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大众知识

大众知识

李白《怨情》全诗翻译及赏析 (李白《赠汪伦》赏析)

清心 2024-05-02 15:03:54 大众知识

李白《怨情》全诗翻译及赏析 第1篇

诗原文: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赏析:
这首诗语言平浅简易,情态缠绵凄凉,含蓄蕴藉,言短意长。“含蓄有古意”、“直接国风之遗”,在理解李白诗歌的时候应该注意这些。古代的“美人”就不是一个普通的词,与现代口头时髦的“美女”很不一样。《离骚》里的“香草美人”指贤臣明君;《诗经》中的美人指容德俱美的年轻女子,“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美人卷珠帘”是指品性容貌都美好的闺中女子,李白诗歌的“含蓄蕴藉”是指诗歌中主人公情韵的婉转,而非指寄托兴寓,所以说它“直接国风之遗”。 “深坐颦蛾眉”,“深”的意思是有多层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幕帘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女子所住的闺房在“幕帘无重数”的深院里,十分幽深,十分寂寞,这是第一层;“深”还有深情的意思,所谓“美人卷珠帘”,古人思念亲人,总要登高望远,那是男子的做法,女子“养在深闺人未识”,不能抛头露面,于是只好“卷珠帘”望着离人去的方向以寄托思念之情,期待离人回来,这是第二层;“深”的第三层意思便是“久”,指坐的时间很长了。颦是皱的意思,吴宫里的西施“颦”起来的样子比平日更加美丽,更加楚楚可怜,才有了东施的效颦。“颦蛾眉”更显出了“美人”之美。 “但见泪痕湿”,因为思念太深了,情太深了,所以不知不觉就流下相思泪。“湿”字说明是暗暗地流泪,情不自禁地流泪。联系到第二句的“颦蛾眉”,比“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怨情更重。 “不知心恨谁”,明明是思念,是爱一个人,却偏偏用“恨”。女主人公的心底是有点抱怨,离人去外地太久了,害她一个人在这深院里忍受着孤单寂寞,离人却还不回来。但这种恨,其实就是一种爱。爱一个人,总是恨对方不能陪伴在身边。诗的前三句用赋,末尾用问句归结“怨情”。这里的赋是个动态的过程,首先是“卷珠帘”,然后“深坐”,再“颦蛾眉”,最后“泪痕湿”,行动可见,情态逼人。李白的这首诗写的就是一个意境,一个孤独的女子的思念之情。这样一个很平凡的情景,作者捕捉到了几个点,由这几个点勾出一幅简单的画面,同时又留下无限的遐想。随意的一个小细节,就可以泄露整个主题,可见诗人的洞察力。全诗哀婉凄凉,缠绵悱恻

李白《怨情》全诗翻译及赏析 第2篇

怨情-----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诗文解释】

美人卷起珠帘,紧锁着蛾眉久久地坐着。只看见泪水湿成一片,不知心中怨恨谁。

【词语解释】

深坐:久久呆坐。
颦:皱。

【诗文赏析】

美人久久地独坐,深锁双眉,泪湿一片,思念情人,充满了哀怨之情。这首诗刻画人物细致生动,层次分明,含蓄深厚,余味无穷。

李白《怨情》全诗翻译及赏析 第3篇

《怨情》是首五言绝句,全诗如下。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语言平浅简易,情态缠绵凄凉,含蓄蕴藉,“言短意长”。传统的翻译通常如下:美人卷起珍珠窗帘,久坐凝望紧皱蛾眉。只见满脸斑斑泪痕,却不知究竟恨谁。这样的翻译固然失去了诗情画意,恐怕也没有得诗人之真情。 “含蓄有古意”“直接国风之遗”,在翻译李白诗歌的时候是应该注意这些的。古代的“美人”就不是一个普通的词,与现在口头时髦的“美女”很不一样。《离骚》里的“香草美人”指贤臣明君;《诗经》中的美人指容德俱美的年轻女子,“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美人也。“美人卷珠帘”当是指品性容貌都美好的闺中女子,李白诗歌的“含蓄蕴藉”当是指诗歌中主人公情韵的婉转,而非指寄托兴寓,所以说它“直接国风之遗”。在传统的翻译中把“深坐”说为“久坐”,我认为很不妥。“深”的意思是多重多层的。后来有词云:“庭院深深深几许,幕帘无重数。”女子所住的闺房在“幕帘无重数”的深院里,多么幽深,多么寂寞啊!此是第一层。“深”还有深情的意思,想想看,“美人卷珠帘”,何哉?古人思念亲人,总要登高望远,那是男子的做法,女子“养在深闺人未识”,不能抛头露面,于是只好“卷珠帘”望着远人去的方向以托思念之情,期待着等远人回来呢,此第二层。“深”的第三层意思边便是久,坐的时间很长了。颦是皱的意思,吴宫里的西施“颦”起来的样子比平日更加美丽,更加楚楚可怜,才有了东施的效颦。“颦蛾眉”更显出了“美人”之美。 “但见泪痕湿”,因为思念太深了,情太深了,所以不知不觉就流下相思泪,“湿”字说明暗暗的流泪,情不自禁的流泪。联系到第二句的“颦蛾眉”,真比“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情更甚。 “不知心恨谁”,明明是思念,是爱一个人,却偏偏用“恨”。恨谁呢?恩,心底是有点抱怨,你外去太久了,害我一个在这深院里孤单寂寞,你怎么还不回来呢,难道你不想念我吗?但这种恨何尝不是爱呢?爱一个人总是恨他(她)不在你身边。前三句用赋,最末用问句归结“怨情”。这里的赋是个动态的过程,首先是“卷珠帘”,然后“深坐”,再“颦蛾眉”,最后“泪痕湿”,行动可见,情态逼人。真是哀婉凄凉,缠绵悱恻。

李白《怨情》全诗翻译及赏析 第4篇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李白《怨情》全诗翻译及赏析 第5篇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http://www.3lian.com/zl/114/t/233.htm http://www.cycnet.com/encyclopedia/literature/ancient/song/991014042c.htm http://club.xoyo.com/thread.php?id=459216 http://www.cycnet.com/encyclopedia/literature/ancient/song/991014042c.htm 这些网上都作“蹙”,不过也有写颦的,真不好判断,古诗文中这样的情况不少,古人的诗文都是传抄的,往往有笔误,但又无法查找原文,所以版本多样。

李白《怨情》全诗翻译及赏析 第6篇

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闺中人幽怨的情态,无一个怨字,但诗人着重于从“怨”字落笔,写女主人公“怨”而坐待,“怨”而皱眉,“怨”而落泪.刻画她一个人在深院守候离人,心思焦虑难耐而哀怨孤寂的情态。首先是“卷珠帘”,然后“深坐”,再“颦蛾眉”,最后“泪痕湿”,一连串的行动,以及传神的神态描写将其内心的幽怨表现的淋漓尽致。行动可见,情态逼人。

李白《怨情》全诗翻译及赏析 第7篇

1、译文
美人卷起珠帘,深闺独坐还皱着蛾眉。
只见玉颜上泪痕斑斑,不知她心里究竟恨的是谁。
2、原文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3、简析
诗的前三句用赋,末尾用问句归结“怨情”。这里的赋是个动态的过程,首先是“卷珠帘”,然后“深坐”,再“颦蛾眉”,最后“泪痕湿”,行动可见,情态逼人。李白的这首诗写的就是一个意境,一个孤独的女子的思念之情。这样一个很平凡的情景,作者捕捉到了几个点,由这几个点勾出一幅简单的画面,同时又留下无限的遐想。随意的一个小细节,就可以泄露整个主题,可见诗人的洞察力。
4、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怨情》全诗翻译及赏析 第8篇

一位美人正在闺房中等待著心爱之人的到来,但他久久不来,美人只好卷起珠帘,为的是在他刚进屋时就能看见。然而,她的心上人就是不露身影,这位美人难免紧锁双眉,愁容难满了。再过一会儿,美人再也忍耐不住这寂寞,点点眼泪直往下淌,竟将衣襟沾湿一大片。她这样呆呆地,坐著,傻傻地望著,苦苦地等著,心里充满了怨恨,可是谁又知道她怨恨的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