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大众知识

大众知识

海天味业股票为什么跌那么多

清心 2023-12-29 10:38:33 大众知识

海天味业怎么变成dr的?

海天味业变成DR海天味精是因为公司进行了品牌升级和调整。DR代表了公司的创始人邓仁生的名字,也代表了公司对品牌的重新定位和发展方向。此次变更旨在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公司也加强了产品质量控制和研发投入,致力于打造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品牌升级和调整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策略之一,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除了品牌名称的变更,还包括品牌形象、产品定位、营销策略等方面的调整。企业需要根据市场和消费者的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品牌策略,以保持竞争力和持续发展。

相关知识:海天味业股价狂飙高管频频减持,超60倍市盈率是否虚高?

在年初的时候,本人非常看好海天味业。当时指出,由于贸易形式复杂多变,消费股具有高确定性,因而机会最大。海天味业作为快消品中的调味品龙头公司,确定性最高,当时价格为60左右,之后一路上涨,目前价格达到了108元。很多人开始吹捧海天味业,此时我觉得海天味业虽然依然是好公司,但已经不是好价格。看看海天味业的业绩:海天味业2018年实现营收170亿,同比增长16.8%;实现净利润43.64亿元,同比增长23.6%。回看过去五年的净利润增长情况,2014年到2018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0.12%、20.06%、13.29%、24.21%、23.6%,五年复合增长率为22.13%。根据公司披露的2019年一季报情况,营收增长16.92%,净利润增长22.81%,几乎和去年全年增速差不多。

相关知识:今日伊利和青岛啤酒的股票跌停,原因是什么?

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利好出尽,就是利空!二者都是三季报超出预期,青岛啤酒利润创历史新高,伊利股份营收创历史新高。看起来她们的业绩都相当不错,但是细看,你就会发现,青岛啤酒营收同比下滑,只是因为啤酒的涨价导致的利润增厚,但是,随着疫情不断的反复,加之国外疫情都开始蔓延,导致机构对四季度和明年的业绩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那获利了结就是必然的选择了,伊利股份同样是因为三季度增长乏力,加之自疫情以来涨幅巨大,早已经透支了她们的业绩预期,加上巨大的业绩的不确定性,他们自然选择落袋为安!综上所述,涨的多了,自然就会跌,跌的多了,自然就会企稳上涨!

相关知识:市值蒸发3000多亿,海天到底经历了什么?

我听说过一个传闻。说某个国外的企业会把最好的产品留在韩国国内,然后将普通产品出口国外,而给予我们的产品是标配最低的。然后这个品牌在我们这里销声匿迹了。为什么?因为它的双标,它让我们心里别扭。符合标准是最低底线,不然的话,这个产品就是不合格的产品,不会出现在市场上。为了更好地占领市场份额,停留在仅仅符合标准肯定不行。而是要做出更优秀的产品。这样的产品的质量肯定会高于市场准入的最低标准。销售符合标准的产品没有问题。销售更优质的产品满足人们的需求,更没有问题。但是把好的产品拿到外面出售,而把一般的普通产品销售给自己人。这样便会让人不开心。因为这里有个逻辑。有人会问:为什么要这样做?现象的发生肯定有其内在的逻辑。危机四伏也是机遇和挑战!就看如何看待一个问题。出于尊重便不会指责而是选择改变。出于傲慢与偏见则会寻找别人的矛盾。大浪淘沙,毕竟江湖上还有的是酱油。

相关知识:高管1年35次减持,套现过亿,海天味业未来能否支撑2700亿的市值?

难撑起,海天味业的高管们在过去一年排队式减持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没有投资者能够比一家企业的高管更了解自家上市公司的情况,上市公司的高管本身薪酬往往不菲,却急于减持变现,并且还是1年35次,涉及多人,这就不是个别高管急需资金周转的情况了,往往是基于对自家公司当前估值高企、未来发展存较大变数的情况下发生。如今的海天味业,业绩持续增长,是A股市场有名的白马股之一,也是得益于此,公司的股价近年是慢牛走势,屡创新高,如今继续稳步上涨已经成为了海天味业的惯性,或者说是“一口气”。但是就估值而言,海天味业一点都不便宜,从软件上静态市盈率来看,是46.2倍,“尚算合理”,可是经过持续新高式的走势,当前101.15元/股的高价,对应一季报每股收益0.547元,折合动态市盈率已经高达约185倍,一家做酱油的食品饮料企业却拥有科技股般的估值,估值泡沫明显,不是不破,时机未到罢了。