的研究兴趣。可见,只要教师每节课都有意而为之,就不怕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

教师并不一定总要扮演全知全能的角色,而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思维论辩的时间。事实上,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遇到始料未及的智慧火花,教师如果能感受到“教学相长”的喜悦,更会使课堂有“意外”的精彩。我想:一个充满智慧的教师,应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知识与智慧,对教学对象要有足够的信任,因为了解和信任,教师才敢于放手、乐于放手。放手也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实践证明,这种智慧能使语文课堂更有深度和张力,更富有活力。

《望庐山瀑布》公开课教案设计 第8篇

1、既然是古诗课件,就需要配上古筝配乐,所以应该先搜一首古筝伴奏保存到本地文件中,然后插入到课件的第一张,然后可以单击鼠标右键,设置声音,将音乐设置成循环播放;
2、第一张课件写上题目和作者,然后在第二张幻灯片上可以进行作者简介;
3、然后在接下来的幻灯片上就可以输入古诗内容,可以插入一些关于瀑布的图片,而且可以设置图片的动画效果;
4、可以把古诗的翻译写在幻灯片后面,以及古诗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