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大众知识

大众知识

多读金刚经的神奇感应 (抄金刚经后招来很多事为啥)

清心 2024-04-20 18:08:48 大众知识

多读金刚经的神奇感应 第1篇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



回答

消除业障。





我们这个世界是业的世界,由于过去所造的业不同,所以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才有好有坏,由于我们无始以来的贪嗔痴,造下了许多不善的业,要想消除业障,也可以多诵金刚经。 经文上说: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随恶道。 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可见此经有消除业障之力。





消除烦恼。





金刚经告诉我们,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修一切善法,才能征得佛果。 如果我们可以离一切相,烦恼自然会消失,因为金刚经可以增长智慧,所以随着智慧的增多烦恼必然会减少



更多2条

多读金刚经的神奇感应 第2篇

展开全部


可静心.魔本心生,故可驱魔.听之,如知其意,效果更好.

多读金刚经的神奇感应 第3篇

沈家桢 著----《金刚经》的功德
《金刚经》在中国是一部很普及的佛教经典,是纪录释迦牟尼佛和他的大弟子须菩提问答对话的一部经。读诵这部经的人很多,可是我们往往念过就算了,正和念佛一样,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又有几个人心里存著阿弥陀佛普度众生不可思议的无边功德?我想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如果心中能念念不忘阿弥陀佛普渡众生的不可思议无边功德,一定更能和阿弥陀佛相应,也更容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念佛如此,念经也如此,所以如果我们念《金刚经》时,能心中念念不忘《金刚经》的功德,一定更能和佛在《金刚经》里讲的道理相应,更能得到好处。
「《金刚经》的功德」这个题目,说得完整一点,应该是「受持《金刚经》的功德」。所谓「受持」,「受」就是接受,「受」比了解要更进一步,换句话说,了解了一个道理,生起了信心,所以诚心接受,这是「受」的意义。「持」是「持久」的意思,就是懂得道理之后,在心中念念不忘,且能应用在日常生活上。所以受持《金刚经》,简单的说,就是明白了解《金刚经》的道理,有了信心,诚心接受,而且忆念不忘,能用在日常生活上,这样才可以叫「受持」。这样的受持读诵,或为他人解说,并不一定要全部的经文,经中一再地说「乃至四句偈等」,就是指,即使是一小段,几句经文,就已是功德大得难以想像了。
佛是一位非常细心、非常慈悲的老师,他担心我们的心量太小,容纳不了大法,不肯相信受持《金刚经》有这么大的功德,所以他特别在经中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我若具说者」就是说,我如果将这种功德统统讲出来,或者有人听了,心里会起狂乱,狐疑不信,甚至生起毁谤,造意业、口业,这样反而害了这个人,所以佛说,我实在还没有将受持《金刚经》的功德,在《金刚经》里统统讲出来哩!
那么,佛在《金刚经》里已经讲出来的功德、福德,究竟有多少?佛用了好几种譬喻说明。首先拿布施七宝的福德来比较。「七宝」简单的说,就是金银珍宝。「布施」就是帮助他人。「七宝布施」是拿金银珍宝来帮助他人。在《金刚经》中,佛问须菩提,如果有人拿了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这个福德大不大呀?三千大千世界是很多很多的世界,好比现在的天文学家说的「银河系里有很多很多的星球」。你想若以装满了这许多世界的珍宝来帮助人,这样的福德大不大呀?须菩提说:「很大,世尊。」佛又说:倘若另外有一个人,他受持《金刚经》,甚至只拿一小段,或几句经文,解释给别人听,这个人的福德,要比前面那个人用七宝去帮助别人的福德更大,这已是大得不可想像了,可是这还只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而已。
再看经文,佛用恒河的沙做比喻,恒河是印度的一条大河,河中的沙很细,是出名的多沙的河。佛说如果我们有像恒河沙那么多的恒河,再把这许多恒河的沙加起来,这么大的数目,如果装满了这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你说福德大不大呀?须菩提说:那真是大得无可比喻了。可是佛又说,倘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希望各位听到这里,不要怀疑不信,心即狂乱,因为佛是不说谎话的。各位请想一想,佛如果将福德说得小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他又何必骗我们?所以受持《金刚经》的功德,实在是非常大的。
不仅如上所说,在《金刚经》的最后一段,佛用无量阿僧只世界来比较。「阿僧只」是印度梵文「无数」之意。换句话说,是拿无量无数的世界的金银珍宝来助人,这样的福德,还不及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等为人演说的福德。
佛在《金刚经》里又说,他从前还未成佛,在然灯佛给他授记之前,他曾供养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的佛,没有漏失过一位。照理来说,他供养了这么多的佛,其功德应该是大得无法想像,可是佛说,他供养了这么多佛的功德,还不及在末法时代,能够受持《金刚经》所得的功德大。
各位听到这里,千万不要心即狂乱,狐疑不信,佛就是担心我们的心量太小,不肯相信,而错失良机,所以在《金刚经》里,非常恳切地说:「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佛以他自己亲证的经验,知道《金刚经》的功德是这么大,他殷切地希望我们这些后世凡夫,能用最小的精力,获得最大的功德,不要浪费宝贵难得的人身,不要走修行的冤枉路,所以一再的强调《金刚经》的福报功德。其实《金刚经》的福德,还不止如此哩!佛又以用身命来布施的福德和受持《金刚经》的福德做一比较。
佛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佛又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早上以恒河沙数一样的身命行布施,中午又以像恒河沙数一样的身命行布施,晚上也以像恒河沙数一样的身命行布施,如此不断地布施了无量百千万亿劫,而他所得到的功德,还不及另外一个人,他一听到《金刚经》,就生起信心,并且相信《金刚经》的道理所得的功德多,更何况他相信了后又能书写,能念,能受持,能为他人解释。所以佛做了一结论,他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金刚经》是佛在般若法会上讲的。般若是佛亲证的空性体验,是不著行相的教理,可是佛在《金刚经》中,这样一再强调受持解说《金刚经》的福德功德,我希望各位能细心体会其中的含义。
下面我为各位讲一个「罗汉托空钵」的故事,来结束这段「《金刚经》的功德」。
从前印度有一个罗汉,这个罗汉依印度的规矩,每天都要出去托钵,就是拿个大碗,沿街去讨东西吃。这天,他走了很多的路还未讨到东西,钵里还是空空的,他走到王宫的门口,看见一只大象,满身挂满了珍珠璎珞,显然已吃得饱饱地,站在王宫的门口。罗汉看了这只象,不禁心生感叹,他说:「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他说我往世只注重修智慧,研究经典,但没有去修福德,所以虽然成了阿罗汉,却因没福报,所以今天没人供养我,我的钵里还是空空的。这只大象,他往世只晓得修福,没修智慧,所以今世是只象。可是他福报大,养在王宫里,吃得饱饱的,满身都挂满了璎珞珍宝,可是终究是只呆象。由此看来「福慧双修」实在十分重要,而受持《金刚经》,不但可以开智慧,还有不可思议的福德。

多读金刚经的神奇感应 第4篇

金刚经是一部关于(最高无上)智慧的佛家经典。
闻说、念诵、为他人说,都有无限功德。
金刚经,在中国,是由佛门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提持的。
提持金刚经(包括闻说、念诵、为他人说)的功德不可思议,这类资料在佛门到处可见。
到寺院去,最主要的还是“闻法”:佛法“闻思修证”的第一步!
不!真正的佛教出家之人是 大忠大义,真忠真义!
舍身,舍家,舍情,舍爱:在将一切放下之后,又将一切承担起来!
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将相所能为!
众生在六道轮回,行善作恶各各不一:善恶均等者,得生人间。
众生在六道轮回,受苦享乐各各不一:苦乐均等者,只有人间。
苦者,苦不堪言,无法修行;
乐者,乐不思蜀,不愿修行。
只有人间,有苦有乐,才能才愿修行。
众生在六道轮回,如苦海之上,头出头没。想得生人间,佛经上说,有如苦海之上一瞎眼盲龟,想钻过海面上一小片木板上的一小孔:几率小之又小。所以说人身难得!
人身难得已如上述。
所以说:求来生做人比求生西方还难!(求生净土易,求得人身难)。

多读金刚经的神奇感应 第5篇

金刚经的智慧水准, 超过现代的科学.

多读金刚经的神奇感应 第6篇

呵呵~!阿弥陀佛!佛经不仅要诵,还要真参实修!因为佛经是标月之指,我们只有踏踏实实的真参实修之后,才能会到经中的胜义(注:《金刚经》显一物不立、一丝不挂、一尘不染!即性空无住!),从而顺着指标见到月亮(也就是我们的佛性),所以千万不要只诵不修,那样是不会得佛法的真实受用的。呵呵~再罗嗦一下,当你会到了经中的胜义,见到月亮之后,我们要见月忘指、得意忘言!!! 推荐您看一下元音老人写的《心经抉隐》,此书通俗易看,对有志于实修佛法者甚有益处!希望您能找机会看一下 :) “奉劝世人,读经要照经上所说的义理去做,不是诵几遍就算完事了。要正信、正修,才能得正果。第一步,先求得明心见性的法门。得到法后,就一门深入。切不可见异思迁、朝三暮四地胡乱修行。见到了般若实相,智慧自然就开了。第二步,悟后真修,勤除习气。打开般若之后,就有办法在人事上磨练自己了,以扫荡多生的习气污染。这时,般若智慧只进不退,直到成佛。但此生可能只是见性成佛;除尽习气,圆成果地佛,还需多世方能成就,若不用功,还会延迟。不过,见性后,就生生世世不会退转了。”——节选自《心经抉隐》

多读金刚经的神奇感应 第7篇

金刚经的智慧水准, 超过现代的科学.如来是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者,不异语者。

1. 我是学科学的,一切讲求实证,若是没有亲身经历,我对佛经及密咒的一切功德,不能够起坚定的信心。但这事是出自一个十岁小孩的嘴里,他又没有任何这方面的知识,我相信没有一个人能编得这样一幅情景,与经文上所载情形竟是如此地一致。
2. 此时我才坚定的相信,佛经所讲的话,句句实言,如「金刚经」所言:「如来是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者,不异语者。」以前我读经较注重义理,对于经上所载种种功德,心想大概是世尊想要我们相信所编出种种的场面及故事,来善意地引导我们去修,心里并不怎么相信,但经这小孩一讲,我没有办法去否定这件事。

多读金刚经的神奇感应 第8篇

《金刚经》在中国是一部很普及的佛教经典,是纪录释迦牟尼佛和他的大弟子须菩提问答对话的一部经。读诵这部经的人很多,可是我们往往念过就算了,正和念佛一样,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又有几个人心里存著阿弥陀佛普度众生不可思议的无边功德?我想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如果心中能念念不忘阿弥陀佛普渡众生的不可思议无边功德,一定更能和阿弥陀佛相应,也更容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念佛如此,念经也如此,所以如果我们念《金刚经》时,能心中念念不忘《金刚经》的功德,一定更能和佛在《金刚经》里讲的道理相应,更能得到好处。 「《金刚经》的功德」这个题目,说得完整一点,应该是「受持《金刚经》的功德」。所谓「受持」,「受」就是接受,「受」比了解要更进一步,换句话说,了解了一个道理,生起了信心,所以诚心接受,这是「受」的意义。「持」是「持久」的意思,就是懂得道理之后,在心中念念不忘,且能应用在日常生活上。所以受持《金刚经》,简单的说,就是明白了解《金刚经》的道理,有了信心,诚心接受,而且忆念不忘,能用在日常生活上,这样才可以叫「受持」。这样的受持读诵,或为他人解说,并不一定要全部的经文,经中一再地说「乃至四句偈等」,就是指,即使是一小段,几句经文,就已是功德大得难以想像了。 佛是一位非常细心、非常慈悲的老师,他担心我们的心量太小,容纳不了大法,不肯相信受持《金刚经》有这么大的功德,所以他特别在经中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我若具说者」就是说,我如果将这种功德统统讲出来,或者有人听了,心里会起狂乱,狐疑不信,甚至生起毁谤,造意业、口业,这样反而害了这个人,所以佛说,我实在还没有将受持《金刚经》的功德,在《金刚经》里统统讲出来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